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外耳道疖是外耳道软骨皮肤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致病菌多为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胳腺所致,是一种多发病,夏季更为多见。

症状:主要症状为剧烈的、跳痛性耳痛,张口、咀嚼时尤甚,常向头部放射。全身多有不适感或体温升高。若肿较大阻塞外耳道时可有听力减退,疖肿破溃则症状减轻。

检查:牵拉耳廓或压耳屏时疼痛加剧,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可见局限性充血肿胀,有压痛;成脓后其顶部有脓性黄点 破溃后有少量黄色、粘稠脓液流出。严重者耳后淋巴结肿大及耳后软组织肿胀、充血。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脓液。1.早期全身应用磺胺类或抗生素类药物,局部理疗热敷,促进炎症消退。或者局部涂抹红霉索软膏、滴用2%酚甘油等。疼痛剧烈时,口服镇痛剂以减轻痛苦。2.疖肿已成脓者则需沿外耳道长轴切开引流,防止外耳道狭窄。3.若疖肿业已破溃,则每日清除脓液,并局部涂抹4%硼酸酒精 l~2次,直至痊愈。  

目录

疾病别名

局限性外耳道炎  

疾病分类

耳鼻喉科  

疾病描述

外耳道疖又名局限性外耳道炎,为外耳道软骨部毛囊感染所致。多为单个,亦可多发。  

症状体征

早期引起剧烈跳动性耳痛、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多感全身不适。体温或可微升,疖肿堵塞外耳道时听力可减退,疖肿位于外耳道前、下壁者,除下颌运动使疼痛加重外,耳屏前、下方可出现肿胀,可误诊为腮腺炎,疖肿位于外耳道后壁者,肿胀可使耳廓外突,耳廓后沟消失,可误诊为乳突炎,若为多发性疖肿、局部症状更重。 外耳道软骨部可见局限性红肿,触痛明显、牵引耳廓或压迫而屏时疼痛加剧,疖肿。  

疾病病因

皮肤擦伤溃疡易致感染,挖耳是常见原因,糖尿病、慢性便秘和身体衰弱者易患本病和复发。高温和湿度可降低外耳道抗感染能力,故在夏季易发病,常为葡萄球菌感染。  

病理生理

皮肤擦伤和溃疡易致感染,挖耳是常见原因,糖尿病、慢性便秘和身体衰弱者易患本病和复发。高温和湿度可降低外耳道抗感染能力,故在夏季易发病,常为葡萄球菌感染。  

诊断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  

治疗方案

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脓液。

1.早期全身应用磺胺类或抗生素类药物,局部理疗、热敷,促进炎症消退。或者局部涂抹红霉索软膏、滴用2%酚甘油等。疼痛剧烈时,口服镇痛剂以减轻痛苦。

2.疖肿已成脓者则需沿外耳道长轴切开引流,防止外耳道狭窄。

3.若疖肿业已破溃,则每日清除脓液,并局部涂抹4%硼酸酒精 l~2次,直至痊愈。  

用药安全

1、平时禁止掏挖耳朵。

2、患病后,如在冬季,可在外耳道口塞以疏松的棉花球,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湿度。这样则易腐、易排毒而也易于愈合。

3、外耳道要保持干燥洁净。擦去污秽时,切忌粗暴或反复重擦。

4、在病起初期或疖肿未成熟之际,可于耳外部热敷。每天3-4次。

5、睡眠 时,病耳宜在下侧,但要注意不要让其受到压迫。

6、疼痛较重难忍时,可针刺合谷内关少商穴镇痛

7、在愈合之初,必然产生轻微瘙痒感,切勿狂搔乱掐。

8、注意处理全身性诱发病因。  

外耳道疖和炎不同

一、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分急、慢性两类。急性外耳道炎致病原因多为外耳道损伤或皮肤浸渍上皮软化后,细菌感染引起。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常见。慢性外耳道炎可因急性外耳道炎治疗不彻底,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刺激,或霉菌感染所致。一种少见的恶性坏死性外耳道炎,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或免疫缺陷的病人。其致病菌多为绿脓杆菌,病情严重而预后不佳。

