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针灸易学 书名:针灸易学 作者:李守先 朝代:清·嘉庆三年 年份:公元1798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针灸易学》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9%92%88%E7%81%B8%E6%98%93%E5%AD%A6 <目录> <篇名>绘图针灸易学序 属性:医道闳邃,明其术者,可以保身利物,故名儒硕士,咸究肄焉。然治法有二∶曰针灸,曰方药。灸法从针,其在于 古,针之所不及者,而后区之为方,剂之以药,二者相辅而行,无偏废也。独其经络窍会,寻之为难。自汉唐以来,业 斯术者,方家能手。专主方药,而针灸之传阙如。《灵枢》明文,治法徒存,识者惜之。吾邑李君善述,好学问,擢秀六 堂,尝思所以利刺斯民者而未得也。固有志于此,主以黄岐,旁及诸家之说,按图披籍,盖揣摩者至五六年而后试手, 勤之至亦慎之至也。其试手又十余年,回生起 至于千百,阅历之久,间有神明于法之外者,所谓随气用巧,惟熟则然 也。君今以老,念针法之失传,爰取其揣摩所以,与阅历之验于己者,约为一业,名曰《针灸易学》。欲广其传,以登斯 世于仁寿之域,此亦仁人君子之用心矣。余嘉其志而乐道之,故于其将授梓也,为叙其事而弁之书首。 \x大清道光二十七年季春之望竹村许天锡谨序\x <目录> <篇名>自序 属性:针灸之法尚矣,惟圣于医者能得其全,下此而能因易入难,推所已知,及所未知,当其 应手 奥难窥,一入认穴,繁而且碎,句不可读,读不可记,指归要领,求之无从。兼怵其晕针之 说,手法不明,往往中止,业以难废,此惟不由其序之过也。先少学针灸六年,未尝一日少 懈,特无名师口授,总不信心,以为非吾能事也。至乾隆五十一年,先已五十一岁,时疟疾 十人而九,择其少壮医之,治三效一,更日治五效三,由此复究其书,而无不效矣。计二十 二日,获效四百三十七人。后学治杂症,有效有不效,用针多则内有约略,且更考核诸先生 之书,医十得三者有矣,医十得五、得七者有矣,此亦因易入难,推所已知而及所未知者也 。至于深远详细,吾未有得,惟圣者能之耳。兹将古法着之于前,愚见列之于后,浅而易知 ,显而易明,名曰《针灸易学》,以为后之君子,便览之资云尔。 附书一则∶ 先少学针灸,或止之曰穴难,不知难不在穴,在手法耳。明于穴而手法不明,终身不医 一病 五俞,易知也;八脉主穴,易知也。得一二穴,从此以尺量之,以类推之,由浅入深,因此 知彼,而医亦成矣。先习此首学手法,次学认症,而以寻穴为末务,盖所难不在此也。 \x嘉庆三年岁次戊午季春李守先善述氏识\x <目录>卷上 <篇名>针灸源流 属性:《素问》十二卷,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而所撰述,亦 非一 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盖《灵兰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纪》等篇,无非 阐明阴阳五行生制之理,配象合德,实切于人身。其诸色脉病名,针刺治要,皆推是理以广 之,而皇甫谧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于此,而微有异同。医家之纲法, 无越于是书矣。然按《汉书·艺文志》,有《内经》十八卷及扁鹊名,白氏云《内经》凡三 家,而《素问》之目乃不列。至《隋·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而指为《内经》。唐· 王冰乃以《九灵》九卷,牵合《汉志》之数,而为之注释,复以《阴阳大论》托为张公所藏 ,以补其亡逸,而其用心亦勤矣。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乱,训诂失之于迂疏,引援或至于 未切。至宋·林亿、高若讷等,正其误文,而增其缺义,颇于冰为有功。 《难经》十三卷,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之辞,以示学人。 《子午经》一卷,论针灸之要,撰成歌诀,后人根据托扁鹊者。 《千金方》,唐·孙思邈所撰。至引导之要,无不周悉。 《十四经发挥》三卷,许昌滑寿伯仁,传针法于东平高洞阳,得其开阖流注交别之要。 而施治功,以尽医之神妙。 《神应经》一卷,乃宏纲陈会所撰。先着《广爱书》十二卷,虑其浩瀚,独取一百一十 九穴,总成一帙,以为学人守约之规南昌刘瑾校。 《古今医统》、《乾坤生意》、《医学入门》、《医经国小》中,取关于针灸诸姓氏, 各见原书。 《玄机秘要》,三衢继洲杨济时家传着集。 《针灸大成》,总辑以上诸书,类成一部,分为十卷。委晋阳靳贤选集校正。后人习学 ,屡试屡效。 <目录>卷上 <篇名>一手法 属性:(手法歌、修针、取寸、持针、定神、补泻法、退针、合法、晕针) <目录>卷上\一手法 <篇名>手法歌 属性:三阴三阳气血分,凝滞全凭用金针,左指点穴知真所,右手持针须静心。补要久留虚不 虚, 秘诀深。诚欲劳心劳力学,必往愈明愈哲寻。譬如闭户造车辆,出门合辙值千金。企望志士 细推此,机秘千载有知音。 <目录>卷上\一手法 <篇名>论修针 属性:古针有九,先屡造总不如法,后得吾师口授,用缝衣大钢针一个,长二寸,或一寸五分 ,三 手法列后;三棱针刺而即出,出血,无手法,曰泻针,医百病。毫针去锋,遇筋筋躲,逢骨 骨顶,不伤肌肉;三棱针不去锋,便出血也。以金造针更佳。(外一针二穴,用长针五六寸 。) 又偶断针者,再将原针穴边复刺一针补之,即出。或用磁石引针出。(磁石即吸铁石。) <目录>卷上\一手法 <篇名>论取寸 属性:人有高低,因寸有长短。取病患手中指中节,屈指二横纹头为一寸,刺手足并背横量用 之。 ,去一寸,仍八寸,刺腹上下用之。病患两乳间,以稻草量定,分为八寸,刺腹横量用之。 病患前眉心至大椎,分为一尺八寸,刺头面用之。病患目内 至外 为一寸,刺头横量用之 。 <目录>卷上\一手法 <篇名>论持针 属性:将穴认真,医以左手大指甲,或以次指甲掐定,用力重掐,病患觉麻木走气,或动脉应 手, 刺,刺过几人,成熟针也,不必温。 <目录>卷上\一手法 <篇名>论定神 属性:当刺时,医言勿惊,虚点几针,病家不惧而后刺之。医家气象从容,目无旁视,心无别 营,手如握虎,势若擒龙,用针自无不妙。 <目录>卷上\一手法 <篇名>四明高氏补泻 属性:《拔萃》云∶泻法,令病患咳嗽一声,捻针入腠理。病患吸气一口,针至六分,觉针沉 涩, ,引气直过针所三寸,随呼徐徐出针,勿闭其穴,(令走气也。)命之曰泻。补法,令病患咳 嗽一声,捻针入腠理,病患呼气一口,纳针至八分,觉针沉紧,复退一分,更觉沉紧,仰手 转针头向病所,根据前循扪其病所,气至病所,随吸而走出针,速按其穴,(恐走气也。)命之 曰补。(上言沉紧者,气至也。古云∶气至速而效速,气至迟而效迟,候之不至病危。)又云 ∶呼不过三,吸不过五。 《明堂》云∶当补之时,候气至病所,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患鼻中吸气,口中呼气, 病家 之处,病家自觉清凉矣。 《神应经》转针泻法∶针男女左边,医用右手大指向前,食指向后HT 。 针男女右边,医用左手大指向前,食指向后HT ,皆外转HT HT 为泻。补法∶针男女左边,医以右手食指向前,大指 向后HT 。针男女右边,医以左手食指向前,大指向后HT , 皆内转HT HT 为补。至于男背上中行 左转为补,右转为泻。腹中行右转为补,左转为泻。女背中行右为补而左为泻,腹中行左为 补而右为泻,盖男子背阳腹阴,女子背阴腹阳,男女不同,惟此耳。 凡泻皆以六数,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有用三六、有六六,不同。凡 补皆 ,三次三九,九九八十一数。又治热针去疾,治寒针久留。提针为补为热,插针为泻为寒。 <目录>卷上\一手法 <篇名>论退针 属性:先疼至不疼时宜退针,先不疼至疼时宜退针即先紧至不紧时出针,先不紧至紧时出针之 谓也。 <目录>卷上\一手法 <篇名>论合法 属性:凡出针以指头肚急按穴眼,勿泄其气,使不出血,复以土按穴上,多揉为妙。如血多揉 必止,此止血法也。再令病患不时揉之,永无后患。 今人习针少而用药多者,恐晕针也。