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坏疽疾病状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使其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糖尿病足

目录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理

1、神经病变致感觉障碍是引起糖尿病足基础

肢体血管的植物神经病变使血管运动减弱,局部组织抵抗力降低,微小创伤即可引起感染,而又因局部感觉障碍,微小的病变不能及时治疗,导致伤口迅速扩展。同时由于肢体感觉障碍,还易导致烫伤。神经病变可引起足部小肌肉萎缩,由于长肌无对抗性牵拉,形成爪状足趾〔特别是第三、四及五趾〕。这种畸形使跖骨头成为足底负重的支撑点,由于摩擦,有胼胝形成,极易发生感染及穿透性溃疡,重者扩散至附近的骨骼引起骨炎。由于深感觉消失和关节运动反射障碍,使病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有些关节负荷过度,失去了对多次重复创伤的保护性作用,使关节及关节面变得很不规则,易出现骨折关节脱位半脱位,特别是跖趾关节

2 、下肢发生动脉硬化导致足部缺血,促使糖尿病足得发生

下肢发生动脉硬化后引起足部缺血,特别是足趾,加上小血管微血管病变,使足趾血压下降到全身血压的一半或更低。患者常于夜间熟睡时因足趾疼痛而起床,且需行走几步才能缓解。在某些需要迅速增加血循环的情况下(如外伤、感染、过冷及过热等)血流不能相应增加,可引起坏疽,尤以足趾为甚。

3 、 感染是引起糖尿病足的导火索

神经病变及缺血容易引起局部创伤,继发严重感染。在轻微的创伤如足底的压疮,趾甲修剪得过短,足癣治疗不当均可引起继发感染。在足底压力负荷部位皮肤及皮下纤维脂肪组织均可增厚,一旦足跟部有了感染,易迅速向四周扩散,韧带创伤可使感染扩散,引起跖骨骨髓炎。根据缺血的程度而发生湿性、干性和混合性坏疽。

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1)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

(2)长期血糖控制差;

(3)穿不合适的鞋、足的卫生保健差;

(4)足溃疡的既往史;

(5)神经病变的症状(足的麻木、感觉触觉痛觉减退或消失)和(或)缺血性血管病变(运动引起的腓肠肌疼痛或发凉);

(6)神经病的体征(足发热、皮肤不出汗、肌肉萎缩、鹰爪样趾、压力点的皮肤增厚脉搏很好,血液充盈良好)和(或)周围血管病变的体征(足发凉、皮肤发亮变薄、脉搏消失和皮下组织萎缩);

(7)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发症(严重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明显的视网膜病变);

(8)神经和(或)血管病变并不严重而存在严重的足畸形;

(9)其他的危险因素(视力下降、影响了足功能的骨科问题如膝、髋或脊柱关节炎、鞋袜不合适;

(10)个人的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差、老年或独自生活、拒绝治疗和护理;吸烟、酗酒等);

(11)糖尿病诊断延误。

糖尿病足的症状

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五个面病变有关: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生物力学异常、下肢溃疡形成和感染

(1) 足部的一般表现:由于神经病变,患肢皮肤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呈袜套样改变,脚踩棉絮感;因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屈肌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使骨头下陷造成趾间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等足部畸形。当病人的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发生劳损时,病人继续行走易致骨关节及韧带损伤,引起多发性骨折及韧带破裂,形成夏科关节(Charcot)。X线检查多有骨质破坏,有的小骨碎片脱离骨膜造成死骨影响坏疽愈合。

(2) 缺血的主要表现:常见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靠毛脱离,皮温下降,有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处可闻血管杂音。最典型的症状间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难。当病人患肢皮肤有破损或自发性起水泡后被感染,形成溃疡、坏疽或坏死

(3) 糖尿病足溃疡可按照病变性质分为神经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和混合性溃疡。神经性溃疡:神经病变在病因上起主要作用,血液循环良好。这种足通常是温暖的,麻木的,干燥的,痛觉不明显,足部动脉波动良好。并有神经病变的足可有两种后果:神经性溃疡(主要发生在足底)和神经性关节病(Charcot关节)。单纯缺血所致的足溃疡,无神经病变,则很少见。神经-缺血性溃疡这些患者同时有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足背动脉波动消失。这类患者的足是凉的,可伴有休息时疼痛,足边缘部有溃疡和坏疽。

