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学院

(重定向自安徽中医药大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安徽中医学院校徽

安徽中医学院创建于1959年,2000年省政府批准省医药学校并入该校。2005年,学校在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良好成绩,被评为安徽省第七届文明单位;2006年,在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

目录

学校简介

Bknyr.jpg

[英]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安徽中医学院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兼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门类的高等学校,是安徽省中医药高等教育、临床和科研的重要中心和主要基地。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700多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87人,副教授、副主任309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80余人、已形成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并且有有来自国内外的30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校客座教授,建立了新安医学省级创新团队,现代中药研发产业创新团队进入省首批“115”产业创新团队。

安徽中医学院

  

学校规模

学校占地总面积328亩,分东、西两个校区。现有在校本专科生9000人;硕士生525人;留学生(台湾学生)72人;成教生2000余人。现有硕士点18个;博士生联合培养基地4个;本科专业(方向)26个。

学校设有中医临床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医药信息管理学院7个级学院和一个研究生部。

安徽中医学院

学院创建于1959年,秉承“南新安、北华佗”的医学传统,历经40余年的建设发展,现拥有7个教学系(部)、22个本科专业(方向)和11个专科专业、两所附属医院和一所国医堂门诊部、四个中医药高科技研究所、一所成人教育学院,近百所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有一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三个省级重点学科,有4个博士生联合培养基地,1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图书馆藏书31万册。学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首创制药工程专业,与北京、广州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与合肥西区四所高校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联合办学之路。1996年起获准对国外招收留学生,1997年起获准对港、澳、台地区招生。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并存的高等教育体系。学院现有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中医内科)、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2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门省级重点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  

历史沿革

安徽中医学院创建于1959年,2000年省政府批准省医药学校并入该校。2005年,学校在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良好成绩,被评为安徽省第七届文明单位;2006年,在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

安徽中医学院

  

办学特色

学校秉承安徽“北华佗、南新安”的医学传统,已经形成“弘扬新安医学,培育中医人才”的办学特色。在中医药学科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对外交流、中医药产业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学校积极探索复合型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重视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教育,加强适应能力的培养,促使单一专业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化。在认真落实学年学分制专业计划的同时,还大力开展以实践技能培养为中心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学术文化活动,为莘莘学子提供锤炼意志、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驰骋才华的环境。

安徽中医学院

学校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己任,处处强调以生为本,努力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综合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学校坚持走“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特色弘校”之路,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工程、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程,毕业生就业指导拓展工程、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展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使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持续协调发展,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良好等级。学校培养造就的人才,广及省内外和世界各地,发挥着业务骨干、管理中坚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学科建设

有2个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中医内科)、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2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门省级重点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设有中医临床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社会科学部及成人教育学院。

安徽中医学院

  

专业介绍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是我校首批获得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本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5人,讲师14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24人,师资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 主要研究方向:

①藏象理论与实质研究;

②病因病机学说研究;

治则治法机理研究;

安徽中医学院

④内经研究。

本学科在探索中医药学理论认识规律的过程中,注重方法学的改进,注重培养复合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运用现代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的指标去研究中医理论,在继承名老中医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系列的研究工作,达到了分子生物学水平,同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多因素复合所致病证结合实验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在同行中受到了普遍认同。学科重视从中医理论的发展源流探讨中医基本理论的实质,同时打好扎实的中华传统文化根底,使中医学理论有一个坚实基础,以利于引导其正确发展。

近五年,本学科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约200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30余部,获省部级奖2项,其他科研奖项10余项,发明专利1项,科研成果转让1项,直接经济效益120万元;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34项,科研经费近200万元。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临床基础硕士学位点是2003年增硕士点。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国内著名的中医学家,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讲师3人,其中硕士8人,在读博士生3人。几十年来,学科组辛勤耕耘,代代相传,取得了丰硕成果,确立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核心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及其具体运用,“立足临床,继承创新”为培养硕士生的指导思想。主要研究方向:

①仲景病证结合诊治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研究。其特色在于借助临床及文献、实验等手段和方法,全面系统整理和客观标准地揭示仲景确立的病证结合诊治体系涉及的多层次内容所涵盖的基本规律。