独不知晕针者无不获效,用药不当,难以保全。针 与药较,针易而药难也,胡不学。晕针详后。 <目录>卷上\一手法 <篇名>论晕针 属性:神气虚也。古云∶色脉不顺而莫针,并忌风雨雪阴天,及醉劳房事,惊饥居丧之人。先 治三 ,今以指甲掐病患鼻下正中肉上,醒而方去,较前更捷。然晕针者,必获大效,以血气交泰 之故,俗云,针不伤人,此之谓也。 南丰李先生治晕针法,晕针不可起针,宜以别针就旁刺之,用袖掩病患口鼻回气,与热 汤饮之即醒,良久再针。甚者针手膊上侧筋骨陷中,即虾蟆肚肉上,名醒醒穴。或三里穴即醒, 其病必愈,若起针坏人。 <目录>卷上 <篇名>二认症定穴 属性:《难经·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 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盖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色见青如草滋,黄如枳实,黑如 ,赤如 血,白如枯骨者 皆死。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翎者皆生。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四明陈氏曰∶五脏有声,而声有音,肝声呼,心声笑 ,脾声歌,肺声哭,肾声呻。常则安,变则病,闻何声,则知何经之病也。 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所欲者偏嗜、偏多食之物也。) 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所病在何脏腑也。王氏脉法赞曰∶脉有三 部, 漏刻周旋,水下二刻,脉一周身,旋复寸口,虚实见焉。 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凡认真病名,详察后书,诸先生认症定穴,相对不二。病名之下,开用何穴,有二、三 、五 针几分,或灸几壮,或补或泻,或迎或随,或半补半泻,以活经络。或飞经走气,引导气血 。或久留,或去疾。或提或插,或出血、或不出血,俱在前手法之内也。先屡用屡效。 凡后言穴不言针灸者,以针刺之。言灸不言针者,禁针也。言针不言灸者,禁灸也。又 言三分五分者,针刺三分五分深也。言三壮五壮者,艾灸三壮五壮也。 《灵枢·杂症论》∶人身上部病,取手阳明大肠;中部病,取足太阴脾经;下部病,取 足厥 可选一、二穴治之。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纪氏治法 属性:纪氏曰∶井之所治,皆主心下满;荣之所治,皆主身热;俞之所治,皆主体重节痛;经 之所治,皆主喘嗽寒热;合之所治,皆主逆气而泄。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行针指要歌 属性: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 针水∶水分、侠脐上边取。 针结∶针着大肠、泻水穴。 针劳∶膏肓及百劳。 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 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 针咳∶肺俞、风门须用灸。 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 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 。翻胃吐食一般医,针中奇妙少人知。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聚英先生百症赋认症定穴治法 属性:头风∶囟会、玉枕。 面肿虚浮∶水沟、前顶。 梦魇不宁∶厉兑、内庭。 带下产 崩∶冲门、气冲。 头痛∶强间、丰隆。 耳聋气闭∶听会、翳风。 发狂奔走∶上 脘、神门。 月潮违限∶水泉、天枢。 目眩∶支正、飞扬。 目中漠漠∶攒竹、三间。 惊悸怔忡∶阳交、解 。 大肠不收∶外丘。 目黄∶阳纲、胆俞。 目觉KT KT ∶养老、天柱。 反张悲哭∶天冲、大横。 偏头痛∶悬颅、颔厌。 攀睛∶少泽、 肝俞。 项强伤寒∶温溜、期门。 岁热时行∶陶道、肺俞。 耳中蝉噪∶听会。 泪出∶临泣、头维。 舌下肿痛∶廉泉、中冲。 风痫常发∶神道、心俞。 雀 目∶睛明、行间。 牙痛∶耳门、丝竹空。 鼻中衄血∶天府、合谷。 湿寒湿热∶ 下。 热病不汗∶大都、经渠。 口 ∶颊车、地仓。 颔肿口噤∶阳谷、侠 。 厥寒厥热∶涌泉。 肠鸣∶下脘、陷谷。 喉痛∶液门、鱼际。 血虚口渴∶少 商、曲泽。 寒栗恶寒∶二间、阴郗。 胸胁满∶章门。 转筋∶金门、丘墟。 舌缓不语∶ 门、关冲。 烦心呕吐∶阴 。 膈痛∶膻中,巨阙。 失音∶天鼎、 间使。 项强恶风∶束骨、天柱。 水肿脐盈∶阴陵、水分。 胸停瘀血∶肾俞、巨 。 脊强∶水道、筋缩。 两臂顽麻∶少海、三里。 痨瘵传尸∶魄户、膏肓。 痉 病∶颅囟。 脐风∶然谷。 腋肿∶委阳、天池。 半身不遂∶阳陵、曲池。 中邪霍 乱∶阴谷、三里。 消渴∶行间、涌泉。 腿痛∶后 、环跳。 胸中苦闷∶建里、 内关。 倦言嗜卧∶通里、大钟。 鼻痔∶ 交。 癫疾∶身柱、本神。 瘿气∶ 浮白。 心下悲凄∶听宫、脾俞。 咳嗽连声∶肺俞、天突。 肠下新血∶长强、承 山。 发热∶中冲、曲池。 胁肋疼痛∶气户、华盖。 小便赤涩∶兑端、太阳。 白浊遗精∶三阴、气海。 黄胆∶后 、劳宫。 胸满噎塞∶中府、意舍。 食谷 不消∶脾俞、膀胱俞。 经事常改∶地机、血海。 五淋∶肓俞、横骨。 胸满项强 ∶神藏、璇玑。 胃冷不化∶魂门、胃俞。 女子漏血∶交信、合阳。 盗汗∶阴 、后 。 背连腰痛∶白环、委中。 隐中热极∶肩 、阳 。 痢疾∶中脘。 痔 癖∶冲门、血海。 唇 ∶太冲。 鼻内无闻∶通天。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继洲杨先生胜玉歌认症定穴治法 属性:头痛眩晕∶百会。 心痛脾疼∶上脘。 脾痛背痛∶中渚泻。 膝肿∶行间。 头风眼痛∶ 上星。 头项强急∶承浆。 牙腮疼紧∶大迎。 胃冷∶下脘。 颔肿喉闭∶少商。 中风 吐沫∶人中、颊车。 疟后痞满∶章门。 耳闭∶听会。 目内红肿∶丝竹、攒竹。 臂背 疼痛∶三里。 头风头痛∶灸风池。 瘰 ∶少海、天井。 大便泄泻∶灸天枢。 一切气 症∶气海针灸。 小肠气痛∶归来、中 。 筋疼∶支沟。 心热口臭∶大陵。 胎衣不 下∶阴交。 遗精白浊∶心俞。 香港脚∶复溜。 五痫∶后 、鸠尾、神门。 腿股 ∶环 跳、风市、阴市。 黄胆∶至阳。 髀疼∶肩井。 眼疼∶清冷渊针。 筋拘挛∶尺泽针。 行步艰难∶中封、太冲。 脚背痛∶商丘。 脾心痛∶公孙针。 疟多寒热∶间使、大杼 。噎气吞酸∶膻中七壮。 疮∶血海。 手难执物∶曲池、合谷。 膝肿如斗∶膝眼、 委中。 两股转筋∶承山。 疝气∶大敦灸。 肝血盛∶肝俞泻。 跟骨痛∶昆仑、绝骨、 丘墟。 霍乱,心痛,吐痰涎∶巨阙灸。 痰涎咳嗽,小儿吼闭∶肺俞、天突、筋缩。 肾 败腰痛,小便频∶肾俞灸。 腰痛∶中空从肾俞下量三寸,各开三寸是穴。灸十四壮,向外 针一寸半。此即膀胱经之中 也。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长桑君天星秘诀歌认症定穴治法 属性:胃中宿食∶三里、璇玑。 脾病∶气,合谷;血,阴交。 小肠连脐痛∶阴陵泉、涌泉。 手臂拘挛∶肩 。 肚腹浮肿∶水分、建里。 寒疟面肿肠鸣∶合谷、内庭。 胸膈痞满∶ 阴交、承山。 小肠气痛∶长强、大敦。 牙疼头疼喉痹∶三间、三里。 冷风湿痹∶环跳 、阳陵。 指痛挛急∶少商。 香港脚 疼∶肩井、三里、阳陵泉。 转筋眼花∶承山、内踝 。鬼邪∶间使。 足缓难行∶绝骨、条口、冲阳。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聚英先生肘后歌认症定穴治法 属性:头顶痛眼不开∶涌泉。 哮喘不寐∶丰隆三分。 阴核肿如升大∶百会灸。 手背拘挛 不仁 ∶灵道。 头面疾∶至阴。 脚腿疾∶风府。 两足两肋难伸∶飞虎。 狂言盗汗∶间使。 心胸病∶少府。 脐病∶曲泉。 刚柔二痉,口噤目合面红∶少商针出血,阴包。 膝肿痛∶ 尺泽、曲池、风府。 破伤风∶患处多灸。 风痹痿厥∶大杼、曲泉。 