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外科大成 书名:外科大成 作者:祁坤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65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外科大成》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5%A4%96%E7%A7%91%E5%A4%A7%E6%88%90 <目录> <篇名>自叙 属性:余赋质椎鲁。家世业儒。舞象时即肄力于八股之间。学未窥斑而严君见背。时先师戴望之以明经高 等擅岐黄业。语余云。先正有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治生即治世也。子盍图之。遂奋志攻苦。一切桐君 之所秘。雷公之所传。琼函宝笈。靡不搜采。大约内科一门。前贤之论述似详且尽。而外科诸书。或博而 寡要。或隐而未备。鹤长凫短。豕腹龙头。心窃疑之。简练揣摩。少有弋获。幸而入侍内庭。谬承委试。奏功 甚多。然亦并无他术。惟能辨气禀有浓薄之殊。风土有寒温之异。今所不经见之异症。古所不必有之 奇方。驱一己匠心。变通于前辈之遗意。日积月累。未能成帙。庚子春。先慈弃世。读礼之余。悉取诸书而 折衷之。有言症而不言脉者。有图形象定名色而不分穴次者。有辨大毒而忽小 者。有小毒反详而 大毒反略者。紊乱无次。未可枚举。僭为考订。汇成一书。重者删之。缺者补之。讹者正之。乱者绪之。其法 首列六脉。则邪正虚实若眉分。次列三因。则病源若犀照。再次则列阴阳善恶生死顺逆之诀。辨之则 吉凶立判再次则列肿疡溃疡二治,则先后治法内外诸方无不具矣。又按部位分经络定穴次辨名 色。各列于后焉。其调理总不外乎前肿溃二治之中。其稍异者则列本症之下。以补缺略也。其中又有 内外相似者。又列各门于本部之后。以便参考。少赘以区区之一得。是集也。辨症辨名从博。虽微疵悉 备而不遗。用药用方从约。在单刀直入以取效。至于独悟之心法。不传之秘方。皆为一盘托出。不复珍 惜。嗟乎。自古用药者如用兵。兵有以正胜、奇胜、多胜、寡胜、车胜、骑胜、舟胜、五花胜、八阵胜。在审其势之 所必用。故一发而奏功。攻毒者如攻贼。贼必有穴。即左洞庭。右太行。铁壁千层。羊肠九叠。而察其穴之 所必在。驰一旅可以受缚奏凯之续。岂曰小成。因名其集曰外科大成。以公天下。坤也不敏。大成讵敢 易名哉。不过因累积之功而统言之耳。爰使天下之人。偶有滑和之患。开卷了然。可以尽谢医师矣。乌 得云以书为御者。不尽马之情耶。因缕述一腔之苦衷如下。不敢乞光于大人先生之鸿藻。弁端以张 楚。 \x时康熙四年岁在乙巳仲秋之吉太医院御医燕越祁坤广生甫识。\x <目录> <篇名>序 属性:源家世山阴。习儒学。自家忠敏公殉前明难后业医。先王父广生公、幼敏悟。通儒书。诸子旁流。靡不详 究其义。更以外科医世鲜精者。尤加考求。冥搜幽索。遂尽其奥 。膺世祖章皇帝召。以御医侍值内庭。 先王父性谨慎自重。圣祖仁皇帝尤嘉信之。赐与优渥。累擢太医院判官。遇休沐。兀坐一室。先大人昭 远公与诸伯叔侍。环列惟医家书。发疑问难。校 折衷。隆寒盛暑。常丙夜。乃命就寝。在直庐。或中夜有 得。必索火记之。会丁曾王母忧家居。更简练揣摩。订为书。颜之曰外科大成。凡四卷。部类三十有二。锓 而藏其板于家。是时先大人亦以御医侍值内庭。性实介慎。历事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两朝恩眷 特殊。赠太医院判官。忆源方垂髫。先大人即以大成课源兄弟。而冢兄弘涛早世。季弟国兴成戊戌进 士。乃心王事。又不果卒业。先大人尝训源曰、嗣我家学人。其惟汝乎。源不肖。惟恐不克仰承。用是黾勉。 不敢自逸。于今五十余年。己未冬。今上谕太医院判官吴谦等纂医宗金鉴一书。以源世外科医。 钦命纂修。源识谫学陋。何所与能。惟窃取先王父大成之意旨而敷扬之耳。而谬叨优录。感愧交并。嗟 夫、医者意也。意之所之。死生系焉。矧外科之六脉三因。阴阳善恶。端杂绪棼。黍粟不辨。有失之尺丈而 不知者。是编也。义晰辞明。字释句解。部分类别。领挈纲提。疮疡之微者无不载。方法之善者无不备。集 曰大成。洵可谓集外科之大成也与。源年届七旬。两儿邦相邦柱俱驽钝。深惧先业失传。缘命坊人印 行海内。非特业是科者。有所式循。庶几先王父之精神学问。亦不至湮没云尔。 \x时乾隆岁次癸亥秋七月既望孙男宏源敬识\x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痈疽之脉 属性:粤稽炎农御世。而医之名始立。夫医者济世之统名也。名虽一而实有内外科之异也。科之分有内外。 盖因人之疾有内外故也。因其疾以命医。神而明之。则因内可以推外。由外可以测内。精微之理。岂易 言哉。胡为乎今之重于内者精其内。而疮科或有所遗。专于外者精其外。而方脉或有未谙。斯二者诚 未合乎中庸之道。不几失先正之薪传乎。故惟仁者之心。深长周密。思欲兼之而无遗内遗外之憾者。 必先以脉为首务也。灵枢经云。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嗟嗟。神其难言也。夫诚 以病在脏腑。不能以告人而脉告之。脉不能以接人而指接之。则是脉也者。乃天真委和之气。非图可 状。非言可传。维在人之会心而已。独不见王叔和之脉经乎。王忠父之脉旨乎。李濒湖之脉学。戴同父 之刊误等书乎。寓之于目。悟之于心。措之于指。运之于意。于是乎病之浅深无不彰明较着也哉。是以 诊脉之道。不易精也。因其不易精而竟忽之。其误天下也多矣。爰采脉学歌诀。辨脉之形象。并遴外科 肿溃脉法辨症之顺逆。颜之卷首。聊补学人上达之功云尔。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痈疽之脉 属性:\x浮\x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 (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为(濡)脉(散)似杨花无定踪。肿疡为虚为风。溃疡为虚宜补 沉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肿疡为邪气深。溃 疡为遗毒在内。 \x迟\x 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源。脉来三至号为迟。小驶 于迟作(缓)持。迟细而难知是(涩。)浮而迟大以(虚)推。 肿疡为寒为虚。溃疡亦为寒为虚。 \x数\x 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数比平人多一至。(紧) 来如数似弹绳。数而时止名为(促。)数见关中(动)脉形。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实宜 凉泻虚宜补。肺病秋深却畏之。 肿疡为热。数而洪者欲脓。溃疡为病进。数甚者难医。 \x滑\x 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 肿疡为热为痰。溃疡为热为虚。为邪气未退。 \x涩\x 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蚕食叶慢而艰。参伍不调名曰涩。轻刀 刮竹短而难(微)似杪芒微 甚。浮沉不别有无间。 肿疡为气实气滞。溃疡为血虚。为脉病相应。 \x虚\x 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浮大似慈葱。 肿疡宜内托。溃疡宜大补。 \x实\x 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 强。热蕴三焦成壮火。通肠发汗始安康。实脉浮沉有力强。(紧) 来弹索转无常。须知(牢)脉帮筋骨。实大微弦更带长。 肿疡为邪气太盛。溃疡为邪气不退。 \x长\x 过于本位脉名长。(弦)则非然但满张。弦脉与长争较远。良工尺度自能量。 肿疡为有余。宜内消溃疡为气治则易愈。 \x短\x 两头缩缩名为短。(涩)短迟迟细且难。短涩而浮秋喜见。三春为贼有邪干。 肿疡为元气不足。溃疡为大虚宜大补。 \x洪\x 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滔滔应夏时。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狐疑。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 来盛似波澜欲知(实)脉参差处。举按弦长 坚。 肿疡为热盛。宜宣热拔毒。壮实者下之。溃疡为邪气盛。药之不退者难愈。 \x微\x 微脉轻微瞥瞥乎。按之欲绝有如无。微为阳弱(细)阴弱。细比于微略较 。 肿疡为虚。服药渐充者佳。溃疡亦为虚。若微而匀者为脉病相应。 \x紧\x 举如转索切如绳。脉象因之得紧名。总是寒邪来作寇。内为腹痛外为疼。 肿疡脉浮紧。发热恶寒。或有痛处。是为痈疽。溃疡主气沉滞。为有外寒。 \x缓\x 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 轻风。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中。 肿疡为虚。溃疡为有胃气。为脉病相应。 \x芤\x 中空傍实乃为芤。浮大而迟虚脉呼。芤更带弦名曰(革。)血亡芤革血虚虚。 肿疡为血虚。溃疡为脉病相应。 \x弦\x 弦来端直似丝弦。(紧)则如绳左右弹。紧言其力弦言象。(牢)脉弦长沉伏间。 肿疡主血气不和。为痛。溃疡为血虚。双弦为贼邪侵脾。加数则危矣。 \x革\x 革脉形如按 皮。芤弦相合脉寒虚。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虚或梦遗。 \x牢\x 弦长实大脉牢坚。牢位常居沉伏间。(革)脉芤弦自浮起。革虚牢实要详看。 肿疡为邪盛。溃疡为邪气不退。 \x濡\x 浮而柔细知为濡。沉细而柔作(弱)持。(微)则浮微如欲绝。(细)来沉细近于微。 \x弱\x 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 肿疡宜托里。溃疡为脉病相应。宜补。 \x散\x 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不必医。散脉无拘散漫然。濡来 浮细水中绵。浮而迟大为虚脉。芤脉中空有两边。 肿疡为气虚不收。溃疡独见者死。 \x细\x 细来累累细如丝。应指沉沉无绝期。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却相宜。 细为气聚血少。有此症者逆。 \x伏\x 伏脉推筋着骨寻。指间才动隐然深。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症属阴。 肿疡为阴中伏阳邪。溃疡为阳伏阴中。为内蚀。为流注浸淫。难治。宜温补。 \x动\x 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其原本是阴阳抟。虚者摇兮胜者安。 动主痛。阳动汗之。阴动温之。 \x促\x 促脉数而时一止。此为阳极欲亡阴。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可生。 肿疡为热为病进。溃疡为热不退。渐进者死。 \x结\x 结脉缓而时一止。独阴偏胜欲亡阳。浮为气滞沉为积。汗下分明在主张。 肿疡为气结。溃疡为气不调。则危。 \x代\x 动而中止不能还。复动因而作代看。病者得之犹可疗。平人却与寿相关。数而时止名为(促)缓 止须将结脉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结生代死自殊途。两动一止三四日。三四动止应六七。五六一止 七八朝。次第推之自无失。 肿溃俱不利。 脉数不时见。当生恶疮。脉数身无热。内有痈脓。脉数应当发热而反恶寒。若有痛处。当发痈。 脉浮而数。 肿在外。宜先托里。恐邪入内。脉沉而实。宜先疏通。以绝其源。脉不浮不沉。无内外症。知其 在经。宜和荣卫。 脉数发热而痛者发于阳。脉不数不发热而痛者发于阴。 痈脉宜洪大而数。若沉紧者死。疽脉宜沉而实。若浮洪而散者死。 痈疽无脉者气闭也。宜行气。其脉自见。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痈疽之源 属性:人身之气血。与天地同流。人身之经络。与昼夜同度。苟或六淫之感。七情之伤。饮食不时。房劳不节。致 使阴阳乖错。荣卫蕴结而成痈者。总不出于三因。故以三因首例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痈疽之源 属性:运气痈疽有四。 一曰、火热助心为疮疡。经曰。少阴所至为疡疹。又云。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甚则疮疡。又云。少 阴司天之政。补之气。寒乃始。阳气郁。炎暑将起。中外疮疡。又云。少阳所至为疮疡。又云。少阳司天之政。 风热参布。太阴横流。寒乃时至。民病寒中。外发疮疡。初之气。候乃太温。其病肤腠中疮。二之气。火反郁。 其病热郁于上。疮发于中。三之气。炎暑至。民病脓疮。又云。太阳司天之政。初之气。气乃太温。肌腠疮疡。 此皆常化。病之浅也。又云。少阴司天。热淫所胜。甚则疮疡。又云。少阴司天。客胜。甚则疮疡。又云。少阴之 复。病 疹痈疽痤痔。又云。火太过曰赫义。其病疮疽血流。又云。火郁之发。民病疮疡痈肿。此是邪变。病 之甚也。 二曰、寒邪伤心为疮疡。经曰。太阳司天。寒淫所胜。血变于中。发为痈疡。病本于心。又云。太阳司天之政。 三之气。寒气行。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又云。阳明司天之政。四之气。寒雨降。民病痈肿疮疡是也。 三曰、燥邪伤肝为疮疡。经曰。木不及曰委和。上商与正商同。其病支发痈肿疮疡。邪伤肝也。又云。阳明 司天。燥淫所胜。民病疮疡痤痈。病本于肝是也。 四曰、湿邪疮疡。经曰。太阴司天。湿气变物。甚则身后痈。又云。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疮疡于中。流散于外 是也。 上四条天行时气也。此由外感。故曰外因。然外来之因。则肌肉血脉筋骨受之。其见症多寒热交作。筋 骨疼痛。及湿痰流注。风湿风温。时毒等类。治宜发之。如苍术复煎散、绀珠丹之类。经云。汗之则疮已。使 荣卫通行。邪气不得干于内也。又云。阳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又云。此寒气之种。八风之 变。四时之病。以其胜者治之。此亦外因也。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痈疽之源 属性:经云。气宿于经络。与血俱涩而不行。