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张卿子伤寒论 书名:张卿子伤寒论 作者:张卿子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张卿子伤寒论》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5%BC%A0%E5%8D%BF%E5%AD%90%E4%BC%A4%E5%AF%92%E8%AE%BA <目录> <篇名>严序 属性:夫前圣有作。后必有继而述之者。则其教乃得着于世矣。医之道。源自炎黄。以至 神之妙。始兴经方。继而伊芳尹以元圣之才。撰成汤液。俾黎庶之疾 。咸遂蠲除。使 万代之生灵。普蒙拯济。后汉张仲景。又广汤液为伤寒卒病论十数卷。然后医方大备。 兹先圣后圣若合符节。至晋太医令王叔和。以仲景之书。撰次成序。得为完帙。昔人 以仲景方一部。为众方之祖。盖能继述先圣之所作。迄今千有余年。不坠于地者。又得 王氏阐明之力也。伤寒论十卷。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寡闻浅见所能赜究。后虽 有学人。又各自名家。未见发明。仆忝医业。自幼徂老。耽味仲景之书五十余年矣。 虽粗得其门而近升乎堂。然未入于室。常为之慊然。昨者邂逅聊摄成公。议论该博。术 业精通。而有家学。注成伤寒十卷。出以示仆。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内。分析异同。彰明 隐奥。候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见。百一十二方之后。通明名 号之由。彰显药性之主。十剂轻重之攸分。七精制用之斯见。别气味之所宜。明补泻之 所适。又皆引内经。旁牵众说。方法之辨。莫不允当。实前贤所未言。后学所未识。是得 仲景之深意者也。昔所谓慊然者。今悉达其奥矣。亲觌其书。诚难默默。不揆荒芜。聊序其 略。 \x时甲子中秋日洛阳严器之序。\x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芳尹 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 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芳尹之法。伊芳尹本神农之经。 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 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着论。 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 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 之。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 缺于雠校。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续被其选。以为 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 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x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x <目录>医林列传 <篇名>张机 属性:张机。字仲景。南阳人也。受业于同郡张伯祖。善于治疗。尤精经方。举孝廉。官 至长沙太守。后在京师为名医。于当时为上手。以宗族二百余口。建安纪年以来。未及 十稔。死者三之二。而伤寒居其七。乃着论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 二方。其文辞简古奥雅。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其书为诸方之祖。时人以 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之。故后世称为医圣。 <目录>医林列传 <篇名>王叔和 属性:王叔和。高平人也。性度沉静。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洞识养生之道。深晓疗病之 源。采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 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 。纤悉备具。咸可按用。凡九十七篇。 又次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 <目录>医林列传 <篇名>成无己 属性:成无己。聊摄人。家世儒医。性识明敏。记问该博。撰述伤寒义。皆前人未经道者。指 在定体分形析证。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古今言伤寒者祖张仲景。但因其 证而用之。初未有发明其意义。成无己博极研精。深造自得。本难素灵枢诸书。以发 明其奥。因仲景方论。以辨析其理。极表里虚实阴阳死生之说。究药病轻重。去取加减之意。 真得长沙公之旨趣。所着伤寒论十卷。明理论三卷。论方一卷。大行于世。 <目录> <篇名>伤寒卒病论集 属性: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 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 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 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 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 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 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 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 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证辨。 