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浊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便浊,证名。

小便浑浊不清之证。见《医学正传.便浊遗精》。又称溺浊。有赤白之分,浊而色白者为白浊;浊而有血色赤者为赤浊,实即尿血辨证治疗有虚实之辨。实证因痰湿或湿热下注膀胱所致;虚证中气下陷阴虚火动、下元虚弱等不同。湿痰流注者,小便白浊,胸满闷,苔腻,治宜燥湿化痰,用苍白二陈汤、固元丹、小分清饮等方。湿热下注者,更见口渴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用萆薢分清饮、徙薪饮等方。脾虚气弱,中气下陷者,便浊日久不愈,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舌淡,脉虚软,治宜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阴虚火动者,小便赤浊,烦热口干舌红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火,用知柏八味丸、清心莲子饮等方。下元虚冷者,面白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脉沉,治宜温肾固涩,用鹿茸补涩丸、八味地黄汤、秘元煎等方。本证见于乳糜尿磷酸盐尿尿路感染淋病等。

②指浊病,包括溺浊与精浊。《景岳全书.杂证谟》:“便浊证有赤白之分,有精溺之辨。”参见浊条。

下消病的证候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夫痟肾,小便白浊如脂者,此由劳伤于肾,肾气虚冷故也。”

关于“便浊”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