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梗
|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南天竹梗 | 中药图典 |
| 南天竹梗 Nán Tiān Zhú Gěnɡ |
|
|---|---|
| 别名 | |
| 功效作用 | 清湿热;降逆气。主湿热黄疸;泻痢;热淋;目赤肿痛;咳嗽;膈食 |
| 英文名 | Stem of Common Nandina, Stem of Heavenly Bamboo |
| 始载于 | 《本草纲目拾遗》 |
| 毒性 | |
| 归经 | 肺经 |
| 药性 | 寒 |
| 药味 | 辛、苦 |
南天竹梗
(《纲目拾遗》)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茎枝。植物形态详"南天竹子"条。
【化学成分】茎含木兰花碱、小檗碱、药根碱、蝙蝠葛碱、南天竹碱、南天竹碱甲醚、南天青碱、异波尔定碱,而未发现有南丁宁碱。
【药理作用】小檗碱见"黄连"条。南天竹碱见"南天竹子"条。
【选方】治目亦疼痛:南天竹梗五钱,路边荆、马兰、冬桑叶各三钱。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
||||||||||||||||||||||||||||
出自A+医学百科 “南天竹梗”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5%8D%97%E5%A4%A9%E7%AB%B9%E6%A2%97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 关于“南天竹梗”的留言: | |
|
目前暂无留言 | |
| 添加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