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阴阳 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 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 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 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 。明堂阙庭。尽不见察。 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 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x汉长沙守南阳张机着。\x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一、仲景之书。精入无伦。非善读。未免滞于语下。诸家论述。各有发明。而聊摄成氏引经析义。尤称详洽。虽 牾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初学不能舍此索途也。悉依旧本。不敢去取。 一、诸家善发仲景之义者。无过南阳。外此如叔维、潜善、洁古、安常、东垣、丹溪、安道。近代如三阳、宇泰诸 君子。单词短语。虽不尽拘长沙辙迹。实深得长沙精义。急为采入。以补六经未发之旨也。 一、是书仲景自序原为十六卷。至叔和次为三十六卷。今坊本仅得十卷。而七八卷又合两为一十卷。仅次遗方。先 后详略。非复仲景叔和之旧矣。今根据辨平脉法为第一卷。自伤寒大例及六经。次第。不复。妄有诠次。止以先后匀适。 约为六卷。其遗方并入论集。便于简阅。大抵因三阳王氏义例云。 <目录>卷一 <篇名>辨脉法第一 属性: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 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兹 首论曰。脉之阴阳者。以脉从阴阳始故也。阳脉有五。阴脉有五。以脉从五行生故也。 阳道常饶。大浮数动滑五者。比之平脉也有余。故谓之阳。阴道常乏。沉涩弱弦 微五者。比之平脉也不及。故谓之阴。伤寒之为病。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 见阴脉。阴病见阳脉而主生者。则邪气自里之表。欲汗而解也。如厥阴中风。脉微浮为 欲愈。不浮为未愈者是也。阳病见阴脉而主死者。则邪气自表入里。正虚邪胜。如谵 言妄语。脉沉细者死是也。金匮要略曰。诸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此之谓也。 王三阳云。阴病见阳脉。邪气虽盛。而元气未脱也。阳病见阴脉。邪气既盛。而元 气已脱也。此皆初起便是阴症。便是阳症。固非后来自里之表。自表之里也。何也。 若邪既传里。难得复之表而发汗。况邪气自表入里。此又阳症传阴之常。岂可便断为 死乎。惟阳症脉沉。则阴脉见矣。沉又不数而反见微弱。方是死脉。然则此非元气脱 而何。故成引厥阴中风谵言妄语二条。是自里之表自表之里二句。不能无疑也。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 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 也。期十 四日当剧。 结者。气偏结固。阴阳之气。不得而杂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杂以为和。 不相杂以为结。浮、数、阳脉也。能食而不大便。里实也。为阳气结固。阴不得而杂之。 是名阳结。沉、迟、阴脉也。不能食。身体重。阴病也。阴病见阴脉。则当下利。今大 便硬者。为阴气结固。阳不得而杂之。是名阴结。论其数者。伤寒之病。一日太阳。二 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至六日为传经尽。七日当愈。七 日不愈者。谓之再传。经言再传经者。再自太阳而传。至十二日再至厥阴。为传经尽。 十三日当愈。十三日不愈者。谓之过经。言再传过太阳之经。亦以次而传之也。阳结 为火。至十七日传少阴水。水能制火。火邪解散则愈。阴结属水。至十四日传阳明土。 土能制水。水邪解散则愈。彼邪气结甚。水又不能制火。土又不能制水。故当剧。内经 曰。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也。 王文禄云。伤寒传经。阳三日。阴 三日。结者。阴阳偏剧。阳剧于参天。故十七日。阴剧于两地。故十四日。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 乘 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 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阴偏不足。则阳得而从之。阳偏不足。则阴 得而乘之。阳不足。则阴气上入阳中。为恶寒者。阴胜则寒矣。阴不足。则阳气下陷 入阴中。为发热者。阳胜则热矣。 张兼善云。此章论所以然之理。非病已发于外而言也。凡病伤寒者。皆因荣卫不 足。是以尺寸之脉皆微弱。外邪因得相袭。使阴阳相乘。故洒淅恶寒而复发热也。 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阳为气。阴为血。阳脉浮者。卫气强也。阴脉弱者。荣血弱也。难经曰。气主 之。 血主濡之。血虚则不能濡润经络。故筋急也。 张卿子云。论中卫强荣弱。强字往往失解。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内经云。脉者。血之府也。脉实则血实。脉虚则血虚。此其常也。脉沉者。知荣 血内 微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针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者也。