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铜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自然铜
Zì Rán Tónɡ
自然铜
别名 石髓铅、方块铜
功效作用 散瘀接骨,止痛。用于跌扑肿痛,筋骨折伤
英文名 PYRITUM
始载于 雷公炮炙论
毒性 无毒
归经 肝经
药性
药味

自然铜硫化物类铁矿族矿物黄铁矿。又名石髓铅(《雷公炮炙论》),方块铜(《药材学》)。含二硫化铁(FeS2)矿石。采挖后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砸碎;或以火煅、醋淬至表面呈黑褐色、光泽消失、酥松为度、晒干、碾粗末。有散瘀止痛,续筋接骨的功效。

目录

简介

自然铜是元素在自然界天然生成的各种片状、板状、块状集合体。没有氧化过的自然铜表面为红色,具有金属光泽。但因为氧化的原因,通常自然铜会呈棕黑色或绿色。自然铜中往往还会含有微量的铁、银和金等元素。铜是重要的金属,有着极广的用途。  

晶体化学

原生自然铜常含少量或微量Fe、Ag、Au、Hg、Bi、Sb、V、Ge等元素;Fe在2.5%以下,Ag多呈自然银包裹物,Au固溶体可达2~3%。次生自然铜较为纯净。  

化学成份

                                                                                                        含二硫化铁,其中含铁46.6%,硫53.4%。还含铜、镍、砷、锑等杂质,但也有不含的。  

结构与形态

等轴晶系,Oh5-Fm3m;a0=0.361nm;Z=4。原子

自然铜

呈立方最紧密堆积,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和各个面的中心,构成按立方面心排列的铜型结构。六八面体晶类,Oh-m3m (3L44L36L29PC)。完好晶体少见。主要单形:立方体a,菱形十二面体d,八面体o,亦可有四六面体h。双晶面依(111),简单接触双晶普遍,亦有穿插双晶。集合体常呈不规则树枝状、片状或扭曲的铜丝状、纤维状等。次生自然铜多呈粗糙的粉末状或片状、细脉状、致密块状等。  

形态特征

                                                                                                        晶体结构属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五角面体以及八面体的晶

自然铜(生品)

形,在立方体或五角面体晶面上有条纹,相邻两个晶面

自然铜

的条纹互相垂直。集合体呈致密块状、浸染状和球状结核体。药用者多为立方体者。浅黄铜色,表面常带黄褐色锖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硬度6~6.5,性脆。相对密度49~52。无解理,断口参差状。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可见于各种岩石和矿石中,但多由火山沉积和火山热液作用形成。外生成因的黄铁矿见于沉积岩、沉积矿石和煤层中,此处形成的黄铁矿多为致密块状和结核状者。产于辽宁、河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黄铁矿在氧化带不稳定,易分解形成各种铁的硫酸盐和氢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为褐铁矿。而保留着黄铁矿的假象。目前云南、广东等省个别地区即将此种已变为褐铁矿的黄铁矿称“土然铜”使用。其疗效是否与黄铁矿相同值得研究。  

产状与组合

自然铜

是地质作用中还原条件下的产物,形成于原生热液矿床;也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下部,常与赤铁矿、孔雀石、辉铜矿等伴生,由铜的硫化物还原而成:

CuFeS2(黄铜矿) 4O2 ; CuSO4 FeSO4

2CuSO4 2FeSO4 H2O ; Cu2O(赤铜矿) Fe2(SO4)3 H2SO4

Cu2O H2SO4 ; CuSO4 H2O Cu(自然铜)

自然铜有时亦交代砂砾岩的胶结物,出现于含铜砂岩中。在氧化条件下不稳定,常转变为铜的氧化物和碳酸盐,如赤铜矿(Cu2O)、黑铜矿(CuO)、孔雀石、蓝铜矿等。  

炮制方法

自然铜

《圣济总录》:“水洗去灰。”《普济方》:“研一复时,极细为度。”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者捣碎,洗净,干燥。生品其质坚硬,不便粉碎和煎出;多煅淬入药,很少生用。  