足溃疡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前足底,常为反复遭到机械压力所致,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保护性感觉消失,患者不能感觉这种异常的压力变化,不能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发生溃疡后并发感染,溃疡不易愈合,最后发生坏疽。

糖尿病足的分级

经典的分级法为Wagner分级法:

糖尿病足的检查化验

1.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尿常规尿糖定性及24h尿糖定量,尿蛋白和酮体检查。

3.血象检查 RBC,HB,WBC

4.血液流变学检查。

5.血脂检查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和低密度脂蛋白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非蛋白氮

6.坏疽分泌物细菌学培养。

其他辅助检查

1.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诱发电位等检查可定量评价下肢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和神经病变的程度。

2.皮肤温度测定 在20℃~25℃的室温下,暴露肢体半小时后,用皮肤温度计对称性测定足趾跖面、足背面、足趾和小腿等部位的皮肤温度。正常时皮肤温度为24℃~25℃,下肢血管病变时,皮肤温度降低,如双下肢或足部皮肤温度不对称,相差≥2℃,提示温度低侧下肢血管病变。

3.步行距离和时间测定 行走一定时间后出现下肢疼痛,但继续行走时疼痛可缓解或减轻,提示血管轻度堵塞;行走后出现疼痛,继续行走疼痛持续不缓解而被迫停止,提示血管中度堵塞;稍事行走即出现下肢疼痛而被迫停止,提示重度血管病变。

4.静脉充盈时间测定 将肢体先抬高数分钟,让静脉血排空,然后迅速放下,使动脉血充盈。正常时,足背静脉应在5~10s内充盈;如大于15s,提示动脉供血不足;在1~3min内充盈,提示动脉供血明显降低,侧支循环血液供应较差,预示溃疡不易愈合或易引发肢体坏疽。

5.血压指数 它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对下肢动脉狭窄和缺血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用普通血压计测定肱动脉收缩压,然后再将血压计袖带置于同侧踝关节的上方,听诊器置于内踝上内侧可听到胫后动脉的搏动;置于踝关节的前外侧可听到胫前动脉搏动;置于外踝后外侧可听到腓动脉搏动。踝动脉/肱动脉收缩压比值(踝/肱比值)正常人为1~1.4,<0.9提示下肢有轻度供血不足,0.5~0.7可有间歇性跛行,0.3~0.5可有缺血性休息痛,<0.3可发生肢体缺血性坏死

6.多普勒超声 它可发现股动脉足背动脉的病变,可了解动脉粥样斑块的情况、内膜的厚度、管腔的狭窄程度、单位面积的血流量和血流的加速度和减速度等,可对血管病变作定位和定量分析。但由于每个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类型和操作方法的不同,所得的数据和结果也不完全相同。应用时应参照各自的正常对照人群。

甲襞微循环测定血管襻形态,血管走行,血流状态及速度,有无出血淤血渗出等病变(表3)。微循环障碍时:①管襻减少,动脉端变细,异形管襻及襻顶淤血>30%。②血流速度缓慢,呈粒状流、泥沙样流、串珠样断流。③管襻周边有出血、渗出。肢体局部皮肤微循环测定,可在肢体动脉闭塞早期见到微血管管襻扩张。

7.跨皮肤氧分压(TcPO2)测定 将Clark极普仪电极放置于保温43℃~45℃的足部皮肤,TcPO2高低与皮肤缺血缺氧有关。正常人TcPO2与动脉氧分压(PaO2)接近,如TcPO2<4.0kPa,提示皮肤缺血明显,局部溃疡难以愈合;给予吸入100%的氧气10min后,如TcPO2升高1.3kPa(10mmHg)以上,提示预后尚可。

8.动脉造影 常用于截肢或血管重建术之前的血管病变的定位和病变的程度的了解,但检查本身可导致血管痉挛,加重肢体缺血。另外,如患者合并蛋白尿伴或不伴肾功能不全者,造影剂可能加重肾功能不全,应慎用,造影前应充分水化。