脉浮。汗出如流 珠者。腠理不密。开阖不司。为卫气外衰也。浮主候卫。沉主候荣。以浮沉别荣卫之衰 微。理固然矣。然而衰甚于微。所以于荣言微。而卫言衰者。以其汗出如流珠。为阳 气外脱。所以卫病甚于荣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卫、阳也。荣、阴也。烧针益阳而损阴。荣气微者。谓阴虚也。内经曰。阴虚而内 热。方其内热。又加烧针以补阳。不惟两热相合。而荣血不行。必更外发热。而内躁烦 也。 唐不岩云。流、或作留。非。方其始也。虽微而不得不流者。烧针以迫之也。及其 既也。已衰而不得复行者。烧针以竭之也。 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蔼蔼如车盖者。大而厌厌聂聂也。为阳气郁结于外。不与阴气和杂也。 王宇泰云。按车盖言浮大。即前浮数之阳结也。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累累如循长竿者。连连而强直也。为阴气郁结于内。不与阳气和杂也。 王宇泰云。按长竿者。紧弦也。即前沉迟之阴结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轻浮而阳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 萦萦、滞也。若萦萦惹惹之不利也。如蜘蛛丝者。至细也。微为阳微。细为阳衰。脉 要曰。微为气微是未至于衰。内经曰。细则气少。以至细为阳衰宜矣。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绵绵者。连绵而软也。如泻漆之绝者。前大而后细也。正理论曰。天枢开发。精移 气变。阴阳交会。胃和脉生。脉复生也。阳气前至。阴气后至。则脉前为阳气。后为 阴气。脉来前大后细。为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是知亡血。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 阴盛 则结。此皆病脉。 脉一息四至曰平。一息三至曰迟。小快于迟曰缓。一息六至曰数。时有一止者。 阴阳之气。不得相续也。阳行也速。阴行也缓。缓以候阴。若阴气胜而阳不能相续。 则脉来缓而时一止。数以候阳。若阳气胜而阴不能相续。则脉来数而时一止。伤寒有 结代之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为死脉。此结促之脉。止是阴阳偏胜而时有一止。即 非脱绝而止。云此皆病脉。 王宇泰云。结、促、代、皆动而中止。但自还为结促。不能自还为代。无常数为 结促。 有常数为代。结促为病脉。代为死脉。不可不辨。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动为阴阳相搏。方其阴阳相搏。而虚者则动。阳动为阳虚故汗出。阴动为阴虚。故 发热也如不汗出发热。而反形冷恶寒者。三焦伤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行气于阳。 三焦既伤。则阳气不通而微。致身冷而恶寒也。金匮要略曰。阳气不通即身冷。经曰 阳微则恶寒。 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脉经云。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关为阴阳之中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 如豆大。厥厥动摇者。是阴阳之气相搏也。故名曰动。 王宇泰云。阳升阴降。二者交通。上下往来于尺寸之内。方且冲和安静。焉睹所谓 动者哉。惟夫阳欲升而阴逆之。阴欲降而阳逆之。两者相搏。不得上下。击鼓之势。陇 然高起。而动脉之形着矣。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阳脉。寸口也。阴脉。尺中也。上下同等。无有偏胜者。是阴阳之气和缓也。非若 迟缓之有邪也。阴阳偏胜者为结为促。阴阳相搏者为动。阴阳气和者为缓。学人不可不 知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经云。弦与紧相类。以弦为虚。故虽紧如弦。而按之不移。不移。则不足也。经曰。 弦则为减。以紧为实。是切之如转索无常而不散。金匮要略曰。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 宿食也。 许叔微云。少阳之气通于春。春脉弦者。以应春阳时令之脉也。如浮大而弦。洪 长而弦。浮滑而弦。浮数而弦者。皆为阳也。若夫沉微而弦。沉涩而弦。沉细而弦。 皆为阴症之脉也。仲景以弦脉分阴阳二用之理。其义微矣。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弦则为减。减则为寒。寒者。谓阳气少也。大则为芤。芤则为虚。虚者。谓血少 不足也。所谓革者。言其既寒且虚。则气血改革。不循常度。男子得之。为真阳减而不 能内固。故主亡血失精。妇人得之。为阴血虚而不能滋养。故主半产漏下。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 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 浮为阳。紧为阴。芤为虚。阴阳争则战。邪气将出。邪与正争。其人本虚。是以发 战。正气胜则战。战已。复发热而大汗解也。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浮、数、阳也。本实阳胜。邪不能与正争。故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争则战。脉大而浮数。皆阳也。阳气全胜。阴无所争。何 战之有。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 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脉微者。邪气微也。邪气已微。正气又弱。脉所以微。既经发汗、吐下、亡阳、亡 血。内无津液。则不能作汗。得阴阳气和而自愈也。 王宇泰云。此三脉。