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葵
|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黄海葵 | 中药图典 |
| 黄海葵 Huánɡ Hǎi Kuí |
|
|---|---|
| 别名 | 海菊花、沙筒、海腚根 |
| 功效作用 | 收敛固涩;祛湿杀虫。主痔疮;脱肛;白带;体癣;蛲虫等 |
| 英文名 | yellow sea anemone |
| 始载于 | 《中国药用动物志》 |
| 毒性 | 有毒 |
| 归经 | 脾经、肝经、大肠经 |
| 药性 | 平 |
| 药味 | 咸 |
【药 名】:黄海葵
【拼 音】:HUANGHAIKUI
【来 源】:为海葵科动物黄海葵。
【主要特征】:黄海葵体呈黄棕色或淡黄色,埋在泥沙内生活,基盘固着在沙中的碎壳上或其它物体上,退潮后,仅口盘及触手露在泥沙表面,呈葵花状,颜色与泥沙极为相似。
【功 效】:收敛固涩、杀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个。外用:适量。
【动植物资源分布】:本种分布于渤海、黄海及东海。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四季采挖,洗净,鲜用。
【拉丁名】:黄海葵Anthopleura lanthogrammica(Berkly)。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中药化学成分】:全体含黄海葵强心肽 A、B、C(anthopleurin A、B、C)、黄海葵强心肽A分子量约 5500,由4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3个胱氨酸残基。黄海葵强心肽 C由4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
||||||||||||||||||||||||||||
出自A+医学百科 “黄海葵”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9%BB%84%E6%B5%B7%E8%91%B5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 关于“黄海葵”的留言: | |
|
目前暂无留言 | |
| 添加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