【诊断】

1.急性外耳道炎有耳胀,痒,疼痛和听力减退。轻者外耳道皮肤弥漫充血,重者耳道充血且有肿胀,表皮溃烂,并有白色皮屑附着及粘脓性分泌物。外耳道变窄,使鼓膜窥不清,听力障碍。

2.慢性外耳道炎仅有耳痒,耳内不适感。外耳道皮肤呈充血,增厚。耳道内有白色鳞屑皮。

3.霉菌性外耳道炎有耳痒,耳内闷胀感,可伴有耳鸣及听力障碍。外耳道壁及鼓膜上附着霉痂,表面可见粉末状物或绒毛状物。霉痂去除后,外耳道皮肤充血糜烂。取霉斑真菌涂片,找到真菌丝或芽胞状物,诊断确立。

4.坏死性外耳道炎发病多为单耳,症状表现为持续耳剧痛伴流脓,病变呈进行性加重,侵犯骨质累及茎乳孔颈静脉孔时,可出现Ⅶ、Ⅸ、Ⅹ脑神经瘫痪晚期常因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意外脑膜炎脑脓肿等死亡。检查可见外耳道肿胀,充满脓性分泌物。外耳道峡部底壁有感染性肉芽组织,此为一特征性体征。脓培养为绿脓杆菌,查尿和耐糖试验有糖尿病,年老体弱者则更支持该病的诊断。

【治疗】

1.急性外耳道炎局部治疗以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后,滴用抗生素滴耳液,或滴用含可的松的复方抗生素滴耳剂,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对症可用止痛药。

2.慢性外耳道炎局部可滴用4%硼酸酒精止痒。戒除挖耳习惯,注意耳道清洁干燥。

3.霉菌性外耳道炎滴用1~2%麝香草酚酒清。对细菌和真菌的混合感染,可以交替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制剂。此外还可以口服制霉菌素曲古霉素等。

4.坏死性外耳道炎早期全身给予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局部应行根治性清创手术,以免因感染扩散而死于并发症。严格控制糖尿病。  

二、外耳道疖

外耳道疖是外耳道软骨部毛囊、皮脂腺的化脓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一般因掏挖耳损伤皮肤或耳道进水,表皮软化,细菌感染引起,多为单发,少数可为多发或屡发。外耳道骨部没有毛囊,不会发生外耳道疖,故该病又称急性局限性外耳道炎。

【诊断】

一、现代医学

1.主要症状为剧烈耳痛,咀嚼、张口及呵欠时疼痛加剧。重者耳痛放射至同侧头部,可有听力减退。婴幼儿不能主动陈述耳痛,表现为哭闹不安,向患侧卧时加重。尚可有体温升高或腹泻

2.检查时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疼痛加重。外耳道软骨部局限性红肿,可见一个或多个半圆形隆起,触痛明显。发病4~5天后,疖肿成熟,顶部可见黄色脓点,破溃后可见稠纯脓少许。

3.鼓膜正常或轻度充血,因外耳道肿胀,鼓膜常不易窥及。可有耳前、耳后或耳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4.对反复屡发的病例,注意询问有无糖尿病史,必要时查血糖

5.严重病例可引起耳后软组织肿胀,应与急性乳突炎鉴别。耳后淋巴结化脓引起的脓肿发生位置在乳突骨膜之上,要注意与耳后骨膜下脓肿鉴别。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乳突X线摄片,不难区别。

二、中医学

外耳道炎属中医“耳疮”范畴,外耳道疖属中医“耳疖”范畴。两病的病因大致相同,多由于挖耳损伤耳道,风热之邪乘机侵袭,或因污水入耳,脓耳之脓液侵渍染毒而发。苦热毒壅,兼挟湿邪,引动肝胆火热循经上乘,蒸灼耳道,壅遏经脉,逆于肌肤而致耳道漫肿赤红。

1.辨证依据:耳疮、耳疖均发于耳道上,耳疮疼痛较轻,局部呈弥漫性红肿,或有渗液。耳疖疼痛较剧,耳道上局限性红肿突起如椒目,或有脓头。

2.临床分型

(1)耳部灼热疼痛,张口、咀嚼或牵拉耳壳压迫耳屏时疼痛加剧。查见耳道局限性红肿,隆起如椒目,或弥漫性红肿,表面有黄白色分泌物。全身症候可见恶风发热头痛,周身不适,舌质红苔白,脉浮数者为风热邪毒型。