皆于病将解之时而候之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患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 半。脉浮而解者。 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伤寒三日。阳去入阴之时。病患身热。脉浮数而大。邪气传也。若身凉和。脉浮数 而微者。则邪气不传而欲解也。解以夜半者。阳生于子也。脉浮。主 然汗出而解者。 邪从外散也。脉数。主能食而解者。胃气和也。脉微。主大汗出而解者。邪气微也。 王宇泰云。上言脉微。故不汗出而解。此言脉微而解。必大汗出。上以曾经吐下 亡血。邪正俱衰。不能作汗而解。此以未经汗下。血气未伤。正盛邪衰。故大汗出而解。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 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三部脉均等。即正气已和。虽有余邪。何害之有。王三阳云。三处浮沉迟数同等者。 非如成云均等也。各照本部应得脉看。如肺脉当浮。肾脉当沉之谓也。 立夏得洪大脉。 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 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脉来应时。为正气内固。虽外感邪气。但微自汗出而亦解尔。内经曰。脉得四时之 顺者。病无他。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 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 以阴得阳则解也。 日中得病者。阳受之。夜半得病者。阴受之。阳不和。得阴则和。是解以夜半。阴 不和。得阳则和。是解以日中。经曰。用阳和阴。用阴和阳。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经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也。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 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 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趺阳者。胃之脉。诊得浮而涩者。脾胃不足也。浮者以为气实。涩者以为血虚者。 此非也。经曰。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若脉浮大。当为气实血虚。今趺 阳脉浮而涩。浮则胃虚。涩则脾寒。脾胃虚寒。则谷不消而水不别。法当下利。少阴肾 脉也。肾为肺之子。为肝之母。浮为肺脉。弦为肝脉。少阴脉弦而浮。为子母相生。故云 调脉。若滑而数者。则客热在下焦。使血流腐而为脓。故屎脓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 当发其汗也。 脉经云。风伤阳。寒伤阴。卫为阳。荣为阴。风为阳。寒为阴。各从其类而伤也。 易曰。水流湿。火就燥者是矣。卫得风则热。荣得寒则痛。荣卫俱病。故致骨节烦疼。 当与麻黄汤发汗则愈。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 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而除。何以言之。 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 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 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经、常也。趺阳之脉。以候脾胃。故迟缓之脉为常。若脉浮数。则为医妄下。伤胃 动脾。邪气乘虚内陷也。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邪在表之时。脉浮而 数也。因下里虚。荣卫内陷。邪客于脾。以数则动脾。今数先微。则是脾邪先陷于里也。 胃虚脾热。津液干少。大便必硬。针经曰。脾病善噫。得后出余气。则快然而衰。今脾 客邪热。故气噫而除。脾能消磨水谷。今邪气独留于脾。脾气不治。心中虽饥而不能杀 谷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为热烁。故潮热而发渴。趺阳之脉。 本迟而缓。因下之后。变为浮数。荣卫内陷。数复改微。是脉因前后度数如法。邪 热内陷于脾。而心中善饥也。数脉不时者。为数当改微而复不微。如此。则是邪气不传 于里。但郁于荣卫中。必出自肌皮为恶疮也。 师曰。病患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 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 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令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 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 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 微为亡阳。涩则无血。不当汗而强与汗之者。令阳气微。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 故曰阳微则恶寒。不当下而强与下之者。令阴气弱。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 故曰阴弱则发热。气为阳。血为阴。阳脉以候气。阴脉以候血。阴脉迟涩。为荣血 不足。故知亡血。经曰。尺脉迟者。不可发汗。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王宇泰云。非必遇夏乃寒。遇冬乃热也。此但立其例。论其理耳。 又云。阴阳两伤。则气血俱损。而首末独言亡血者何也。曰、下之亡阳。不必言汗。 亦血类故也。