聤耳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聤耳(suppurative otitis media),发生于中耳部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耳病。其特征是急性发作者,初起耳内瘙痒,继而暴肿赤热,剧烈跳痛,耳窍流脓,伴有怕冷发热全身症状;慢性发作者,初起耳内胀痛,继而耳窍流脓,疼痛减轻,有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因有耳窍流脓,所以又叫耳脓。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以清肝火,化湿热为原则。

聤耳属急性者,多由外感风火湿热而成,亦有因污水灌耳及挖耳损伤等而诱发;属慢性者,多由肝肾阴虚虚火上亢,或患传染病后余毒未尽所致。临床分两型:①急性者。发病前有感冒或游泳、沐浴、洗头等污水灌耳,或挖耳损伤等病史。发病急剧。初起瘙痒,或有充塞压迫的感觉;继而暴肿,疼痛剧烈,如锥刺,鸡啄,直到耳窍流脓,疼痛稍有减轻。伴有怕冷,发热,纳呆便秘,溲赤,苔黄腻脉弦数等症状。治宜清肝火、化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若损及骨膜,则转为慢性。②慢性者。有急性聤耳、麻疹伤寒等病史。初起耳内肿胀、疼痛;久之则溃脓稀薄,青白或黑臭。伴有低热眩晕耳鸣听力减退苔薄黄舌质红,脉细数等症状。病程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久不收口,或愈后反复发作。治宜补肾养阴清热,方用知柏八味丸加减。外治:用青吹口油膏塞入耳窍,一日数次,或用黄连冰片油外滴。

关于“聤耳”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