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药性(nature of drug),中药所具有的与治疗作用有关的性能。可概括为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正邪斗争,导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机能失常的结果。故中药的治疗作用,主要是扶正驱邪、消除病因、纠正紊乱的脏腑气机及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现象,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中药所以能治病,与药物自身的性能(药性)有关,而前人认为药物多有偏性,故明代张景岳说:“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盛耳,欲救其偏,则惟气味之偏者能之。”是说只有用药物的偏性,才能纠正疾病的偏胜。清代徐大椿(洄溪)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药性来自药物自身所含的有效成分、生物活性及其药理作用,与药物的品种、产地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研究中药药性产生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中药药性理论,又称中药药理,现已发展成中药药理学这一专门学科。它是中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所产生的不同治疗作用所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关于“药性”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