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心理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竞赛心理(psychology of competition),运动员在竞赛条件下的心理特点及其对竞赛产生的影响。运动竞赛的基本特点是参赛双方都力争获得胜利,这种追求优异成绩的积极心理倾向可促使运动员克服各种困难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运动竞赛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因而运动员的成绩会得到社会的评价。观众、舆论、新闻媒介的评价,运动集体、政府部门以及国家的期望和要求等,对运动竞赛心理均会产生重大影响。运动竞赛中,运动员身心都处于紧张状态,因此,竞赛对运动员的感知觉、思维、想象、记忆、注意以及能力、性格等都有很大影响,尤其是运动员的情绪起着很大的作用。运动竞赛中运动员的情绪可分为积极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为:振奋、激动、自豪感、义务感、荣誉感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主要有焦虑、恐惧和不安感等。影响运动员情绪的条件有:比赛的规模、比赛的任务、双方力量的对比、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和比赛经验、比赛动机及运动员个性特点等。但是,通过一定的训练,运动员可以在复杂条件下,主动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竞赛开始以前,运动员对竞赛的认识及由此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使身体功能发生某些条件反射性变化,这称为运动员的赛前状态。它主要有4种:①过分激动状态,又称为赛前热症,特点是运动员情绪高度紧张,对比赛任务表现得过度兴奋、焦虑、惊慌甚至害怕。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的情绪很不稳定,往往注意不集中,知觉不准确,思维紊乱,记忆减弱,动作忙乱、失调。②赛前淡漠状态,特点是运动员情绪低落心理过程缓慢、知觉范围缩小、注意涣散、思维迟钝,致使运动员萎靡不振,甚至不想参加比赛。③赛前盲目自信状态,特点是运动员情绪愉快,但盲目乐观,对即将进行的比赛的复杂性和困难估计不足,过高估计自己或本队的力量,相信能轻易取胜;他们在赛场上,往往注意强度下降,知觉、思维均较迟钝,动作反应也较迟缓无力。④战斗准备状态,特点是运动员对比赛任务有清楚的认识,情绪饱满,渴望参加比赛,而且知觉精确、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动作反应快。由于运动员的气质、性格、比赛经验、训练程度等方面不同,会使运动员产生不同的赛前状态,并出现不同的比赛结果。

关于“竞赛心理”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