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亚急性甲状腺炎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亚急性甲状腺炎系非化脓炎性疾病,随甲状腺炎性破坏、组织损害至完全恢复,临床出现相应表现和甲状腺功能变化,即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正常。多见于成人,小儿极少见。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数周至数月。

目录

小儿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为甲状腺非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又称De Quervain病,病因至今未完全阐明,为非特异性。

易感因素:

1、上呼吸道感染: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的患者容易患此病,发病常随季节变动且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2、病毒感染:常发病于病毒感染后2~3周,如腮腺炎病毒亚急性甲状腺炎常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发病高。

曾从2例病人甲状腺组织分离出腮腺炎病毒,11例中有10例病人体内抗腮腺炎病毒抗体滴度阳性,故推断可能是病毒感染后免疫反应性疾病,

腮腺炎病毒:是指引起甲状腺、腮腺舌下腺、颚下腺肿大、头痛发烧等的一种病毒,能引起多种并发症

3、其他:曾有报道说HLA-BW35基因型、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甲状腺外伤放射性损害等也可导致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其中甲状腺外伤和放射性损害导致的亚急性甲状腺炎为无痛性变异型,可以急性、亚急性,偶尔慢性过程。

(二)发病机制

发病时甲状腺明显肿大,主要表现为水肿充血、质地坚硬,大多数为一叶或两叶受累,组织分界不明显,病理切片为亚急性和慢性炎症表现。

可在退化的甲状腺滤泡周围见有肉芽样组织形成,内有巨细胞,本病后期变化与慢性甲状腺炎相似,腺体内有较多的纤维组织形成。

但由于此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也有多种说法。

1、病毒感染:从患者甲状腺组织中可检出腮腺炎病毒等,并且从康复病人血中检出多种病毒的抗体,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腺病病毒及腮腺炎病毒抗体等,患者可常有发热咽痛周身不爽、乏力肌肉酸痛症状,但白细胞数不增多。

2、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报告35.1%~42.0%的患者可检出抗甲状腺抗原抗体和抗微粒体抗体,但其滴度都不高。只能说明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存在有暂时性的免疫系统功能障碍

小儿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

小儿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发病缓慢,病程一般为2~3个月,长则达1年久,可自行缓解。少数出现甲低,血TSH早期降低,后期正常或稍高。对泼尼松治疗反应好,因其局部的甲状腺痛感使其可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区别。有典型病例与不典型病例之分。

临床特征:

典型病例:一般可有前驱病史,咽痛疲乏无力颈部紧张压迫感,此期容易漏诊。进而发展会有全身高热至40℃左右、寒战、甲状腺明显肿大等症状

甲状腺肿大:俗称 “大脖子”,以缺碘为主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青年女性多见,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肿大甲状腺表面光滑、质地坚硬,偶有甲状腺呈结节状肿大。常见症状有焦虑失眠、易受惊吓、肌肉无力、周期四肢麻痹心悸、饮食增加、体重减轻等。

初期伴有疼痛及触痛,后期放射至颈后、耳后、下颌,颈部活动可致疼痛加剧。严重者影响吞咽,病极期还可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

不典型病例:仅有甲状腺的局部肿大,而无全身症状,仅低热,甲状腺压痛不明显,有时手术可见甲状腺与周围组织粘连,很难与甲状腺癌区别。

诊断:

典型病例可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1、 对于肿大部位有明显疼痛及压痛,伴全身乏力不适或有呼吸道感染史的患儿,可考虑亚急性甲状腺炎

2、 若检查发现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RAIU分离(即血清T3、T4升高,TSH受抑,而RAIU降低),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升高,即刻诊断为小二亚急性甲状腺炎。

分期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经过数周至数月可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

1.急性期 第2~6周TSH和吸131 I率很低或无,碘化酪氨酸和碘化蛋白含量增高。T4、T3在此期间下降到正常范围,甲状腺肿增大,坚硬,TSH对TRH无反应。

2.恢复期 可有如TSH值增高,血T4降低,吸131I率恢复正常等甲状腺功能减低现象。上述现象可在病后2周到7个月出现,其后甲状腺大小、硬度恢复到正常,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增加,可在发病后几周,恢复期滴度下降至正常,可有暂时性甲状腺抗体升高。

小儿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

小儿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检查化验

1.血液一般检查 血象可见白细胞不增高或稍增多,由于慢性感染影响可有贫血血清蛋白结合碘血清T3、T4FT3FT4浓度升高,甲状腺摄碘率降低。血沉增快,病程1个月内可达40~70mm/h。

