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肿大

(重定向自肝左叶肿大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正常情况下,肝脏在腹腔的右上方,处于肋骨包围之中,又在横膈膜穹隆之下,一般在右侧肋下不能触及。如在平静呼吸时,距右肋下1.5厘米或超过1.5厘米处,能触及肝脏,提示肝右叶肿大。 在上腹正中部位,肝脏应在剑突与脐联线的上1/3以内,如果超出提示为肝左叶肿大。这是对肝肿大的初步判断。造成肝肿大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可由于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或其他脏器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后所导致。

目录

肝脏肿大的原因

肝脏肿大十分常见。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而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一种表现。各种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脓疡、血吸虫病肝吸虫病、包囊虫病疟疾败血症肝结核等;肿瘤,如原发性转移性肝癌白血病淋巴瘤肝脏浸润肝血管瘤等;中毒,如酒精中毒砷中毒氯丙嗪中毒等;瘀胆,如胆总管结石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瘀血,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其他如结缔组织病糖尿病脂肪肝肝囊肿多囊肝肝豆状核变性等,都可导致肝肿大

肝脏肿大的诊断

①检查肝脏时注意腹部情况,右上腹有无隆凸,浅静脉有无怒张,叩诊检查肝上界应排除液气胸肺气肿引起肝脏下移;②肝脏肿大程度:轻度肝肿大肝在肋下3cm以内;中度肝肿大肝在肋下3cm以上至脐;重度肝肿大肝超过脐水平;极重度肝肿大多已入骨盆,并横过中线;③注意肝脏硬度,肝质地较软者多见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细菌性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质地较硬者多见于肝硬化肝癌;④注意肝脏有无结节、包块、坏死后肝硬化或胆汁性肝硬化,肝癌患者可能触及大小不等结节;先天性囊肿和胆道扩张,包虫病可触及囊性包块及波动感;⑤肝脏及胆囊区有无压痛腹肌强直;⑥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肝肿大。同时应注意全身淋巴结脾脏有无肿大,以及有关伴随症状(消瘦黄疸腹水水肿等)。腹后壁脊肋角有无包块。

肝脏肿大的鉴别诊断

在临床判断肝脏是否肿大时,应注意通过叩诊帮助确定肝脏的上界和下缘位置,必要时可做B超检查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肝肿大。在临床实践中,常由于经验不足而将患者腹壁组织或肝脏邻近组织误认为肿大的肝脏,应与以下情况相鉴别:

1、腹部肌肉发达的腹直肌腱及肥胖者的皮下脂肪结节,都可能被认为是肝下缘,鉴别要点是上述触及的肌腱和脂肪结节不随呼吸而上下移动.

2、胆囊肿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肋F缘刚触及球形有囊状感的胆囊,如胆囊与周围的大网膜十二指肠有粘连,则界限不清,容易混淆,应做进一步检查如B超、胆囊造影、cT或MRI予以区别。

3、右横结肠:体格消瘦和腹壁松弛者,如果横结肠胀气或便秘时,常易和肝下缘混淆,注意排除上述因素后再行触诊予以鉴别。

①检查肝脏时注意腹部情况,右上腹有无隆凸,浅静脉有无怒张,叩诊检查肝上界应排除液气胸肺气肿引起肝脏下移;②肝脏肿大程度:轻度肝肿大肝在肋下3cm以内;中度肝肿大肝在肋下3cm以上至脐;重度肝肿大肝超过脐水平;极重度肝肿大多已入骨盆,并横过中线;③注意肝脏硬度,肝质地较软者多见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细菌性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质地较硬者多见于肝硬化肝癌;④注意肝脏有无结节、包块、坏死后肝硬化或胆汁性肝硬化,肝癌患者可能触及大小不等结节;先天性囊肿和胆道扩张,包虫病可触及囊性包块及波动感;⑤肝脏及胆囊区有无压痛腹肌强直;⑥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肝肿大。同时应注意全身淋巴结脾脏有无肿大,以及有关伴随症状(消瘦、黄疸腹水水肿等)。腹后壁脊肋角有无包块。

肝脏肿大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1、接种乙肝疫苗

2、防止肝炎病毒通过血源传播:不输入未经严格检验血液血制品;不去街头拨牙、耳垂穿孔纹身等。医生、护士打针要一人管一消毒

3、防止性传播。

4、防止生活接触传播:最好在集体聚餐实行分餐制,不要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水杯等。平时注意个人卫生。

5、生活有规律,不过度劳累,不暴饮暴食,不喝酒。

参看

关于“肝脏肿大”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