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 浮大之脉。当责邪在表。若心下反硬者。则热已甚而内结也。有热属脏者。谓别 无虚寒。而但见里热也。脏属阴。为悉在里。故可下之。攻之。谓下之也。不可谓脉 浮大。便与发汗。病源曰。热毒瓦斯乘心。心下痞满。此为有实。宜速下之。 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 攻。 虽心下硬。若余无里证。但见表证者。为病在阳。谓之属腑。当先解表。然后攻痞。 溲、小便也。勿为饮结而利小便。使其溲数。大便必硬也。经曰。小便数者。大便必硬。 谓走其津液也。汗多。则邪气除而热愈。汗少。则邪热不尽。又走其津液。必便难也。 硬家当下。设脉迟则未可攻。以迟为不足。即里气未实故也。 王三阳云。虽心下反硬。亦须脉紧有力。五六日不大便。方可下。虽下之。亦须用 大柴胡汤。切不可轻用承气也。不然。姑守之可也。何也。脉浮大故也。 又云。属腑者。病已传里。不当汗矣。但比上文入里浅耳。成不当注解表句。 唐不岩云。属腑亦有汗法。此以心下硬。有热。则非汗之所能除也。热愈。作热愈 甚为是。 上言脉虽浮大。心下硬而属脏者。则攻而不汗。此言亦有溲数则便硬。汗少则便 便难。虽为属肝。亦不可攻。以胃中津少故也。俟津液还。则自然解矣。 汗多则表热罢而传里。此阳明入腑证也。汗多汗少。皆就已然说。非谓发其汗也。 上言脉浮大。此言脉迟。断若两截。不可以属脏腑二句。合心下硬为一截看。 属腑不接上文脉浮大。心下反硬。一直说下。盖脉浮大者不宜攻。而属脏者则宜攻。 属腑便硬者则宜下。而溲数、汗少、脉迟。为津液不足。而不可攻。一似不可下之脉而必当下。 一似必当下之证而不可下。证书凭脉。盖互文以见意也。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体形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 病有不可治者。为邪气胜于正气也。内经曰。大则邪至。又曰。大则病进。脉浮而 洪者。邪气胜也。身汗如油。喘而不休者。正气脱也。四时以胃气为本。水浆不下者。 胃气尽也。一身以荣卫为充。形体不仁者。荣卫绝也。不仁。为痛痒俱不知也。针经曰。 荣卫不行。故为不仁。争则乱。安则静。乍静乍乱者。正与邪争。正负邪胜 也。正气已脱。胃气又尽。荣卫俱绝。邪气独胜。故曰命绝也。 王宇泰云。火之将灭也必明。脉来浮洪涌盛。此将去人体之兆也。然又必兼下一二 证。始可断其命绝。 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 肺为气之主。为津液之帅。汗出发润者。津脱也。喘不休者。气脱也。 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此心绝也。 肺主气。心主血。气为阳。血为阴。阳反独留者。则为身体大热。是血先绝而气独 在也。形体如烟熏者。为身无精华。是血绝不荣于身也。心脉挟咽系目。直视者。心经 绝也。头为诸阳之会。摇头者。阴绝而阳无根也。 张卿子云。论中凡无血血绝字面。皆要看得活。谓阴气先绝可耳。王文禄云。人死 者。气绝耳。以簪簪其皮肤。血犹然流出可见。 唇吻反青。四肢 习者。此为肝绝也。 唇吻者。脾之候。肝色青。肝绝则真色见于所胜之部也。四肢者。脾所主。肝主筋。 肝绝。则筋脉引急。发于所胜之分也。 习者。为振动若搐搦。手足时时引缩也。 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 脾主口唇。绝则精华去。故环口黧黑。柔为阴。柔汗。冷汗也。脾胃为津液之本。 阳气之宗。柔汗发黄者。脾绝而阳脱。真色见也。 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 肾司开阖。禁固便溺。溲便遗失者。肾绝。不能约制也。肾藏志。狂言者。志不守 也。 内经曰。狂言者。是失志矣。失志者死。针经曰。五脏之精气。皆上注于目。骨之 精为瞳子。目反直视者。肾绝。则骨之精。不荣于瞳子。而瞳子不转也。 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 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阳主热而色赤。阴主寒而色青。其人死也。身色青。则阴未离乎体。故曰阴气后竭。 身色赤。腋下温。心下热。则阳未离乎体。故曰阳气后竭。针经云。人有两死而无两生。 此之谓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 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冷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KT 。 经云。脉浮大。应发汗。若反下之。为大逆。浮大之脉。邪在表也。当发其汗。若 反下之。是攻其正气。邪气得以深入。故为大逆。浮则无血者。下后亡血也。大则为寒 者。邪气独在也。寒邪因里虚而入。寒气相搏。乃为肠鸣。医见脉大。以为有热。饮以 冷水。欲令水寒胜热而作大汗。里先虚寒。又得冷水。水寒相搏。使中焦之气涩滞。故 令KT 也。 寸口浮大。此正东垣所谓内伤宜补中益气者也。若误下饮冷。令胃虚竭。则为KT 为哕为衄。变证蜂起。有不胜言者矣。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KT 。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 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趺阳脉浮为KT 。脉滑为哕。皆医之咎。责虚取实之过也。内经曰。阴在内阳之守 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发汗攻阳。亡津液。而阳气不足者。谓之守空。经曰。表气微 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阴不为阳守。邪气因得而入之。内搏阴血。阴失所守。 血乃妄行。未知从何道而出。若脉浮鼻燥者。知血必从鼻中出也。 唐不岩云。为KT 为哕。皆误下伤阴之咎。阴伤。则阳失所守。故曰守空。论文前后 二。并无当发其汗。与攻阳亡津液之语。学人详之。 尝见内伤一证。服凉药饮冷水。以致衄血不止者。往往有之。及服从治药。屡屡奏 效。