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锦蛇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百花锦蛇
Bǎi Huā Jǐn Shé
百花锦蛇
别名 金钱白花蛇[广西]、白花蛇、花蛇、菊花蛇
功效作用 搜风胜湿,定搐搦,强腰膝。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筋脉拘急湿痹不仁、骨节疼痛,麻风疥癣。
英文名 Little Multibanded Krait
始载于 中国药用动物志
毒性  
归经 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拉丁文名: Elaphe moellendorffi

别 名:白花蛇、百花蛇、花蛇、菊花蛇、红头锦蛇。

分类地位: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 Serpentiformes 游蛇科 Colubridae 锦蛇属 Elaphe

形态特征:全长可达200厘米,体重1-2kg。头部近似鸭梨状,呈赭红色,唇部及体背为灰色,背中央有30-32块大的近乎六角形的红褐色斑纹,斑纹边缘为黑色,在斑纹之间及体侧有一系列比较小的具有同样颜色的斑点。尾部呈淡红色,有11-13块黑斑纹,腹面白色,颈下方及体部尾部下方为黑白相间的方格斑。

分布:国内两广特有种(广西,广东),也分布于越南等地.

习性:主要生活于岩溶地带海拔低于300 m的山区和半坭半石灌木林地区。常活动于山间田边、坡地及沟谷,岩溶地带的岩洞是它出入的场所。昼夜活动,以鼠为主要食物,亦捕食蜥蜴、蛙和小鸟。4~6月产卵,卵革质,产于岩溶形成的而覆盖厚层落叶的石隙处。卵数5~15枚,卵径50~75 mm×27~32 mm,50~60天孵化。11月至次年3月冬眠,在岩洞内越冬。

[估计数量] 产地较窄,集中于广西西南部,按历年来收购的数字和野外工作遇见机会估计,50年代可达60万条,现在已下降到5万条。

[致危因素及现状] 由于人为因素,蛇的天敌猛禽和一些兽类近年来数量迅速下降,对蛇的威胁已不大;主要是人的滥捕杀害。60~70年代外贸部不懂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为了完成指标,赚取更多的外汇,进行大量的收购。80年代仍不顾国家的野生动物管理条例,继续大量收购。此外贩蛇的个体户迅速增加,他们利用一切可用之机,大量抢购偷运,其数量比外贸部门多好几倍,市场管理人员不愿管,政府部门又无得力措施。其次是人口增加,扩大居住地,开荒造田,也破坏蛇的生境。另外,一些国家机关公开设立蛇餐馆(如南宁动物园),专以蛇作为食品,以招徕游人,一些高级宾馆以能吃到野生动物为竞争资本,蛇也是其主要对象,这些都是对蛇的极大威胁。

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驯养繁殖状况] 广西药用植物园药用动物室自1985年开始饲养,现有20条,已经有产卵的,并人工孵化成小蛇。

由于外表漂亮,常被一些人大批走私到国外,此蛇也是非常难于人工饲养,人工环境下死亡率很高

建议外地爬宠爱好者,不要以其为宠物饲养,其因为由于自己无能力饲养而无地放生,会造成蛇的死亡.

中国濒危红皮  

百花锦蛇.中药材.版本一

【别名】金钱白花蛇[广西]

【来源】游蛇科动物百花锦蛇Elaphe moellendorffi (Boettger) 的初生幼蛇加工环绕成圆盘状者。

【功能主治】搜风胜湿,定搐搦,强腰膝。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筋脉拘急湿痹不仁、骨节疼痛,麻风疥癣。

【用法用量】 0.8~1.5钱。

【注意】阴虚血少内热生风者慎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百花锦蛇.中药材.版本二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拼音名】Bǎi Huā Jǐn Shé

【英文名】Little Multibanded Krait

【别名】白花蛇、花蛇、菊花蛇

【来源】

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百花锦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phe moellendorffi (Boettge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①饼蛇:剖腹去内脏,以头为中心,卷成圆盘状,用竹3根,交叉横穿蛇身,使之固定,烘干。②盘蛇:从头一尾端剖腹,去骨脏,用刺刀将接近脊椎骨处两边的肋骨割断,然后将蛇体展开摊平,以头为中心,卷成圆盘形,每一圈之间用线缝合起来,用竹片撑开,烘干。

【原形态】百花锦蛇,全长可达2m。头呈梨形,与颈明显区别,头背赭红色,背部灰绿色,正中有红棕色镶黑边的大斑块29-32个,体侧色斑较小,与正脊交错排列;尾背有红棕与橘红色横玟11-13个,相间排列。眶前鳞1(2),眶后鳞2;颞鳞2(3)+3(4);上唇鳞4-2-3或3-3-3式,少数5-2-2式。背鳞25(27)-27(25)-19(21)行,除最外2行平滑,余均具弱棱;腹鳞267-292,肛鳞2分,尾下鳞80-102对。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海拔50-300m的石山区及山石脚、田坝、草丛中。行动迅速,以鼠类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

【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呈圆盘形。头居中长圆形,头背赭红色。口有细牙,体背面具有3行略呈六角形的大斑块,斑块边缘蓝色或蓝黑色,中央褐绿色。尾背部具赭红色环。饼固定的饼蛇则缺竹条。盘蛇呈平板状,体扁薄,直径30cm以上,背鳞呈菱形,4.8-5.8cm,宽3.4-4.0mm;鳞片半部边缘整齐,下半部不齐鳞片有弱棱,前有1对端窝,类圆形,鳞片透明无色,表面平滑光滑。气腥,味咸。

显微鉴别,分末特征:淡黄色。角质鳞片众多,大多破碎。一种无色,表面有同方向、交错排列的条纹,密度在50条/mm左右,尚隐约可见同向极细密小条纹饰;另一种鳞片碎片布满黄褐色斑点,条斑不明显。另可见骨碎片、横纹肌纤维碎片。

鳞片置扫描电镜下观察,具纵条状沟纹,形似人大脑皮层,成沟回状。

化学成份】

蜕皮含大量骨胶原(collagen),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以C20:4、C24:1脂肪酸为主。

肌肉含蛋折质、类、氨基酸、脂肪。

脑含促黄体激素释放因子(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factor),促黄体激素(luteotropic hormone),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甲状腺单碘酪氨酸脱碘酶(monoiodotyrosine deiodinase),碘(iodine),甲状腺素(thyroxine)。

红细胞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肌醇(inositol),多磷酸盐(polyphosphate)2,3-二磷酸甘油酸酯(2,3-diphosphoglycerate)。

性味】味甘;咸;性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搜风除湿通经活络;止痛定惊。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㖞斜;筋脉拘急;风湿疼痛;肌肤单板机木不仁麻风疥癣;小儿惊风破伤风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20-30ml。

【注意】阴虚血少,内热生风者慎服。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蛇肉有搜风胜湿,通经活络、定惊、强腰膝之功能。主治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筋脉拘急,湿痹不仁,骨节疼痛,麻疯疥癣,小儿惊风和破伤风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关于“百花锦蛇”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