(2)耳部疼痛较剧,痛引腮脑,耳前或耳后衅核肿大疼痛,如肿塞耳道,可出现暂时听力减退。查见耳道局限红肿,高突如半球状,顶部可见黄色脓点,周围肌肤红赤,破后有少许脓血流出;耳疮则漫肿红赤为甚,兼见黄色渗液。全身症候可有发热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者为肝胆湿热型。

【治疗】

一、现代医学

1.全身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控制感染。耳痛可用镇痛剂。

2.局部治疗

(1)疖肿未成熟前可局部热敷,红外线照射,促进炎症消退或疖肿成熟。耳道内可填10%鱼石脂油纱条或红霉素软膏,每日更换1次。

(2)疖肿形成后可切开排脓,切口方向应与外耳道纵轴平行,以防外耳道狭窄。排脓后应经常清除脓液,并滴4%硼酸酒精,保持外耳道清洁,以防复发。

二、中医学

1.治疗原则:风热邪毒外侵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肝胆湿热上蒸宜清泻肝胆,利湿消肿。

2.治疗方法

(1)风热邪毒型:①外治:用黄连30g、当归15g,黄柏30g,生地30g,姜黄10g。浸入麻油内1天,用文火熬煎至药枯,去渣滤清,加入黄蜡,文火徐徐收膏。涂敷局部,每日1次。有脓头者切开或挑破排脓后再敷药。②针灸疗法:针刺合谷、内关、少商等穴,每日1次。③内治:用银花藤、野菊花各3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20g,天癸子15g,连翘15g,薄荷10g,大力子15g,荆芥10g,葛根10g。水煎,每日剂,分4次服。

(2)肝胆湿热型:①外治:同上。②内治:用银花15g,紫花地丁15g,连翘15g,黄连10g,夏枯草15g,丹皮10g,赤茯苓15g,栀子10g,胆草5g,柴胡10g、木通10g。水煎,每日剂,分4次服。  

另一角度看:外耳道疖--外耳道感染

外耳道感染

【病理】

外耳道炎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是被细菌感染所致的外耳道弥漫性炎症。有两种类型:一是局部感染,如疖或脓肿;二是全面性感染,可影响到整个外耳道。外耳道皮肤操作(如挖耳或异物)和浸渍(药液刺激、脓液、水液等)极易导致感染。此病在成年人中最为常见。

【症状】

外耳道炎患者会感觉外耳道灼热、发痒、疼痛、流出分泌物、听力下降等,重得出现全身发热的症状。

【宜与忌】

1.随便挖耳的不良习惯应戒掉。

2.保持耳道清洁干燥,不使污水入耳。

3.积极治疗面部及头部的皮肤病,控制感染病灶,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4.加强对全身疾病如贫血维生素缺乏、内分泌紊乱、糖尿病等的处理。

5.患病后、睡眠时,患耳应在下侧,但不能使它受压迫。

6.禁止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名家妙方】

1.三丫苦鲜叶捣烂取汁,滴耳。主治耳内生疖。

2.艾条1根,取灸用艾根点燃。置疖肿上方灸之,距离以病人感觉微烫为度(小儿灸时,医者应以另一手食指置疖肿旁试温)。以疖肿最高点为中心,缓慢均匀移动艾条,灸至疖肿及其周围皮肤明显轻晕,皮温微烫为上,时间约30分钟,每日1次,7日为1疗程。主治各型耳疖。

3.新鲜野菊花30克,黄连适量,上药煎成浓汁澄清,冲洗外耳道。每日~4次,7~10天为1疗程。主治耳疮。

4.胡桃仁50克,食油100克,冰片少许。将胡桃仁食油炸枯,滤渣取,加入冰片,以其油浸润纱布,塞入外耳道疖肿处,每日换。主治外耳道疖肿。

5.鲜红菱炳煅灰,加硼砂,上冰片少许,研极细末;吹入炒。主治耳疖。

6.黄芩、黄柏各12克,加入麻油中浸泡24小时,置入铁锅煎炸至黑黄色,研末加入枯矾6克,冰片3克细末,同时加入500毫升麻油煮沸,过滤,瓶装备用。用时将棉签蘸液涂外耳道,一日2次。

