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排斥反应的机制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医学电子书 >> 《病理学》 >> 免疫病理 >> 移植排斥反应 >> 排斥反应的机制
病理学

病理学目录

移植排斥反应过程很复杂,既有细胞介导的又有的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作用。

1.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在人体和实验性组织、器官移植中证实,T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细胞毒作用对移植物的排斥起着重要的作用。移植物中供体淋巴细胞(过路淋巴细胞)、 树突细胞等具有丰富的HLA-Ⅰ、Ⅱ抗原,是主要的致敏原,它们一旦被受体的淋巴细胞识别,即可引起以下系列变化(图4-3)。

(1)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前细胞:前细胞具有HLA-I受体,与HLA-i 抗原结合后可引起分化,成为成熟的CTL,溶解移植组织。

(2)CD4+T 辅助细胞(TH):TH细胞能识别HLA-Ⅱ抗原并与之发生作用引起移植物中抗原递呈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I(IL-I),后者可促进TH细胞增生和释放 IL-2,而IL-2可进而促进TH细胞增生并为CTL细胞的分化提供辅助信号。除了IL-2之外,TH细胞还能产生IL-4、IL-5、促进B细胞分化 并产生抗移植物的抗体,参与移植排斥。此外与迟发变态反应相拌随的血管损害、组织缺血巨噬细胞介导的破坏作用,也是移植物毁损的重要机制。

2.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T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中无疑起着主要作用,但抗体也能介导排斥反应,其形式有二:①过敏排斥反应,发生在移植前循环中已有HLA抗体存在的受者。该抗体来 自过支曾多次妊娠、接受输血、人工透析感染过某些其表面抗原与供者HLA有交叉反应细菌病毒。在这种情况下,器官移植后立即可发生排斥反应(超急性 排斥),此乃由于循环抗体(抗HLA)固定于移植物的血管内皮(表达HLA)发生Ⅱ型变态反应,引起血管内皮受损,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血栓形成和组织坏 死;②在原先并无致敏的个体中,随着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形成,可同时有抗HLA抗体形成,此抗体在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中对激发晚期急性排斥 反应颇为重要。免疫抑制药虽能一定程度上抑制T细胞反应,但抗体仍在继续形成,并能过补体介导的细胞毒(CMC)、依赖抗体介导的细胞毒(ADCC)及抗 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形成等方式,引起移植物损害。

组织不相容性移植物破坏过程示意图


图4-3 组织不相容性移植物破坏过程示意图

32 移植排斥反应 | 排斥反应的病变 32
关于“病理学/排斥反应的机制”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