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承鲁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邹承鲁
性别
出生 1923年5月17日
青岛市
逝世 2006年11月23日(83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国籍  中国
配偶 李林李四光之女)
亲属 女儿:邹宗平
经历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原生物学部),1980年)

殊荣

邹承鲁(1923年5月17日-2006年11月23日)祖籍江苏无锡,生于青岛,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

目录

生平

邹承鲁1923年出生于青岛。1941年,邹承鲁高中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同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5年毕业后,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得到了庚子赔款公费出国留学的机会。1946年,他进入了英国剑桥大学,从师于著名生物化学家凯林教授,从事呼吸链酶研究。在研究生期间,他单独署名的论文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 1951年,他在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开始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工作。1958年,他与年轻的同事们参与了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的工作,负责A、B链的拆分和重组,并于1965年取得成功。20世纪60年代,他建立了“邹氏公式”和“邹氏做图法”,后为国际上多种教科书详细介绍。1970年,邹承鲁调到北京,开始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并发表了文革后中国科学家在《自然》上的第一篇论文。 1978年至1993年,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至1997年当选全国政协常委。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 邹承鲁曾经担任国内外一些著名科学期刊的编委。1981年─1982年,他应聘担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教授。1986年─1990年间,他曾分期担任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邹承鲁还致力于越过政治障碍,促进海峡两岸科学界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学术组织和学术交流。2006年11月23日5时22分,邹承鲁因癌症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主要贡献

捍卫真理

邹承鲁本人一生坚决反对学术造假、学术腐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为了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不正之风,他曾经在杂志和报刊上撰文40余篇。

核酸营养”事件

珍奥核酸公司自从1990年代起,就在全国范围内推销他们的核酸保健品。他们为了让人们相信产品的营养价值,还邀请了很多研究核酸的专业人士为他们做宣传。2000年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的一位高级工程师以生化学会工业生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的名义在上海的一家报纸上发表介绍核酸营养的文章。邹承鲁发现后,立刻给这位学者写了信,告诫他不要用自己学会的头衔发表文章,为商家说话[1]。邹承鲁还在媒体上发表意见,大意就是:第一,核酸到处都有,正常饮食中一定不会缺乏核酸,既然不缺乏,就不必要补充;第二,核酸吃得过多是有害的,尤其是对于痛风病人。 不过,众多学者的质疑还是抵不过珍奥核酸铺天盖地的广告。但是,邹承鲁没有想到退缩。直到晚年多病的时候,他还写文章揭露。他经常强调科学工作者应该遵循的道德底线:“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即便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戳穿假话,或者无法说出真话,或者可以选择不说话,但至少要做到不说假话,不主动用假话去邀功请赏,去谋财害命。”[2]

其他观点

邹承鲁曾与海外学者饶毅、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顾问鲁白在英国著名期刊《自然》杂志上撰文,建议撤销科技部。邹承鲁也曾建议重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真正重塑大学精神。

家庭

参考文献

引用

  1. 李虎军、朱鹏程、邹承鲁:《“核酸风波”不是学术之争》,《南方周末》,2001-08-24
  2. 邹承鲁:痛击科学腐败》,CCTV《面对面》

书籍

外部连结


参考来源

关于“邹承鲁”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