9.X线检查 可发现肢端骨质疏松、脱钙、骨髓炎骨关节病变和动脉硬化,也有助发现气性坏疽时的软组织变化。

糖尿病足的诊断

根据有糖尿病史,足部出现病变,一般可确诊,注意与相关疾病鉴别。

糖尿病足的鉴别诊断

需与下肢脉管炎血管炎下肢神经病变等鉴别诊断。

(1)真正的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脉管炎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简称,是一种四肢中、小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为中、小动脉血管壁的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动脉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闭塞引起肢体远端缺血而产生疼痛。本病的主要特征是:(1)本病多发于男性青壮年;(2)肢体特别是足趾发凉、怕冷、麻木和感觉异常是常见的早期症状;(3)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①间歇性跛行:当病人行走一段路程后,小腿或足部肌肉发生麻木、酸胀、疼痛、抽搐无力等症状,如果继续行走则症状加重,最后被迫止步,原地站立休息片刻后,疼痛迅速缓解,可继续行走,但行走后上述症状又复现。这种症状称为间歇性跛行,它是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现。②静息痛:动脉缺血严重时,患肢疼痛剧烈而持续,休息时疼痛仍不止,彻夜难眠。甚至足趾破溃合并感染,疼痛更为剧烈。

(2)老年人的“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是脉管炎,它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种表现,是中、老年人的常见血管病之一。其病理特点是腹主动脉动脉、股动脉动脉等大中动脉内膜增厚变硬,形成粥样斑块钙化,以及继发血栓形成等,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表现为与脉管炎类似的下肢缺血症状,因此常被人们误认为是脉管炎。也很多中、老年患者出现下肢疼痛、肌肉酸痛无力、不能正常行走(即间歇性跛行)等,常常以为是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病等所至,服用了很多药物久治不愈,未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甚至有些病人因此而延误了就诊时机而被迫截肢。

(3)糖尿病足坏疽与其他坏疽的鉴别要点:坏疽是组织细胞的死亡。病因上常分为循环性坏疽,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坏疽、栓塞性坏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等引起的坏疽、神经营养性坏疽,糖尿病性坏疽,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损伤及感染性坏疽等。糖尿病性足坏疽,单从病理变化及坏疽的性质、程度很难与其他坏疽相区别。尤其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坏疽时更难区分。但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具有血管病变程度严重,病变进展较快,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及感染等特点。在临床上还常可遇到足部坏疽久不愈合,检查时才发现糖尿病的病例。应注意分析坏疽的发生,是伴发病还是合并症,加以区别。

糖尿病足的并发症

病情严重时可出现皮肤破溃、组织糜烂、直至坏死。还可因为皮肤麻木或感觉消失,对过热、过冷物体感觉的不灵敏,而致烫伤冻伤

糖尿病合并肢端坏疽,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肢端缺血,疼痛,手足麻木,溃烂感染临床表现。主要原因是大、小、微血环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各种损伤,合并感染所致。


糖尿病足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理论:辨别患者的体质、脉相、气血、津液和生活习惯,发挥中医的辨证施治优势。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所致。因此病初期才普遍存在麻、凉、痛表现,气虚不能帅血,阳衰不能温煦,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针对这一核心病机,治疗必须补气温阳通脉为主,气盛则帅血有力,阳盛则温煦肢体,寒散则血脉得通。如肢端出现坏死溃烂,则外用生肌活血之品。

糖尿病足西医治疗

一旦发生糖尿病足之后,在治疗之前应对病情做到尽可能明确的评价:确定病因学;确定类型和程度;体检或多普勒评价血管通畅情况;检查分泌物并及时进行细菌和药敏试验;评价溃疡周围水肿、炎症和坏死情况;X线检查有无骨髓炎和皮下气体;排除全身感染等。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全身治疗、局部治疗或外科手术。

全身治疗

一般包括代谢控制、扩血管、活血化瘀抗生素的应用(如存在感染)。

(1)代谢控制:主要指良好的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佳不利于溃疡的愈合和感染的控制。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尤其是合并感染等所致的应激可进一步升高血糖,一般需换用胰岛素治疗并尽可能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这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基础。血糖应控制在11.1mmol/L以下或尽可能接近正常。

(2)扩血管和活血化瘀,改善组织供血:临床常采用:①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或加丹参10~20ml,静脉滴注,1次/d;②山莨菪碱,一般剂量0.5~1.5mg/kg,轻者口服,重者静脉滴注;③封闭腰2、3、4交感神经,解除下肢血管痉挛;④前列腺素E静脉注射,具有较好的扩血管作用;⑤抗血小板药物如西洛他唑(培达)在抗血小板的同时尚具有良好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对糖尿病足溃疡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其他如丹参和川芎等亦可辅用。