壅结为痈疽。不言热之所作而后成痈者。为由七情内郁而成。或 兼竭力房劳。阴虚所致。又云。形乐志苦。病生于内。此由内伤。故曰内因。然内伤之因。则五脏受之。其见 症疮多坚硬。根蒂深固。二便不调。饮食少进。外软内坚。平陷无脓。表实里虚。毒多难出。治宜托里以培 其本。禁用驱热、拔毒、汗下之剂。书云。才得肿痛。参之脉症。但有虚弱。便与滋补。气血无亏。可保终吉。经 云。肺乘肝则为痈。又云。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此脏腑之变。亦属内因也。脏腑 之变。乃八风之变。皆寒痈例也。其形坚硬如石。或皮不变色。或捻之不痛。治宜温补以回其阳。如参、附、 、术之类是也。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痈疽之源 属性:经云。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又曰。荣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荣气、胃气也。盖饮食入胃。先输于脾而 朝于肺腑百脉。次及于皮毛。先行阳道。下归脏腑。而气口成寸矣。夫膏粱之变者。则荣气太过。不能走 空窍而行皮毛。反行阴道。逆于腠理而生痈肿。此肌肉实滞而然也。饮食之亏者。则荣气不及。不能走 空窍而充皮毛。短而不盈。凝于腠理。而生痈肿。此肌肉虚涩而然也。或兼房劳不节者。则肾水亏损。肾 水亏损则反从湿化而上行。其疮多生于胸背。书言。大疔者痈之最重者也。 此不属内外两因。故曰不内外因。然不内外因。则脾肾二经受之。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隔。 治宜审症脉之虚实。辨形色之顺逆。知所从来。用以补泻。如荣气太过者。治宜大泻以夺气壅。如贵金 丸、排脓散之类。荣气不及者。治宜大补以滋气少。如异功散、十全大补汤之类。真阴亏损者。治宜托里 补虚。如神效托里散、内固黄 汤之类。禁用五香等药。复损其阴。 其有瘰 、痰注、气痞、瘿瘤之属。生于肉里膜外者。亦属不内外因也。治以养气血。调经脉。行痰开郁。健 胃和中之法为善。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痈疽之别 属性:痈发于六腑。为表为阳。为热为实。其发迅暴。如燎原之火。故热痛高肿。侵长广大。皮薄光软以泽。多有 椒眼。或作便闭。发渴发逆以拒之。由正气内固。不能下陷。是以五脏终不伤也。 疽之发于五脏。为里为阴。为冷为虚。其发停蓄。如陶室之火。内消骨髓。故无热、无肿、无痛。形如 。色 淡而坚。甚则如牛领之皮。见七恶逆症者死。(七恶逆症歌见后)阳中之阴者。似热非热。虽肿而虚。赤而不燥。痛而 不脓。浮而复消。外盛而内腐。其人多肥。肉紧而内虚也。阴中之阳者。似冷非冷。不肿而实。赤微而燥。痛 而有脓。外不盛而内烦闷。其人多瘦。肉缓而内实也。 阳症变而为阴者。草医凉剂之过也。阴症变而为阳者。大方热药之骤也。然阳变为阴。为犹可返于阳 也。其症多生。阴变为阳。为不久复归于阴矣。其症多死。阳症有热。则气血行而生肌。阴症无热。则气血 滞而不敛。故云。有热无热为生死之诀。观此。则知痈疽有阴阳表里虚实之分。而无大小之别也。第恐 犹有未悉者。再续阴阳、善恶、生死、顺逆、等歌。内消、内托、虚实等治。使一见了然。庶无舛误。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痈疽之别 属性:痈疽不论上中下。惟在阴阳二症推。发背虽有正与偏。要取高低两样看。纯阳初起必 肿。更兼身热 有微寒。顶如尖字高突起。肿似弯弓根有盘。七日之间多 痛。二七之期脓渐漫。动息自宁食知味。二 便调匀无泻干。肿消脓溃精神爽。脱腐生新气血完。五善自然臻并至。七恶全无半点干。痛便随脓减。 肿退自肌宽。新肉已生红艳艳。腐皮自敛白漫漫。一身多爽快。五脏尽和欢。此属纯阳俱易治。百人百 可保全安。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痈疽之别 属性:纯阴初起不知疮。粟米之形疙瘩僵。不红不肿不知痛。少热少 少提防。七朝之后身体倦。疮根平大 喜浇汤。顶不高兮根不活。色不光兮腐不瓤。陷软无脓空结聚。脉浮散大细飞扬。饮食不餐身战战。尝 汤止许意忙忙。疮上生衣如脱甲。孔中结子似含芳。脓多臭秽身难便。举动怆惶韵不长。疮形成紫黑。 面色变青黄。精神昏愦多鼾睡。言语无人自发扬。口干多舌强。痰喘定身亡。此属纯阴俱不治。百人百 可到泉乡。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痈疽之别 属性:阴阳之症两相交。生死同兼事可招。微热微寒微赤肿。半昏半爽半平高。脉来虽数多无力。饮食虽餐 便不消。肿而不溃因脾弱。溃而不肿为脓饶。大便多沸小便数。上身有汗下体焦。五善虽兼有。七恶未 全逃。口渴喜茶肠腹痛。面浮餍饮足心高。心烦不稳睡。神乱怕音焦。投方应病方为妙。阴转为阳渐可 调。心真造化。尔命坚牢。逢之任是神仙手。半死余生定莫逃。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痈疽之别 属性:心善精神爽。言清舌润鲜。疮疼兼不渴。睡醒得安然。肝善身轻便。因烦自不烦。指头红活色。坐起觉 平康。脾善唇滋润。衾帏兰麝香。凡餐俱有味。脓浓更肥黄。肺善声音响。无痰韵更长。肌肤多滑润。 大便自寻常。肾善诚为要。水深火自降。口和兼不渴。小水得稀长。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痈疽之别 属性:一恶神昏愦。心烦舌上干。疮形多紫黑。言语自呢喃。二恶腰身强。目睛邪视人。疮头流血水。惊悸是 肝。三恶形消瘦。脓清臭秽生。疮形多软陷。脾败不知疼。四恶皮肤槁。声嘶韵不长。痰多兼喘急。 鼻动肺将亡。五恶成消渴。随饮即随干。形容多惨黑。囊缩肾家端。六恶身浮重。肠鸣呕呃频。大肠 多滑泄。脏腑并将倾。七恶疮倒陷。形如剥鳝同。四肢多冷逆。污水自流通。 善属腑症。病微邪浅。更能慎起居。节饮食。则勿药亦愈。恶属脏症。多因元气虚弱。或汗下失宜。胃气 受伤。或寒凉克伐。以致邪气愈实也。法当纯补胃气。多有可生者。宜于溃疡主治诸方内对症施治。 此外更有溃后发热恶寒作渴。或怔忡惊悸。寤寐不宁。牙关紧急。或头目赤痛。自汗盗汗。寒战切牙。 手撒身热。脉洪大按之如无。或身热恶衣。欲投水中。其脉浮大。按之微细。衣浓仍寒。此气虚极。传变 之恶症也。手足逆冷。肚腹疼痛。泄泻肠鸣。饮食不入。吃逆呕吐。此阳气虚。寒气所乘之恶症也。有汗 而不恶寒。或无汗而恶寒。口噤足冷。腰背反张。颈项劲强。此气血虚极。变痉之恶症也。俱急用参、 、 归、术、附子以救之。间有得生者。不可因其症恶。遂弃而不治。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痈疽生死法 属性:初生如粟。里可容谷。外面如麻。里大如瓜。外面如钱。里可容拳。起势大。终无害。未老先白头。无脓软陷 休。疮从疙瘩起。有脓生方许。肿溃气昂昂。不治自安康。根高顶又高。八十寿还饶。 肿易腐烂。任大终 无恙。疮高热 疼。虽苦必然生。疮软无神气。应补方为益。肉肿疮不肿。必竟生疑恐。脓秽不进食。泄泻 黄泉客。疮色猪肝紫。无脓必定死。绵溃不腐烂。内怕葡萄嵌。仰卧不知疼。阴症命难生。腐尽有败气。笑 里终生祟。根散疮平塌。神仙无治法。久病目露神。必竟命难存。面忽似涂脂。十日后分离。败中有红肉。 虽重生门路。新肉如板片。不食终须变。手足皮枯槁。血败生难保。唇白眼无神。腹胀泻将倾。