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淮山
Huái Shān
淮山
别名 山药
功效作用 健脾、厚肠胃、补肺、益肾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遗精带下小便频数消渴子宫脱垂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无毒
归经 胃经肺经脾经肾经
药性
药味

淮山又名淮山药,是山药(学名:Dioscorea opposita)的成品名。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薯蓣的块根,冬季采挖。生长于海拔350米至1,1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山谷林下、路旁的灌丛中、溪边及杂草中。山药易栽培,最适宜在黄沙土生长,中国已有几百年的栽培山药历史。它的分布很广,著名的有河南、福建、山东、河北等地。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目录

地理分布

分布在日本、朝鲜、台湾以及中国的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河北、东北、

Bkk8g.jpg

安徽、山东、江苏、云南、广西、贵州、河南和广东粤西等地,生长于海拔350米至1,1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山谷林下、路旁的灌丛中、溪边及杂草中。

山药易栽培,最适宜在黄沙土生长,中国已有几百年的栽培山药历史。它的分布很广,著名的有河南、福建、山东、河北等地。其中更以中国河南焦作(中国元朝起设置怀庆府一带)出产最为有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又称怀山药、怀参。铁棍山药是其中的珍品,久煮不烂,味道鲜美。铁棍山药是中国河南焦作的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其中温县、沁阳、武陟、博爱等地的铁棍山药更是畅销南北,蜚声国际。  

形态特征

毛山药

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约15~30厘米,直径1.5~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明显纵皱及未除尽之栓皮,并少数根痕。质较硬,断面白色,颗粒状,粉质。气微,味甘微酸,嚼之发粘。  

光山药

呈平滑的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2~4厘米。表面淡黄白色,光滑。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质。气微,微甘味酸,嚼之发粘。以质坚实,粉性足,色洁白者为佳。

淮山(图3)

  

成品鉴定

薯蓣

粉末:类白色。①淀粉粒单粒多扁卵形,也有类圆形、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8-35μm,长至48μm,脐点点状、人字状、十字状或短缝状,位于较小端,层纹明显;复粒稀少,由2-3分粒组成。②草酸钙针晶束甚大,存在于粘液细胞中,长80-240μm,针晶直径2-5μm,先端稍尖或平截,碎断面略呈方形。③筛管分子筛板上的筛域极明显,排列呈网状。此外,有具缘纹孔、网纹螺纹及环纹导管,以及少数纤维。  

参薯

与薯蓣粉末的主要区别是石细胞成片,形状多样,壁较厚,多含1-2个草酸钙方晶;厚壁细胞类方形,壁稍厚,纹孔及孔沟细密,偶含方晶。  

药用价值

一、性味归经

甘,平。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平,无毒。

③《药性类明》:味甘,性凉而润。

④《药品化义》:生者性凉,熟则化凉为温。入肺、脾、肾经。

⑤《汤液本草》:手太阴经。

⑥《伤寒蕴要》:入手、足太阴二经。

⑦《得配本草》:入手、足太阴经血分,兼入足少阴经气分。  

二、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三、用药忌宜

有实邪者忌服。  

四、药物配伍

①《本草经集注》:紫芝为之使,恶甘遂

②《汤液本草》:二门冬为之使。”配黄苓,补中益气补气生血;配茯苓健脾益气;配扁豆,补气健脾;配甘草养阴生津;配牛蒡子滋阴健脾;配芡实,健脾益胃;配莲子养心健脾;配女贞子,健脾止泻;配炒白术燥湿健脾。  

五、处方名称

山药、怀山药、淮山药、炒淮山药、干山药、生山药、鲜山药、炒山药、毛山药、淮山、山药粉、署预、薯蓣处方中写山药、怀山药、淮山药、干山药均指生山药。为原药材润透切片。鲜山药为山药鲜品去皮后入药者,偏于养阴、生津、止渴。炒山药为干山药片用麸炒至微黄,略带焦班入药者,偏于健脾、止泻、固精。  

六、商品名称

淮山药:又名怀山药。为产于河南省温县、博爱、孟县、沁阳、武陟一带(旧时怀庆府)者。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毛山药:又名毛条山药。为采挖后洗净泥土,刮去外皮,晒干或烘干之药材。光山药:又名光条山药。将山药浸入清水中,至无干心时取出,用硫黄熏后,再用木板搓成圆柱形,晒干,打光即成。方山药:为山药加工时切成长方形条状之药材。西超:为产于山西之山药。怀超:为产于河南之山药。脚板薯:为产于江南(主产于广西)之山药。均以质坚实、粉性足、色洁白、干燥者为佳。  