煅自然铜

理伤续断方》:“煅存性。”《圣济总录》:“一斤好者,杵碎

自然铜

,用生铁铫子内,以炭火秤一,渐以三二斤,逼药铫子,令通赤,徐添火,可半日以来,其药有微焰起,闻腥气,又

硫黄者,药乃成,放冷取出,如药有五色者,甚妙,然后安向净黄湿上,上著纸,先衬药,用盒合之,令密不得通风。一宿出火毒,乳钵内研细,以水净淘黑汁,浓者收取,次更细淘,又收浓者,三五度淘,澄定去清水,用新瓦盒,内将纸衬之,令泣干。如黑粉。”《世医得效方》:“捣细末,用甘锅子一个盛之,不封,于地坑内,以炭火一斤烧之,火尽候冷,取出研细,水飞候干,却入乳钵研细如面,不见水银星子为度。”  

醋自然铜

《雷公炮炙论》:“如采得,先捶碎,同甘草汤煮一伏时,至明漉出,

自然铜

摊令干,入臼中捣了,重筛过,以醋浸一宿,至明,用六一泥泥瓷合子,约盛得二升已来,于文武火中养三日夜,才干便用盖盖了,用火煅两伏时,去土抉盖,研如粉用。若修事五两,以醋两镒为度。”《三因方》:“烧存性,醋浸一宿。”《圣济总录》:“火煅红,以米醋浸,又煅几十余次,水洗灰研。”《普济方》:“火煅,醋淬十二次,研,水飞过焙。”现行,取净自然铜,砸成小块,置无烟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暗红色,取出后及时放入醋内浸淬,如此反复煅淬数次至黑褐色,表面光泽消失并酥松,取出,摊凉。每自然铜100kg,用醋30kg。煅淬后,质脆,易于粉碎和煎出药效,同时增强散瘀止痛的作用。贮干燥容器内,置干燥处,防尘。  

理化性能

铜红色,表面常出现棕黑色氧化被膜。条痕铜红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硬度2.5~3。相对密度8.4~8.95。具延展性,良导电性、导热性。显微镜下:玫瑰色,铜红色。反射率R:61(绿),83(橙),89(红)。

[鉴定特征] 铜红色,表面氧化膜棕黑色,密度大,延展性强。常与孔雀石、蓝铜矿伴生。吹管焰中易熔,火焰呈绿色(Cu)。  

工业应用

大量富集时可作为铜矿石开采。铜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延性、导热性、导电性良好,熔点1083.40.2℃,沸点2567℃。易与Zn、Pb、Ni、Al、Ti形成合金。这些性能使铜及其合金广泛用于电器、车辆、船舶工业和民用器具等。  

性状鉴别

本品多呈六方体,粒径0.2-2.5cm,有棱,亮淡黄色;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表面平滑,有时可见细纹理。不透明;具金属光泽。体重,质坚硬而脆,易砸碎,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无嗅,无味,但烧之具硫黄气。以块整齐、色黄而光亮、断面有金属光泽者为佳。有的自然铜经风化后而成为褐铁矿,呈黄褐色或黑褐色。破碎后碎块仍为黑褐色;有时内部夹有淡黄色块(黄铁矿)。  

显微鉴别

反射偏光镜下:反射光下显金属光泽,浅黄铜色;无解理。均质性。  

理化鉴定

1.取本品粉末1g,加稀盐酸4ml,振摇,使其溶解,在试管口盖一片醋酸铅试纸,静置,试纸逐渐变为棕色。(检查硫化物)

2.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滤过。

①取滤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检查铁盐)

②取滤液,加硫氰酸铵试液,即显血红色。(检查铁盐)  

药物

自然铜是常用活血化瘀止痛药物。

自然铜

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 Pyrite

形态:等轴晶系。晶形多为立方体,集合体呈致密块状。表面亮淡黄色,有金属光泽;有的黄棕色或棕褐色,无金属光泽。具条纹,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体重,质坚硬或稍脆,易砸碎。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或断面棕褐色,可见银白色亮星。硬度6~6.5。比重4.9~5.2。

[生境分布]产于金属矿脉中,沉积岩与火成岩接触带,亦见于变质岩中。分布辽宁、山西、河北、四川、广东、湖南、湖北、甘肃、安徽。

[采制]全年皆可采,在矿区捡取,除去杂石即得。

[化学成分]主含二硫化铁(FeS2)。

性味功能]辛,平。散瘀,接骨,止痛。

[主治用法]用于跌打肿痛,筋骨折伤。多入丸散服;外用研末调敷。

[用量]3-9g;外用适量。

释名: 亦或石髓铅。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1、心气痛。用自然铜,先经火煅(即烧红),然后醋淬(即蘸醋酒上去,令红消热退),淬后又煅,反复九次,最后研为细末。每次取一小提撮,调醋服。