② 《伤寒论》 、《金匮要略》治则治法及方药配伍规律的研究;

③《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原著的文献学及学术思想研究;

经方治疗疑难病症机理研究;

安徽中医学院

外感病辨证体系及诊治规律的研究。

本学科在安徽省和国内都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近五年内,共发表论文264篇,获省部级奖4项,出版《伤寒论通俗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讲义》、《内经通俗讲义》、《中医外感病学》及《金匮要略临床新解》等专著70余部。目前承担各科研项目共21项,科研经费达30万。

安徽中医学院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硕士学位点于1979年建立,由中医文献学、中医医学史和医古文等学科综合组成。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曾获得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完成和在研各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承担教育部重大人文课题一项。

主要研究方向:

1、中国近代医学史研究。本研究方向立足于我国近代特有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近代医学发展的特点,着重研讨:

①近百年来全国及本省中西医学发展的状况,相互间关系等;

②近百年来全国及本省医学教育、医学管理、医疗机构等的产生、发展和传染病防治状况及其成效;

③全国及本省《志书》中有关卫生医疗保健等内容的整理。

2、中医临床文献整理与研究

3、中医各家学说研究

4、中医古籍语言文字研究。中医学术的发展演进与中医古籍的训诂密切攸关。主要研究目标:

①对古代中医训诂的各种体式,主要是中医经典著作的训诂要籍进行分类分项的专门研究,分析归纳传统中医训诂的条例,总结古代中医训诂学家的学术成就;

安徽中医学院

②运用训诂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结合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佚、辨伪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开展专题研究,辨彰学术,明析是非,以促进中医古籍整理水平的提高。

5、新安医学(史、文献、流派)研究。新安医学是明清时期兴盛于我省徽州的地方医学,以拥有众多著名医家和医著而享誉国内外。本学科在新安医家生平考证、医籍整理、学术思想研究诸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还将对新安医学文献进行全面叙录,开展新安医学流派研究、新安医学特色治法和名医代表方的开发运用与研究、新安医学与徽州文化关系的研究等。  

成果

安徽中医学院

'十五'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各类研究课题及横向合作研究课题324项、省校两级教研项目60项,科研经费3540万元,获研究成果107项;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551篇,编写出版论著和教材193部。《安徽中医学院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等大型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办刊水平位于全国中医药院校学报的前列。迄今为止该院已培养造就万余名高级中医药人才,他们广及省内外和世界各地,发挥着业务骨干、管理中坚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近年来,我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形势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势头。

学院对外交流和友好往来日益频繁,是安徽走向世界、开展对外交流的窗口。学院与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数十个国家及港台地区医学界广泛开展着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活动,对尼日利亚、阿曼、阿联酋、也门等国不断进行援外医疗活动,与美国加州育英大学、加拿大温哥华国际中医学院、澳大利亚国际中医学院、日本东洋文化技疗学院、韩国韩瑞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关系。自2002年起,学院与韩国韩瑞大学每年互派留学生。随着世界性的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学热潮的兴起,外向型人才培养与对外学术交流、科技合作的领域正进一步拓展。

学院一直致力于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探索复合型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重视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教育,加强适应能力的培养,促使单一专业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化。在认真落实学年学分制专业计划的同时,还大力开展以实践技能培养为中心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学术文化活动,为莘莘学子提供锤炼意志、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驰骋才华的环境。学院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各层次在校生6000余人,成人教育在校生5000多人,为适应社会对中医药和其他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学院积极挖掘办学潜力,充分整合办学资源,积极拓展理、工、管理及信息类、经济类新专业。为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学校近几年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不断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改善学生的食宿条件,建立完善勤奖、贷、勤、补、减制度及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大校园精神文明创建力度,积极拓展毕生就业渠道,为喜迎有为青年报考就读我院做好了充分准备。

安徽是华佗医学、新安医学的发祥地,名医辈出,影响深远。我们愿为弘扬祖国医学和维护人类健康而踵事增华,建功立业。

关于“安徽中医学院”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