肩背病∶中渚。 腰腿 痛∶大都。 腰背挛急∶曲池寸五。 膝股肿∶太冲泻。 五痔,血热也∶承山。 腰软∶委中。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扁鹊先生玉龙歌认症定穴治法继洲杨先生注解 属性:头风呕吐,眼昏花∶神庭补、泻。 耳聋、瘰 ,痛痒、肿疮∶翳风、听会皆泻。 寒湿脚 气肿痛∶阴交、三里、绝骨。 腹中气块疼∶内关补、泻。 如大便不通,泻之。 腹中疼 痛,肋痛、闭结∶大陵、外关、支沟。 九种心痛及脾疼∶内关、上脘、中脘。 呆痴不识 尊卑骂人∶神门泻。 夜梦鬼交∶心俞、白环俞、气海两旁灸。 翻胃吐食,黄胆∶腕骨针 ,中脘灸。 传尸劳,痰多气喘∶涌泉、丰隆泻,丹田灸。 满手生疮,气攻心胸∶大陵泻 ,劳宫。 肾强疝气如死人∶关元、大敦。 满腹水胀∶水分、水道、三里,阴交灸。 膝 盖红肿∶阳陵,委中、阴陵出血。 偏正头风∶丝竹透率谷。如有痰饮,风池横刺透风府, 补泻,十一壮。如无痰饮,合谷针至劳宫,灸二七。 面上诸症∶尺泽皆治。 伛症∶不伸 也。补曲池,泻人中。 偻症∶不起也。补曲池。 中风不语∶囟会、百会皆灸。 肾弱腰 痛∶肾俞多灸。 腕中无力∶腕骨补泻。 脾家寒热∶间使透支沟,补泻。 腿股风∶委中 出血,环跳、居 。 脚背痛∶丘墟出血,解 、商丘。 行步艰难∶太冲、中封。 寒痰 咳嗽∶列缺、太渊。 面红心惊∶通里,惊补寒泻。 吹乳肿痛∶少泽,向后补泻,三分。 发热盗汗∶百劳,椎骨也。 咳嗽喷嚏∶风门多灸。 哮喘不寐∶天突、膻中皆灸。 不 闻香臭∶迎香补泻。 七般疝气∶大敦出血。 气喘不眠∶璇玑泻,气海灸。 五般痫症∶ 鸠尾灸七壮。 赤白带下∶中极多灸。 周身疼痛∶痛即穴,名不定。 手不能伸∶尺泽出 血。 脾泄∶天枢二穴多灸。 膝腿无力难立∶风市、阴市。 鼻渊眼痛,不闻香臭,头风 ∶迎香补,泻上星。 小儿慢惊∶印堂针一分,沿皮透左右攒竹。哭效、不哭难。急惊泻、 慢惊补。 口眼 斜∶灸地仓,艾如绿豆。斜向颊车,颊车之针向透地仓。 膝头红肿痛∶ 髋骨、膝关,在膝盖骨下犊鼻内,横针透二膝眼。 脊背强痛,挫闪腰疼∶人中泻,委中紫 筋出血。 歌曰∶穴法由来在指中,治病须臾显神功,劝君要知诸般疾,何不当初记玉龙。 先治周身疼痛多矣,必病患先指出疼所,即以左大指或食指爪掐之,病患啮牙咧咀,惊 颤变 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宜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 以上言灸者,以穴下肉红,较钱更大二分为度,定起泡矣。冬以猫毛,夏以竹膜,用麻 油调敷之,无妨。又不定穴,即痛处。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继洲杨先生治症总要认症定穴治法 属性:中风不省人事∶人中、中冲、合谷、哑门、大敦。 口噤不开∶颊车、人中、承浆、百会、 合谷泻。廉泉、人中。 口眼 斜∶颊车、地仓、人中、承浆、合谷、百会。 妇人不生子 ∶合谷泻,三阴交补,中极、子宫灸。 鼻衄不止∶合谷、上星、百劳、风府、迎香、人中 、印堂。 口内生疮∶海泉、人中、承浆、合谷,后金津、玉液。 手臂麻木不仁∶肩 、 曲池、合谷、肩井、列缺。 舌肿难言∶廉泉、金津、玉液、天突、少商。 心胸疼痛∶大 陵、内关、曲泽、中脘、上脘、三里。 腹内疼痛∶内关、三里、中脘、水分、关元、天枢 。两足麻木∶阳辅、阳交、绝骨、行间、昆仑、丘墟。 两膝红肿∶膝关、委中、阳陵、 中脘、丰隆。 足不能行∶丘墟、行间、昆仑、太冲、三里、阳辅。 脚弱无力∶公孙、三 里、绝骨、申脉,昆仑、阳辅。 浑身浮肿生疮∶曲池、合谷、行间、内庭。 小便不通∶ 阴陵、气海、三阴交、阴谷,大陵。 小便滑数∶中极、肾俞、阴陵、三阴交、气海。 大 便秘结∶章门,太白、照海。 大便泄泻∶中脘,天枢,中极灸。痢疾如赤∶内庭、天枢、 隐白、气海、照海、内关。 如白,里急后重,大痛∶外关、中脘、天枢。 脏毒下血∶承 山、脾俞、精宫、长强。 脱肛久痔∶二白、百会、精宫、长强。 翻胃吐食∶中脘、脾俞 、中魁、三里。 肺痈咳嗽∶肺俞,膻中、支沟、大陵、风门、三里。 久咳不愈∶肺俞、 三里、膻中、乳根、风门、缺盆。 消渴∶金津、玉液、承浆、海泉、人中、廉泉、气海、 肾俞。 遗精白浊∶心俞、肾俞、关元、阴交、命门、白环俞。 阴汗偏坠∶兰门、阴交、 归来,大敦。 阴门忽红肿痛∶会阴、中极、三阴交、百会。 发背痈疽∶肩井、委中、天 应、骑竹马取之。 浑身发红丹∶百会、曲池,三里、委中。肚中气块、痞块、积块∶三里 、块中、块尾。 口臭难近∶承浆、龈交、金津、玉液。 小儿脱肛∶百会、长强,大肠俞 。咳逆发噫∶膻中、中脘、大陵、三里、肺俞、行间。重舌腰痛∶合谷、承浆、金津、玉 液、海泉、人中。健忘失记∶列缺、心俞、神门、少海、中脘、三里。 小便淋沥∶阴谷、 关元、气海、三阴交。 牙关脱臼∶颊车、百会、承浆、合谷。 舌强难言∶金津、玉液、 廉泉、风府。 口吐清涎∶大陵、膻中、中脘、劳宫。 瘰 结核∶肩井、曲池、天井、三 阳络、阴陵泉。 发痧等症∶水分、百劳、大陵、委中。 胁肋疼痛∶支沟、章门、外关。 如怒气,刺行间。 腰脚疼痛∶委中、人中。 腰脊强痛∶委中出血。 肾虚腰疼∶肾俞、 委中、太 、白环俞。 四肢浮肿∶中都、合谷、曲池、液门、行间、内庭。 单蛊胀∶气 海、行间。 双蛊胀∶支沟、合谷、曲池、水分、三里、阴交、行间、内庭。 失志痴呆∶ 神门、鬼眼、百会、鸠尾、龈交、承浆。 挫闪腰肋疼∶先尺泽、委中、人中,后昆仑、束 骨、支沟、阳陵泉。 小腹胀满∶内庭、三里、三阴交∶后照海、大敦、补泻气海。此专治妇 人血块疼痛,小便不利,诸般气疼。 水不能进为五噎∶劳宫、中魁、中脘、三里、大陵、 支沟、上脘;后脾俞、胃俞,补多泻少。膻中、太白、食关。 哮吼嗽喘∶先俞府、天突、 膻中、肺俞、三里、中脘,后膏肓、气海、关元、乳根。 咳嗽红痰∶先百劳、肺俞,中脘 、三里,后膏肓、肾俞、肺俞、乳根。 吐血等症∶先膻中、中脘、气海、三里、乳根、支 沟,后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膏肓俞、关元。 咽喉等症,肿痛∶少商、天突、合谷。 双乳蛾症∶少商、金津、玉液。 单乳蛾症∶少商、合谷、海泉。 痫症∶上星、鬼禄、 鸠尾、涌泉、心俞、百会。 马痫∶照海、鸠尾、心俞、百会。 风痫∶神庭、素 、涌泉 。食痫∶鸠尾、中脘、少商。 猪痫∶涌泉、心俞、三里、鸠尾、中脘、少商、巨阙。 或刺、或灸、或出血,分而治之。 四肢麻木∶肩 曲池、合谷、腕骨、风市、昆仑、行间 、三里、绝骨、通里、委中、阳陵,补多泻少。如红肿反之。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妇人门 属性:妇人难产∶独阴补合谷,泻三阴交。 血崩漏下∶中极、子宫灸。 产后血块痛∶气海、三 阴交。 胎衣不下∶中极、三阴交。 血崩不止∶丹田、中极、肾俞、子宫;后百劳、风池 、膏肓、曲池、绝骨、三阴交。 无乳∶少泽、合谷补、膻中左右迎之,妇人觉气行至乳头 退针。乳痈∶膻中、大陵、委中、少泽、俞府。 月水断绝∶中极、肾俞、合谷、三阴交。 妇女不生长子女者∶针合谷,行六六三十六数;针三阴交,行九九八十一数。此泻气补血 法也。灸中极一穴,多灸百病皆除。又至经至之日,再灸子宫二穴,其穴在中极两旁,各开 三寸,重灸即有孕矣。世上断无不生长之人,先遵此获效多人。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小儿门 属性:惊痫∶顶上旋毛中灸三壮,耳后青络灸三壮,炷如小麦大。肾胀偏坠∶关元灸三壮,大 敦七 ∶巨阙、灸三壮。 赤游风∶百会、委中。 猪痫如尺厥吐沫∶巨阙、三壮。风痫目戴上∶ 百会、昆仑、丝竹空。 羊痫∶九椎下节间,灸三壮; 又法∶大椎、鸠尾各三壮。 角弓 反折∶百会。 牛痫∶鸠尾、大椎各三壮。 马痫∶仆参二穴各三壮。又法∶风府、脐下各 三壮。 脱肛∶百会、长强。 泻痢∶神阙。 犬痫∶两手心,足太阳、肋户,各一壮。 吐乳∶灸中庭,在膻中下一寸六分。 鸡痫∶足诸阳,各三壮。 夜啼∶灸百会三壮。 食 痫∶鸠尾上,五分三壮。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眼目门 属性:子和曰∶目之五轮,乃五脏六腑之精华,宗脉之所聚也。白属肺金,赤属心火,黑属神光、 属肾水,兼属肝木。