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窦根治术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额窦引流术后,急性炎症已控制,但病变尚未根治。

2.慢性额窦炎反复急性发作,经药物、导管冲洗、鼻额管扩大等治疗无效,或已在额窦前下壁形成瘘孔。

3.额窦炎引起眶内或颅内并发症

4.额窦囊肿骨瘤或异物,有手术必要者。  

目录

手术器械

除适当粗细的硅胶管和鼻内手术器械外尚需下述器械:额窦锉、刮匙(中、小)、别针、圆凿(5mm、6mm)、乳突拉钩等。  

术前准备

剃除患侧眉毛,修剪鼻毛。余同额窦引流术。  

麻醉

除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外,配以筛前神经阻滞麻醉。在眶上切迹略下方沿眶内壁向后进针2~2.5cm,抽吸无回血后,注入1%普鲁卡因2ml,并辅以基础麻醉。亦可采用全身麻醉。  

手术方法

1.仰卧位。手术侧眼内敷抗生素眼膏,并缝合眼睑一针。

2.自眉下缘近中点,向内沿眶上缘,然后弯向下,距内眦约5~6mm,止于内眦下约1cm处作切口(),深达骨质

3.用剥离器贴骨面剥离骨膜,使额窦部分底壁、前壁及眼眶内侧壁暴露(),如遇筛前动脉结扎,或以双极电凝器电灼之。

4.用圆凿或电钻在额窦前壁内下方作一开口(),继用咬骨钳咬除部分前壁骨质、扩大开口,以暴露窦内病变(),如原有瘘孔存在,可经此扩大进入额窦。

5.用剥离器及刮匙将窦腔粘膜及病变组织完全剥离,并清除干净,如发现后壁骨质已有吸收破坏,窦腔粘膜直接与硬脑膜粘连,则该处粘膜不宜强行剥离,以免损伤硬脑膜。剥离时如有痛感,可先于粘膜下注射1%普鲁卡因。

6.用探针经鼻额管探入鼻腔,将额窦骨锉锉面朝前,沿探针方向伸入,锉大鼻额管()。

如鼻额管闭塞,可于额窦底壁之前内侧凿开骨质,与中鼻道沟通,形成鼻额管,必要时可用额锉加以扩大。

7.取一长8mm左右,直径约0.6cm的硅胶管,上段侧面开若干小孔,从额窦经扩大了的鼻额管自鼻腔引出,剪去管子多余部分,使前端露出前鼻孔约1cm穿一别针于其上,以方便固定及免使管子脱出或缩入。鼻内以抗生素软膏纱条或碘仿纱条堵塞。

8.分两层缝合切口。拆去眼睑缝线,稍加压迫包扎。  

注意事项

1.切口宜在眶上切迹内侧,以免切断眶上神经致术后局部麻木

2.去除前壁骨质时不要涉及鼻额缝;如原已有死骨或骨髓炎,应去除干净,直至见到健康骨质。

3.分离眼眶骨膜要小心,避免剥破眶骨膜、损伤泪囊上斜肌滑车而引起并发症。

4.清理窦腔时尤其注意保护后壁,切除基底位于后壁已侵入颅内的骨瘤,必要时采用颅前窝联合途径手术。如果后壁已因囊肿肿瘤压迫侵蚀而缺损,分离囊壁或肿瘤时,如有硬脑膜破裂,即予修补。处理已侵入颅内的巨大囊肿时,囊内容物排出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引起癫痫样发作。

5.缝合切口前应仔细检查术腔有无活动性出血骨片、纱条等遗留。

6.余同额窦引流术第一点。  

术后处理

1.术后48h抽去鼻内堵塞纱条,7d拆线

2.禁止擤鼻,以防鼻腔分泌物压向额窦腔或引起皮下气肿。

3.引流管应留置1~3个月后取出,以扩张鼻额管,防止其重新闭塞。放置时间长时,每月可换管或清洗管子一次。鼻内滴呋喃西林麻黄素

4.余同额窦引流术,但经引流管冲洗宜在术后1周进行。

关于“额窦根治术”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