自然铜

2、项下气瘿(项下皮肤,伸张成囊,囊内不是水,而是气)。用自然铜丢在水缸里,每天饮食,都用此水。日久,气瘿自消。或把自然铜烧成烟气,张口吸入亦可。

3、暑湿瘫痪。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加炮过的川乌头五灵脂苍术(酒浸)各一两,当归二钱,共浸酒里。浸后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酒送下。吃到四肢麻木,是瘫痪快好的表现,可以停止服药。

4、骨折。用自然铜磨酒服或用铜屑和酒服,均有效,但骨接之后,不可常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二硫化铁,并混有铜、砷、锑等物质。 

2.药理作用:能促进骨折愈合,表现为骨痂生长快,量多且较成熟;对多种病原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药理作用

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家兔两侥骨中、下1/3部位造成实验性骨折后,每日灌服100%自然铜

药2l,连续5~20do骨折后20d内,针痴的钙、碑量增加;不镕性胶原量在骨折后15d内显著提高;拉伸应力和弯曲应力也比对照组增强。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表明:自然锡药液中含有大量锌、钢、铁、锰、钙等元素。钙等无机物吸收后沉积矿化在骨痂中,使钙、融含

自然铜

量增多,锌、铁、锰有利于胶原合成,钢能提高赖氨酸氧化酶的活性,使胶原纤维韧性加强,胶原不溶性增加,从而增强生物力学强度,而应力刺激x可促进新骨生成。故自然铜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此外,自然铜尚可促进骨髓自身及其周围血液中网状细胞和血色素增生。  

抗真菌作用

在试管内,自然钢对供试的多种病原性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茵作用,尤其对石膏样毛藓菌、土曲霉菌等丝状真茵作用较强。把石膏样毛藓茵接种到豚鼠背部,造成豚鼠实验性体藓模型,再在病灶部位外涂自然铜煎剂,发现自然钢对豚鼠实验性体藓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毒性

小鼠静脉注射自然铜煎剂的ld为1.9208/kg,锻自然铜则为3.83g/kg。  

常用配方

                                                                                                        1.治打扑伤:自然铜(研极细,水飞过)同当归、没药各半钱。以酒调频服,仍以手摩痛处。(《本草衍义》)

2.治跌扑骨折:自然铜(煅通红,醋淬七次,放湿土上月余用)、乳香、没药、当归身、羌活等分。为散,每服二钱,醇酒调,日再服。(《张氏医通》自然铜散)3.治心痛自然铜火煅,醋内淬九次,为末。每疼,醋调一字下。(《卫生易简方》)

4.治头风疼痛至甚:黄柏半两(厚者),自然铜半两,细辛(去叶、土)一分,胡椒四十九粒。上件共为细末,每遇头痛、头风发时,先含水一口,后用药一字(口畜)鼻中,左疼左(口畜),右疼右(口畜),(口畜)罢吐去水,口咬箸头,沥涎出为度。(《杨氏家藏方》自然铜散)

5.治项下气瘿:自然铜贮水瓮中,逐日饮食,皆用此水,其瘿自消,或火烧烟气,久久吸之亦可。(《直指方》)

6.治一切恶疮及火烧汤烫:自然铜、密陀僧各一两(并煅研),甘草、黄柏各二两(并为末)。上四味,一处研细,收密器中,水调涂或干敷。(《圣济总录》自然铜散)

7.治杖疮:自然铜半两(醋淬七次),乳香、没药各三钱,茴香四钱,当归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温酒调下。(《证治准绳》乳香散)

8.治倒睫卷毛:木鳖子(去壳)一钱,自然铜五分(制)。上捣烂为条子,(口畜)鼻;又以石燕末入片脑少许,研,水调敷眼眩上。(《证治准绳》起睫膏)

9.治暑湿瘫痪,四肢不能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川乌头(炮)、五灵脂、苍术(酒浸)各一两,当归二钱(酒浸)。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酒下,觉四肢麻木即止。(《纲目》引《陆氏积德堂方》)  