目不因火则不病,白轮变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黑水神 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肝火甚也。凡暴赤肿羞明,隐涩泪出不止,针神庭、上 星、囟会、前顶、百会。翳者可使立退,肿者可使立消。 眼红涩烂∶睛明、四白、合谷、临泣,后三里、光明。 血不养目∶肝俞补,三里泻。 目 白,后太阳、光明、大骨空、小骨空。 迎风冷泪∶先攒竹、大小两骨空、后小骨空、三阴 交、泪孔上,此穴米大,艾灸七壮,中指半指尖一穴米大,艾灸三壮。 目生内障∶瞳子 、合谷、临泣、睛明,后光明、天府、风池。 目患外障∶小骨空、太阳、睛明、合谷,后 临泣、攒竹、三里、内 尖、灸五壮,即眼头尖上。 眼赤暴痛∶合谷、太阳、三里、睛明 ,后太阳、攒竹、丝竹空。 肉侵睛∶风池、睛明、合谷、太阳,后风池、期门、行间, 太阳。 怕日羞明,目 赤烂∶三棱针刺,目 外出血。 偷针,视背上有红点,刺破出血 皆治∶小骨空、合谷、攒竹,二间,后睛明、行间、光明、太阳。 目内红肿∶丝竹、攒竹 。眉间骨疼∶二间、攒竹。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疟疾门 属性:黄帝问曰∶刺疟奈何?岐伯对曰∶疟疾,《素问》分各经。危氏刺指,(即十宣穴也。)舌红 紫,出舌下紫血筋也。 足太阳,先寒后热,腰疼头重,汗出不止∶刺委中,三分五壮。 足少阳,寒热不甚,见人心惕,汗多∶刺侠 ,二分三壮。 足阳明,寒久乃热生,汗出,喜见日光火光∶刺冲阳,三分三壮。 足太阴,寒热善呕,呕已乃衰∶刺公孙,四分三壮。 足少阴,热多寒少,呕吐,甚欲闭户∶刺大钟,二分。 足厥阴,小腹满,小便不利∶刺太冲,二分三壮。 心疟神门,肝疟中封,脾疟商邱,肺疟列缺,肾疟太 ,胃疟厉兑。 歌曰∶疟疾将针刺曲池,经渠合谷共相宜。五分针刺于二穴,疟疾缠身便得离。未愈更 加三间刺,五分深刺莫忧疑。又兼气痛憎寒热,间使行针莫要迟。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伤寒门 属性:伤寒一日刺风府,阴阳分经次第取。 一日太阳风府∶督脉。二日阳明之荣∶大肠二间,胃内庭。三日少阳之俞∶胆临泣,三 焦中 中封,包络间使。在表刺三阳经穴,在里刺三阴经穴,六日过经未汗,刺期门、三里,古法 也。惟阴症灸关元穴为妙。 汗、吐、下法非有他,合谷、内关、阴交杵。 汗法∶针合谷,入二分。行九九数,搓数十次,男左搓,女右搓,得汗,行泻法。汗止 ,身温出针。如汗不止,针阴市,补合谷。 吐法∶针内关,入三分。先补六次,泻三次,行子午捣臼法三次,提气上行,又推战一 病患多呼几次即止。如吐不止,补九阳数,调匀呼吸三十六度。吐止,徐出针,急扪穴。吐 不止,补足三里。 下法∶针三阴交,入三分。男左女右,以针盘旋右转,六阴数毕,用口鼻闭气,吞鼓腹中。 将泻,插一下其人即泄。鼻吸手泻三十六遍,方开口鼻之气,插针即泄。如泄不止,针合谷 ,升九阳数。凡汗吐下,仍分阴阳补泻。 寒头痛∶合谷、攒竹、太阳。 无汗∶内庭、合谷、复溜、百劳。 胸胁痛∶大陵、期门、 膻中、劳宫。 狂不识尊卑∶曲池、绝骨、百劳、涌泉。 大热不退∶曲池、绝骨、三里、大 椎、涌泉、合谷俱泻。 退后余热∶风门、合谷、行间、绝骨。 汗多∶内庭、合谷、复溜 、百劳。 大便不通∶章门、照海、支沟、太白。 小便不通∶阴谷、阴陵泉。 六脉俱无 ∶合谷、复溜、中极。 发痉不省人事∶曲池、合谷、人中、复溜。 发黄∶腕骨、申脉、 外关、涌泉。 胁痛∶支沟、章门、阳陵泉、委中。 过经不汗∶期门。 如四肢厥逆冷∶ 复溜顺骨刺之。 如脉浮∶寒补绝骨,热泻绝骨。 如浮洪∶泻之。 如沉细∶补之。 口 噤目闭药不下∶合谷。 狐惑口生疮∶黄连犀角汤。 虫在内食∶地仓。 伤寒吐蛔∶乌梅 汤、灸中脘。 痞结胁积疼∶期门。 当汗不汗∶合谷。 自汗∶复溜。 牙关紧急,项强 反张,目直视∶列缺。 如痞气结胸,两目昏黄,汗不通∶涌泉三分出汗。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四总穴名 属性: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千金穴歌 属性: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 头项 不外千金穴。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属性:其一,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善通心腹胀,又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腿肿膝 酸 ,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重观。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其二,内庭次指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疼 ,虚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针三分,灸三壮。) 其三,曲池拱手取,屈骨陷中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不得,筋缓怕梳头 ,喉闭促欲死,发热更无休,遍身风癣癞,针着实时瘳。(针五分,灸三壮。) 其四,合谷在虎口,两指岐骨间。头痛并面肿,疟病热还寒,齿龋鼻衄血,口噤不开言 。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灸三壮。) 其五,委中曲 里,横纹脉中央。腰疼不能举,沉沉引脊梁,酸痛筋莫展,风痹复无常,膝 头难伸屈,针入即安康。(针五分,禁灸) 其六,承山名鱼腹, 肠分肉间。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难,香港脚并膝肿,辗转战疼酸,霍 乱及转筋,穴中刺便安。(针七分,灸三壮。) 其七,太冲足大指,节后二寸中。动脉知生死,能医惊痫风。咽喉并心胀,两足不能行。七 疝偏坠肿,眼目似云朦,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针三分,灸三壮。) 其八,昆仑足外踝,跟骨上边寻。转筋腰尻痛,暴喘满中心。举步行不得,一动即呻吟 。若欲求安乐,须于此穴针。(针五分,灸三壮。) 其九,环跳在髀枢,侧卧屈足取。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湿痹。腿胯连 痛,转侧重欷 。若 人针灸后,顷刻病消除。(针二寸,灸五壮。) 其十,阳陵足膝下,外 一寸中。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 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灸二壮。) 其十一,通里腕侧后,去腕一寸中。欲言声不出,懊恼及怔忡。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 虚则不能食,暴喑面无容。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针三分,灸三壮) 其十二,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麻。痰涎频上壅,口噤不开 牙。若能明补泻,应手即如拿。(针三分,灸五壮。)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五脏募穴 属性:中府∶肺募。 巨阙∶心募。 期门∶肝募。 章门∶脾募。 京门∶肾募。 按《难经》云∶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腹曰阴,募皆在腹。 凡病由七情所伤,胃气不行,兼之劳逸饮食不节,以致元气不足也。当从胃合三里穴内 ,推 者宜此。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五脏俞穴 属性:俞犹委输之输,言经气由此而输于彼也。 肺俞∶三椎下各开寸半。 