腌气不 气。虽重多生意。眼眶黑气浓。痈疽怕此逢。房中香馥馥。是病终为福。疮热身微热。轻病何须说。生死此 中求。片言一可决。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察形色顺逆法 属性:凡阅人之病。必先视其形色。而后与脉病相参。诚识于始。以决其终。百无一失矣。曷言之。阴病见阳色。 腮颧红鲜。阳病见阴色。指甲呈青。此二者俱死。又身热脉细。唇吻反青。目珠直视者死。面如涂脂。色若 土黄、油腻、黑气涂抹者死。唇舌干焦。鼻生烟煤。眼神透露者死。形容憔悴。精神昏短。身形缩小者死。喘 粗气短。鼻 睛露。语言谵妄者死。循衣摸床。遗尿失禁。撮空者死。头低项软。眼视无神。吸吸短气者死。 皮破无血 肉绽烂班。麻木不知痛庠者死。齿黄色如煮豆。唇白反理无纹。耳黑枯焦不听。人中缩而坦 平。口张气出无回闭。鼻煽相随呼吸行。汗出如珠不散。痰若胶而坚凝。出血红如肺色。指甲弯而滞青。 神昏神浮。神乱神离。缁衣生满面。黑气惨天庭。逢之都没命。法在此中评。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内消内托法 属性:\x内消\x 消者、减也。于初起红肿结聚之际。施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之剂。必分之以虚实。如脉症俱实者。 汗利之。脉症俱虚者。滋补之。次分部位。佐以引经消毒之药。使气血各得其常。则可内消也。再如热渴 便闭。邪在里也。则疏导之。寒热 痛。邪在表也。则发散之。无表里症。邪在经也。则和解之。 \x内托\x 托者、起也。已成之时。不能突起。亦难溃脓。或坚肿不赤。或不痛大痛。或得脓根散。 或脓少脓清。或疮口不合者。皆气血虚也。主以大补。佐以活血祛毒之品。或加以芳香。行其郁滞。或加以温热。御其 风寒。如托里消毒散。随时加减之。候脓出肿消腐净。用参、 、归、术、大补之。甚加附子。使气血滋茂。则新 肉易生。是为内托也。又云。治痈以寒。是为内消。治疽以热。是为内托。内消内托。乃正治从治之义也。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虚实症治法 属性:肿溃诸症。须辨虚实。随行补泻。若或稍差。关系甚大。假如肿起坚硬脓稠者。疮疽之实也。肿下软慢脓 稀者。疮疽之虚也。泻利肠鸣。食少呕吐。手足并冷。脉弱皮寒。小便自利。或小便时难。大便滑利。声音 不出。精神不爽者。悉脏腑之虚也。大便硬。小便涩。饮食如故。肠满胀闷。肢节疼痛。口苦咽干。烦渴身热。 脉大神昏者。悉脏腑之实也。脓水清稀。疮口不合。聚肿不赤。肌寒肉冷。自汗色脱者。气血之虚也。肿 高色赤。寒热疼痛。脓稠壮热。头目昏重者。气血之实也。头痛鼻塞。目赤心惊。喉舌生疮。烦渴饮冷。睡 语切牙者。上实也。精滑便利。腰脚沉重。睡卧不宁者。下虚也。肩项不便。四肢沉重。目视不正。睛不了 了。食不知味。音嘶声败。四肢浮肿者。真气虚也。 肿痛甚。日久不溃。寒热往来。二便淋秘。心神烦闷者。 邪气虚也。又曰。真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诸庠为虚。诸痛为实。脉微细软者为虚。洪大而数者为实 也。脉症俱虚。虚则补之。和其气。托里也。脉症俱实。实则泻之。导其气。疏利也。脉症俱缓。缓则治本。用 平和之药。徐治之也。 主治之法。如肿高 痛者。神授卫生散解之。次用托里消毒散。漫肿微痛者。用托里散。如不应。加姜桂。 脓出反痛。气血虚也。宜八珍汤。不作脓。不腐溃。阳气虚也。宜四君子汤。加归、 、肉桂。不生肌。不收 敛。脾气虚也。宜四君子汤。加芍药、木香。恶寒憎寒。阳气虚也。宜十全大补汤。加姜、附。晡热内热。阴 血虚也。宜四物汤。加参、术。欲呕作呕。胃气虚也。宜六君子汤。加炮姜。自汗盗汗。五脏虚也。宜六味 丸。加五味子。食少体倦。脾气虚也。宜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喘促咳嗽。脾肺虚也。宜补中益气 汤。加五味、麦冬。欲呕食少。脾胃虚也。宜人参理中汤。腹痛泄泻。脾胃虚寒也。宜附子理中汤。小腹 痞。足胫肿。脾肾虚也。宜十全大补汤。加山药、山茱萸。泄泻足冷。脾肾虚寒也。宜十全大补汤。加附子。 热渴淋秘。肾虚阴火也。宜加减八味丸。喘嗽淋秘。肺肾虚火也。宜补中益气汤、加减八味丸。 大凡怯弱之人。不必分其肿溃。惟宜先补胃气。或疑参、 满中。或泥于气质素实。或为有痰勿服补剂。 或间有用者又加发散败毒等药。致使听补不偿听损。多致有误。殊不究疮疡之作。缘阴阳已亏。脓血 既泻。元气已惫。斯时也。不行温补。将何以恃。书云。才得肿痛。参之脉症。见有虚弱。便与滋补。气血无亏。 可保终吉。此古今不易之确论也。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经络大略 属性:人生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经络。犹捕盗不知界分。其能无诛伐无过之咎乎。岐黄问 答。以经络为主。惟经络一明。然后知症见何经。用何经之药以治之。了然无谬。如古之善射御者。自有 得心应手之妙焉。假如腹之中行。系任脉一经。开两傍系足少阴肾经。又开两傍系足阳明胃经。又开 两傍系足太阴脾经。此皆在腹中者。其乳之在上在傍。系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经 也。又开两傍则在两肋。系足厥阴肝经。又肋之后。背之傍。系足少阳胆经。其脊之两傍各两行。系足太 阳膀胱经。若脊之中行。系督脉一经。手之外廉。系手三阳经。手之内廉。系手三阴经。足之外廉。系足三 阳经。足之内廉。系足三阴经。头乃手足六阳经所会。如耳前后。系手足少阳经。颧之上下。系手足阳明 经。两 傍。系手足太阳经。其鼻之上行。仍系督脉一经。又凡各经支别交会与夫足三阴。皆循喉咙挟 舌本。又足厥阴随督脉会于巅。虽未得备陈分寸起止。实乃十四经之大略也。内经所谓分肉者正指 此耳。至于奇经八脉。亦皆有起止病患也。假如肋痛。便知其为肝经。不分内外男妇大小。皆可识症用 药。稍近后便知其为胆经。则又当随症加减矣。由些言之。则凡十四经所在。皆可类推也。 陀云。痈疽之作。其行也有处。其主也有归。如心之发于喉舌。肺之发于皮肤。脾之发于肌肉。肝之发 于筋肋。肾之发于骨髓是也。阴毒发于下。阳毒发于上。腑之发于外。脏之发于内。发于下者得之缓。 发于上者得之速。感于腑者易治。感于脏者难疗。故内曰坏。外曰溃。上曰从。下曰逆。近骨者多冷。久 而不愈。化血生虫。虫则多庠少疼。或先庠后疼。近肤者多热。久而不愈。传气成漏。漏则多疼少痒。或 不疼不痒。发于虚处者多险。发于节而相应者不治。(应为内外通溃也) 手足十二经有气血多少之分。歌曰。多气多血君须记。手经大肠足经胃。多气少血有六经。三焦胆肾 心脾肺。多血少气心胞络。膀胱小肠肝所异。 治以气多者行其气。血多者破其血。气少者难于起发。补托之。血少者难于收敛。滋养之。虽然。厥阴经 有相火。难治。少阳经有相火。而更难治。故足少阴当作气血两虚治也。用药之道。如东垣之处方。矧有 兼风、兼痰、兼湿、兼气、兼血、兼阴、虚等症。病本不同。治当求备。较之世俗图人形疮样而不分经络者。大 相径庭矣。