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nterior spinal arteria syndrome)又称Beck综合征、Davison综合征、脊髓前动脉闭塞综合征等。本病征临床特点为脊髓前动脉分布区域受累,引起肢体瘫痪痛觉温觉障碍、直肠膀胱括约肌障碍。

目录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在年轻患者多与感染有关,病毒细菌毒素引起管壁损害,进一步引起血栓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血管畸形结节性动脉周围炎,以及梅毒感染皆可并发本病。老年患者多因脊髓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由细菌性心内膜炎梅毒血管炎胆固醇栓子所引起的脊髓前动脉闭塞较少见。颈椎间盘脱出症和颈椎过伸也可并发本病。

(二)发病机制

脊髓前动脉供给脊髓腹侧2/3区域的血运,当血管闭塞后,引起脊髓腹侧和外侧索的损害。

病理改变:肉眼可见脊髓腹侧及侧面软化皱缩及色泽变淡。脊髓部分区域早期充血水肿,可累及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同一患者,每节段损害的软化区域大小并不一致,这是由于每个节段的侧支循环不同以及局部血管解剖的不同所致。软化区域呈典型的梗死性改变。

镜下可见脊髓软化灶中心部坏死,周围有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变性髓鞘脱失,格子细胞形成。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症状

发病多急骤,常常数小时至数天内症状发展至高峰。此病常有根性疼痛或麻木,提示病变的上界。常见的病变区域多在颈或胸脊髓。其次位于腰段,位于延髓者较少见。

1.颈段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 根痛位于颈部或肩部。若位于颈膨大则根痛在上肢,继而出现手肌萎缩。脊髓受损后出现四肢瘫痪,初呈弛缓性的“脊髓休克”,以后渐渐为痉挛性瘫痪。早期以大小便功能障碍感觉分离为特征性变化,痛觉温度觉丧失,而震动觉和位置觉存在。侧支循环建立后,感觉障碍很快得到改善。根痛在瘫痪出现后数天至数周仍不消失。

2.胸髓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 初有肋间区疼痛,后有相应节段肌肉瘫痪,肋间肌萎缩等,临床上不易查出。弛缓性截瘫出现迅速,一般历时3~7周后转为痉挛性截瘫。常有一明确的痛、温及触觉缺失平面,提示损害的脊髓上界,常缺乏感觉分离现象。

3.腰段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 引起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及感觉缺失,感觉缺失区有皮肤营养障碍,此时无病理反射,多呈尿失禁

颈、胸及腰脊髓脊前动脉闭塞,一般不出现位置觉障碍,震动觉可呈轻度损害。这是由于在脊髓内,震动觉的传导纤维,有一部分位于脊髓侧索的原因。两侧肢体瘫痪和感觉障碍,有时并不对称,即两侧损害的程度和平面可不一致。几乎所有患者皆出现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接近脊髓前动脉椎动脉起始处如有血栓形成,可累及延髓腹侧。此时延髓的锥体内侧丘系舌下神经受损,出现舌肌萎缩,四肢瘫痪或偏瘫,以及一侧或双侧病损以下痛、温、触及位置觉皆消失的症状。

本病腰椎穿刺椎管无梗阻,细胞数正常,有时蛋白含量轻度增加。MRI表现:急性期脊髓增粗,肿胀,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发病1~3周病灶明显强化,慢性期可表现为脊髓萎缩

一般依据病史特点,起病急骤,呈横贯性脊髓损害,往往不累及位置觉,椎管无阻塞,不难确诊。

但本病原因常不易肯定。青年患者多考虑与感染外伤有关。老年者可能与脊髓动脉粥样化有关。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诊断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检查化验

1.脑脊液检查 本病腰椎穿刺椎管一般无梗阻, CSF外观无色透明或黄色,细胞数正常,有时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加,细胞数多正常。

2.其他选择性的检查项目包括 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癌胚抗原检查。

MRI表现:急性期脊髓增粗,肿胀,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发病1~3周病灶明显强化,慢性期可表现为脊髓萎缩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有些患者除注意脑脊液改变外,应注意有否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梅毒等病。应须与下述疾病鉴别:

1.急性感染脊髓炎 本病多见于青年成人。病前可有发热感染史。多为完全的脊髓横贯性损害,有时也可表现为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病初脑脊液常有轻度白细胞增加。

2.脊髓出血性疾病 脊髓内出血多有外伤史,特点是起病突然,刚起病时伴有剧烈背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出现严重的脊髓横贯性损害的症状。大量出血可穿破软脊膜而使脑脊液检查呈血性。脊椎影像学检查有外伤性脊椎脱位等改变,更有利于确诊。若由于血液病或脊髓血管畸形引起的脊髓内出血,则需进行血液学或脊髓造影来明确诊断。硬膜外、硬膜下出血均可骤然出现剧烈的背痛、截瘫括约肌功能障碍、病变水平以下感觉缺失等横贯性脊髓损害表现。硬膜下血肿比硬膜外血肿少见得多。脊髓蛛网膜下隙出血表现急骤的颈背痛、脑膜刺激征和截瘫等。此类疾病可借MRI确诊。

3.脊髓转移癌 本病导致截瘫也很迅速,但其疼痛多严重而广泛。腰椎穿刺椎管有梗阻,脑脊液蛋白含量明显增高甚至变黄。确诊本病可借影像学检查并应找出原发病灶。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并发症

进行性截瘫卧床导致的继发性肺炎褥疮尿路感染等。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主要是预防感染动脉硬化等原发病。初期尤应注意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膀胱炎并发症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中药一般按痿症治疗。初期采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方法。慢性期患者一般以补肝肾为主。针刺和穴位封闭,按摩,适当运动都有助于病情恢复。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治疗上根据病因不同,措施可不全相同。

若与炎症有关可采用抗生素或抗病毒制剂。激素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氢化考地松)有改善炎症,减少水肿及保护神经细胞组织的作用。

改善循环的药物及促神经代谢药物等皆可应用。

另外应注意对褥疮坠积性肺炎膀胱炎并发症的早期预防与治疗。

(二)预后

一般情况下,年轻的患者、“脊髓休克症状不严重者,预后较好,如在及时和积极治疗下,可历时数周至数月逐渐恢复。如果脊髓侧支循环吻合不良,脊髓梗死严重者则易致残。

参看

关于“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