心俞∶五椎下各开寸半。 肝俞∶九椎下各开寸半。 脾俞 ∶十一椎下各开寸半。 肾俞∶十四椎下各开寸半。 按《难经》云∶阴病行阳,故令俞在阳。(背曰阳,俞皆在背。) 凡病始于外寒,终归外热,治在背之各脏俞穴,即暑、湿、燥、火,亦取背上各俞穴。 治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八会 属性:脏会章门腑中脘,髓会绝骨阳陵泉,血会膈俞骨大杼,气会膻中脉太渊。 言周身之筋会阳陵泉,五脏之疾,皆取章门是也。(绝骨,悬钟也。)热病取此八会。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论奇经八脉 属性:《难经》云∶脉有奇经八脉者,何谓也?答曰∶脉有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冲、任、 督、带, 气血相随上下,如瀹济漯,决汝汉,排淮泗之水,治十二经,即禹疏九河也。至于天雨过多 ,各河暴涨溢出,沟渠皆盈,此所谓病入奇经也。若以十二经调治,则不应矣。宜以奇经八 脉主穴治之,即今疏通沟渠之谓也。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八脉交会八穴歌 属性: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 督脉内 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八脉配合歌 属性:公孙偏与内关合,列缺能消照海 。临泣外关分主客,后 申脉正相和。左针右病知高 下,以意通经广按摩。补泻迎随分顺逆,五门八法是真科。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奇经八脉 属性:寻穴∶公孙二穴,脾经。足大指内侧,本节后一寸陷中,举足,两足掌相对取之。针一 寸,主心腹五脏病,与内关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翻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脐 痛腹疼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r冲脉\pd-d2.bmp\r \r阴维脉\pd-d2a.bmp\r 寻穴∶内关二穴,心包经。去掌二寸两筋间,紧握拳取之。针一寸二分,主心胆脾胃之 病,与公孙二穴,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中满心胸痞胀,肠鸣泄泻脱肛,食难下膈酒来伤,积块坚横胁抢。妇 女胁疼心痛,结胸里急难当,伤寒不解结胸堂,疟疾内关独当。 寻穴∶后 二穴,小肠经。小指本节后外侧骨缝中,紧握拳尖上。针一寸,主头面项颈 病,与申脉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手足拘挛战掉,中风不语痫癫,头疼眼肿泪涟涟,腿膝背腰痛遍。项 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喉咽,手足麻木破伤牵,盗汗后 先砭。 \r督脉\pd-d3.bmp\r \r阳跷脉\pd-d3a.bmp\r 寻穴∶申脉二穴,膀胱经。足外踝下陷中,赤白肉际,直立取之。针一寸,主四肢风邪 及痈毒病,与后 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腰背屈强腿肿,恶风自汗头疼,雷头赤目痛眉棱,手足麻挛臂冷。吹 乳耳聋鼻衄,痫癫肢节烦憎,遍身肿满汗头淋,申脉先针有应。 寻穴∶临泣二穴,胆经。足小趾次趾外侧,本节中筋骨缝内,去一寸是。针五分,放水 随皮过一寸,主四肢病,与外关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项腮连,眼肿赤疼头旋。齿 痛耳聋咽肿,浮风搔痒筋牵,腿疼胁胀肋肢遍,临泣针时有验。 \r带脉\pd-d4.bmp\r \r阳维脉\pd-d4a.bmp\r 寻穴∶外关二穴,三焦经。掌背去腕二寸,骨缝两筋陷中,伏手取之。针一寸二分,主 风寒经络皮肤病,与临泣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肢节肿疼膝冷,四肢不遂头风,背胯内外骨筋攻,头项眉棱皆痛。手 足热麻盗汗,破伤眼肿睛红,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 寻穴∶列缺二穴,肺经。手腕内侧一寸五分,手交叉沿指尽处骨间是。针八分,主心腹 胁肋五脏病,与照海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痔疟便肿泄痢,唾红溺血咳痰,牙疼喉肿小便难,心胸腹疼噎咽。产 后发强不语,腰痛血疾脐寒,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乳痈多散。 \r任脉\pd-d5.bmp\r \r阴跷脉\pd-d5a.bmp\r 寻穴∶照海二穴,肾经。足内踝下陷中,令人稳坐,两足底相合取之。针一寸二分,主 脏腑病,与列缺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喉塞小便淋沥,膀胱气痛肠鸣,食黄酒积腹脐并,呕泻胃翻便紧。难 产昏迷积块,肠风下血常频,膈中快气气核侵,照海有功必定。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十二经补泻歌 属性:肺泻尺泽补太渊,大肠二间曲池前,胃泻厉兑解 补,脾在商邱大都边,心先神门后少 冲, 胆泻阳辅补侠 ,肝泻行间补曲泉。(上穴俱泻针,下穴俱补针。)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十二经分阴阳歌 属性:太阳小肠足膀胱,阳明大肠足胃乡,少阳三焦足胆配,太阴手肺足脾当,少阴手心足为 肾,厥阴包络足肝方。(上皆是手,下皆是足。)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十五络脉 属性:(横行为络) 小肠支正穴,膀胱飞扬中,大肠偏历是,胃络在丰隆,三焦在外关,胆经络光明,肺络 列缺 屏翳通,脾又有大络,大包乃厥终。 十五络穴,实则必现,虚则必下,求之不得,取之上下。 十五络脉者,十二经之别络,而相通焉者也。脾之大络,总统阴阳诸络,灌溉于脏腑者 也。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灸法 属性: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丹 曰∶艾性至热,入火灸则上行,入药服则下行。 《千 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有风者尤宜。 《本草》云∶艾味苦,气微温,阴中之阳,无毒,主灸百病。五月五日,采曝干,陈久 良,入臼捣细,去尘屑,再焙,大燥用之,如润无功。田野生者可用,蕲艾更妙。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灸补泻法 属性:气盛泻之,气虚补之。针之所不能为者,则以艾灸之。针虽捷不如艾稳,艾虽稳不如针 捷。 泻速吹其火,以开其穴孔。又,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用\r泥钱\pd-d6.bmp\r五个,俱内空三分,周流换之,上着艾如楝子大,灸疼急方去,肉 有汗起 达气。若小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炷如雀粪可也。《短剧》曰∶腹背烂烧,四肢但去风 邪,不宜大炷。王节斋云∶面上灸炷须小,手足上犹可粗。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取火法 属性:火珠映日,以艾承之,得火为上。次镔铁击阶石亦可,不如麻油点灯更佳。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灸症 属性:伤寒结胸∶黄连七寸,为末。巴豆七个,不去油。