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十二经补泻药品 属性:\x手少阴心经\x (补)当归 生地黄 茯神 远志 酸枣仁 麦门冬 柏子仁 山药 莲肉 圆眼肉 人参 红蓝花 (泻)黄连 枳实 木香 贝母 天竺黄 郁金 赤茯苓 玄胡索 (温)石菖蒲 藿香 沉香 木香 桂枝 麻黄 (凉)连翘 丹参 石莲子 栀子 犀角 牛黄 朱砂 石膏 (引经)独活 细辛 灯心 圆眼 \x手厥阴心包络经\x (补)人参 黄 肉桂 沉香 菟丝子 破故纸 (泻)大黄 芒硝 栀子 乌药 (温)大附子 肉桂 干姜 沉香 川芎 白豆蔻 柏子仁 乌药 (凉)黄连 栀子 丹皮 柴胡 薄荷 滑石 (引经)柴胡(桂佐之) 川芎 青皮 \x手太阳小肠经\x (补)石斛 牡蛎 甘草梢 (泻)木通 赤茯苓 车前子 紫苏 羌活 木 槟榔 大黄 瞿麦 (温)巴戟天 茴香 乌药 砂仁 益智仁 (凉)滑石 木通 栀子 茅根 车前子 猪苓 泽泻 芒硝 (引经)羌活 本 黄柏 \x足厥阴肝经\x (补)当归 熟地黄 酸枣仁 阿胶 木瓜 沙参 薏苡仁 枸杞子 菟丝子 山茱萸 白术 莲肉 甘草 蒺藜 (泻)白芍药 赤芍药 柴胡 青皮 枳实 青黛 羌活 木贼 甘菊 蒲黄 桃仁 蔓荆子 常山 五灵脂 益母 前胡 (温)木香 肉桂 香附子 (凉)黄连 黄柏 胡黄连 龙胆草 草决明 牛黄 羚羊角 车前子 甘菊花 地榆 (引经)川芎(行上) 青皮(行下) 柴胡 乌梅 \x足少阳胆经\x (补)当归 酸枣仁 山茱萸 五味子 (泻)柴胡 青皮 黄连 白芍药 川芎 贝母 栝蒌 钩藤 天竺黄 (温)干姜 肉桂 陈皮 半夏 (凉)黄连 黄芩 柴胡 竹茹 甘草 (引经)川芎(行上) 青皮(行下) 柴胡 \x足太阴脾经\x (补)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白芍药 山药 莲肉 白扁豆 木瓜 蒺藜 当归 黄 薏苡仁 芡实 陈皮 大枣 圆眼肉 (泻)枳实 大腹皮 山楂 麦芽 神曲 半夏 南星 槟榔 三棱 莱菔子 升麻 防风 石膏 猪苓 玄胡索 桑寄生 (温)砂仁 白豆蔻 藿香 破故纸 黑干姜 官桂 大附子 苏叶 肉果 木瓜 苍术 吴茱萸 丁香 (凉)黄连 玄明粉 竹沥 连翘 大黄 (引经)白芍 麻黄 大枣 莲肉 \x足阳明胃经\x (补)人参 白术 黄 石斛 山药 莲子 芡实 薏苡仁 糯米 白糖 (泻)枳实 浓朴 大腹皮 前胡 三棱 莪术 槟榔 大黄 石膏 礞石 (温)肉桂 肉果 大附子 砂仁 藿香 半夏 苍术 白豆蔻 川芎 香附 干姜 (凉)葛根 知母 石莲子 栀子 滑石 竹茹 胡黄连 (引经)葛根 升麻 白芷 \x手太阴肺经\x (补)人参 沙参 黄 麦冬 阿胶 五味子 紫菀 百部 知母 款冬花 木瓜 山药 茯苓 蒺藜 (泻)防风 苏梗 羌活 前胡 生姜 桑白皮 苏子 橘红 石膏 杏仁 贝母 栝蒌 南星 枳壳 薄荷 白芥子 白芍 玄胡索 葶苈 鼠粘子 莱菔子 香薷 荆芥 (温)干姜 生姜 半夏 白豆蔻 缩砂 木香 藿香 桂枝 香附 麻黄 (凉)枯芩 竹叶 竹沥 童便 羚羊角 马兜铃 山栀 天门冬 玄参 桔梗 藕节 枇杷叶 玄明粉 地骨皮 (引经)白芷 升麻 葱白 生姜 \x手阳明大肠经\x (补)莲肉 糯米 白砂糖 薏苡仁 粟壳 木香 肉豆蔻 龙骨 牡蛎 (泻)大黄 芒硝 枳实 桃仁 槟榔 葱白 麻仁 (温)人参 干姜 半夏 肉桂 吴茱萸 (凉)黄芩 槐花 大黄 地榆 胡黄连 连翘 石膏 秦艽 (引经)葛根 升麻 白芷 \x足少阴肾经\x (补)杜仲 菟丝子 蒺藜 破故纸 山茱萸 山药 石斛 巴戟天 人参 白术 当归 熟地 枸杞 五味 牛膝 龟板 淫羊藿 何首乌 鳖甲 鹿茸 鹿角 龙骨 牡蛎 续断 肉苁蓉 韭子 覆盆子 (泻)泽泻 猪苓 知母 玄胡索 甘草 茯苓 木通 (温)大附子 桂心 破故纸 黑干姜 缩砂 仙茅 沉香 (凉)黄柏 知母 丹皮 天门冬 地骨皮 山栀 玄参 竹沥 (引经)独活 肉桂 牛膝 盐 酒 \x足太阳膀胱经\x (补)龙骨 续断 益智仁 橘核 (泻)猪苓 泽泻 滑石 车前子 木通 瞿麦 茯苓 (温)茴香 乌药 沉香 山茱萸 桂枝 麻黄 缩砂 (凉)胆草 石莲子 防风 羌活 蔓荆子 茵陈 葶苈 大黄 黄柏 石膏 (引经) 本 羌活 黄柏 \x手少阳三焦经\x (补)人参 黄 白术 藿香 (泻)柴胡 枳壳 枳实 青皮 山慈菇 (温)大附子 浓朴 干姜 沉香 (凉)连翘 滑石 胆草 地骨皮 (引经)柴胡 川芎 青皮 \x散品\x 凡药之性轻虚者。诸脏腑皆能发散。是以不属经络也。 羌活 独活 升麻 防风 荆芥 细辛 本 麻黄 秦艽 防己 牛蒡子 香薷 夏枯草 山豆根 五灵脂 射干 青蒿 葱白头 漏芦 蝉蜕 \x走品\x 凡药之体重浊者。诸脏腑皆能走泻。是以不属经络也。 川乌 草乌 三棱 莪术 威灵仙 穿山甲 葶苈 海藻 昆布 五加皮 抚芎 常山 青黛 巴豆 益母草 桑寄生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属性:疽之发也。所患者惟内攻与外溃耳。盖毒不能外发。势必内攻。急宜护膜以托里。不能中出。势必旁溃。 必外兼针灸等法以提其毒。此外科之首务也。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属性:夫用针者。譬之救火。火在屋下。必穴其顶。不尔则延亵尽焚之矣。故曰。毒瓦斯中隔。内外不通。不行针灸。 药无全功。又曰。血实者决之。先诊其脉。紧而数者。其脓未成。紧去但数者。其脓已成。若脓未成而用针。 气血已泻。脓反难成。脓已成而不针。溃坏愈深。疮口难敛。次、轻按热痛者。脓浅而稠。重按微痛者。脓深 而稀。按之不痛俱硬者。瘀血也。俱软者。湿水也。再、按之陷而不起者。脓未成。按之软随手而起者。脓已 成。按之四畔俱软者。脓大成矣。 \x手法\x 针锋宜随经络之横竖。不则难于收口。部位宜下取。便于出脓。肿高而软者。在肌肉。针四五分。 肿下而坚者。在筋脉。针六七分。肿平肉色不变者。附于骨也。针寸许。毒生背腹肋胁等处。宜扁针斜入。 以防透膜之害。入针在好肉之处。则磁实而难进。针至脓溃之处。则虚软而无阻。针既透脓。即视针口。 必有脓意如珠。斯时也。欲大开口。则将针斜出。欲小其口。则将针直出。所谓迎而夺之。顺而取之也。随 以绵纸捻蘸玄珠膏度之。使脓会齐。三二时取出捻。则脓水速干矣。疮口贴呼脓膏。四围敷溃脓散。元 气虚者。必先补而后针。脓一出则诸症悉退。若脓出反痛。肿仍不消。或烦躁呕逆者。胃气虚也。治宜大 补之。 \x神妙拔根法\x 凡背疽、脑疽。阴症者。初起不肿高。不 热。灸之不疼者。必致坏人。于十日以前。用铍针 当头插入。至知痛方止。出其恶血。通其疮窍。随用蟾酥条插入。直至孔底。服蟾酥丸、绀珠丹、发其大汗。 如元气虚者。随以内托之药大补之。每日插二条。以膏盖之。三日后加添插药。其根高肿作痛。外用神 灯照法、桑根灸法。助阴为阳。插换七日。其疮裂缝流脓。至十三日。其根自脱。如日多根深蒂固不能脱 者。铍针取之。玉红膏搽之。不脱者自脱。不敛者自敛。如半月后不作脓腐者。用铍针品字样三孔开之。 不问深浅。以知痛为住。随用药筒拔法拔之。视其脓血鲜明。谓气血交粘。用药可痊。若紫黑气秽。谓气 败血衰。神仙难医。若拔后大脓当出而反少。必内有顽膜。宜取去寸余。虽微痛血出无妨。随用两手轻 重得宜。从疮根 处渐渐捺至中间。剪去脓管。聚脓自然涌出。以黄浓为吉。其脓日渐多者为轻。反此 则为虑矣。 又有不宜针者。如疽生于筋脉。及骨节脐门。并瘿瘤。再结核推之不动者。俱不宜针。冬月闭藏。水冰地 折。只宜用药托里而少针石者。盖谓善行水者不能注冰。善穿地者不能凿冻。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 厥也。所为寒致腠理。以苦发之。以辛散之。如托里温中汤之类也。 蜞针一法。为开门放毒之快捷方式。然恐竭于外。不能及于内。即皮肤之疾。恐血去而气不能独居也。禁之。 \x针委中穴法\x 治痈疽发背红肿疼痛。