7.猪苦胆2个,人指甲、黄连20克,青黛7克,麝香1克,明矾1000克。指甲用水洗净、晒干,入锅文火炒至黄色。明矾放入搪瓷盆内,倒入猪苦胆汁,放微火上煎熬成块。与上药共研细末,过筛装瓶备用。先用3%双氧水冲洗外耳道,擦干,再将药粉吹入耳内。每日1次。

8.服用阿斯匹林药片,同时可用一个干净温暖的棉垫或电热垫敷贴在耳朵上。

9.先将外耳道用双氧水擦净,然后用纸筒将五倍子粉适量吹入耳内,每日2次。

10.黄连、黄芩各6克,黄柏9克,甘草3克,水煎服。

11.枯矾8克,黄柏2克,黄连、猪胆汁粉各1.5克,冰片0.2克,研为极细的粉末,装入大口瓶中,用紫外线照射45分钟备用,使用前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拭干后将药末散于患处。隔一天一次。

中药治疗】

本病属中医的“耳疮”范畴,多因风热侵袭或热毒壅盛所致,治疗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1.银花、连翘、荆芥各9克,蒲公英30克,苦丁茶9克,柴胡4.5克,黄芩9克,薄荷4.5克(后入),玄参12克。煎服。治耳道红肿较甚,耳痛较剧,并引及同侧头痛,发热口苦,大便秘结,脉数,苔黄腻。

3.口服银翘丸、牛黄解毒丸

4.黄连膏紫金锭外耳道涂敷。

5.中药菖蒲附子等量共研末和香油滴耳。

6.如伴有耳周围肿胀,可以水调散外敷,即黄柏研末后,加等量石膏和凉开水,调成糊状,涂于耳周肿胀处。或以湿热毛巾敷局部。

西药治疗】

1.磺胺类和抗菌素治疗。长效磺胺1克,每日1次,或普鲁卡因青霉素40万单位,每日2次,肌肉注射

2.未溃者,局部热敷,超短波或红外线照射。局部涂用玉露膏、金黄膏或10%鱼石脂甘油,或4%硼酸酒精滴耳。若脓已成熟,而未自溃者,切开引流(应予无菌操作)。

已溃破者用3%双氧水清洗耳道,然后取消毒棉条蘸九一丹或红灵丹油膏塞入耳内。或新鲜野菊花叶30克用冷开水洗净后打汁,取澄清液,滴耳。或用4%硼酸酒精、1%新霉素溶液、氯霉素溶液滴耳。

穴位按摩

拇指点按翳风听会、上关、曲池、合谷,每穴2分钟。用拇指指峰推按耳根周围,环绕操作5遍,最后以两手掌紧按患者外耳道口,同时四指在枕部和乳突部反复敲击,使手掌起伏,外耳道有规律地开合,每次约做5分钟。  

外耳道疖内治与外治法

常见症状

1.剧烈耳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耳痛可放散至同侧头部。张口、咀嚼、打呵欠时

疼痛加重。婴幼儿因不知主诉,表现为哭闹不安或抓患耳。按压耳屏或牵拉耳朵

时,疼痛明显加重。此点可与急性中耳炎时的耳痛鉴别,后者无耳朵牵拉痛。

2.疖成熟后可自行破溃,耳道内有微量粘脓,但不易流出。如耳流脓较多,需与

化脓性中耳炎相鉴别。

常用中成药

本病中医称“耳疔”、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1.内治法 牛黄解毒丸或犀黄丸口服。

2.外治法

①新鲜野菊叶50克煎浓汁,澄清后滴耳,每天3-4次。

②黄马膏:黄柏25克,马齿苋50克共研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每天用小棉条蘸药外耳道内。

常用西药

1.一般可口服螺旋霉素红霉素(按常规量)。疼痛剧烈者可给青霉素80万单位;

日2次肌注。

2.局部热敷或超短波理疗。其他疗法及自养注意事项可参见外耳道炎。

参看

关于“外耳道疖”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