共和一处,水调,纳于脐中,用艾灸 腹中 用独蒜片先灸,候发后灸母核,多灸自效。 灸痞块根∶在十二椎下,旁开三寸半,灸之。 疝气、冷气、脐腹疼∶灸大敦二穴。 男女遗精∶十四椎下各开三寸,灸七壮效,名精穴 。又方∶以桐油,男抹阳物,女抹阴物,邪不复来,善治遗精。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以言治病法 属性:天地之气,常则安,变则病,圣人如持至宝,庸人妄为而伤太和,诸病皆生于气,分而 为九 为笑不休。悲则气消,为酸鼻。恐则气下,为暴下清水。寒则气收,为冷。热则气泄,暴下 为汗。惊则气乱,神无所归,为痴为痫。劳则气耗,男少精,女不月,喘息汗出。思则气结 ,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悲可以治怒,治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治以谑浪亵狎 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治以遽迫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治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 可以治恐,治以思彼忘此之言夺之。五者必诡诈百出,无所不至,方可动人耳目,若无才之 人,不能用此法也。热可以治寒,寒可以治热,逸可以治劳,劳可以治逸,习可以治惊。经 曰∶惊者卒然临之,使习见习闻,则不惊矣。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习医须知 属性:(横看竖推) \r习医须知\pd-d7.bmp\r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督任头图 属性:\r督任头图\pd-d8.bmp\r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背部穴图 属性:\r背部穴图\pd-d9.bmp\r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腹部穴图 属性:\r腹部穴图\pd-d10.bmp\r <目录>卷上\二认症定穴 <篇名>眼科针灸要穴图像 属性:\r口眼 斜\pd-d11.bmp\r \r内障眼\pd-d11a.bmp\r \r正头风及脑痛\pd-d12.bmp\r \r暴赤肿痛眼\pd-d12a.bmp\r \r头顶痛\pd-d13.bmp\r \r羞明怕日眼\pd-d13a.bmp\r \r外障眼\pd-d14.bmp\r \r头风目眩\pd-d14a.bmp\r \r红肿涩沿眼\pd-d15.bmp\r \r偏正头风\pd-d15a.bmp\r \r迎风冷泪\pd-d16.bmp\r \r红肿疼痛眼\pd-d16a.bmp\r \r眼生翳膜\pd-d17.bmp\r <目录>卷下\三寻穴 <篇名>寻穴歌 属性:金针奥妙素称奇,按经详推夫何疑。十二经中十五络,金水木火土不移。奇经八脉阳阴 跷, 虚用补法指里转,实行泻法指外驰。或补真阳元气复,或泻余邪病即离。诚能晓得个中妙, 天下归仁称上医。 <目录>卷下\三寻穴 <篇名>井荥俞原经合横图(聚英) 属性:\r井荥俞原经合横图一\pd-d18.bmp\r \r井荥俞原经合横图二\pd-d19.bmp\r 五脏包络无原穴,六腑有原穴。五脏包络木、火、土、金、水,六腑金、水、木、火、 土。生我者母也,我生者子也。本经如虚宜补其母,本经如实宜泻其子,十二经皆然。 滑氏曰∶诸井肌肉浅薄,泻井当泻荣,补井当补合。 <目录>卷下\三寻穴 <篇名>〔十二经〕穴目 属性:后穴下有八,有十一、十二者,言火在八章、十一、十二章也。余皆如此。 肺经∶少商(八) 鱼际 太渊 经渠 列缺 孔最 尺泽 侠白 天府 云门 中府 大肠∶商阳(十一) 二间 三间 合谷 阳 偏历 温溜 下廉 上廉 三里 曲池 肘(十二) 五里 臂 肩 巨骨 天鼎 扶突 禾 迎香 脾经∶隐白(十四) 大都 太白 公孙 商丘 三阴交 漏谷 地机 阴陵泉 血海 箕门 冲门(十五) 府舍 腹结 大横 腹哀 食窦 天 胸乡 周荣 大包 胃经∶厉兑(二十) 内庭 陷谷 冲阳 解 丰隆 下巨墟 条口 上巨墟 三里 犊鼻 关门 梁门 承满 不容 乳根 乳中 膺窗 屋翳 库房(十八) 气户 缺盆 气舍 水突 人迎 大迎 地仓 巨 四白 承泣 颊车 下关 头维(十七) 心经∶少冲(二十一) 少府 神门 阴 通里 灵道 少海 青灵 极泉 小肠∶少泽(二十三) 前谷 后 腕骨 阳谷 养老 支正 小海 肩贞 天 宗秉风 曲垣 肩外俞 肩中俞 天窗 天容 颧 听宫 肾经∶涌泉(二十五) 然谷 太 大钟 水泉 照海 复溜 交信(二十六) 筑宾 阴谷 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阴都 通谷 幽门 步廊 神封 灵墟(二十七) 神藏 中 俞府 膀胱∶至阴 通谷 束骨 京骨 金门 申脉 仆参 昆仑 跗阳 飞扬 承山 承筋 阳委中 委阳 浮 殷门 承扶(三十一) 秩边 胞肓 志室 肓门 胃仓 意舍 阳 纲魂门 膈关 噫嘻 神堂 魄户 膏肓 附分 会阳 下 中 (三十) 次 上 白环俞 中膂俞 膀胱俞 小肠俞 关元俞 大肠俞 气海俞 肾俞 三焦俞 胃俞 脾 俞(二十九) 胆俞 肝俞 膈俞 督俞 心俞 厥阴俞 肺俞 风门 大杼 天柱 玉枕( 二十八) 络却 通天 五处 承光 曲差 眉冲 攒竹 睛明 包络∶中冲(三十五) 劳宫 大陵 内关 间使 门 曲泽 天泉 天池 三焦∶关冲 液门 中渚 阳池 外关 支沟 会宗 三阳络 四渎 天井 清冷渊 消泺 会 肩 天 天牖 翳风(三十七) 脉 颅息 角孙 丝竹空 和 耳门 肝经∶大敦(三十九) 行间 太冲 中封 蠡沟 中都 膝关 曲泉 阴包 五里 阴 廉章门 期门 胆经∶窍阴(四十三) 侠 地五会 临泣 丘墟 悬钟 阳辅 光明 外丘 阳交 阳陵泉 阳关 中渎(四十二) 风市 环跳 居 维道 五枢 带脉 京门 日月 辄筋 渊 液肩井 风池 脑空(四十二) 承灵(四十一) 正营 目窗 临泣 阳白 本神 完骨 窍阴 浮白 天冲 率谷 曲鬓 悬厘 悬颅 颔厌 客主人 听会 瞳子 (四十一) <目录>卷下\三寻穴 <篇名>奇经八脉 属性:督脉∶龈交 兑端 水沟 素 神庭 上星 囟会 前顶 百会 后顶 强间 脑户 府哑门 大椎 陶道 身柱 神道 灵台 至阳 筋缩 脊中 悬枢 命门 阳关 腰俞 任脉∶承浆(四十七) 廉泉 天突 璇玑 华盖 紫宫 玉堂 膻中 中庭 鸠尾 巨 阙上脘 中脘 建里 下脘 水分 神阙 阴交 气海 石门 关元 中极 曲骨 会阴 冲脉∶幽门(四十八) 通谷 阴都 石关 商曲 肓俞 中注 四满 气穴 大赫 横 带脉∶带脉 五枢 维道 阳跷∶申脉 仆参 附阳 居 肩 巨骨 俞 地仓 巨 承泣 阴跷∶照海 交信 阳维∶金门 阳交 俞 会 天 肩井 阳白 本神 临泣 目窗 正营 承灵 脑空 风池 日月 风府 哑门 阴维∶筑宾 腹哀 大横 府舍 期门 天突 廉泉 <目录>卷下\三寻穴 <篇名>经外奇穴 属性:内迎香(四十九) 鼻准 耳尖 聚泉 金津 玉液 海泉 鱼腰 太阳 大骨空 中魁 八 小骨空 印堂 子宫 兰门 百虫窠 <目录>卷下\三寻穴 <篇名>十二经图十二经穴十二经补泻八法图 属性:\x手太阴肺经穴\x \r手太阴肺经穴图一\pd-d20.bmp\r \r手太阴肺经穴图二\pd-d20a.bmp\r 中府∶云门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中,去胸中行各六寸。肺之募,(募 犹结募也,言经气聚此。)手足太阴二经之会。针三分,灸五壮。 云门∶巨骨下,侠气户旁二寸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去胸中行各六寸。针七分、 三分,灸五壮。 天府∶腋下三寸,肘腕上五寸,动脉中,用鼻尖点墨,到处是穴。针四分。 侠白∶天府下去肘五寸,动脉中。针三分,灸五壮。 尺泽∶肘中约纹上,动脉中,屈肘横纹,筋骨罅陷中。肺水穴也,肺实泻之。针三分, 灸五壮。 孔最∶去腕上七寸,侧取之。针二分,灸五壮。 列缺∶肺络别走阳明。去腕侧上一寸五分,以两手交叉,食指尽处,两筋骨罅中。针二 分,灸七壮。 经渠∶寸口动脉陷中,肺金穴也。针二分。 