及脚膝风湿疼痛。即柱杖跛足者。针之有功。又中风痰厥。牙关 紧急不知人事者。针之立效。其法。令患者双手倚壁上。双脚挺直。用三角铍针。将纸扎只露半米粒 许尖头。针时以中指抵住针头。看委中穴有细青紫脉。皆是湿毒恶血。看准于紫脉上刺之。凡青脉俱 刺。任出黑血无妨。看血出淡黄色。方以纸轻手按片时。以小膏药贴之。三四日不可洗浴。放血后。令人 将圆棍于手足腰背腿上。如辕刮面。即弃杖而行。百发百中。针家不宜出血。惟肿偏宜出血也。 \x针少商穴法\x 治喉风、喉痹、 额、( 、音容。大头也。)悬痈、乳蛾等症。危急者刺之立验。穴 在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一韭叶许白肉际间。用三棱针刺出紫血。立瘥。此穴能泄诸脏之热。但不宜灸。 \x内托黄 丸\x 治误伤经络。白脓赤汁。逗流不止者。 黄 (生八两) 当归(三两) 肉桂 木香 沉香 乳香(各一两) 为末。用绿豆粉四两。生姜自然汁煮。糊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白汤下。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属性:扁鹊云。病在血脉。治宜砭石。此举素问血实者决之也。非止丹毒及红丝疔走散。但见红肿色赤游走 不定者。或时毒瘀血壅盛等症。并宜砭之。忌其太深。内经所谓刺皮无伤肉也。法用细瓷器击碎。取有 锋芒者一块。用箸一根。劈开头。夹之缚之。用二指轻捺箸梢。以瓷锋对患处悬寸许。再用重箸一根。频 击箸头。令毒血遇刺皆出。如丹毒敷贴。见小儿赤游丹毒门参考。至次日肿未全消。再量行砭之。以肿 消红散为率。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属性:灸乃开结破硬之法。盖火性畅达。引拔内毒。有路而发外也。凡疮之初起。七日以前。随毒势之大小。灸 艾壮之多寡。如赤肿紫黑者。取蒜片三钱。浓置疮顶上。着艾灸之。三壮一换蒜片。初灸觉痛。以不痛似 痒为止。初灸不痛。以知痛庠为止。初灸全然不觉痛痒。宜去蒜明灸之。方能速溃。艾数宜多。有漫肿无 头者。以湿纸覆其上。视其先干处置蒜灸之。两三处先干。两三处齐灸之。有一点白粒如粟。四围红肿 如钱者。即于白粒上灸之。有阴疮日数多者。艾炷不及。其事以蒜捣烂铺于疮上。艾铺蒜上灸之。蒜败 再易。以知痛甚为效。痈疽、流注、鹤膝风等。每日灸二三十壮。顽疽、阴疮、痼发等。艾数必多。宜先服护 心散以防火气入内。灸小儿。先将蒜置大人臂上。燃艾候蒜温。即移于小儿毒上。易艾照前。凡肿疡初 起。用此灸之。一不开大。二不内坏。三易收口。诚疡科之首法也。如七日以后。毒已成形。宜随经络取穴 次灸之。或骑竹马法灸之。或用锭子药饼、蜡饼、等类灸之。至真要论云。阳气凑袭。寒化为热。热盛则肉 腐为脓。是毒乃寒邪所伤。艾火攻之。求其本也。 经曰。陷者灸之。阳症似不必灸也。头为诸阳之首。凡生疮肿。由亢阳所致。灸之必加大肿。痰动必死。肾 俞穴发疮。由肾水枯竭而成。灸之则火烁其源。黑陷则死。有元气素虚。疮不高肿。体倦神昏。脉空虚浮 散。数而不鼓。此内无真气抵当火力。灸之必昏溃而死。世云。艾火不伤人。非通论也。 凡灸。先用蒜片擦穴。则着艾不落。灸疮不发。则疾不除。用葱、艾、薄荷煎汤洗之。灸疮已发。溃烂疼痛者。 用桃柳枝、胡荽、黄连煎汤洗之。灸疮出血。用百草霜罨之。灸疮不收口。用槐枝、葱白煎汤洗之。瓦松阴 干为末掺之。灸疮贴膏。宜频换。使脓血出多而疾速愈。 \x骑竹马灸法\x 治诸发背。及痔漏肠风。是症由心火留滞而生。此穴乃心脉所过之处。灸之则心火调 畅。血脉通流。其毒顿减。其法。男左女右。于患人曲池穴起。用薄篾一条。量至中指尖。与肉平齐截断。次 令患者骑竹马。两人前后扛起。离地五寸。两傍扶定。以前篾竖马上。从尾骨贴脊。量至篾尽。以墨记之 两边各开同身寸一寸五分尽处。是穴各灸二七壮。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属性:\x手太阴肺经\x 少商穴(此穴宜刺不宜灸。入前针法。) \x手阳明大肠经\x \x曲池穴\x 治胃疽。及上部疔肿发背。浑身疮毒、风刺、瘾疹、顽疥。小儿丹毒。并痈痪。四肢拘挛。历节风。 (穴在肘外辅。屈肘两骨中。以手拱胸。纹尽头陷者是穴。) \x三间穴\x 治蜂窠疽。(穴在手次指本节后内侧陷中。又名少骨穴。) \x肩 穴\x 治乳痈、乳毒、乳岩。(穴在肩端两骨罅间。陷者宛宛。举臂取之。有空是穴。一名肩 井穴。足少阳阳跷之会。) \x三里穴\x 治乳症、膝症。(穴在膝眼下三寸。 骨外 内两筋间。举足取之。) \x偏历穴\x 治颧疔。(穴在手腕中后三寸陷中。) \x足太阴脾经\x \x冲门穴\x 治胁痈。(穴去大横五寸。在府舍下。横骨端约中动脉。) \x商丘穴\x 治阴疽。(穴在足内踝下。微前陷中。) \x箕门穴\x 治腹痈。(穴在鱼腹上。越筋间。阴股内。动脉应手。是穴。) \x大敦穴\x 治鱼口。(在足大指端。指甲里三毛中。) \x三阴交穴\x 治鹤膝裆疽。(穴内踝上三寸。骨下陷中。) \x膝顶穴\x 治鹤膝风、香港脚。(此秘法也。诸书不载。) \x足阳明胃经\x \x神授穴\x 治牙痈。(二穴。随人大指上直去骨罅处起。用患人手一跨。此秘法也。) \x缺盆穴\x 治鬓疽、瘰 。(穴在肩下。横骨陷中。) \x伏兔穴\x 治鬓疽。(穴在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坐而取之。一云膝盖上七寸。以左右各三指按捺。 上有肉起如兔之状。故名之。脉络会也。) \x犊鼻穴\x 治唇疽膝痛。(穴在膝膑下。 骨上。侠解大筋陷中。是穴形如牛鼻。) \x梁丘穴\x 治流注。(穴在膝上二寸。两筋间。) \x踝骨穴\x 治疽着五指。及霍乱转筋。(此秘法也。) \x手厥阴心胞络经\x(胞络、乃包裹心之肉也。) \x 门穴\x 治胸疽。(穴在掌后。去腕五寸。) \x间使穴\x 治肘痈、腋肿。瘿瘤、疥癣。(穴在手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 \x内关穴\x 治锐疽、瘰 。合谷疔、蛇头疔。(穴在掌后。去腕二寸。两筋间。) \x合谷穴\x 治鱼肚疔、注节疔。(穴在大指次指合纹尽处陷中。) \x手少阳三焦经\x \x四渎穴\x 治鱼腮。(穴在肘前五寸。外 陷中。) \x天井穴\x 治瘰 、石榴疽。 毒、鱼腮。五痔、瘾疹。(穴在肘外。大骨后肘上一寸。辅骨上两筋。 又骨陷中。刺肘拱胸得之。) \x会宗穴\x 治肩疽、 疽。(穴在臂腕后三寸。空中一寸。) \x腋门穴\x 治药疽。(穴在手小指次指间陷中。握拳取。) \x手少阴心经\x \x少冲穴\x 治喉痈。舌疔、舌肿。(穴在手小指内 端。去爪甲角如韭叶。又名经始穴。) \x灵道穴\x 治气痈。(穴在掌后一寸五分。) \x少海穴\x 治 疽并瘰 。不问肿溃。及臂痛不能伸。齿龈痛烂。齿寒头痛。胸风腋疽。一名曲节。 (穴在肘内 后大骨外。去肘五分陷中。屈手向上取之。) \x神门穴\x 治兑疽、穿骨疽。(穴在掌下锐骨端陷中。) \x少商穴\x 治喉症。宜针忌灸。见针门。 \x心俞穴\x 治喉毒悬痈。(穴在背第五椎两傍。各开一寸五分。) \x手太阳小肠经\x \x支正穴\x 治侵脑疽。(穴在腕后五寸。) \x阳谷穴\x 治凤眉疽。(穴在手外侧腕中。兑骨下陷中。) \x后溪穴\x 治黑疔。(穴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捏拳取之。) \x腕骨穴\x 治鼻疔。