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发作抑郁症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抑郁症会让病人的情感、兴趣、睡眠、食欲明显紊乱,心理功能整体受损,严重干扰学习和生活。早期发生的抑郁症通常会反复发作,并迁延到成年期,还容易导致其他严重疾病

目录

反复发作抑郁症的原因

抑郁症发病的原因复杂

迄今为止,医学界对抑郁症的致病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普遍的看法是,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个性特质、自身内分泌功能、脑功能等有很大关系。

1、遗传基因:抑郁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父母其中1人得抑郁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抑郁症病人,子女患病率提高至50%—75%。遗传因素只是说有发生抑郁症的倾向,并不是说父母有抑郁病其子女就一定会得抑郁症,这种遗传因素只有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才会起作用。

2、社会环境因素: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可以诱发抑郁症,如丧偶、尤其老年丧偶,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社会的竞争激烈、心理压力过大、家庭结构以及婚姻的变化等,是造成抑郁人数增加的社会心理因素。

3、体质因素。抑郁症发生的基础是脑内一些化学物质代谢紊乱,有一类人调节能力比较差,容易造成代谢紊乱。现在研究比较透彻的生物学的因素,即中枢神经递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

4、躯体疾病。在综合医院内科病人中,1/3伴有抑郁症,外科病人中也有许多人伴有抑郁症。有资料显示:抑郁症状发生率在一般人群中是5.8%、慢性躯体疾病患者是9.4%、一般住院病人33%、老年住院病人36%、门诊癌症病人33%、住院癌症病人42%、脑卒中病人47%、心肌梗塞病人45%、帕金森氏病病人39%。

5、性格特质:抑郁症和人的性格关系密切。有些人大大咧咧,心里不存事,这类人一般不会得抑郁症。通常两类人比较容易得抑郁症。一是自卑、自责,多愁善感的人,如林黛玉本身就是抑郁性格人物,整天悲悲切切,什么事都往坏处想,常常陷于极度自卑、自责、悲观情绪之中。另一类是过于追求完美的人,这类人凡事认真,追求完美,自尊心极强,对自己要求近似苛刻,不允许自己出差错。过于追求完美实际上也是一种人格的缺陷,这类人一旦遭到失败、挫折就很难摆脱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品质优秀、很有成就的人最后选择自杀的原因。

6、增龄引起的脑退行性改变。这是近几年研究发现的一个的抑郁症发病原因,老年人在没有明显外因刺激的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功能发生退变,机体调节能力下降,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7、内分泌变化。女性抑郁症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女性抑郁症有三个发病高峰:一是青春期,很多女性月经前有抑郁和焦虑症状,这说明内分泌的变化是改变人的情绪的重要因素;二是产后抑郁,国外有关调查显示,产后有30%左右的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这是因为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了大幅变化;还有一个就是更年期患抑郁的比较高,同样也与内分泌的不稳定有关。

反复发作抑郁症的诊断

抑郁症属功能性疾病,通常实验室检查可有尿(五羟色胺)派出减少及脑脊液五羟色胺含量减低。但临床上需排除因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病帕金森病所伴发的抑郁情绪;同时需排除躯体疾病所伴发的抑郁情绪,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反复发作抑郁症的鉴别诊断

反复发作抑郁症的鉴别诊断:

1.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 又称内源性抑郁症,无明显心理社会因素而起病,病情较重,常为精神运动迟滞;抑郁症状时可伴有精神病症状,如妄想、幻觉、自罪自责;尚有生物学方面改变,如抑郁情绪常有昼重夜轻的节律改变,早醒性失眠,非躯体因素所致明显体重下降;严重的自杀企图自杀未遂的历史及家庭史,既往的双相发作史,或3次的单相抑郁发作史,易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2.神经衰弱 有时有抑郁症状,但神经衰弱临床表现为主要以兴奋与易疲乏为特征,抑郁症状不是首发症状,而是继发性症状,很少有兴趣减退、轻生观念、自我评价过低等,抑郁不是持久的情绪低落,易于识别。

3.精神分裂症 常有特殊的思维障碍和常见症状如幻觉和妄想,尽管伴有抑郁症状,也不难与抑郁性神经症状相鉴别。

4.焦虑症 常伴抑郁症状,鉴别困难,有人甚至称为焦虑抑郁综合征。但首先分清谁是原发症状颇为重要。焦虑症以焦虑症状为主。如果有时有急性焦虑发作,或参考焦虑、抑郁量表的测试结果,则更易与抑郁性神经症鉴别。

5.单次发作抑郁症 通俗的讲,单次发作抑郁症也称为单次发作重性抑郁障碍,是指只发作一次,并无躁狂症状、混合抑郁症症状、轻躁狂症状。第一次患上抑郁症并且复合上述症状的也称为单次发作抑郁症,因为不知患者以后是否会发病,如果再次发病则称为复发性抑郁症。

抑郁症属功能性疾病,通常实验室检查可有尿(五羟色胺)派出减少及脑脊液五羟色胺含量减低。但临床上需排除因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病帕金森病所伴发的抑郁情绪;同时需排除躯体疾病所伴发的抑郁情绪,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反复发作抑郁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抑郁症的治疗要规范科学