太渊∶掌后内侧横纹头,动脉中,肺土穴也,肺虚补之。《难经》曰∶脉会太渊。疏曰 ∶脉病治此。灸三壮,针二分。 鱼际∶大指本节后,内侧白肉际陷中。又云∶散脉中。肺火穴也。针二分。 少商∶大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肺木穴也。宜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泄五脏热。 唐刺 脏热也。 \x手阳明大肠经穴\x \r手阳明大肠经穴图一\pd-d21.bmp\r \r手阳明大肠经穴图二\pd-d21a.bmp\r 商阳∶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大肠金穴也。灸三壮,针一分。 二间∶食指本节前内侧陷中,大肠水穴也,大肠实泻之。三分,三壮。 三间∶食指本节后内侧陷中,大肠木穴也。三分,三壮。东垣曰∶气在于臂取之。先去 血脉,后深取手阳明之荣、俞,二间,三间。 合谷∶手大指、次指岐骨间陷中,大肠原穴也。虚实皆拔之。三分,三壮。妇人妊娠, 可泻不可补,补即堕胎。详见足太阴脾,三阴交下。 阳 ∶腕中上侧两筋间陷中,大肠火穴也。三分、三壮。 偏历∶腕中后三寸,大肠脉别走太阴。三分,三壮。实泻虚补。 温溜∶在腕后五寸六寸间。三分,三壮。 下廉∶辅骨下,去上廉一寸,辅锐肉分外斜。针五分,灸三壮。 上廉∶三里下一寸,阳明之会,外斜。针五分,灸三壮。 三里∶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锐肉之端,针三分,一壮。 曲池∶肘外辅骨,屈肘横纹头陷中。以手拱胸取之。大肠土穴也。针七分,得气先泻后 补,三壮。 肘 ∶大骨外廉,陷中。三壮,三分。 五里∶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十壮。 臂 ∶肘上七寸, 肉端,肩 下一寸,两筋两骨罅陷宛宛中,举臂取之。手阳明之络 ,手足太阳、阳维之会。三壮,三分。 肩 ∶膊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间陷中宛宛中,举臂取之有空。手阳明、阳跷之会。七壮 、一寸。又云六分。唐·鲁州刺史库狄 风痹,不能挽弓,甄权针肩 ,针进可射。 巨骨∶肩尖端上行,两叉骨罅间陷中,手阳明、阳跷之会。五壮,一寸半,泻之勿补。 天鼎∶颈缺盆上,直扶突后一寸。四分,三壮。 扶突∶气舍上一寸五分,在颈当曲颊下一寸,人迎后一寸五分,仰而取之。三壮,三分 禾 ∶鼻孔下,挟水沟旁五分。针三分,禁灸。 迎香∶禾 上一寸,鼻下孔旁五分。手、足阳明之会。针三分,禁灸。 \x足太阴脾经穴\x \r足太阴脾经穴图一\pd-d22.bmp\r \r足太阴脾经穴图二\pd-d22a.bmp\r 隐白∶足大趾端内侧,去爪甲角如 叶,脾木穴也。三壮,三分。 大都∶足大趾本节后,内侧陷中,骨缝赤白肉际,脾火穴也,脾虚补之。三壮、三分。 太白∶足大趾内侧,内踝前核骨下陷中,脾土穴也。三壮、三分。 公孙∶足大趾本节后一寸,内踝前。足太阴络脉,别走阳明胃经。三壮,三分。 商丘∶足内踝骨下微前陷中,前有中封,后有照海,其穴居中。脾金穴也,脾实泻之。 三壮,三分。 三阴交∶内踝上三寸,骨下陷中。足太阴、少阴、厥阴之会。三壮,三分。 漏谷∶内踝上六寸, 骨下陷中。三分。 地机∶膝下五寸,膝内侧辅骨下陷中,伸足取之。足太阴 ,别走,上一寸,有空。三 壮,三分。 阴陵泉∶膝下内侧辅骨下陷中,伸足取之,在膝横纹头下,脾水穴也。五分。 血海∶膝膑上,内廉白肉际,二寸半。五分,三壮。 箕门∶鱼腹上越筋间。三壮。 冲门∶府舍下一寸,横骨两端约中动脉,去腹中行各四寸半。五壮,七分。 府舍∶腹结下三寸,去腹中行各四寸半。五壮,七分。 腹结∶大横下一寸三分,去腹中行各四寸半。五壮,七分。 大横∶腹哀下三寸五分,去腹中行各四寸半。五壮,七分。 腹哀∶日月下一寸五分,去腹中行各四寸半。三分。 食窦∶天 下一寸六分,去腹中行各六寸,举臂取之。五壮,四分。 天 ∶胸乡下一寸六分,陷中,去胸中行六寸,仰而取之。五壮,四分。 胸乡∶周荣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六寸,仰而取之。五壮,四分。 周荣∶中府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六寸,仰而取之。五壮,四分。 大包∶渊液下三寸,脾之大络,总统阴阳诸络。三壮,三分。 \x足阳明胃经穴\x \r足阳明胃经穴图一\pd-d23.bmp\r \r足阳明胃经穴图二\pd-d23a.bmp\r 头维∶额角入发际,本神旁一寸五分,神庭旁四寸五分。足阳明、少阳之会。三分。 下关∶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廉,合口有空,开口则闭,侧卧闭口取之,足阳明、少阳 之会。三分、三壮。 颊车∶耳下八分,曲颊端,近前陷中,侧卧开口有空取之。四分,得气即泻。七壮,炷 如小麦大。 承泣∶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足阳明、阳跷脉、任脉之会。灸三壮。 四白∶目下一寸,直瞳子,令病患正视取之。四分,七壮。 巨 ∶侠鼻孔旁八分,直瞳子下,平水沟,手、足阳明、阳跷脉之会。三分,得气即 泻。七壮。 地仓∶侠口吻旁四分,外延,下有动脉。手、足阳明、阳跷脉之会。三分,得气即泻, 二七壮。 大迎∶曲颔前一寸二分,骨陷中动脉。三分,三壮。 人迎∶颈大动脉应手,侠结喉两旁,一寸五分,仰而取之。四分。 水突∶颈大筋前,直人迎下,气舍上。三分,三壮。 气舍∶颈直人迎下,侠天突陷中。三壮、三分。 缺盆∶肩下横骨陷中。三壮,三分。 气户∶巨骨下,俞府两旁,各二寸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三分,五壮。 库房∶气户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五壮,三分。 屋翳∶库房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四分,五壮。 膺窗∶屋翳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四分,五壮。 乳中∶当乳中是,微刺之。三分。 乳根∶乳中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五壮,三分。 不容∶幽门旁,相去一寸五分,去中行各三寸。五壮,三分。 承满∶不容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五壮,三分。 梁门∶承满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五壮,三分。 关门∶梁门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五壮,三分。 太乙∶关门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五壮,八分。 滑肉门∶太乙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五壮,八分。 天枢∶去肓俞一寸,侠脐中,两旁各二寸。百壮,五分。 外陵∶天枢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五壮,三分。 大巨∶外陵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五壮,五分。 水道∶大巨下三寸,去中行各二寸。五壮,三分。 归来∶水道下二寸,去中行各二寸。五壮,五分。 气冲∶归来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动脉应手,宛宛中,冲脉所起。七壮,炷如大麦, 禁针。 髀关∶伏兔后交纹中。三壮,六分。 伏兔∶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坐而取之。以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兔之状,因 以此名。五分。 