(穴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 \x天宗穴\x 治顶疽。(穴在秉风后大骨下陷中。) \x肩贞穴\x 治肩风。(穴曲脾下。两骨解间。肩 后陷中。) 掌后五寸五分 治马口疮。(秘法。) \x足厥阴肝经\x \x阴包穴\x 治咬骨疽。(穴在膝上四寸。股内 两筋间。拳足取之。看膝内侧。必有槽中。) \x膝关穴\x 治透脑疽。(穴在犊鼻下二寸傍陷中。) \x中都穴\x 治阴疽。肠癖顽疝。(穴在内踝上七寸 骨中。) \x蠡沟穴\x 治玄疽。(穴在足内踝上五寸。) \x章门穴\x 治气癖。(穴在直季胁肋端。脐上二寸。两傍九寸。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 一云。肘尖尽处是。) \x膝下外 横骨\x 治鹳口疽坐马等痈。(秘法。) \x足少阳胆经\x \x剑巨穴\x 治马刀。(穴在掌后三寸二分。秘法。) \x肘尖穴\x 治瘰 。三次除根。(取穴令患者端坐。叉手平胸。肘后突出尖骨是。灼艾人须立于患人后。 因穴在后面内侧小尖骨尖。以指按之。患处酸麻方是真穴。此乃大肘尖之傍小肘尖。仰手与小指对直者是也。 按此骨尖小指即麻为验。此穴与肩尖穴多取不真。惟此取法最确。故重表而出之。宜珍之勿忽。) \x金门穴\x 治瘰 。(穴在掌后三寸五分。秘法。) \x阳陵泉穴\x 治渊疽。(此穴筋之会也。专治筋病。穴在膝下一寸。 外 陷。蹲坐取。) \x悬钟穴\x 治附骨疽。(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 \x膝眼穴\x 治鹤膝风。(穴在膝头骨下两傍陷中。) \x环跳穴\x 治腿股风。居 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穴在脾枢中。侧卧。伸下 足。屈上足。以左手摸穴。右手摇撼取之。足少阳太阳之会也。居 穴在章门下八寸三分。监骨上陷中。居 在跳上一寸。灸则筋缩。) \x足少阴肾经\x \x阴谷穴\x 治心口疽。(穴在膝下。内补骨后。大筋下。小筋上。屈膝取之。按之应手。) \x筑宾穴\x 治幽痈、赫痈。(穴在内踝上 分中。) \x足太阳膀胱经\x \x风门穴\x 治玉枕疽。又能宣通背上诸阳热气。一名热府穴。(穴在背骨第二椎下陷中间。两傍相去 脊同身寸各开一寸五分。正坐取之。各灸七壮。) \x心俞穴\x 治发背。(穴在五椎下两傍。各开一寸五分。) \x委阳穴\x 治五发。(穴在足小 中。外 两筋间。屈伸取之。一云在承扶下一寸六分。屈伸取之。 承扶在尻臀下陷纹中。兼骑竹马法灸之。) \x会阳穴\x 治肾疽血崩。(穴在膝约纹中央下三寸。) \x昆仑穴\x 治附阴疽。风疹、风热、冷脾。(穴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中。细脉动应手。) \x任脉经\x(此经会阴而行腹) \x百会穴\x 治龙泉疽。虎髭毒。(穴在巅顶中。直平耳尖。) \x督脉经\x(此经会阳而行背) \x神阙穴\x 治对口。(穴在两手兑骨间。亦秘法也。)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属性:古有烙法。今罕用之。盖使患者骇然。亦惧粗工之误用耳。余以阳燧锭子代之。治痈疽发背一切诸毒。 未成者立消。已成立溃。已溃立穿。更易于收敛。并灸瘰 、便毒、蛇头疔、痞块。及风寒湿气疼痛等症。悉 皆神验。勿忽。 \x阳燧锭子方\x 蟾酥 朱砂 川乌 草乌(各五分) 直僵蚕(一条各为末和匀) 用石硫黄一两五钱。置碗内微火炖化。入前蟾酥等末搅匀。离火。再入当门子麝香(二分)、冰片(一分)、搅匀。 即倾入湿瓷盘内。速荡转成片。俟冷。取收瓷罐内。用时。取甜瓜子大一块。要上尖下平。先用红 枣肉擦灸处。粘药于上。用油灯草火点之。灸五壮或七壮、九壮毕。即饮米醋半酒钟。随用小膏药贴之。出 黄水些须。其毒即消。如风气痛者。用箸子于骨缝中揿之。酸痛处于墨记灸之。如腿痛膝痛。于鬼眼 穴灸之。再、肩担成疮。于肿处各灸一壮。立瘥。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属性:凡痈疽发背。诸毒恶疮。先以湿面随肿根作圈。高寸余。实贴皮上。勿令渗漏。圈外围布数重。防火气烘 肤。圈内铺蜡屑三四分浓。次以铜漏杓盛炭火。悬蜡上烘之。令蜡化至滚,再添蜡屑。随化随添。以井满 为度。皮不痛者毒浅。灸至知痛为度。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为度。去火杓。即喷冷水少许于蜡上。俟 冷起蜡。蜡底之色青黑。此毒出之征也。如漫肿无头者。以湿纸试之。于先干处灸之。初起者一二次即 消。已成者三二次速溃。久溃顽硬者即于疮口上灸之。蜡从孔入。愈深愈妙。其顽腐瘀脓尽化。收敛甚 速。 一法。灸顽疮 疮。亦作面圈围疮口。次取黄蜡随疮井大捻钱浓一饼。盖疮口上。上铺艾令满。着火。艾 着蜡化。渗入疮口内。先痒后痛。俟艾烬。尽去之。则瘀腐尽化。如锁口未尽。挑去之。则新肉生矣。若犯房 劳。必须再灸。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属性:背疽初起肿痛。重若负石。坚而不溃者。用之能解毒止痛。消肿散瘀。出毒水。即能内消。若溃而不腐。新 肉不生。疼痛不止者。用之补阳气。散余毒。生肌骨。移深居浅。用新桑树根劈成条。或桑木枝长七寸劈 如指粗。一头燃着吹灭。用火向患处烘片时。火尽再换。每次烘三四枝。每日烘三二次。以肿溃肉腐为 度。若腐已去而新肉生迟者。则于疮四畔烘之。凡阴疮瘰 。流注 疮。恶疮久不愈者。俱宜烘之。书云。 火有拔山之力。惜乎治者之不用耳。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属性:治发背初起。七日前后。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溃。不起发者即发。不腐者即腐。诚良法也。用 朱砂 雄黄 血竭 没药(各一钱) 麝香(四分) 为末。每用三分。绵纸裹药为捻。长七寸。麻油浸透。灼火。离疮半寸许。自外而内。周遭徐徐照之。火头 向上。药气入内。疮毒随火解散。自不内侵脏腑。初用三根。渐加至四五根。候疮势渐消渐减。熏后随 用敷药。如已溃。大脓泻时不必用此。其敷药原方草药难觅。余用 草一味代之。将草杵烂。加陈 小粉。再加食盐少许。研如糊。敷半寸浓。留口比疮晕大三二分为率。疮口用大葱叶以滚水泡熟。扯 开贴之。如干及有脓。用猪蹄汤润之洗之。 一法。前方加轻粉二钱。僵蚕三钱。露蜂房十个。作捻。熏照如前。照毕用真生桐油调银朱。如膏贴之 再、熏照冷疔、结毒、漏蹄风等症。各录本门条下。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属性:痈疽、发背。痔漏、恶疮。顽 、跌扑等症。用牛皮胶熬至稀稠得所。摊毛头纸上。每用一块。贴疮肿上。次用 酽醋煮软布二块。乘热罨胶纸上蒸之。稍温再易。直至疮痒脓出将尽。即浓煎贯众汤洗去胶纸贴膏。 次日照前。直至脓尽疮干为度。随用生肌散贴膏。次日换膏。仍前蒸洗。 <目录>卷一\总论部 <篇名>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属性:阴发背于十五日前后。坚硬不溃不脓。不得外发。必致内攻。乃生烦躁。重如负石。非此法拔提。毒瓦斯不 出。诚有回天之功。为疡医者不可缺也。法用 鲜菖蒲 羌活 独活 紫苏 蕲艾 白芷 甘草(各五钱) 连须葱(二两) 用清水十碗。煎数十滚听用。次用鲜嫩竹一段。