(3)神经病变的治疗:可应用维生素B制剂,并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改善神经功能。

(4)抗生素的使用:糖尿病足溃疡常易继发感染,而使病情迅速恶化,是导致脚坏疽的重要原因,鉴于感染常为多菌株混合感染,且往往合并有厌氧菌感染,一些患者即使存在严重的下肢感染,临床上也可无明显症状和血液学感染的特征。一般在病原菌不明的情况下应给予广谱抗生素甲硝唑治疗,待细菌和药敏试验结果报告之后必要时再调整治疗。

(5)高压氧治疗:可改善血循环和下肢缺氧,可试用。

局部治疗

主要包括局部清创术和创面处理。

(1)清创术:尚有一些争议,但多数主张进行充分的清创,对感染灶进行切开引流,清创范围应扩展至有出血的健康组织,切除所有的坏死组织,尽量保护有生命活力的肌腱韧带组织;口小腔大的坏疽应扩大切口;多囊脓肿应多个切口,保持引流通畅。小的清创术可床边进行,但多数情况可能需到手术室麻醉的情况下进行。

局部水疱血疱的处理应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选用无菌注射器,由水疱低位将其内容物抽出,并在局部涂以2.5%的碘酒以预防感染,局部适当加压使其干瘪。

(2)创面处理:坚持每天换药,局部可应用浸有抗生素、胰岛素和山莨菪碱(654-2)的混合液(如5%生理盐水250~500ml和人胰岛素40U和庆大霉素24万U或其他抗生素和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40mg)进行清洗和湿敷,其中胰岛素在局部可改善白细胞的功能、刺激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及蛋白质合成,有利于创口的愈合;局部应用抗生素可增强抗感染的效果;山莨菪碱(654-2)局部应用能改善血液循环。白天尽量暴露不包扎,夜间为避免损伤可行包扎;可辅用中药粉去腐生肌,消炎止痛和改善微循环;机械垫衬减轻溃疡部位负重,卧床休息和使用特制鞋等;另外,周林频谱仪或灯泡进行局部照射,有利于保持创面干燥和改善血液循环,每次半小时,每天3~4次;患肢抬高,有利于减轻局部水肿(任何原因的溃疡,只要有水肿,溃疡均不易愈合),必要时辅以利尿剂。近来有报告应用康惠尔糖尿病足系列伤口护理用品(清创胶、渗液吸收贴和溃疡糊等),有助于清除创面坏死腐烂组织,增强局部组织的渗液吸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的吸收。

其他

(1)外科治疗:难治性溃疡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当糖尿病足感染或坏疽影响到足后的大部和中部,外科医生必须选择让患者进行大截肢还是尽可能的保守治疗。(1)动脉重建术:是治疗大血管阻塞所致肢端缺血或坏疽的重要方法,可使一些患者免于截肢。方法有:①血管搭桥术:血管通畅率约60%,常用的方法是血管旁路转流术,即在正常供血动脉段与病变血管远侧非狭窄动脉之间架设一段自体或人造血管桥,以改善肢体的远端供血;②血管内膜切除术:适用于大血管和局限性动脉阻塞和狭窄;③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对髂动脉闭塞较好;④血管内激光治疗;⑤带蒂大网膜移植术常用于胫前、胫后和腓动脉闭塞症。

(2)Charcot关节病的治疗:主要是长期制动,国外已有多种适用于神经性糖尿病足溃疡和Charcot关节支具。支架可以使病变的关节制动,改变和纠正神经病变所致的足部压力异常。外科手术治疗Charcot关节病,疗效不佳,但有人报告:Charcot踝的外科切除、重组和稳定手术的效果是好的。手术包括:切除踝骨踝关节的残余物、松弛软组织、足的重排列和固定。6周后除去手术处理的固定物,再用石膏支具固定6周。3个月后以矫正器替代石膏支具让患者穿特制的鞋。