此正经所谓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者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浮数之脉。主邪在经。当发热而洒淅恶寒。病患一身尽痛。不欲饮食者。伤寒也。 若虽发热恶寒。而痛偏着一处。饮食如常者。即非伤寒。是邪气郁结于经络之间。 血气壅遏不通。欲蓄聚而成痈脓也。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为无阳。 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脉浮。面热赤者。邪气外浮于表也。脉迟。战惕者。本气不足也。六七日。为传经 尽。当汗出而解之时。若当汗不汗。反发热者。为里虚津液不多。不能作汗。既不汗。 邪无从出。是以瘥迟。发热为邪气浮于皮肤。必作身痒也。经曰。以其不能得小汗出。 故其身必痒也。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 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 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 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 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龈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 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 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 内入。嚏而出之。声 咽塞。寒厥相逐。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 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 浮为阳。沉为阴。阳脉紧。则雾露之气中于上焦。阴脉紧。则寒邪中于下焦。上焦 者。太阳也。下焦者。少阴也。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疼、胫酸者。雾露之气。 中于太阳之经也。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胫逆冷。便溺妄出者。寒邪中于少阴也。因 表气微虚。邪入而客之。又里气不守。邪乘里弱。遂中于阴。阴虚遇邪。内为惧栗。致 气微急矣。内经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此上焦之邪甚。则下 干中焦。下焦之邪甚。则上干中焦。由是三焦溷乱也。三焦主持诸气。三焦既 相溷乱。则内外之气。俱不得通。膻中为阳气之海。气因不得通于内外。怫郁于上焦 而为热。与脏相熏。口烂食龈。内经曰。隔热不便。上为口糜。中焦为上下二焦之邪 溷乱。则不得平治。中焦在胃之中。中焦失治。胃气因上冲也。脾、坤也。坤助胃气。 消磨水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磨消。故胃中浊也。金匮要略曰。谷气不消。 胃中苦浊。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气不能布散。致荣卫不通。血 凝不流。卫气者。阳气也。荣血者。阴气也。阳主为热。阴主为寒。卫气前通者。阳气 先通而热气得行也。内经曰。膀胱者。津液藏焉。化则能出以小便赤黄。知卫气前通也。 热气与胃气相搏而行。出入脏腑。游于经络。经络客热。则血凝肉腐。而为痈脓。此见 其热气得行。若阴气前通者则不然。阳在外。为阴之使。因阳气厥微。阴无所使。遂阴 气前通也。内经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厥微。则不能卫外。寒气因而客之。 鼻者。肺之候。肺主声。寒气内入者。客于肺经。则嚏而出之。声 咽塞。寒者。外邪 也。厥者。内邪也。外内之邪。合并相逐为热。则血凝不流。今为热所壅。使血凝自下。 如豚肝也。上焦阳气厥。下焦阴气厥。二气俱厥。不相顺接。则脾气独弱。不能行化气 血。滋养五脏。致五脏俱虚。而五液注 下。针经曰。五脏不和。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阖、合也。清、圊也。下焦气脱而不合。故 数便而下重。脐为生气之原。脐筑湫痛。则生气欲绝。故曰命将难全。 沈亮宸云。卫气 前通者。下焦之邪。化而为热。阴病变阳。故为痈脓。阴气前通者。 上焦之邪。化而为寒。复遇外客之寒邪。则上下皆寒矣。故向日为热所壅之血凝自 下。如豚肝也。此阳病化阴。故曰阴阳俱厥。厥者寒逆之极也。所以命将难全。伤寒 之症。转热即佳。故少阴厥阴。皆以发热而愈。而凡下脓血与痈脓。皆非死症也。 王宇泰云。古人所云寸口。多兼关尺而言。如难经及后章所云。水下二刻。一周循 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皆谓手太阴之经渠穴也。知此。则不必曲为疏解矣。又云。 荣卫俱病。不能一时而通。必有先后。欲知荣与卫之孰为先通。则于必先小便赤黄而后 发痈脓。与必先嚏 咽塞而后下血如豚肝可验。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出气。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 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 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为表里客寒。寒为阴。得阳则解。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者。阳气渐复。 正气方温也。虽尔然而阴未尽散。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知阴犹在也。方 阴阳未分之时。不可妄治。以偏阴阳之气。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为 阴气已绝。