2.甲状腺功能检查 T3,T4 增高不明显。急性期碘化酪氨酸和碘化蛋白增高;TSH和吸131 I率很低或无,在此期间T4、T3下降到正常范围。

3.吸131I率很低或无,给外源性TSH刺激也不增加其吸收率,因为炎症期间甲状腺功能降低,刺激TSH高分泌之故。

4.免疫功能检查 亚急性甲状腺炎血浆蛋白异常,α2γ-球蛋白增高。最近报道血清中C4和C3减低,相反血C3、IgM、α-γ-球蛋白和a-1抗胰蛋白酶升高。

5.甲状腺B超和扫描 可见甲状腺明显肿大,偶尔呈结节状肿大,显示甲状腺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或“结节为低密度病灶”,但图象显影不均匀或残缺,亦有不完全显影的。ECT显像为甲状腺放射性分布稀疏或冷结节

6.心电图检查 出现甲亢时心电图检查呈窦性心动过速

7.蛋白电泳 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主要是r和α1球蛋白增高。

小儿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鉴别诊断

亚急性甲状腺炎需要与甲状腺结节的急性出血、淋巴甲状腺炎甲状腺囊肿出血甲状腺癌纤维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相鉴别。

可根据甲状腺有无疼痛、甲状腺功能状态、自身抗体的RAIU检测进行区别。

1、 在病程后期甲状腺自身抗体明显升高者,需考虑CLT可能;

2、 有时需待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异常消失方能做出SAT诊断;

3、 若患儿呈非疼痛轻度甲状腺肿大、无乏力全身不适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甲状腺激素与RAIU分离,红细胞沉降率正常或呈轻度升高,可考虑为无痛性SAT,该型SAT血清TGA常可阳性,又可伴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故也应与CLT和Graves病鉴别。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1、 急性发病时可伴有甲状腺疼痛及触痛,但腺体多是广泛受侵犯,血中抗甲状腺抗体大多升高。

2、 多见于30~ 50岁女性,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1、 病人伴有甲亢表现时需要与其鉴别。

2、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并不限于甲状腺,而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患者多数同时有高代谢症和甲状腺肿大。

3、 甲状腺摄取碘131率升高,伴有甲亢的无痛性甲状腺炎及有低减的。

甲状腺结节:

1、 一种常见疾病,中年女性中较多见。

2、 由于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不足,导致垂体分泌TSH增多,甲状腺在长期刺激下,导致甲状腺不均匀性增大和结节样变。

3、 主要症状为甲状腺肿大,触诊时可扪及大小不等的多个结节,结节的质地多为中等硬度,结节内可有出血、囊变和钙化

甲状腺癌:

1、 可与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同时存在,多数无症状,偶发现颈前区有一结节或肿块。

2、 具有地区性、遗传性,且发病男女比例为1:2.58。

纤维性甲状腺炎:

1、 起病难察觉,发展缓慢,甲状腺逐渐变硬,与周围组织常有致密粘连、很少有疼痛和压迫症状。

2、 会因气管食管压迫而导致呼吸紧迫、吞咽困难,累及喉返神经者可引起声音嘶哑或言语失音,颈淋巴结一般不肿大,晚期病例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1、 由金黄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甲状腺化脓性炎症,多继发于口腔颈部等部位的细菌感染

2、 患者有寒战发热等症状;同时甲状腺局部红肿,呈弥漫型或局限型肿大,有时伴有耳、下颌或头枕部放射,外周血粒细胞升高。

小儿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并发症

典型者整个病期可分三期,早期可能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可呈结节状肿大,中期可能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常见诱因有精神刺激、感染等,可分肝邪痰结肝火充盛、阴虚火旺气阴两虚等四型。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甲状腺与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好而致的全身性疾病,严重时称粘液性水肿

小儿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预防:

1、 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

2、 注意室内空气清新、合理营养、适合进行室外运动以便增强个人体质。

3、 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以便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小儿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1、 泼尼松类药物:每天1mg/kg口服,用药后1~2天体温降低,甲状腺肿好转,但停药后仍可复发,激素仍可重新开始使用。

2、 甲状腺粉(片):适用于出现甲低的病例。

3、 阿司匹林等:对轻型病例采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止痛药如用对乙酰胺基酚0.5g,3~4次/d,或用水杨酸盐0.65g,每4小时1次,可控制症状

4、 非类固醇抗炎药等:对病情严重病例,如疼痛发热明显者可短期用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或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通常为每次mg3次/d最多可用至40mg/d,可迅速缓解临床表现

约有5%的患者需用皮质激素来减轻症状,持续用药1~2周甚或4~8周以后减少药量共用6~8周如病人在用泼尼松24~48h无反应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应再评定。

5、其他:对少数有甲亢症状者也可应用镇痛药普萘洛尔(心得安),不需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二)预后

本病属自限性疾病,多持续2~9个月,一般预后良好。

1.目前治疗本病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虽能迅速缓解症状,但愈后易复发,而且由于激素用药时间过长,常有副作用,甚至延缓甲状腺功能的恢复。

2.上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参看

关于“小儿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