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量气刺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医学电子书 >> 《黄帝内经太素》 >> 卷第二十三九针之三 >> 量气刺
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太素目录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第六十七《行针篇》。自“或神动而气先针行”至末,又见《甲乙经》卷一第十六。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岐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

夫为针之法,以调气为本,故此六者,问气之行也。

平按:《甲乙》无“黄帝问”至“各不同形”二十八字;“病亦剧”作“病益甚”;“重阳之人”作“重阳之盛人”。

黄帝曰:何谓重阳之人?岐伯曰:重阳之人,熇熇蒿蒿,言语善疾,举足善高,

重阳之人,谓阳有余也。熇,相传许娇反。熇熇蒿蒿,言其人疏怳也。

平按:“熇熇”《甲乙》作“矫矫”。“蒿蒿”《灵枢》作“高高”。注“怳”,袁刻作“恍”。

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

五脏阴阳者,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故心、肺有余为重阳也。重阳之人,其神才动,其气即行,以阳气多也,故见持针欲刺,神动其气即行,不待针入,其人与之刺微为易也。

黄帝曰: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

自有重阳,要待针入,其气方行,故须问之。

平按:《甲乙》无此一节。

岐伯曰:此人颇有阴者。黄帝曰:何以知其颇有阴也?岐伯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欲知重阳仍有阴者,候之可知。但人多阳者其心多喜,多阴者多怒,仍有数怒易解,即是重阳有阴人也。重阳有阴人,其气不得先针行。

平按:“合”上,《灵枢》、《甲乙》有“离”字。

黄帝曰:其气与针相逢奈何?岐伯曰: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

阴阳和平之人,以其气和,故针入即气应相逢者也。

黄帝曰:针以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沉者藏,故针以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

多阴少阳之人,阴气深而内藏,故出针后,气独行也。

平按:《灵枢》“针以出”作“针已出”;“阳气浮,沉者藏”作“阳气浮者内藏”,《甲乙》同。

黄帝曰:数刺乃知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注难,故数刺乃知也。

知者,病愈也。其人阴多阳少,其气难宣,故数刺方愈也。

平按:“气注难”《灵枢》、《甲乙》作“气往难”,据上文经云:“其气易往”,恐系“往”字传写之误。

黄帝曰:针入而气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此皆粗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

刺之令人气逆,又刺之病甚者,皆是医士不知气之浮沉,非是阴阳形气之过也。

32 量缪刺 | 量顺刺 32
关于“太素/量气刺”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