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诊疗/非处方镇痛抗炎药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医学电子书 >>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药物 >> 非处方药物 >> 非处方镇痛抗炎药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目录

非处方镇痛药(疼痛缓解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酮洛芬萘普生对乙酰氨基酚短期应用是相对安全的。除对乙酰氨基酚外,所有药物也能减轻炎症,归为非类固醇抗炎药类(NSAID)。它们的标签上提示用于治疗疼痛不宜超过7~10天。如果症状恶化或不消退应咨询医生。

阿司匹林

最古老的价格最低廉的OTC镇痛药是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阻断环加氧酶,该酶为前列腺素合成的关键酶。前列腺素是激素样物质,能改变血管直径,感染时升高机体温度。另外它对血液凝集起着决定性作用。机体在受伤(烧伤骨折扭伤劳损)反应中,释放前列腺素,从而出现炎症、红斑肿胀

由于前列腺素在保护胃酸对消化道的影响中起作用,所以应用阿司匹林或类似药物会导致胃肠不适、溃疡,甚至出血。所有非类固醇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都能引起胃灼热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

缓冲化合物可减轻阿司匹林的直接刺激作用。这类产品含有抗酸剂,这种抗酸剂能产生一种碱性环境,加快阿司匹林溶解,并可减少阿司匹林与胃内壁接触时间。因为缓冲作用不能对抗前列腺素的形成,缓冲性阿司匹林仍能刺激胃。

肠衣阿司匹林能完整地通过胃,并在小肠溶解,把直接刺激减少到最轻。肠衣阿司匹林吸收不规则。进食可能延缓胃排空,而减慢阿司匹林的吸收和疼痛缓解。

由于阿司匹林能干扰血凝,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出血危险性增加,易碰伤出现青肿的人尤其易受影响。曾患出血病或高血压未控制者,除非在医生监督下,否则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和抗凝剂合用(如华法林)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出血。总之,阿司匹林不能在外科手术前一周使用。

阿司匹林还能加重哮喘。有鼻息肉的人如服用阿司匹林,很可能产生喘息。阿司匹林过敏能产生皮疹或严重的呼吸困难。大剂量阿司匹林能导致耳鸣

儿童和青少年中,患有或可能患有流感水痘者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因为可能发生Reye综合征。尽管极少发生,但Reye综合征能导致严重后果,包括死亡。

布洛芬、酮洛芬和萘普生

布洛芬(ibuprofen)于1984年从处方药划为OTC药品。处方药布洛芬用量为300mg、600mg和800mg的片剂;OTC布洛芬仅用200mg的片剂。

酮洛芬(ketoprofen)于1995年批准以OTC药出售。处方药酮洛芬用量为50mg、75mg胶囊和100mg缓释胶囊。OTC酮洛芬仅为25mg。

萘普生(naproxen)于1994年批准以OTC药出售。处方药萘普生用量为250mg、375mg和500mg;OTC萘普生仅为200mg。OTC萘普生服药指导,警告患者除非是在医生指导下,不能在24小时内服药超过3小片。65岁以上患者除非在医生指导下,不能在12小时内服药超过1片。

虽然实际上几乎没有对这些药物进行比较研究,但普遍认为布洛芬、酮洛芬和萘普生对胃的作用比阿司匹林和缓。与阿司匹林一样,布洛芬、酮洛芬及萘普生能导致消化不良、恶心腹泻、胃灼热、胃痛及溃疡。

其他副作用包括嗜睡头晕、耳鸣、视觉障碍、液体潴留以及呼吸短促等。尽管布洛芬、酮洛芬及萘普生对血凝的影响一般不如阿司匹林大,除非在医疗监护下,否则患者不能将这类药与抗凝剂如华法林(coumadin)等合用。另外,具有肝、肾疾患或心力衰竭、高血压的病人,在应用布洛芬、酮洛芬及萘普生之前也需医疗监护。一些处方中,心血管药物与这些镇痛药合用也会失效。常饮用含酒精饮料的患者更易出现胃不适、溃疡及肝功能损害。

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亦可能对布洛芬、酮洛芬及萘普生过敏。出现皮疹、瘙痒或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诊。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最初于1955年用于治疗小儿发热及疼痛。1960年成为非处方药。对乙酰氨基酚在减轻疼痛及解热作用方面,大致与阿司匹林类似,但抗炎活性较阿司匹林、布洛芬、酮洛芬或萘普生弱。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新的研究认为,对乙酰氨基酚治疗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常常是有效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乙酰氨基酚在减轻膝关节炎症状上与布洛芬同样有效。

对乙酰氨基酚对胃几乎无副作用。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布洛芬、酮洛芬或萘普生的患者常对对乙酰氨基酚耐受良好。或许由于没有胃的不适感,致使一些人认为对乙酰氨基酚没有副作用。然而长期服用大剂量对乙酰氨基酚会有危害,包括引起肾损伤。经常服用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即使不是阿司匹林,也能增加出现肾脏疾病的危险。

用超过15g的对乙酰氨基酚能导致不可逆的肝脏疾病,长期服用较小剂量对肝的损害可能小些。大量饮酒的患者服用过量对乙酰氨基酚,最有可能出现肝脏疾病的危险。禁食易引起肝脏中毒。更多的研究尚需进行,只是由于重感冒或流感而停止进食,又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患者较易出现肝损害

许多OTC药,如治疗过敏、感冒、咳嗽、流感、疼痛以及鼻窦疾病的药品,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患者应注意不能同时服用许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

参看

32 非处方药物安全性考虑 | 非处方感冒药 32
关于“家庭诊疗/非处方镇痛抗炎药”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