长七寸。径口一寸二三分。一头留节。划去青留白。浓 约分许。靠节钻一小孔。以杉木条塞之。放前药水内。煮数十沸。取筒倾出药水。仍浸药汁内候用。次 用铍针于疮顶上一寸内。品字放开三孔。深入寸许。将药水盆置患人榻前。取筒倾去药汁。乘热急 合疮眼上。揿紧。自然吸住。待片时。药筒已温。拔去塞孔木条。其筒自落。倒筒内之物于器内。视其脓 血相粘。鲜明红黄者。可治。纯是败血稀水。气秽紫黑者。不治。此家传屡验之法。勿忽之。如阳疮则不 必用此。恐伤气血。慎之。 <目录>卷一\论症治 <篇名>次第 属性:凡看大疮。先以见标日为始。至今几日。看疮与日期可否。次看受病之源。出何部位。属何脏腑。再辨阴 阳老幼并气血之盛衰。再次方诊脉之虚实顺逆以决其终。 <目录>卷一\论症治 <篇名>虚实 属性:凡毒先视其顶高起者为气盛。根束者为血盛。又视其色晕。要交会分明为元气盛。而邪无散慢也。高 肿者属阳。原无深毒。治宜托里以速其脓。忌用内消。反难作溃。漫肿平塌者元气本虚。急宜温补催毒 出外。忌用汗下。庶无变症。 初起顶平根散。色黯微肿。不热不疼。身体倦怠者逆。已成肿坚。色紫。不作脓不腐溃。惟口干。多烦躁者 逆。已溃皮烂。内坚不溃。肿仍不消。痛仍不减。心烦者逆。溃后脓水清稀。腐肉虽脱。新肉不生。色败臭秽 者死。初起元气未虚。症脉俱实者。治当迎刃而解。若惧悍怕。定不能决于危急之时。惟在中病则已。所 谓药不瞑眩。厥疾不瘳。久病元气虚者。纵有余症坏症。又当先固其本而后调之和之散之。所谓势孤 则守。本立而道生也。经云。督脉经虚从顶出。膀胱经虚从背出。阳明经虚从髭出。是知疮疡诸毒。由虚 而出也。治惟藉热以发之。虽阳症热痛。亦宜温药稍助微凉以济之。斯为稳当。 肿疡诸症。不论首尾。但见肿赤。烦躁引冷。便闭作渴。脉洪实数者。为之五实。此邪气在里。治宜攻利。如 内疏黄连汤之类以杜其源。如身凉肢冷。泻利肠鸣。呕吐食少。脉细者。为之五虚。此元气不足。治宜滋 补。如托里消毒散、十全大补汤之类。以培其本。五实者虽在严寒之时。必用大苦寒之药泻其阳以救 其阴。五虚者虽在盛暑之时。必用大辛热之药。散其阴以回其阳。经云。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有假者反 之。虽违其时。 必从其症。又云。治病必察其下。为时下之宜也。 <目录>卷一\论症治 <篇名>顺逆 属性:初起七日之前。或已灸之后。未服他药者。宜蟾酥丸或绀珠丹汗之。如汗之不出。由毒瓦斯盛表里闭密 之故。则外兼神灯照法、桑柴烘法。能使已成者自溃。不脱者自脱。助汤剂合表里以成功。烘后以膏盖 顶上。提脓拔毒以御风寒。其根脚发肿。又在敷贴之力以束根本。若溃后者。则用铁桶膏围束疮口。庶 不开大。如阳疮肿痛。七日以后。自有黄色稠脓相粘膏上。每日用葱汤洗之。换膏贴之。其正脓出在十一日前 后。如未经灸者。内脓将结之际。皮浓无头而难穿者。用玄珠膏涂顶上。黑膏盖之。三五日脓从毛孔吸 出。久之列界。其腐成片而落。其内肉已平。则换生肌药。已溃而瘀腐不去者涂之。去腐如割。且无痛苦。 胜他药多矣。然必赖内托之功。方获捷效。 毒至十日以外。疮虽不腐。而红肿 痛者。由元气不能充足。或失于补托。或误用寒凉。或盖覆不暖所 致。治宜托里大补。以得脓为效。若疮口出黑血。遍身汗出。乃补托之征也。如期不作腐溃。形尚坚硬。乃 疮根闭固。为阴阳相半之症。必用神妙拔根法。不致内攻。倘内有脓。又便易出。 又以十五日至二十一日为期。过此外者。纵有稀脓。诚难归结。若无脓。为纯阴不治。故阳疮以十四日 为关。阴疮以二十一日为节。斯时务要脓出势定。不可过酿。候脓出方自腐脱。腐脱方自生肌。生肌方 自收敛。收敛方自疮平。此疮之关节次第也。如期不得脓者。后必多变。用药之法。初起以散肿内消为 主。已溃以排脓敛毒为主。脓尽以去腐内塞为主。腐尽以生肌敷痂为主。此治疮之定例也。 <目录>卷一\论症治 <篇名>标本 属性:夫症之有标本。如五运为本。六气为标。五脏为本。六腑为标。初病为本。传病为标。元气为本。病气为标。 治宜本而标之。如有呕吐、泄泻、食少、不寐等症。宜先治之。所谓内症愈而外症易瘥。是标而本之也。仍 兼外治。 标使治宜 如肿疡初起。审症处方。必以一药为标使。如神授卫生散用金银花、当归。苍术复煎散用 苍术。十全大补汤用夏枯草。蜡矾丸用菊花汤。通圣散用漏芦之类。每用一两煎汤。复煎群药。其应如 响。此飞霞子之秘诀也。溪云。阿胶饮、牛胶丸。属金属土。补肺气实大肠。壮胃止泻。黄蜡丸入大肠有补。 国老膏化毒行经。远志酒、金银花酒。皆有补性。归血归心。善用者以之配入。肿疡之散结。溃疡之补虚。 亦奏捷效。宜触类而长之可也。又如诸毒生于巅顶者。诸药俱宜酒浸、酒炒、酒煎、酒服。为使为因。所为 在上者因而射之也。 <目录>卷一\论症治 <篇名>论治 属性:书云。汗之则疮已。为外有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隔。饮食如故。清便自调。知不在里也。左脉洪缓。 关脉带弦。外感客邪也。故宜汗之。使荣卫通邪气去矣。如冬月寒致腠理。必用辛温之剂以托之。如托 里温中汤、绀珠丹之类。又云。助表不以取汗为功。为蟾酥、朱砂、雄黄等解毒之类。乃取汗之峻剂也。又 云。疮家虽不疼痛。不可发汗。汗之则痉。为无表症也。即有表症。然亦不可大汗。大汗则表虚不脓。后必 难治。汗出不利小便。汗止则阳气复。小便自利也。 肿疡时见五实者。为邪气在里。宜寒凉药攻利之。如内疏黄连汤之类。次以托里排脓之药补之。溃疡 时虽有口干便闭等症。由内亡津液所致。必脉细而数。口和而干。食少喜热。乃虚火也。惟补气血。养津 液。健脾胃。则二便自和。庶无变症。如小便闭。虽肿疡时。不必猪苓、泽泻以导水。惟用参、 、归、芍及托里 消毒散消息之。自效。疮疡面赤。火郁也。发之。见风脉风症者。散之。大便燥急者。润之。郁冒者。为 昏迷也。俱宜汗之。以上之症。慎不可下。是以疮疡惟在闭而不结。通而不泻为规。 疮疡作呕。不问已溃未溃。惟以脉实而数喜饮冷者。为毒瓦斯内攻。下之。脉弱而喜温者。为阳气不足。补 之。身热而欲衣者。热在皮毛。寒在骨髓。温之。身不热而欲去衣者。寒在皮毛。热在骨髓。清之。 寒热虚实。皆能为痛。止痛之法。殊非一端。如热毒 痛者。下之。便闭作痛者。导之。瘀血作痛者。和之。更 以桑柴烘之。寒邪作痛者。温散之。湿肿强痛者。渗导之。燥搐挛痛者。滋润之。劳而作痛者。益之。脓胀作 痛者。针之。脓出反痛者。虚也。补之。瘀腐蚀痛者。去之。秽气触痛者。和之。风寒逼痛者。温散之。随症施之。 其痛自止。不必拘拘于乳、没也。又疮疡不可不痛。不痛为胃气虚极也。不治。不可大痛。兼烦闷者不治。 再麻痒者。更为恶候。 肿时不食为痛伤胃气。溃后痛止。自能食也。垣云。疮疡食肉。反补胃气。乃自弃也。此禁之膏粱丹石之 变。非藜藿及虚弱者之通论也。若脾胃弱者。即有所禁忌。亦当少与之。不与。则逆其胃气。反不思食。禁 忌之要。在生冷伤脾。硬物难化。肥腻滑肠。惟宜斟酌与之可也。又服药后忌饮冷水。犯之效迟。脓必再 作。 <目录>卷一\论症治 <篇名>药忌 属性:用药之法。如执权衡。若大势已退。仍用悍怕之药。为诛伐无过。失内经之旨矣。如败毒散。有表症者宜 之。多则损气。流气饮。气结胸满者宜之。多则败血。内补十宣散。在冬月可助内托之功。能移深居浅。然 燥荣泻卫之药太多。在夏月及虚之甚者。勿用。五香散。肿疡时用之。似有畅达之理。溃疡时用之。则犯 重虚之戒。护心散。能解丹石之毒。若不因此及老年病深症惫者。禁用。柳酥等丸。皆有砒、 之辈。乃取 汗之峻剂也。治初起寒热拘急疼痛脉沉细者。为毒瓦斯内陷也。宜用。若身热脉洪及已溃者。禁与。玉枢 丹。为下毒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