临床应用

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用自然铜改进病区水质。方法是选择两个人口组成、发病率、生活条件等均相似的地区进行试验,一为试验点,一为对照点。试验点按各井之水容积,以6~8公斤/立方米计将自然铜用藤筐盛装放入井中;次年又在原井中放入相同量的自然铜。对照点各井中不放任何药物。两年半后观察结果,显示出试验点和对照点居民的甲状腺肿出现了不同变化。在新发病例方面,试验点原健康271人,体检复查发现Ⅱ°甲状腺肿51例,占健康总人数的18.8%;而对照点原健康297人,新发Ⅱ°81例、Ⅲ°1例,总的新发病率为27.6%。在治疗效果方面,Ⅱ~Ⅳ°患者之痊愈及好转率,试验点(55.7%)高于对照点(38.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而恶化病例则相反,对照点(50%)超过试验点(31.6%)。  

历史考证

                                                                                                        本品在《丹房镜源》中已有记载。《雷公炮炙论》云:“石髓铅即自然铜也。”其后诸家本草对其来源说法不

一。《开宝本草》云:“生邕州山岩中出铜处,于坑中及石间采得,方圆不定,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本草图经》云:“今信州出一种,如乱铜丝状,云在铜矿中,山气重蒸,自然流出,亦若生银,如老翁须之类,入药最好。”又云:“今南方医者说,自然铜有两三体;一体大如麻黍,或多方解,累累相缀,至如斗大者,色煌煌明烂如黄金、(石俞)石,最上;一体成块,大小不定,亦光明而赤;一体如姜、铁矢之类。又有如不治而成者,形大小不定,皆出铜坑中,击之易碎,有黄赤、有青黑者,炼之乃成铜也。”有学者根据以上记载的产地、形态,再以《广西通志》、《天工开物》等书的记载为佐证,认为《开宝本草》所述“生邕州山岩中出铜处”者,系矿物自然用或黄铜矿类矿物;《本草图经》所述“一体如姜、铁矢之类”者,亦为黄铜矿;因黄铜矿是炼铜的主要铜矿石,《本草图经》所述“炼之乃成铜也”,也指黄铜矿而言;再据《纲目》引《宝藏论》云:“自然铜生曾青、石绿穴中。”这一线索考证,曾青为孔雀石,石绿为蓝铜矿,两者均系铜矿氧化带矿物,常生黄铜矿之上。从矿床产状角度说明药物自然铜也为矿物自然铜或黄铜矿。因此主张古代所用药物自然铜正品应是矿物自然铜或黄铜矿,不是黄铁矿或褐铁矿。但《本草图经》还记载:“火山军者,颗块如铜,而坚重如石,医家谓之石,用之力薄。”据考证,石即为黄铁矿。又陈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所载“辰州川泽中出一种形如蛇含,大者如胡桃,小者如栗,外青皮黑色光润,破之与石无别,但比石不作臭气尔,入药有殊验”的描述也与黄铁矿特征极相似,说明古代亦以黄铁矿作自然铜药用。有学者认为,自宋代以后,治骨折有效的大量方剂中,所用的自然铜多数是黄铁矿。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以黄铁矿作为自然铜的矿物来源。  

文化底蕴

                                                                                                        1.《日华子本草》:排脓,消瘀血,续筋骨,治产后血邪,安心,止惊悸。以酒磨服。

2.《开宝本草》:疗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

3.《玉药解》:破血消瘿,疗风湿瘫痪之属,收湿之力,与无名异同。

4.《本草衍义补遗》:自然铜,世以为接骨之药,然此等方尽多。大抵骨折在补气补血、补胃,而铜非煅不可用,若新出火者,其火毒、金毒相扇,挟热毒香药,虽有接骨之功,燥散之祸,甚于刀剑,戒之。

5.《本草纲目》:自然铜,接骨之功,与铜屑同,不可诬也。但接骨之后,不可常服,即便理气活血可尔。

6.《本草经疏》:自然铜乃入血行血,续筋接骨之药也。凡折伤则血瘀而作痛,辛能散瘀滞之血,破积聚之气,则痛止而伤自和也。

参看

关于“自然铜”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