胃肠型食物中毒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胃肠型食物中毒在5~10月较多,7~9月尤易发生,此与夏季气温高、细菌易于大量繁殖密切相关。常因食物采购疏忽、保存不好、烹调不当、生熟刀板不分或剩余物处理不当而引起。 节日会餐时、饮食卫生监督不严,尤易发生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检查:取患者吐泻物及可疑的残存食物进行细菌培养

治疗:1、对症治疗2、抗菌治疗。  

目录

疾病分类

感染科  

疾病描述

夏秋季较多见,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热状为主要特征。  

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呕吐较明显,呕吐食物含胆汁,有时带血和粘液。腹痛以上腹部及脐周多见。腹泻频繁,多为黄色稀便和水样便。侵袭性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有发热、腹部阵发性绞痛和粘液脓血便。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和副溶血沪剧食物中毒的部分病例大便呈血水样。变形杆菌还可发生颜面潮红,头痛荨麻疹等过敏症状。腹泻严重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病程多在1—3天内。

潜伏期短,超过72小时的病例可基本排除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由积蓄在食物中的肠毒素引起,潜伏期1~6小时。产气荚膜杆菌进入人体后产生不耐热肠毒素,潜伏期8~16小时。侵袭性细菌如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6~48小时。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呕吐较明显,呕吐物含胆汁,有时带血和粘液。腹痛以上腹部及脐周多见。腹泻频繁,多为黄色稀便和水样便。侵袭性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有发热、腹部阵发性绞痛和粘液脓血便。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部分病例大便呈血水样。产气荚膜杆菌A型菌病情较轻,少数C型和F型可引起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莫根变形杆菌还可发生颜面潮红、头痛、荨麻疹等过敏症状。腹泻严重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疾病病因

1、传染源 被致病细菌感染的动物或人。

2、传播途径 通过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传播。苍蝇、蟑螂等亦可作为细菌污染食物的媒介。

3、人群易感 普遍易感,病后无明显免疫力,可重复感染

4、流行特征 本病在夏秋季多发。常因采购食物不新鲜,保存不好、烹调不当、生熟刀板不分或生育物处理不当而引起。病例集中,有时集体发病,潜伏期短,有共同进食的可疑食物,未食者不发病,停止使用可疑食物后流行迅速停止。  

病理生理

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毒素型、感染型和混合型三类。细菌在事物中饭之并产生毒素,食入这种食物而引起的中毒,表现为无发热而有急性胃肠炎症状,称为毒素型食物中毒;病原菌污染食物后,在食物中大量繁殖,食除这种含就大量活菌的事物后引起的中毒,表现为发热和急性胃肠炎症状,细菌在肠道繁殖,并向排菌造成传染,称为感染型食物中毒;由毒素型和感染型两种协同作用所致的食物中毒称为混合型食物中毒。  

诊断检查

1、流行病学资料 根据共餐者短期能集体发病,结合流行季节及饮食情况(厨房卫生情况、食物质量、保管及烹调方法的缺点)等病史。

2、临床表现 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

3、实验室检查

(1)细菌学及血清学检查 对可疑食物、患者呕吐物及粪便进行细菌学培养,分离鉴定菌型。留取早期及病后二周的双份血清与培养分离所得可疑细菌作血清凝集试验;

(2)动物试验 取细菌培养液或毒素提取液喂猴或猫(或灌胃),观察无胃肠道症状,特别是呕吐反应,也可将毒素注入小白鼠腹腔观察其有无症状出现。  

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宜清淡,多饮盐糖水。感染型食物中毒者床旁隔离

2、对症治疗 吐泻腹痛剧者暂禁食,给普鲁本辛15—30mg口服,或阿托品0.5mg肌能注射,或山莨菪碱10mg肌内注射高热者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精神紧张不安时应给镇静剂。积极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脱水严重甚至休克者,积极补充液体及抗休克处理。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过敏型以抗组织胺药物治疗为主,如苯海拉明等,必要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抗菌治疗 通常不用药物抗菌药物,可以经对症疗法治愈。症状较重考虑为感染性食物中毒者,应及时选用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氨基糖甙类药物或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  

疾病预防

1、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加强饮食卫生监督及管理。对屠宰场、食品和饮食行业进行卫生监督,禁止出售编制腐败的食物,对从事饮食行业的人员和炊事人员等,都要定期作健康检查。

2、做好饮食卫生的宣传教育,不吃不洁、变质或未经煮熟的肉类食品。

3、消灭苍蝇、鼠类、蟑螂等传播媒介

4、发现可疑病例,及时作传染病报告,立即终止可疑食物的食用,制定防御措施,及早控制疫情。  

安全提示

1、食物中毒的急求原则:

(1)首先采用催吐、洗胃、民泻和灌肠等方法,忙清除胃肠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

(2)应用民局部拮抗药物和保护胃肠道的药物,减少毒物吸收,或用解毒药解毒

(3)采取促进毒物排泄的措施,如输液等方法,使毒物尽快排出体外。 

(4)针对病情变化采用各种对症治疗,尽早使用物资解毒剂与生物制剂,减轻中毒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活死亡。

(5)合理应用抗菌素生素,防止感染。

2、禁止食用病死禽畜。因伤致死,经检验肉质良好者,食用时应弃去内脏,彻底洗净,肉块要小;刀板用后洗净消毒。不食已变质的肉,肉类、乳类在食用前应注意冷藏(6℃以下)。

3、肉要煮透,接触熟食的一切用口要事先流水洗净,切生鱼生肉的刀板要经清洗消毒才能切熟食。蒸煮螃蟹要在沸水中充分煮透,吃剩的螃蟹存放超过6小时应再煮一次才能吃。醉、腌蟹不能杀菌,最好不吃;必要时加醋拌浸,可以杀菌。

4、生鱼生肉和蔬菜应分开存放。剩余饭、菜、粥等要摊开存放通风清凉处所,以防变馊,下餐食前须彻底加热。

5、售卖食品时,切实做到货款分开,以免食物污染。

6、饭菜按就餐人数做好计划,现做现吃,避免剩饭剩菜。

7、消灭苍蝇、鼠类、蟑螂和蚊虫,不在食堂附近饲养家畜家禽。

8、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感染者及带菌者,应暂时调离饮食工作单位,并予适当治疗。

参看

健康问答网关于胃肠型食物中毒的相关提问

关于“胃肠型食物中毒”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