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萁
|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紫萁 | 中药图典 |
| 紫萁 Zǐ Qí |
|
|---|---|
| 别名 | 紫萁贯众、高脚贯众、老虎台、老虎牙、水骨菜、黑背龙、见血长 |
| 功效作用 | 清热解毒,止血。用于痢疾,崩漏,白带;幼叶上的绵毛,外用治创伤出血。 |
| 英文名 | |
| 始载于 | |
| 毒性 | |
| 归经 | |
| 药性 | 寒 |
| 药味 | 苦 |
【拼音名】 Zǐ Qí
【别名】 紫萁贯众、高脚贯众、老虎台、老虎牙、水骨菜、黑背龙、见血长
【来源】 紫萁科紫萁属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的根状茎和幼叶上的细毛(老虎台衣)。春秋采根状茎,洗净晒干;绵毛(老虎台衣)在幼叶初出时采集。
【性味】 苦,微寒。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止血。用于痢疾,崩漏,白带;幼叶上的绵毛,外用治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 0.3~1两;绵毛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
||||||||||||||||||||||||||||
出自A+医学百科 “紫萁”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7%B4%AB%E8%90%81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 关于“紫萁”的留言: | |
|
目前暂无留言 | |
| 添加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