(3)高压氧疗法可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率:法国Strasbourg大学医院Kessler报告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28例足部有慢性溃疡的糖尿病病人,所有病人均无动脉病临床症状,但都有神经病体征。全部病人经3个月规范治疗,溃疡均无改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周治疗5天,每天2次,共2周)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病人的溃疡面积比对照组显著减小,到第30天两组病人的溃疡面积减小无显著差异,4周后治疗组2例病人溃疡完全愈合,但对照组无一例病人溃疡完全愈合。延长高压氧的治疗时间是否可进一步提高溃疡的愈合率,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糖尿病足的护理

足部的检查

(1)所有糖尿病人均应接受至少每年一次的足部检查以及时发现导致发病的高危情况。这些检查应包括足保护感觉的评估、足的结构、生物力学、血管供血状况和皮肤的完整性。

(2)最基本的足部的检查应包括触和望诊的检查、特制的10g尼龙丝及音叉检查。

(3)有一个或更多高危因素的病人应更频繁地评估危险因素的发展情况。

(4)有神经病变的糖尿病人每次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就诊时都应仔细地检视足部。

(5)低危足也应进行定量的体觉试验,用特制的10g尼龙丝来检查。

(6)对周围动脉疾病(PAD)的首次检查应包括跛行病史和多普勒仪测定的压力,踝肱指数(ABI),因有不少患有PAD的病人是无症状的。

(7)检查足部皮肤的完整性,特别是趾间和跖骨头下面。

(8)出现红斑、局部温度升高、胼胝形成可能为临近破溃的组织损伤。

(9)须注意骨畸形、关节活动受限,步态和平衡问题。

高危足的预防

(1)远端相称的多发性神经病变是溃疡和截肢的最重要的预兆之一。

(2)尽量维持肝抗胰岛素物质接近正常水平能有效地延缓神经病变的进展。

(3)停止吸烟可以有效地减轻血管系统疾病的并发症。

(4)适时的就诊于足病专家是十分必要。

(5)对有吸烟或下肢并发症史的糖尿病人要进行持续预防性足部护理及终生的观察。

高危足的管理

(1)尽量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为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发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神经病变或足底压力增高证据的糖尿病人,应适当地穿用足够软的鞋或运动鞋以便使足底压力得以重新分配,并保持良好的通气性。

(3)病人应接受足部感觉丧失的知识教育和学习其他替代检查方法(触诊和望诊),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的足病问题。

(4)胼胝应由足病专家或有经验的或接受过专门训练的医务人员用解剖刀清理。

(5)有骨畸形,如槌状趾、显著增生的跖骨头和 囊炎(大趾内侧的炎肿)等病人,可能需要更宽松的鞋类。

(6)末端骨畸形的病人不能用商用治疗鞋类时,可能只能用专门定制的特殊鞋或最好是专用的糖尿病足病预防靴。

(7)建议有明显跛行或ABI值明显下降的病人做进一步的血管评估,然后考虑采用锻炼、内科外科介入治疗

(8)有足部溃疡病史的糖尿病人应当做病理基础的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处理病足。

(9)皮肤较薄时,例如皮肤皲裂和癣应给予积极治疗,以避免其恶化。

(10)对于已有足溃疡和高危足,特别是既往有溃疡或截肢史者,建议采用多学科防治方法。每天均需做自我足部检查。

病人的教育

(1)应根据有糖尿病和高危足病病人的危险因素及其适当的管理策略,普及相关知识。

(2)获取评估基本病情和护理训练的知识。

(3)有危险因素的病人应该明白失去保护性感觉的危险性,每天监测足部的重要性,适当的足部护理,包括以软毛巾温水清洁足部和做好趾甲和皮肤护理和适当的鞋袜的选择。

(4)关于洗脚每日用热水泡脚1~2次,既能保持足部卫生,又能促进血液循环,但水温要<38℃,以免造成烫伤,由家人试水温,或本人用手试水温,不可用脚试水温,因为脚感觉神经受到损伤,已经迟钝。

(5)病人对上述知识的有否充分理解,并对指导足部合适的监测和护理能力应予以评估。

(6)有神经病变的糖尿病人应给予逐渐地穿着新鞋的忠告,以最大可能地减少水疱和溃疡的形成。

(7)避免足部针灸治疗,以防意外感染。

(8)足部按摩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推、搓、捏等损伤皮肤的动作。

(9)在寒冷的冬季,要注意保暖。

(10)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因为足是下肢的末梢,供血供氧较其他组织少,尤其是当血糖控制不良时,会使足部微循环发生障碍,供血供氧明显减少,造成糖尿病足发生的隐患。

