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疾病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肛门疾病(diseases of anus),肛门消化道的下端开口。在解剖上肛门的概念包括整个肛管。成人肛管长2.5~3.0cm,平时为闭锁状态,排便时可扩张至3cm直径。此处虽仅为方寸之地,但由于解剖结构复杂,又经常处于粪便污染的环境中,还不时地受到排便动作的冲击,再加以直接和外界接触,所以易招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肛门疾患多数都是常见病,除恶性肿瘤先天性肛门闭锁外,一般不会危及病人的生命,但有的病可以影响病人的健康或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便,例如内痔反复出血,久之造成贫血肛裂在排便时会产生剧烈的疼痛;肛瘘经常有分泌物甚至粪液流出,沾污内裤,应予以重视。

目录

肛门和肛管的解剖

肛管上端与口径远为粗大的直肠下端相接,该处的直肠粘膜形成8~10个隆起的纵形皱襞,称为直肠柱(或称肛柱),相邻的两个直肠柱的基底之间有半月形的粘膜相连,称为肛瓣。在肛瓣与直肠柱下端的粘膜皱襞之间形成向上开口的袋状小窝,称为隐窝,深约3~6mm,底部有肛腺开口,可分泌粘液,粘液在隐窝中储存,在排便时起滑润作用。有2~6个直肠柱下端隆起处有三角形突出呈乳头状,称为肛乳突。肛瓣和肛乳突处于横切面的同一水平上,形成一条不整齐的环形线,称为齿状线。直肠下段与肛管即以此线为界。

肛门解剖图


在直肠和肛管周围的肌肉之间,有数个解剖间隙,由脂肪组织充填,可发生感染,故有临床意义。这些间隙以提肛肌为界,提肛肌以上的间隙位于直肠周围,提肛肌以下的在肛管周围,包括肛管两侧的坐骨肛管间隙和皮下的肛门周围间隙。

肛管有控制排便的功能,全靠肛门周围的括约肌。内括约肌是直肠壁内层环状肌延续至肛管上部的增厚部分,是不随意肌,并无有效控制排便的功能。外括约肌由皮下部、浅部和深部3个环形肌束组成,为随意肌。皮下部位于肛管皮下、内括约肌的下方,虽有收缩功能,但不起主要作用,切断后并不引起大便失禁。浅部起于尾骨,向前分为两束,围绕肛门,止于会阴部的肌肉。深部位于浅部的上外方,后侧与肛提肌耻骨直肠部融合,前侧的肌纤维则交叉附着于对侧的坐骨结节上。内括约肌、肛提肌的耻骨直肠部和外括约肌的浅部及深部,构成强有力的环状肌束,称为肛门直肠环,是维持肛门自主收缩功能的唯一肌肉装置,若术中被切断则会造成大便失禁。

分类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①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肛管狭窄、肛门膜状闭锁、肛门闭锁合并肛管会阴阴道瘘等。②损伤。肛门和外界接触,可直接受到外伤,外伤后易造成肛门失禁或狭窄。③感染性疾患。如隐窝炎肛乳头炎、肛裂、肛门周围脓肿和肛瘘等,均较常见。④肿瘤。有良性或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乳头状瘤腺瘤脂肪瘤肌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等。恶性肿瘤有鳞状上皮癌、基底细胞癌腺癌等。恶性肿瘤即使得到根治,肛门的正常排便功能也必然完全丧失。⑤痔。即痔静脉曲张

在肛门疾患中除痔以外,以肛裂和肛瘘最常见。肛裂实际上是肛管的一个椭圆形溃疡,多位于肛管的背侧正中,因该处的肛隐窝较深,容易积存粪便而感染,破溃后即形成溃疡。由于粪便经常污染,肛管平时又处于收缩状态,引流不畅而很难愈合。病人在排便时除局部创伤外,并刺激肛门括约肌收缩,产生剧痛,便后并持续一段时间,以致病人不敢大便,粪便干燥,排便时更痛,造成恶性循环。高锰酸钾热水坐浴,保持大便通畅,可以治愈。必要时需采用扩肛或手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狭窄或闭锁,出生后即可发现,需手术治疗。

诊断

肛门视诊、指诊和肛门镜检查均有助于确诊各种疾病。怀疑肿瘤时,也可取活体组织做病理检查。在临床上做肛门检查,多让病人取膝胸卧位,一般采用时钟定位法,标明病变位于时钟的几点处。

治疗

除肿瘤外,一般先采用润肠通便、热水加少量高锰酸钾坐浴,多可缓解症状,若无效或欲彻底治疗,需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手术疗法

关于“肛门疾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