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莲沙
|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水莲沙 | 中药图典 |
| 水莲沙 Shuǐ Lián Shā |
|
|---|---|
| 别名 | 栒刺木、岩楞子、高山带子白马骨、铺地蜈蚣、牛肋巴、铁扫帚、被告惹、山头姑娘、矮红子、水莲沙根、平枝灰栒子 |
| 功效作用 | 清热利湿,化痰止咳,止血止痛。主痢疾,泄泻,腹痛,咳嗽,吐血,痛经,白带 |
| 英文名 | Twig and leaf of Rock Cotoneaster,root of Rock Cotoneaster |
| 始载于 | 《峨嵋药植》 |
| 毒性 | |
| 归经 | 肺经、肝经 |
| 药性 | 凉 |
| 药味 | 酸、涩 |
(《峨嵋药植》)
【异名】栒刺木、岩楞子(《中国树木分类学》),高山带子白马骨(《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植物形态】平枝灰栒子
落叶或半常绿低矮灌木,高约50厘米,分枝向两侧水平展开,有短柔毛。叶互生,近圆形至广椭圆形,长10~12毫米,宽4~9毫米,先端具细尖头,基部圆形或尖,上面深绿色,下面脉上及叶柄上有平贴硬毛;叶柄长1~2毫米;晚秋一部分叶变红色或橙红色。花1~2朵,粉红色,生于距状短侧枝的顶端,近于无柄;萼5裂,微有毛;花瓣5片;雄蕊20。果实近球形,长约5毫米,鲜红色,常有3核。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分布陕西、甘肃、四川、浙江、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功用主治】①《峨嵋药植》:"止咳,煎水服。"
②《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治妇女痛经、白带,根或全草一斤,切细,水四斤煮沸,取已煮熟的鸭蛋七至八个,敲裂蛋壳,投入药汁中,文火炖至五、六小时,数次分食。"
|
||||||||||||||||||||||||||||
出自A+医学百科 “水莲沙”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6%B0%B4%E8%8E%B2%E6%B2%99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 关于“水莲沙”的留言: | |
|
目前暂无留言 | |
| 添加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