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还没有被普遍重视的社会问题,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九成没有得到规范的药物治疗。分析其原因,一是社会上广泛存在对精神疾病的歧视以及病人的自卑感。许多抑郁症患者不好意思就诊,有的到医院就诊也是偷偷摸摸,不想让别人知道。二是许多患者没有意识到这是病,根本不知道通过吃药可以治愈。三是许多综合医院的非精神科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低,对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重视不够。

抑郁症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住院保护性治疗等。严重的抑郁症多是内源性疾病,由于患者体内必要的神经递质失去平衡造成的,因此在急性发作期主要以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而对于外因造成的轻度抑郁症,没有明显的躯体症状,一般心理治疗就可以起到很好疗效。至于严重病例,特别是有消极意图或行为,就必须住专科医院治疗。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实际上现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跟过去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最近20多年来许多新药的问世,副作用很小,对病人很安全。抑郁症从开始就必须系统治疗,树立正确的用药意识,足量、足疗程治疗。临床上常发现有的患者吃了几天药感觉效果不明显,就停药或换别的药,结果使病情更加严重、难治。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大多在1个月后才能见效,首发抑郁症患者服药总的时间一般需要9个月至1年,一般服药4个月左右抑郁症状就会缓解或消失,社会功能恢复——即临床痊愈。但临床痊愈还不等于完全治愈,如果此时停药,许多患者的症状可能会出现反复。所以,达到临床痊愈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应当继续巩固期用药治疗4-9个月,首次治疗充分,可以大大减少复发。而复发的患者在巩固期应当进行维持期治疗1年以上。

抑郁症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非常重要。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抑郁症患者如果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好,如家人、同事能够理解他,药物的疗效就好。如果得不到理解,反复给予一些副性刺激,疗效就不明显,治疗的持续时间也比较长。美国罗德岛州布朗大学的克勒博士研究发现,单用抗抑郁药、仅接受心理治疗、药物和心理联合治疗4周后,不同治疗组患者症状的平均改善程度并无明显差别。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周里,联合治疗组的症状比其他2组改善更明显。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有85%的患者得到了改善,而心理治疗组及药物组则分别只有52%、55%的患者得到改善,也就是说抗抑郁药配合心理治疗能增加30%的有效率。

预防抑郁做生活的强者

1、培养良好的人格。一个人应付精神刺激的方式与他的人格特点密切相关,表现为对问题的评价是否符合实际;对问题的解决是否恰当;有了忧郁情绪是寻求社会支持还是酗酒或是滥用药物。有的人要么把精神刺激过分夸大,产生过度忧郁反应;要么在精神刺激后逃避现实,酗酒或滥用药物,自欺欺人,自我伤害,使现实困难和忧郁情绪长期存在。如果一个人有良好人格,面对精神刺激会积极寻求外界帮助,增强自信心,提高处理繁杂问题的实际技能,避免外界刺激对自己造成严重的心身损害。

2、交一批好朋友。要多交朋友,把自己置于集体中,从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寻求温暖和友谊。不要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想些不顺心的事。要为会把自己不愉快的心事向朋友、老师、家里人诉说,发发牢骚,把苦水倒出去,从宣泄中得到解脱。尤其是一些高管和白领,承受的压力比较大,而自己的苦恼又不愿意给部下和家人说,领导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交流和发泄的环境和条件。

3、有一份好心情。人生不顺心的事十之八九,失意几乎不可避免,忧郁情绪随时都会发生,万事如意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祝福,要常保持一份好的心情,遇到不愉快的事,多从好的、积极的方面着想,保持豁达的情怀。学会直率、坦诚,不要过分自责、自悲、自怜。“只有健康才是别人夺不走的财富。”不要与人攀比,不要有过高的奢望,合理调节自己的抱负水准,常常保持乐观的情绪。

4、有一份好奇心,培养广泛的兴趣。广泛的兴趣是抑郁症的“救生圈”,当一个人的人生只有一种选择的时候,他的快乐也只能是单向选择,这种快乐也是不稳定的,应该借助多种方式调节释放自己。包括老年人要保持一份好奇心,经常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研究显示,游泳、慢跑、骑车等有氧运动可以刺激脑内啡的分泌,产生令人愉悦的物质,而使人感到快乐。同时在参加这些活动过程中不仅是增强体质,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人与人的交流。

5、阅读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是一些童话。当人们阅读童话时,往往被作品中的童心和美好的理想所感染,唤醒沉睡的童年记忆。同时,作品中描写的富有人性的花鸟鱼虫,能引起人们强烈的美感,超越自己的处境进入另一个世界中去,心理上的压力解脱了,心情舒畅了。

6、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抑郁症会让病人的情感、兴趣、睡眠、食欲明显紊乱,心理功能整体受损,严重干扰学习和生活。早期发生的抑郁症通常会反复发作,并迁延到成年期,还容易导致其他严重疾病。因此,早期诊断、规范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对于避免学业和社会功能的损害,促进心理行为功能的正常发展是十分关键的。

参看

关于“反复发作抑郁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