七、药用部位

该植物的藤(山药藤)、叶腋间的珠芽(零余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八、炮制方法

山药:拣去杂质,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心部软化为度,捞出稍晾,切片晒干或烘干。炒山药:先将麸皮均匀撒布于热锅内,俟烟起,加入山药片拌炒至淡黄色为度,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山药片100片,用麸皮10斤)。

《本草衍义》:山药入药,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子剐去皮,于屋檐下风径处,盛竹筛中,不得见日色,一夕乾五分,俟全乾收之,惟风紧则干速。  

九、保健食品

淮山作为保健食品,在中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成书于东汉时期,中国现存的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淮山列为上品,不过这时的淮山可能是野生的,还未进入栽培阶段。到了唐代《四时纂要》引道士王日文所著的《山居要术》,对淮山栽培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从此,淮山逐步成为蔬菜之一。中国医书认为淮山"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许多古典医藉都对淮山作了很高的评价。在民间,淮山是人们所公认的滋补佳品。它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胆碱淀粉酶、粘液汁等成分。还含有碘、钙、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而磷的含量比红薯多一倍,比土豆多二倍。

科学分析,淮山营养的最大特点是含有大量的粘蛋白,粘蛋白是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防止脂肪沉积在心血管上,保持血管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可减少皮下脂肪,因此有减肥作用;能防止结缔组织萎缩,故能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胶原病的发生。许多滋补方剂,如六味地黄丸枸菊地黄丸归脾汤、参岭白术散等中药都含有淮山。明代著名的益寿食品--八珍糕,是由淮山、山楂麦芽等8味中药研为细末,和以米粉制成的糕,用于治疗老人小孩的脾胃虚弱、食少腹胀、面黄肌瘦、便溏泄泻之症,效果显著。

淮山的食用方法很多,如对脾胃虚弱症,用鲜淮山200克、大枣30克、粳米适量,煮粥加糖调服;或鲜淮山100克、小米50克,煮粥加糖食用。另用淮山配扁豆、莲米等食品煮粥亦可。对肺虚久咳、肾虚遗精等症,可取鲜淮山100克捣烂,加甘蔗汁半杯和匀,炖热服食,亦可单用淮山煮汁饮服,淮山属于补益食品,又有收敛作用,所以,凡有湿热寒邪以及大便干燥等不宜食用。

淮山当年10月栽种地上部分枯死即可收获。挖出块茎后洗净表面泥土,泡在水中,用竹刀或玻璃刮去外皮,放入蒸灶,用硫磺熏蒸,块茎变软后,取出晒或炕至全干即可。产品质量要求质地坚硬、色白、粉足、干燥。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淮山怕冷怕冻,保存温度应为4℃~15℃。  

化学成分

块茎含皂甙、粘液质、胆碱、淀粉(16%)、糖蛋白和自由氨基酸,还含止杈素(d-Abscisin Ⅱ)、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5毫克)、3,4-二羟基苯乙胺,粘液中含甘露聚糖(Mannan)与植酸(Phytic acid)。日本薯蓣含薯蓣皂甙(Dioscin),其甙元为薯蓣皂甙元,也是薯蓣属植物块茎常含有的成分。根茎含多巴胺(dopamine)、山药碱(batatasine,0.025%)、槭素Ⅱ(abscisin Ⅱ)、胆甾醇(cholesterol)、麦角甾醇(ergosterol)、菜油甾醇(camps-terol)、β-谷甾醇;另含游离氨基酸,以及糖朊(glycopro-teins),水解产生赖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等多种氨基酸。此外,尚含淀粉20%-30%、鞣质、粘液质、糖蛋白、多酚氧化酶等。粘液中含甘露聚糖(mannan)、植酸(phytic acid )、3,4-二羟基苯乙胺、尿囊素(allantoin)。零余子还含山药素Ⅰ(batatasin Ⅰ)。  

化学鉴定

(1)取该品水提取液1ml,加50%氢氧化钠液2滴,再加稀硫酸铜液2滴,显蓝紫色。(检查蛋白质)

