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感染

(重定向自沙门氏菌病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沙门氏菌感染(Salmonella infection),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分为胃肠炎型(即食物中毒)、伤寒型、败血症型及肠道外局灶性感染。其中以胃肠炎型最为常见,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临床征候群。
  沙门氏菌中最早被发现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1885年由美国细菌学家D.E.萨蒙(沙门)从患猪霍乱的猪中分离出,因此得名。沙门氏菌主要为动物致病菌,但也可通过污染食品或水源等途径感染人类,成为人类的条件致病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沙门氏菌中仅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如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等(见伤寒、副伤寒)。
  沙门氏菌肠炎易于在整个家庭或集体用膳单位暴发流行,也可散发。暴发流行的特征为:起病突然,多人共同食用过同一食物,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人对沙门氏菌普遍易感。沙门氏菌感染分布于全世界。胃肠类型者若无其他并发症,经适当治疗后,一般能较快恢复。人体内肠道外部位的灶性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疗。
  病原学  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绝大多数有鞭毛并能运动。菌体溶解时,其细胞壁所含的脂多糖释放出来,形成内毒素。已证实,一些沙门氏菌含有携带耐药因子的遗传质粒(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易于从一细胞向另一细胞传递)。耐药因子传递的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可在敏感的细菌中散播,给治疗沙门氏菌感染造成困难。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温度7~45℃的条件下均可生长,以35~37℃最为适宜,但对高热、直接阳光照射及常用消毒药均敏感,60℃时15分钟可将其杀灭。
  沙门氏菌的正式分类和命名始于1934年,主要有两种分类系统,即尤因的分类和考夫曼—怀特的分类。按照考夫曼—怀特的分类,已确认的沙门氏菌属有2000多个血清型,根据沙门氏菌抗原结构的不同,可分为A、B、C、D、E……等34个组。引起人类疾病的绝大多数属于A~E组。其中主要有猪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类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等10多个血清型。由于一种沙门氏菌有不同的菌株,目前通常利用噬菌体分型法进一步鉴定(噬菌体是一类以细菌为寄主的病毒。任何一种噬菌体均有其专一的寄主。噬菌体分型法主要用于流行学调查)。
  传播途径及致病  食物传播是人类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途径。在自然界中,沙门氏菌有广泛的动物寄主。鸡、鸭、鹅等家禽和猪、牛、羊、马等家畜,以及各种兽类、鱼类、鼠类均可带菌,甚至从蝉及某些昆虫中也可分离出沙门氏菌。此菌存在于这些动物的肠腔内,因此在家禽家畜屠宰、加工过程中其肉均可染菌,患病动物屠宰后直接出售更易传播病菌,蛋类或蛋制品同样可遭污染。污染沙门氏菌的禽蛋至少需煮沸 3分钟才能将菌杀灭。此外,各种动物组织来源的药品,如甲状腺片甲状腺粉胰腺粉、垂体提取粉、明胶等制剂均可污染沙门氏菌。
  摄入染菌而未煮透的食物或饮料引起的沙门氏菌感染,其程度主要取决于食入的沙门氏菌数量、血清型、毒力和人体的状态。当沙门氏菌数量达105~108时,可引起疾病。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胃内酸度、寄居于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以及肠粘膜下的淋巴组织均具有抵御沙门氏菌入侵的重要作用。胃切除术后引起的胃酸分泌减少,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及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全身抵抗力降低等各种因素,均有利于沙门氏菌感染的发生。进入肠道的沙门氏菌在远端空肠、回肠及邻近的大肠侵入肠粘膜,引起粘膜的急性炎症反应,并可形成溃疡。若沙门氏菌侵入血循环,可随血流运往身体任何部位,如骨、关节、心、肺、肝、脾、肾、胸腹膜脑膜皮肤等处,引起败血症和局部感染性病灶。另外,沙门氏菌各血清型侵袭力极不相同,有些除引起胃肠炎外,很少引起其他症状,而猪霍乱沙门氏菌常侵入血流造成播散性感染。
  临床表现  按其主要症候群分为三种类型:
  胃肠炎型  多在食用污染的食物12~24小时后突然起病,表现为腹痛、腹泻及发热。大便多呈水样,每日3~4次至20、30次不等,粪便中偶含有粘液或呈脓血便。中等发热,可伴有畏寒。健康的成年人,症状持续2~5天后可恢复,而年老体弱者则可持续较长时间。呕吐、腹泻严重者,则可发生严重脱水炎症累及结肠下段时,可有里急后重感。
  伤寒型  多由猪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引起,出现类似于伤寒的表现。不同于伤寒的是病情较轻,病程相对短,一般为1~3周;虽腹泻明显,但很少并发肠出血肠穿孔
  败血症型  多发生于儿童或原有慢性疾病的成年人。各种沙门氏菌均可引起,但猪霍乱沙门氏菌经口进入后,早期即侵入血流,而肠道常无病变。起病通常急骤,病人有高热、畏寒、出汗、乏力等表现,持续数天、1周或更长时间。部分患者可出现肠道外部位的局灶性感染,如关节炎骨髓炎脑膜炎肾盂肾炎等。病变部位的感染为化脓性炎症,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脓肿形成。
  诊断  从病人的呕吐物、粪便、可疑食物、血液及脓液中分离出沙门氏菌,即可确诊。腹泻病人应送验新鲜粪便进行细菌培养
  治疗  胃肠炎型的治疗主要是纠正水和电解质的丢失,一般门诊治疗即可,若无其他并发症,2~5天内即可恢复。输液治疗仅适用于严重脱水或因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的患者。通常不需用抗菌药物治疗,但对病情较重的婴儿或老年患者可选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等治疗3~5天。败血症或局灶性感染者,可选用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必要时行脓肿切开引流。
  预防  把好“病从口入”关,着重从饮食卫生和食品的加工、管理上做好预防工作,对食品和水源应严格进行卫生检查,对感染的家禽、肉类、蛋品等必须彻底煮熟;生、熟食品应分开加工,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带菌者应暂时离开饮食工作。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暴发时,医务人员应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同地切实做好控制该病流行的工作。
  参考书目
 戴自英等主编:《实用内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1986。

关于“沙门氏菌感染”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