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夫病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哈夫病
分类系统及外部资源

维斯瓦潟湖的卫星高光谱影像照片, 之前以柯尼斯堡为名。哈夫病在柯尼斯堡被首次描述。[1]
ICD-9 985.1
DiseasesDB 33568

哈夫病(Haff disease),亦称Haff病, 是一种可能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症(引起骨骼肌肿大并破损,并会引起急性肾衰竭)的疾病。一般发病于24小时内进食过鱼的人群中。[2] 有网站将Haff病误译为“泻湖病”,是因为将haff的中文含意潟湖误认为“泻湖”所致,是错误的。正确的中文译法为“哈夫病”。[来源请求]

目录

历史

该病于1924年在波罗的海沿海城市柯尼斯堡周边地区首次发现,当地人民称之为Haff。[3]

随后十五年,大约一千例病发于人、鸟与猫,通常发生于夏秋季节,而且发生在进食鱼类之后。[2] 在那之后,只有零星的病例报告,绝大部分都发生于苏联和德国。[2]

1997年,在加利福尼亚和密苏里州发现6起病例,所有病人发病前均进食了大口胭脂鱼(Bigmouth buffalo)。[4]

2010年中国南方出现20多人食用小龙虾后发病的事件,官方调查为高度疑似哈夫病。[5]

毒理

目前仍然没有弄清明确的致病毒素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在追查致病源的过程中, 调查到相同产地的其他鱼类体内存在一种可溶于己烷(即非极性脂类) 物质,会引起小鼠产生类似的症状。其他鱼类中常见的食物毒素均未被发现。[2] 该物质无法通过烹饪灭活,所有6起病例均是进食的烹饪或煎炸的鱼。[2] 有人提出沙海葵毒素致病机理可能与此类似。[6]也有人提出致病毒素可能是一个硫胺酶。(即可能会造成硫胺即通常所说的维生素B1的降解)。[7]

参考

  1. 道兰氏医学词典中的Haff disease
  2. 2.0 2.1 2.2 2.3 2.4 Buchholz U, Mouzin E, Dickey R, Moolenaar R, Sass N, Mascola L. Haff disease: from the Baltic Sea to the U.S. shore ([-{zh:失效连结;zh-tw:失效连结;zh-cn:失效链接}-]). Emerging Infect. Dis.. 2000, 6 (2): 192–5. doi:10.3201/eid0602.000215. PMID 10756156. PMC 2640861. 
  3. Lentz O. Über die Haffkrankheit. Med Klin. 1925, 1: 4–8 (German). 
  4. Haff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eating buffalo fish--United States, 1997.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1998, 47 (50): 1091–3. PMID 9883771. 
  5. 哈夫病事件
  6. Langley RL, Bobbitt WH. Haff disease after eating salmon. South. Med. J.. 2003, 100 (11): 1147–50. doi:10.1097/SMJ.0b013e3181583673 (inactive 2010-01-09). PMID 17984750. 
  7. Kumagai, Michio. Freshwater Management: Global Versus Local Perspectives. Berlin: Springer. 2003: pp. 88. ISBN 4-431-00488-2. 

辅助资源

参考来源

关于“哈夫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