(11)有视力障碍、行动不便或有认知困难的病人,因其丧失了评估足部情况和及时反应的能力,需由其他家庭成员给予认真有效的帮助。

(12)对于可预见有溃疡或截肢危险的糖尿病人要进行重点的足部检查和足部自我保护的教育课程。

足部皮肤护理和保养

足部皮肤护理和保养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环节。在严格控制血糖和纠正不良代谢状态的基础上,注意足部卫生和避免足部外伤可以有效的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

(1)皮肤的护理:

①每晚用温水(不超过35℃)和中性香皂洗净双脚,并用柔软的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足趾缝间要避免擦破,以防发生微小的皮肤损伤。

②擦干后涂上润滑油(润滑乳或营养霜),充分摩擦,以保持皮肤的柔软性,清除鳞屑,防止干裂,趾间不需涂擦。如果皮肤有压痛,可每周用75%的酒精擦1次。

③按摩足部时要从趾尖开始,逐步向上,这样有利于血液循环。

④若趾甲干脆,每晚可用中药硼砂(每升水用一汤匙,约15g),微温水将足浸泡30分,软化趾甲,然后用软布按摩足趾周围,保持趾甲周围的干燥清洁。

⑤学会正确剪趾甲,不要把趾甲剪得过短,剪趾甲时必须顺横向剪直,可以用一个锉指甲用的小锉子将趾甲边缘锉圆滑。

⑥冬天要保持双脚温暖,可穿松软宽松的棉袜,千万不要用电热器或热水袋烘脚,以免烫伤皮肤。并避免穿不合脚的鞋袜和赤脚行走。

⑦有些外用药物刺激性太强,必须经医生同意方可足部涂用。

(2)皮肤磨擦伤的护理:

①及时检查和尽早发现足部是否有水疱、裂口及擦伤等。因为足部溃疡感染及坏疽都是从微小创伤引起的,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②保持足部皮肤完整清洁。脚上表皮擦破时,不要用指甲去撕,而应立刻用香皂、酒精等消毒清洁,再以消毒过的绷带包扎,不需敷用药膏。如果使用鞋垫,应选大小适中的鞋垫,以免皮肤磨损受伤。如有以下各种情形时,应立刻请医生诊治:淤血肿胀、发红、发热等。

③禁用刺激性消毒药水如碘酒等,必要时可用龙胆紫外搽。

④预防足部霉菌感染。每次洗脚或洗澡后,在趾间扑撒痱子粉,保持局部干燥。若已患足癣,可用克霉唑软膏,有继发感染的足癣病人应使用1∶8000过锰酸钾溶液洗脚,1~2次/d,擦干后外用消炎药膏及纱布包裹,必要时应口服抗生素

(3)挑选一双合适的鞋:

①买鞋时要先在纸上画出大小、并剪好鞋样以作为选鞋标准。因为糖尿病人多有周围神经病变而感觉迟钝,不能只凭感觉选鞋。

②选择布鞋为好,因为布鞋空气流通性能较好,可减轻足部出汗,引起足部皮肤过敏或感染的危险性也相应下降。

③避免穿高跟鞋宜穿平底鞋,由于高跟鞋可给足趾施加额外的压力,这样会影响血液循环,甚至造成挤压伤或水疱产生。

(4)鞋头不要太挤,要预留一定的宽度和长度,避免夹挤而影响末梢循环。

(5)购置的新鞋,最初几天对易摩擦部位,放置一点棉花等,初穿时应先试穿半小时,看看是否有哪个部位皮肤已被磨红肿等,如果没有问题发生,可逐步增长穿着的时间。

(6)经常检查鞋子的内部,注意有无粗边、裂痕或石子沙砾,应即时修补和清除。

预后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全球约1.5亿糖尿病患者中,有15%~20%的患者可能在其病程中发生足溃疡或坏疽。糖尿病足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每年的截肢患者中约50%是糖尿病患者。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每年有86000患者会因糖尿病失去足或下肢而致残。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花费巨大,Holzer对美国700万糖尿病患者数据库的健康保险调查提示,两年中直接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花费为1600万美元,平均每个溃疡的花费为4595美元。中国的糖尿病足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日渐明显,糖尿病足病所带来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已开始受到国内诸多学者的重视。

参看

关于“糖尿病足”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