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营养不良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外阴营养不良也叫外阴白色病变外阴白斑)包括外阴部皮肤以及粘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白变及粗糙、萎缩状态,又称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根据组织病理变化的不同分为增生型营养不良(包括无非典型增生、非碘性增生两类)、硬化苔藓型增生、混合型营养不良(亦包括无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两类)3种类型。增生型一般发生于30~60岁左右的妇女。以可见于任何年龄。  

目录

症状

外阴瘙痒为本病的主要症状,搔抓可造成局部破溃与感染而出现烧灼感、疼痛、留液。增生型皮肤增厚以皮肤粗糙或有鳞屑湿疹阳改变,表面颜色多程暗红或粉红,夹杂有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块,硬化苔藓型皮肤或粘膜变白变薄,甚至裂开,阴道口萎缩者可至性交疼,混合型是在外阴萎缩的基础上又有增厚的斑块或疣状增生灶。  

病因病机

根据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终以人为本病属于中医学“阴痒”、“阴蚀”、“阴疮”等范畴。其发病机理多因肝肾阴血不足,阴部血虚生风化燥而至奇痒难忍,或因脾气亏虚,一则气虚血少,不能滋养阴部,脾虚又可生湿,流注于阴部,形成气血不足而湿浊停滞的虚实夹杂局面,或因湿热内盛,热蕴阴部肌肤而至阴痒、皮肤粗糙;疾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而成淤滞,与湿浊相互交结,而见苔藓、奇痒、湿疹样改变诸侯,且经久不愈。临床治疗因针对病因病机,或滋养肝肾,养血息风止痒;或清热解毒利湿;或活血化淤驱风;火建脾祛湿杀虫,。内外合治,攻补兼施,乃是临床取得疗效之关键。  

三种类型

1.增生型:病变呈白色或红色,占外阴营养不良的一半。组织学特点是表皮突变钝或变宽,角化过度,真皮内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2.硬化萎缩苔藓型:表皮变薄,钉突消失。上皮细胞层减少,基底细胞层结构破坏,水肿

3.混合型:兼有上两种类型的病理改变。

有可能发生癌变

过去有不少人认为外阴白斑是一种癌前病变,主张早期将病变组织切除。但是实践证实复发的比例相当高。近年有专家进行长期随访却发现,属慢性外阴营养不良者,癌变率只不过2%左右。关键是对于一些症状较严重久治无效,以及外阴部出现溃烂面、结节等病变者,应该及时选择一部分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治疗

如果在显微镜下发现有上皮非典型增生时,就需要特别警惕,如继续发展,则需做单纯外阴切除术激光治疗等。一般来说,使用氢化可的松丙酸睾丸酮定肝油软膏,对于使局部皮肤软化、粘连松懈和祛除瘙痒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必须使用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有效。所以不要对一般止痒药物丧失信心,应该说,只要用药后病情没有发展,症状得到减轻,就可以认为这种药是有效的。

中医辨证归纳为以下几种:

1、养血祛风、活血通络、清热除湿、消斑止痒

2、温肾助阳、活血止痒

3、清热泻火、养血滋阴

4、疏通经络、调整气血、清热、利湿、止痒

5、滋补肝肾、添精补血

6、祛风杀虫、利湿止痒

7、燥湿止痒、调理气血

8、活血通经、软坚散结  

护理

(1)阴痒患者往往因为瘙痒难忍,喜用热水擦洗患处以上止痒,结果只能取决于一时而反致局部皮肤黏膜破损,甚至肿痛溃烂。所以只能用温水轻轻擦洗,或中药熏洗。

(2)局部破溃者,可用青黛散外敷,或以冰片0.3g,蛤蚧粉3g,研细末,撒在溃烂处。可起收敛消肿之作用。

(3)有些病人由于精神紧张抑郁发怒、思虑过度而诱发或导致病情加剧,应让病人了解病因,耐心开导,使之心情开朗,消除精神因素的干扰。

(4)如有外阴局部溃水者,不能用油膏类外用药,应用水剂粉剂类外用药。

(5)患者应注意忌食鱼、蟹等发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宜用清淡素净食物,经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

关于“外阴营养不良”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