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育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教育(education of TCM),为培养训练中医专门人才的方式。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历了师徒传授、宫廷太医署教学、近代私人办学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教育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1956年及以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创建中医学院,1978年开始了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

目录

古代民间医教

在两晋南北朝之前,中国尚无专门的医学教育机构,医学知识主要依靠家传师授。古代名医多随老师个别学成,如扁鹊师长桑君、淳于意师公乘阳庆、张仲景张伯祖等。民间医学教习活动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投师学艺,如戴原礼、王履投师朱丹溪罗天益投师李东垣,均成为一代名医。这种方式造就了很多医生,为中医学不同流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一是家传技艺,一些医生的绝技不愿外传,只愿世代传承;医生家庭的子弟从小耳濡目染,也具有较好的学医条件。这种方式培养了不少医生,如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徐之才,其先祖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叔响徐嗣伯徐謇徐文伯、徐践、徐雄等皆为名医。徐氏一门六代,以医业家传,学贯南北,是当时极有名望的医学世家。此外,还有一些读书人或仕途失意者通过自学掌握医学知识。若读某人所著的医书成才,则称为“私淑”某人,如张子和私淑刘河间张景岳私淑李东垣。家传师授的培训方式尽管有很大局限,但也有不少优点:可使学生当面聆听老师的教诲、指点,直接体察老师的专业特长,便于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学到老师临证中的宝贵经验;由于是在随师的实践中铸成学业,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临床能力。

古代官医教育

据《唐六典》载:“晋代以上手医子弟代者,令助教部教之”,说明晋代已经有国家主管的医学教育。在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太医令秦承祖奏请置医学以广教授,这是中国最早由政府设立的医学学校。但该校到元嘉三十年(453)即告停办。北魏曾有为医学教育而设置的太医博士太医助教。隋代正式设立太医署,属门下省管辖,下设医、咒禁及按摩三科,每科设博士及助教各二人,以教授学生。唐代,宫廷医学组织已比较完善,医学教育规模也随之扩大。唐代于624年成立的太医署设有医、药两个部分,并附设药园。医学部分又分为四科,即医科、针科、按摩及咒禁,而以医科的规模为最大,并且纳入了经学教育的轨道。修业年限为3~7年不等,所有的学生都先学中医经典著作《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针灸甲乙经》等,然后分科。太医署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每月、每季、每年都要对学生进行考核。考生按考试成绩优良程度的不同,分别被授予医师、医工等职称。唐代的太医署是当时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组织最完备的医学校。宋代改太医署为太医局,负责医学教育,太医局有时隶属太常寺,有时又改属国子监,其教师则从翰林院挑选。除太医局外,各府、州、县也设立了相应的医学校。太医局设大方脉科(内科)、小方脉科(儿科)、风科、眼耳科、疮肿兼折疡科、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九科,后扩为十三科(耳、咽喉针灸、书禁等独立成科)。考试分两部分,先考三经大义,包括墨义(基础理论)、脉义、大义(医学与天文、地理即天人相应等),后考假令、论方,即根据提问的症候选方议药。在一个时期中五运六气也曾经作为考试内容。元代设太医院负责宫廷的医疗保健,设医学提举司掌管医学教育的行政事务。学制沿袭,对十三科的分科略有合并,总计为十科。明代仍设太医院,医学生主要从医家子弟中选择,称为医丁。地方医学则于府设正科,州设典科,县设训科。学科设置又把元代的十科扩大为十三科。清代太医院初期承袭明制,将十三科增减为十一科(去金镞、祝由按摩科,增设痘疹科)。道光年间曾一度将口齿、咽喉合并为一,取消针灸、痘疹科。

近代中医教育

清代后期出现了近代中医学校,1885年浙江名医陈虬在瑞安创办利济医学堂,这是一所接近现代教育体制的中医学校。为了配合教学,陈虬还开办了利济医院,并出版了刊物《利济学堂报》。该校持续了10余年,培养学生300多人。1906年罗熙如、黎棣初等在广州创办广州医学求益社,1912年改名广州医学卫生社,1916年该社又衍生有广东医学实习舍官,1924年又在该社基地上成立了广州光汉中医专门学校。学制初为4年,后改为5年,开设中医、西医等各门课程27门。迄止1947年,共毕业学生15届,约474人。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随着废科举兴学校之风的兴起,中医界也有人试办过一些过渡性的中医教育事业,如1910年丁福保举办了函授新医学讲习班(以介绍西医知识为主),1910年袁焯创办的镇江自新医学堂等。但成效不大。嗣后,北洋政府拒中医教育于教育法令之外,迫使中医界觉醒,先后办了一些很有成效的中医学校。例如,1915年丁甘仁等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16年朱成璈、张山雷在浙江创办的私立朱氏中国医药学校,1924年郑守谦在湖南建立的明道医校,1925年恽铁樵创办的遥从(函授)中医学校,1929年萧龙友孔伯华创办的北京国医学院等,1932年施今墨等筹建华北国医学院。特别是30年代各省中医学校相继创办,如四川高等国医学校(1930)、私立福州中医专门学校(1931)、湖北国医专科学校(1933)、江西中医专门学校(1933)等。持续时间最长的当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该校于1931年筹办,1934年正式开学,学制5年,课程达30门,到1955年共有21届毕业生(571人),1956年在该校基础上成立了广州中医学院。影响最大的则是1915年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该校锐意进取,学风端正,理论联系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名医毕业于该校,如陈存仁、秦伯未、王慎轩、许半农、沈石顽、张赞臣章次公程门雪黄文东严苍山等。

1929年国民党政府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由余云岫等人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提案中包括禁止成立中医学校。这一提案因全国中医界的反对,未能施行,国民党政府还连续发布了一些歧视中医的法令。在这种逆境中,一批有志于挽救、发展中医和热心中医教育的人,冲破障碍,兴办了一批中医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人才,涌现出丁甘仁、谢观、张山雷、秦伯未、包识生、王慎轩、施今墨、萧龙友等近代著名的中医教育家。

现代中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医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50年代初期,大多数省市先后成立了中医进修学校。1952年卫生部委托北京医学院举办了中央卫生部中医药专门研究人员学习班(五年)。1955年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正式成立,同时举办了全国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1956年,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4所中医高等院校首批成立。到1965年,大部分省(市)设立了中医学院,全国中医学院达22所。编写、审定、出版了中医学院试用教材18种,这是中医发展史上的第一批全国统编教材,为中医学术体系的系统化做出了贡献。至1997年底,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已发展到28所,民族医学院有2所。在校的本科、专科生4万余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1700余人。中等中医学校、中医护士学校、针灸推拿学校有45所,并有65所卫生学校设置了中医、中药、针灸、民族医学等专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在校生共达39300余人。全国各地还普遍开展了函授大学、夜大学和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医院校有20所开办函授大学,18所开办夜大学,在校学生17 100余人。1990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分析了学校教育与师承授受教育的利弊后,确定学校教育作为现代中医教育的主体,辅以师承授受的教育方式,二者并存,互相补充,以完善中医教育体系。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国外来中国学习中医药的人越来越多,现在中国有世界卫生组织(WHO)承认的7个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已经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数千名针灸医生。中医教育开始进入国际化阶段。

关于“中医教育”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