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医学院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贵阳医学院

贵阳医学院成立于1938年3月1日,原名“国立贵阳医学院”,是隶属于教育部的我国最早的九所国立高等医学院校之一。1950年12月24日更名为“贵阳医学院”,划归贵州省政府管理。1993年批准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重点学科,于2001年获省级优秀重点学科。

目录

学院简介

30年代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校门

贵阳医学院成立于1938年3月1日,1950年12月24日根据国家统一规定更名为“贵阳医学院”,划归贵州省政府管理。现为贵州省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全省唯一的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首任院长是我国著名热带病学家李宗恩博士。建院初期学校教学设置和管理沿袭欧美体制,同时由于正逢抗日战争,曾有大批国内知名医学专家云集本院执教,如生物学家林绍文、生物化学家汤佩松、病理学家侯宝璋、外科学专家沈克非、传染病学专家王季午等。这些老一辈专家出色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忘我工作的精神奠定了该院最早的办学基础,开创和形成了我院严谨办学、严格训练、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学风。  

历史沿革

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攻占华北,上海、南京等地相继失守,沦陷区学生纷纷失学,流离失所。其中,相当一

以前的校门

部分流亡至战略后方西南地区,当时,教育部一方面为给流亡医学生提供继续就学机会,另一方面为奠定西南地区医学教育基础,决定在贵州省贵阳市建立国立贵阳医学院。

1937年12月31日,教育部聘李宗恩(原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我国早期热带病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朱章赓(原任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公共卫生学专家)、杨崇瑞(北平第一助产学校校长、协和医学院妇产科专家)等教授为国立贵阳医学院筹备委员,并任命李宗恩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938年1月1日筹委会在汉口建立,教育部加聘张志韩(原任贵州省教育厅厅长)和杭立武(在教育部任职)二人为筹备委员。在汉口实际负责筹建工作的还有原武汉大学生物化学教授汤佩松等,到贵阳后还得到原贵州省省立医院院长朱懋根的大力协助。

当时,教育部令筹委会移用国立武昌医学院筹备费十六万元(旧币),作为国立贵阳医学院筹备费,又令筹委会接收北平第一助产学校武昌办事处。筹委会于1月中旬至2月上旬,分别在汉口、重庆、西安、长沙、贵阳五处设招生处,招收流亡的医学生及护士助产学生,登记者共约三百人,除贵阳地区外,均由招生处负责输送学生入黔。 汉口招收的学生,由汤佩松和齐登科等教授带领,从武汉出发,经重庆转抵贵阳。1938年3月1日国立贵阳医学院宣告成立,教育部正式聘任李宗恩博士为院长。直至1947年7月,李宗恩院长调任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教育部另任朱懋根教授为我院院长。此时的贵阳医学院为全国仅有的九所国立医学院校之一。  

办学条件

药学教育书院

学校地处祖国西南的避暑之都——林城贵阳,占地面积768.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521.53万

学校一角

元,图书资料71万余册。有直管附属医院2所,非直管附属医院6所,非直管临床医学院1所,教学医院23所,实习医院15所。现有一个省级检测中心:经卫生部批准的化学品毒性鉴定中心;三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实验动物中心、贵州省医药图书和情报检索中心;六个省级重点学科: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影像医学、内科学、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四个院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心: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实验中心、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重点实验室、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此外,学院还成立了药物开发研究中心,另有各种医学情报和信息电子资源以及较完备的校园数字化信息网。  

师资力量

学校有在编职工2447人,其中,正高204人,副高436人。有博士126人,硕士418人。形成了一支学

校门

术水平较高、年龄梯队结构较合理,能适应不同层次教学、医疗、科研工作需要的良好

校园广场一角

师资队伍。全院现有30多人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中央委员、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省级民主党派负责人;有2人荣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8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30余人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优秀科技工作者;12人被评为贵州省省管专家、跨世纪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位教授被评为“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位教授被聘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院系设置

学院现有16个本科专业及9个本科专业方向,涵盖了医、文、理、法、工等学科门类,以医学为主体,

校园一角
课堂

各专业协调发展。现有1个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专、本、硕、博四级一体的教育体系。学院共有6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4部(研究生部、社会科学教学部、大学外语教学部、大学体育教学部)、3系(医学影像系、医学检验系、口腔医学系)  

重点学科

学科

精品课程

现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

贵阳医学院

学、内科学(血液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其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作为1993年批准的我省第一批省级重点学科,于2001年在省级评估中获得“优秀学科”称号。  

博硕点

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始于1981年,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单位;“向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授予硕士学位”单位;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单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于2003年9月批准成为我院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23个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肿瘤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儿科学、眼科学、麻醉学针灸推拿学、药理学、药剂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荣誉

2002~2004年,获科研项目总数为413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分别为2项、4项、6项。其它国家级(科技部、教育部等)基金13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3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获国家专利授权5件。

2002~2004年,全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473篇,其中权威和重要期刊351篇,以第一作者和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被SCI收录的论文共82篇。出版学术专著55部,主编或参编教材87部。

贵阳医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校园整洁美丽、设备先进、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的充满了现代化气息的省属医科院校。  

教学科研成果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我院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7名教授获省级教学名师奖,1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科研工作方面也居全省医药院校之首,近年来,我院共获各类科研奖项67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38项。我院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务院各部委、贵州省政府的各种科研项目近500项,获科研经费8000余万元。取得中华医学二等奖和其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0多项。全院教师中担任国家级专业学会的理事和委员30余人,全国性学术杂志编委100余人,主办杂志2份、协办国家级期刊1份;贵州省省级医学会及各分科学会负责人、地方性医药杂志编委大多数均由我院教师承担。  

学院发展

七十年来,贵医人始终铭记李宗恩院长提出的“诚于己,忠于群,敬往思来”的校训,秉承

附属医院外科大楼

“教学立校、文化建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博采众长、服务地方、励精图治、团结拼搏,走过了创建于抗日高潮、扎根于贵州沃土、成长于建国之后、发展于改革开放的年代、壮大于迈向新世纪的历史轨迹,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3万余名本、专科生和1800余名硕士研究生,为贵州乃至全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全院10000余名学生、2400余名教职医护员工正向着“西南一流、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省属重点医科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关于“贵阳医学院”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