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低血糖症
A+医学百科 >> 药源性低血糖症 |
导致低血糖症的病因非常多,其中由某些药物的应用而出现的低血糖症称为药源性低血糖症。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胰岛素制剂和磺脲类及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的应用也增多,严格控制高血糖不可避免地出现低血糖。上述药物引起低血糖主要见于药物应用剂量过大、用法不当、摄食不足和不适当的运动等。老年和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应用氯磺丙脲、格列本脲极易发生严重、顽固和持续的低血糖;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可发生未察觉的低血糖症。因此上述降糖药物宜从小剂量开始,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防止因低血糖症而诱发的脑血管意外和(或)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和促胰岛素分泌剂治疗时,应注意合并其他用药时的相互作用,许多药物如喷他眯(pentamidine)、水杨酸类、对乙酰氨基酚、磺胺甲嗯唑、三环类抗抑郁药、ACEI等可增强降糖作用,有诱发低血糖的危险。
参看
参考文献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医学教材.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出自A+医学百科 “药源性低血糖症”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8%8D%AF%E6%BA%90%E6%80%A7%E4%BD%8E%E8%A1%80%E7%B3%96%E7%97%87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药源性低血糖症”的留言: | ![]()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