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子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亚麻子
Yà Má Zi
亚麻子
别名 亚麻仁、胡麻子、壁虱胡麻、大胡麻、胡麻仁
功效作用 麻风皮肤痒疹脱发,大便干燥。
英文名 Linseed,seed of Flax
始载于 本草图经
毒性 无毒
归经 胃经肝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亚麻子Semen Lini

(英) Linseed

【别名】 胡麻子、大胡麻。

【来源】 为亚麻科植物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的种子。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40~70cm。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3cm,宽1.5~2.5cm,先端锐尖,全缘,无柄。花萼片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纤毛;花瓣蓝色或白色;雄蕊5,退化雄蕊5;子房5室,花柱分离,柱头棒状。蒴果球形,直径约7mm,顶端5瓣裂。种子10。花期5~6月,果期6~9月。全国各地有栽培。主产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物,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状】 种子扁平卵圆形,长4~7mm,宽2~3mm。表面红棕色或灰褐色,平滑而有光泽,一端钝圆,另端尖而略偏斜。种脐位于尖端凹陷处,种脊位于一侧的边缘。种皮薄脆,胚乳膜质,棕色,子叶黄白色,富油性。嚼之有豆腥味。

化学成分】 含脂肪油,油中主为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甘油酯;另含阿魏酸二十烷基酯(eicosylferulate)、亚麻苦甙(linamarin)等。 亚麻木酚素叫开环异落叶松酚二葡萄糖苷。这是与人体雌激素十分相似的植物雌激素。亚麻木酚素主要存在于亚麻籽中,其含量取决于亚麻品种、气候 和生态条件,一般约占籽重量的0.9%-1.5%,比其它已知含木酚素的66种食品高100~800倍.

性味】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润燥,祛风。用于皮肤瘙痒麻风眩晕便秘

【化学成分】:亚麻木酚素,主要存在于亚麻籽中,其含量取决于亚麻品种、气候 和生态条件,一般约占籽重量的0.9%~1.5%,比其它已知含木酚素的66种食品高100~800倍.近年来,以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亚麻籽作为功能食品的研究和开发作了大量的工作,以亚麻籽粉为代表的产品早已面市多 年,成为中、老年人的常备保健品。最近,符合疗效性要求的高纯度、标准化木酚素提取物的产品也上市,可以广泛应用于胶囊、压片、谷物早餐和快餐食品的添 加剂。还有含有ω-3脂肪酸、可溶性食物纤维和木酚素的营养功能性超浓乳状液和全乳饮料等多种产品不断出现在市场上。而我国在这方面至今基本是空白。  

我国产地

亚麻子在我国的产地主要有6个,分别为: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黑龙江和云南。我国研究人员为了对不同产地亚麻子药材进行质量评价,以α-亚麻酸、亚油酸为测定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6个产地亚麻子中两者的含量,以确定亚麻子的最佳产地。结果在6个产地的样品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5.17%和21.19%,其中以内蒙产亚麻子中的α-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分别达到53.20%、25.70%。  

亚麻子.中药材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拼音名】Yà Má Zi

【英文名】Linseed,seed of Flax

【别名】胡麻子、壁虱胡麻、亚麻仁、大胡麻、胡麻仁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亚麻科植物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um usitatissimum L.

采收和储藏:8-10月间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晒干,打取种子,除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亚麻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cm或更高。全株无毛。茎圆柱形,表面具纵条纹,基部直径约4mm,稍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3cm,宽2-5m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叶脉通常三出。花多数,生于枝顶或上部叶腋,每叶腋生一花,直径约15mm,花柄细弱,长约2cm;花萼5,绿色,分离,卵形,长约为花瓣的半数;花瓣5,蓝色或白色,分离,广倒卵形,长约10mm,宽约7mm,边缘稍呈波状;雄蕊5,花药线形;子房上位,5室,花柱5,线形,分离,长约4mm。蒴果近球形或稍扁,直径5-7mm。种子卵形,长4-6mm,宽约2mm,一端稍尖而微弯,表面黄褐色而有光泽。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本品适应性强,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山西、陕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种子卵圆形,扁平,长4-7mm,宽2-3mm。表面棕色或棕红色,平滑,有光泽,一端尖而略偏斜,种脐位于下方的凹陷处,另一端圆钝,种脊位于一侧边缘。种皮薄,胚乳棕色,菲薄,子叶2枚,黄白色,富油性。气微,嚼之有豆腥味。种子用水浸泡后,外有透明粘液膜包围。以饱满、光滑、色棕红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表皮外被角质层细胞壁含粘液,遇水膨胀,显层纹;下皮为1-5列薄壁细胞;纤维层1列细胞,壁厚,木化,层纹隐约可见;颓废层细胞不明显;色素层1列细胞,含棕红色物质;胚乳及子叶细胞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糊粉粒直径7-14μm,含似晶体及拟球体1-2个。

【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约30%-40%,油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油酸(ole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并含牻牛儿基牻牛儿醇(geranylgerninol),多种甾类三萜类化合物:胆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醉(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6-燕麦甾醇(△6-avenasterol),环木菠萝烯醇(cy-cloartenol),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24-methylene cycloartanol)及二十烷醇(eicosanol)的阿魏酸酯,此外尚含亚麻苦甙(linamarin)及粘液质。子叶及幼芽含9种甙及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芥子酸(sinapic acid)的酯,6种碳键黄酮甙。子叶及幼苗含光牡荆素-7-鼠李糖甙(lucenin-7-rhamnoside),荭草素-7-鼠李糖甙(orientin-7-rhamnoside),异荭草素-7-葡萄糖甙(isoorientin-7-glucoside)。

【药理作用】

1.轻泻作用:本品所含的亚麻苦甘小肠的分泌、运动功能有调节作用。亚麻油有轻泻作用。

2.降脂作用:本品含多量不饱和脂肪酸,曾用于预防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但效果不及向日葵油,兔长期饲以亚麻酸,未见明显降血脂及改善动脉粥样病变。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置于试管中,加水湿润,管中悬挂一条浸有10%碳酸钠溶液的三硝基苯酚试纸,管口紧塞软木塞(试纸勿接触粉末与管壁),置于40-60℃水浴中,10min后,试纸呈砖红色。(检查氰甙)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润燥通便。主麻风;皮肤干燥;瘙痒;脱发疮疡湿疹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榨油涂。

【注意】胃弱、大便滑泄及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

1.《本草图经》:治大风疮癣。

2.《滇南本草》:治肺痨

3.《中药材手册》:通大小肠,解毒止痛。治肠热、丹毒

4.《药材学》:治肺痈吐脓血。

5.《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种子及根:平肝,顺气,通肠。治睾丸炎疝气慢性肝炎,肝风头痛,便秘。

6.《本经逢原》:亚麻性润,专于解散风热湿毒,为大麻风必用之药,故醉仙散用之。

【摘录】《中华本草》

关于“亚麻子”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