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芙蓉花
Fú Rónɡ Huā
芙蓉花
别名 拒霜花、片掌花、四面花、转观花、醉酒芙蓉、文官花、九头花、七星花、富常花、霜降花、山芙蓉、胡索花、旱芙蓉、三变花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排脓。主肺热咳嗽吐血目赤肿痛崩漏白带腹泻腹痛痈肿;疮毒蛇咬伤;水火烫伤跌打损伤
英文名  
始载于 本草图经
毒性  
归经 心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目录

1花卉名称【图】

芙蓉花 

从芙蓉花的解剖,可以认识锦葵科植物花的结构和特征。从最外层的苞片,浅蝶

Bkas3.jpg

状的萼和花冠,到内层的雌雄蕊,多数雄蕊连合成管把雌蕊的花柱包围。锦葵科的这些特征在此图显示得非常清楚。

芙蓉花是锦葵落大灌或小乔木植物木芙蓉的花,它有单层花瓣和多层花瓣。别名叫拒霜花。它的叶也可作为药用,叫芙蓉叶

〔功用简说〕芙蓉花有清热凉血消肿排脓等功效,适用于热、疮痈、乳痈及肺热咳嗽肺痈病症;又可用於血热引起的崩漏,常与莲蓬壳配合同用。

芙蓉叶与花的功用相似,一般常作外用,能消肿定痛,适用于热疖、疔疮、痈肿、水火烫伤及臀部注射针剂后引起的肿块不消等症。

〔一般用量〕芙蓉花9-15克,大剂量可用30克,煎服。芙蓉叶外用适量。鲜叶洗净,捣烂外敷;乾叶研细,叫'玉露散',用蜂蜜水或麻油调成糊状,敷於患处,每24小时换药1次。敷后有清凉感觉,是好的现象。

芙蓉,又名木芙蓉、拒霜花、木莲。属锦葵科,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林,高可达7米。

茎具星状毛或短柔毛。叶大,阔卵形而近于圆状卵形,掌状5-7裂,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均有黄褐色绒毛,花形大而美丽,生于枝梢,单瓣或重瓣,花梗长5一8厘米,着生小苞8枚,萼短,钟形,10一11月开花,清晨开花时呈乳白色或粉红色,傍晚变为深红色。蒴果,球形。

原产于中国,四川、云南、山东等地均有分布,而以成都一带栽培最多,历史悠久,故成都又有“蓉城”之称。芙蓉花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喜阳光,适应性较强。

芙蓉花朵极美,是深秋主要的观花树种。芙蓉用途较广,树皮纤维可搓绳、织布;根、花、叶均可入药,外敷有消肿解毒之效。     

芙蓉花-中药材

Bkas6.jpg

  

药名

芙蓉花  

别名

拒霜花、片掌花、四面花、转观花、醉酒芙蓉、文官花、九头花、七星花、富常花、霜降花、山芙蓉、胡索花、旱芙蓉、三变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Hibiscus mutabilis L.  

归经

肺;心;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排脓  

中药化学成分

花含黄酮甙和花色甙(anthocyanin),前者有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金丝桃甙(hyperoside),芸香甙(rutin),槲皮素-4'-葡萄糖甙(quercetin-4'-glucoside),即绣线菊甙(spi-raeoside)、槲皮黄甙(quercimeritrin),花色甙有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甙(cyanidin 3,5-diglucoside),矢车菊素-3-芸香糖甙-5-葡萄糖甙(cyanidin 3-rutinoside-5-glucoside),矢车菊素-3-接骨木二糖贰甙(cyanidin-3-sambubioside),还含棚皮素(querceiin),山柰酚(kaempterol),二十九烷(nonacoS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硬脂酸己酯(hexylstearate),豆甾,7-二酮(stigmasta-3,7-dione),豆甾-4-烯-3-酮(stigmasta-4-ene-3-one)及三十四烷醇(tetratriacontanol)。  

