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丸剂。  

目录

功能主治:

调气疏肝解郁散结。用于肝气郁滞,胁肋疼痛,或纳少腹胀,经前痛经等。  

用法及用量:

口服:每次g,每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规格:

丸剂:每丸9g。  

是否医保用药:

非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

非处方  

其它:

服药过程如出现舌红少苔口燥咽干心烦失眠阴虚证,则应停服。  

药理作用

1.镇痛柴胡香附的提取物能提高小鼠疼痛阈值,具有明显镇痛作用。2.抗炎,柴胡、陈皮、香附、甘草均有抗炎作用,柴胡、陈皮及其所含成分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抑制作用,柴胡还有抗肉芽肿的作用。香附、甘草及其所含成分能抑制角叉菜胶等致炎物质所致的大鼠足趾肿。3.解痉枳壳、陈皮、白芍、甘草对胃肠平滑肌均有抑制作用,能解除平滑肌痉挛。4.护肝利胆,柴胡、甘草对四氯化碳等所致的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使肝细胞的变化和坏死明显减轻,陈皮、柴胡尚有利胆作用,可增加胆汁排出量及胆汁内固体物质的排泄量。5.增加脑、肝血流和心搏出量,柴胡疏肝散对家兔脑,肝阻抗血流图和心阻抗微分图的影响实验表明,柴胡疏肝散可使脑血管充盈度增加,搏动性血液供应增加,有利于改善脑循环,增加肝动脉血流量,改善肝脏血液循环,改善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  

适应症

调气疏肝,解郁散结。主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疼痛,或纳少腹胀,经前痛经等症。主要用于治疗乙型肝炎、胸胁内伤、术后粘连、经前期综合征等。1.乙型肝炎,柴胡疏肝散加减,辨证治疗80例乙型肝炎血清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其中慢迁肝25例,慢活肝55例),结果显效32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46. 25%;2.胸胁内伤,用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因装卸,搬运重物所致胸胁内伤患者,平均服药6剂,全部治愈;3.手术后肠粘连,柴胡疏肝散治疗手术后肠粘连,见效快而且无副作用,药后可使腹痛症状明显改善,有的病例症状全部消除;4.经前期综合征,对辨证为肝郁气滞型的70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后,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较显著。另外,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妇女闭经、经期乳房胀痛等妇科病症均获良效;5.其它,柴胡疏肝丸合用桂枝茯苓丸治疗斑替氏综合征,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胆囊炎也有一定疗效。  

方剂档案:

柴胡疏肝丸原名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此书是明代医学家张景岳集其毕生之经验,用50年的时间编著而成的。现代临床中,常可看到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各种疾病,其常用剂量为:柴胡、陈皮(醋炒)各6克,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炙甘草3克。

本方有成药出售,价格也不太贵,患者可到药店购买,按照说明书服用即可。目前药店出售的柴胡疏肝丸还有一些其他配方(如国家药典中的柴胡疏肝丸,由25味中药组成,兼有消胀止痛、化食止吐等作用,其疏肝解郁的功效相对较弱一些),不过,最常见的还是《景岳全书》的方子。

制剂

柴胡、陈皮(醋炒)各6克,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炙甘草3克

注意事项

外观检查

药代动力

质量判 明代龚廷贤著《鲁府禁方》拈痛丸加减。

关于“柴胡疏肝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