(2)取该品水提取液1ml,加费林氏试液1ml,水浴上加热,产生红色沉淀。(检查还原糖类)

(3)取该品水提取液滴于滤纸上,滴加1%茚三酮丙酮液,加热后立即显紫色。(检查氨基酸)

(4)取药材粉末或切片少许,加浓硝酸1ml,显鲜黄色。(检查蛋白质)。  

植物栽培

淮山是山药的制品,山药属多年生草质藤木植物。喜旱怕涝,适宜在阳光充足、气候温暖、相对干燥的环境中生长。发芽适温为15℃左右,生长适温为17-28℃。一般应选择弱酸性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质壤土。  

一、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如:河南淮山药、江苏菜山药等。  

二、整地做畦

冬前按沟距50厘米、深100厘米、宽50厘米开挖种植沟。来年早春分次填土入沟,先填生土再填熟土,并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硫酸钾20公斤。然后做成宽70厘米、高30厘米、间距30厘米的高畦。  

三、选种晒种

1、顶替牙繁殖法选择无病害、无腐烂、健康饱满的山药嘴子。于播前10-15天晒种。

2、根茎繁殖法选无病虫直径3厘米以上,长15-20厘米的种茎块段,两端在切口处用生石灰或草木灰黏附防腐,于播前15-20天晒种。  

四、开沟种植

在清明至谷雨期间采用宽窄行栽植。畦面上做窄行,相邻两畦做宽行。栽植方法在畦面上开深10厘米、间距30厘米的2条种植沟,宽行70厘米、窄行30厘米,按株距20-25厘米将种茎平放沟内,芽期一个向,亩栽6000株,覆土8-10厘米左右。  

五、田间管理

1、间苗疏枝山药出苗后,及时疏去丛苗和弱苗,每穴保留1-2株健壮苗,并去除主茎基部的侧枝。在“零余子”形成期间,为避免养分消耗过量,也可及早摘除一部分。

2、中耕除草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中耕宜浅,免伤根系,植株近处可用手拔除。

3、搭架引蔓当山药开始甩蔓时,应及时搭架。一般山药架高1.5-2.5米,多采用人字架。

4、肥水管理发棵期亩追施尿素15公斤。山药耐旱怕涝,块茎生长盛期保持土壤湿润,不干旱不灌水,遇雨及时排水。  

六、病虫防治

山药的主要害虫是地老虎、蛴螬和食叶虫等。防治地下害虫可采用冬前深翻,多施腐熟有机肥,结合使用50%乐期本乳油对水灌根进行。用2.5%敌杀死2000倍液或用3%辛硫磷12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食叶虫等。山药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线虫病、褐斑病。在防治上可采用轮作倒茬、换种块、土壤消毒消除病残体,施腐熟有机肥、药剂防治等。  

七、采收贮藏

10月下旬山药块茎基本停止生长,叶片干枯应及时采挖防腐烂。切去根头,洗净泥土,用竹刀刮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即为毛山药。选择粗大的毛山药,用清水浸匀,再加微热,并用棉被盖好,保持湿润闷透,然后放在木板上搓揉成圆柱状,将两头切齐,晒干打光,即为光山药。收获后进行地窖或室内贮藏,只要不受低温冻害即可。  

文献考证

侯宁极《药谱》:

①《唐本草》:署蓣,日干捣细筛为粉,食之大美,且愈疾而补。此有两种:一者白而且佳;一者青黑,味亦不美。蜀道者尤良。

②《本草图经》:署预,今处处有之,以北都、四明者为佳。南中有一种生山中,根细如指,极紧实,刮磨入汤煮之,作块不散,味更珍美,云食之尤益人,过于家园种者。又江、湖、闽中出一种根如姜芋之类而皮紫,极有大者,一拔可重斤余,刮去皮,煎煮食之,俱美,但性冷于北地者耳。彼土人单呼为?,亦曰山?。

③《植物名实图考》:狂风藤,江西赣南山中有之。赭根绿茎,蔓生柔苒。参差生叶,长柄细韧,似山药叶而长,仅有直纹数道。土人以治风疾。

④章炳麟:薯蓣一味,开血痹特有神效,血痹虚劳方中风气诸不足,用薯蓣丸。今云南人患脚气者,以生薯蓣切片,散布胫上,以布缠之,约一时许,胫上热痒即愈。

关于“淮山”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