考证

本品始载于《本草图经》,原名"地芙蓉"。李时珍曰:"木芙蓉处处有之,插条即生,小木也。其干丛生如荆,高者丈许。其叶大如桐,有五尖及七尖者,冬调夏茂。秋半始着花,花类牡丹芍药,有红者、白者、黄者、千叶者,最耐寒而不落,不结实。"《植物名实图考》载:"木芙蓉即拒霜花。"根据此记述的形态特征,并对照其附图,其原植物与今锦葵科木芙蓉一致。  

科属分类

锦葵科  

主治

肺热咳嗽;吐血;目赤肿痛;崩漏;白带腹泻腹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水火烫伤;跌打损伤  

采收和储藏

8-10月采摘初开放的花朵,晒干或烘干。

Bkas7.jpg

  

资源分布

原产于我国湖南,现华东、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陕西、台湾等地有栽培。  

植物形态

木芙蓉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小枝、叶柄、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状毛与直毛相混的细绵毛。叶互生;叶柄长5-20cm;托叶披针形,长6-8mm,常早落;叶宽卵形至卵圆形或心形,直径10-15cm,常5-7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具钝圆锯齿,上面疏被星状细毛和点,下面密披星状细绒毛;主脉7-11条。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梗长约5-8mm,近端具节;小苞片8,线形,长10-16mm,宽约2mm,密被星状绵毛,基部合生;萼钟形;长2.5-3cm,裂片5,卵形,渐尖头;花初开时白色或淡红色,后变深红色,直径约8cm,花瓣近圆形,直径4-5cm,外面被毛,基部具髯毛;雄蕊柱长2.5-3cm,无毛;花柱5,疏被毛。蒴果扁球形,直径约2.5cm,被淡黄色刚毛和绵毛,果爿5。种子肾形,背面被长柔毛。花期8-10月。  

药用植物栽培

1.生物学特性:喜阳光充足及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干旱。宜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种。

2.栽培技术:用扦插、分株及播种繁殖。生产上多用扦插繁殖:在气候温暖地区,于2-3月直接从母株上剪取插穗,随剪随插。在冬季气候寒冷地区,于9-10月剪取枝条,窖藏,至翌年3-4月取出,剪成长17-20cm插穗,直接插入定植穴,每穴2支,地面露出3-4cm,浇透水,覆盖枯草烂叶,成活后每穴留苗1株。分株繁殖:春季萌芽前,挖取株丛,分割萌蘖,带根移栽。播种繁殖:于11-12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脱粒后干藏,翌年3-4月播种育苗,按行距20-25cm开浅沟,将种子匀播沟内,薄盖细土,再盖草,15天左右出苗。苗高约7cm时间苗,16-17cm时定苗,株距10-12cm。育苗1年,即可出圃定植。

3.田间管理:扦插和分株繁殖的植株走植后,每年于夏、冬季各中耕除草1次,冬季适当培土,结合中耕追肥2-3次。春夏追施人畜粪水或化肥为主,秋、冬季收花后,在株旁开穴或环状沟,施入堆肥、厩肥或垃圾肥。

4.病虫害防治:普通红叶螨,为害叶片,为害早期及时喷洒73%克螨特3000倍液或20%双甲醚乳油1000倍液。棉叶蝉和小绿叶蝉,为害叶片,可在晨露喷5%西维因粉剂。四纹丽金龟和无斑弧丽蚊,咬食叶片,在成虫盛发期喷5%西维因粉剂毒杀。棉卷叶野螟,幼虫孵化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  

选方

《纲目》云:“此花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名,八、九月始开,故名拒霜。生于陆,故曰地芙蓉。”芙蓉花初开色白,继而转红,由浅而深,花色数变,以此得三变花之名。醉酒芙蓉,亦系形容其花之艳丽。霜降花与拒霜花名义相同。  

用药禁忌

虚寒患者及孕妇禁服。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非实热者忌用。”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凉血止血药;消肿排脓药  

性味

辛;微苦;凉  

药材基源

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  

出处

《中华本草》

参看

关于“芙蓉花”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