阴市∶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拜而取之。三分,禁灸。 梁丘∶膝上二寸,两筋间。三壮,三分。 犊鼻∶膝膑下, 骨上,侠解大筋陷中。三壮,三分。 三里∶膝下三寸, 骨外廉,大筋宛宛中,两筋分肉间,举足取之,极重按之,则跗上 动脉止矣,胃土穴也。三壮,一寸。 上廉∶三里下三寸,两筋骨罅中,举足取之。三壮,三分。甄权随年为壮。 条口∶下廉上一寸,举足取之。三壮,五分。 下廉∶上廉下三寸,两筋骨 中,蹲地举足取之。三壮,八分。 丰隆∶外踝上八寸,下 外廉陷中,足阳明络别走太阴。三壮,三分。 解 ∶冲阳后一寸五分,腕上陷中,足大趾、次趾直上,跗上陷者宛宛中,胃火穴也。 三壮、五分,补之。 冲阳∶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二寸,骨间动脉,胃原穴也。胃虚、实皆拔之,三壮,五分 陷谷∶足大趾、次趾外间,本节后陷中,去内庭二寸,木穴也。三壮,三分。 内庭∶足大趾、次趾外间陷中,胃水穴也。三壮、三分。 厉兑∶足大趾、次趾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胃金穴也。胃实泻之,一壮、一分。 \x手少阴心经穴\x \r手少阴心经穴图一\pd-d24.bmp\r \r手少阴心经穴图二\pd-d24a.bmp\r 极泉∶臂内腋下筋间动脉入胸。七壮,三分。 青灵∶肘上三寸,伸肘举臂取之。七壮。 少海∶肘内廉节后,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肘向头得之,心水穴也。三壮,三分。 灵道∶掌后一寸五分,心金穴也。三壮,三分。 通里∶掌后一寸陷中,手少阴心脉之络。三壮,三分。 阴 ∶掌后脉中,去腕五分。七壮,三分。 神门∶掌后锐骨端陷中,心土穴也。泻之,七壮,三分。 少府∶手小指本节后,骨缝陷中,心火穴也。七壮,二分。 少冲∶手小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心木穴也。三壮,一分,补之。 \x手阳明大肠经穴\x \r手阳明大肠经穴图一\pd-d25.bmp\r \r手阳明大肠经穴图二\pd-d25a.bmp\r 少泽∶手小指端外侧,去爪甲角下一分陷中,小肠金穴也。三壮,一分。 前谷∶手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小肠水穴也。一壮,一分。 后 ∶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握拳取之,小肠木穴也。一壮,一分,补之。 腕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小肠原穴也。三壮,二分。 阳谷∶手外侧腕中,锐骨下陷中,小肠火穴也。三壮,二分。 养老∶踝骨前上,后一寸陷中,手太阳 ,二壮,三分。 支正∶腕后五寸,手太阳络。三壮,三分。 小海∶肘外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屈手向头取之,小肠土穴也。三壮,三分,泻之。 肩贞∶曲胛下,两骨解间, 后陷中。三壮,五分。 俞∶侠肩 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举臂取之。三壮,八分。 天宗∶秉风后,大骨下陷中。三壮,五分。 秉风∶天 外,肩上,小 后,举臂有空。五壮,五分。 曲垣∶肩中央,曲胛陷中。三壮,五分。 肩外俞∶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中。三壮,六分。 肩中俞∶肩胛内廉,去脊二寸陷中。三壮,六分。 天窗∶颈大筋间,前曲颊下,扶突后,动脉应手,陷中。三壮,三分。 天容∶耳下曲颊后。三壮,一寸。 颧 ∶面 骨下廉,锐骨端陷中。二分。 听宫∶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手、足少阳、手太阳三脉之会。三壮,三分。 \x足少阴肾经穴\x \r足少阴肾经穴图一\pd-d26.bmp\r \r足少阴肾经穴图二\pd-d27.bmp\r 涌泉∶足心陷中,屈足卷趾宛宛中,白肉际,跪取。肾木穴也。三壮,五分,泻之。 然谷∶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中,肾火穴也。三壮,三分。 太 ∶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肾土穴也。三壮,三分。 大钟∶足跟后踵中,大骨上,两筋间,足少阴络。三壮,二分。 水泉∶太 下一寸,内踝下,少阴 。五壮,四分。 照海∶足内踝下四分,前后有筋,阴跷脉生。三壮,四分。 复溜∶足内踝上二寸,筋骨陷中,肾金穴也。五壮,三分,补之。 交信∶足内踝骨上二寸。三壮,四分。 筑宾∶内踝上 分中。五壮,三分。 阴谷∶膝内辅骨后,大筋下,小筋上,屈膝乃得,肾水穴也。三壮,四分。 横骨∶大赫下一寸,阴上横骨中。三壮。 大赫∶气穴下一寸,去腹中行一寸。五壮,三分。 气穴∶四满下一寸,去腹中行一寸。五壮,三分。 四满∶中注下一寸,去腹中行一寸。三壮,三分。 中注∶肓俞下一寸,去腹中行一寸。五壮,一寸。 肓俞∶商曲下一寸,去腹中行一寸。五壮,一寸。 商曲∶石关下一寸,去腹中行一寸五分。五壮,一寸。 石关∶阴都下一寸,去腹中行一寸五分。三壮,一寸。 阴都∶通谷下一寸,去腹中行一寸五分。三壮,三分。 通谷∶幽门下一寸,去腹中行一寸五分。五壮,五分。 幽门∶侠巨阙两旁一寸五分,陷中。五壮,五分。 步廊∶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去胸中行二寸,仰取。五壮,三分。 神封∶灵墟下一寸六分,陷中,去胸中行二寸,仰取。五壮,三分。 灵墟∶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去胸中行二寸,仰取。五壮,三分。 神藏∶ 中下一寸六分,陷中,去胸中行二寸,仰取。五壮,四分。 中∶俞府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二寸,仰取。五壮,四分。 俞府∶气舍下璇玑旁二寸陷中,仰取。三壮,四分。 \x足太阳膀胱经穴\x \r足太阳膀胱经穴图一\pd-d28.bmp\r \r足太阳膀胱经穴图二\pd-d29.bmp\r 睛明∶目内 头外一分,宛宛中,手、足太阳,足阳明,阴、阳跷,五脉之会。一分半 攒竹∶两眉头陷中。三壮,二分。 眉冲∶直眉头上,神庭、曲差之间,三分。 曲差∶神庭旁一寸五分,入发际。针二分,灸三壮。 五处∶侠上星旁一寸五分。三壮,三分。 承光∶五处后一寸五分,禁灸,三分。 通天∶承光后一寸五分,三壮,三分。 络却∶通天后一寸五分,三壮,三分。 玉枕∶络却后一寸五分,侠脑户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入发际二寸。三壮,三分。 天柱∶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七壮,五分。 大杼∶项后第一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陷中,正坐取之。七壮,五分。 风门∶二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三壮,五分。 肺俞∶三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三壮,三分。 厥阴俞∶四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七壮,三分。 心俞∶五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三壮,三分。 督俞∶六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三壮。 膈俞∶七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三壮,三分。 肝俞∶九椎下两旁,相去脊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