阳气得复。是为欲解。若过七日不解。到八日以上。反发大热者。为阴极 变热。邪气胜正。故云难治。阳脉紧者。寒邪发于上焦。上焦主外也。阴脉紧者。寒邪 发于下焦。下焦主内也。设使恶寒者。上焦寒气胜。是必欲呕也。腹内痛者。下焦寒 气胜。是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 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 脉阴阳俱紧。为寒气甚于上下。至于吐利之后。紧脉不罢者。为其脉独不解。紧去 则人安。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者。为吐利后。脾胃大虚。内经曰。饮入于 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 经并行。脾胃气强。则能输散水饮之气。若脾胃气虚。则水饮内停也。所谓晚发者。后 来之疾也。若至六七日而欲食者。则脾胃已和。寒邪已散。故云欲解。 唐不岩云。紧去人安为确。人安谓不吐利也。作入安未是。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 烦、热也。传经之时。病患身大烦。口噤不能言。内作躁扰。则阴阳争胜。若手足 三部脉皆至。为正气胜。邪气微。阳气复。寒气散。必欲解也。 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止为欲解也。 脉经曰。病患两目 有黄色起者。其病方愈。病以脉为主。若目黄。大烦。脉不和 者。邪胜也。其病为进。目黄。大烦。而脉和者。为正气已和。故云欲解。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内经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风则伤卫。数则无血。 浮数之脉。风邪并于卫。卫胜则荣虚也。卫为阳。风搏于卫。所以为热。荣为阴。荣气 虚。所以为寒。风并于卫者。发热恶寒之症具矣。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 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浮为邪气并于卫。而卫气胜。滑为邪气并于荣。而荣气实。邪气胜实。壅于荣卫。 则荣卫行速。故脉数疾。一息六至曰数。平人脉一息四至。卫气行六寸。今一息 六至。则卫气行九寸。计过平人之半。是脉数疾。知卫气失其常度也。浮滑数疾之脉。 发热汗出而当解。若不解者。精气脱也。必不可治。经曰。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 者死。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千金方云。以喘嗽为咳逆。上气者肺病。散者心脉。是心火刑于肺金也。内经曰。 心之肺。谓之死阴。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以形见其损伤故也。 <目录>卷一 <篇名>平脉法第二 属性: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 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 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 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 尺寸及关。 寸为上部。关为中部。尺为下部。 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衡铨者。称也。可以称量轻重。内经曰。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 权。 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荣卫与脉。相随上下。应四时。不失其常度。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肾北方水。王于冬而脉沉。心南方火。王于夏而脉洪。肺西方金。王于秋而脉浮。 肝东方木。王于春而脉弦。此为经常。铢分之不差也。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 人身之脉。计长一十六丈二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一呼一吸为一 息。脉行六寸。一日一夜。漏水下百刻。人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五十度 周于身。则一刻之中。人一百三十五息。脉行八丈一尺。水下二刻。人二百七十息。脉 行一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也。脉经之行。终而复始。若循环之无端也。 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脉经之始。从中焦注于手太阴寸口。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周身。复还至于寸口。 寸口为脉之经始。故以诊视虚实焉。经曰。虚实死生之要。皆见于寸口之中。 变 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 烦。 风伤阳。故脉浮虚。寒伤阴。故脉牢坚。蓄积于内者。谓之水蓄。故脉沉潜。支 散于外者。谓之支饮。故脉急弦。动则阴阳相搏。相搏则痛生焉。数为阳邪。气胜阳胜。 则热烦焉。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脉与病不相应者。必缘传变之所致。三部以候五脏之气。随部察其虚实焉。 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 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太过不及之脉。皆有邪气干于正气。审看在表在里。入腑入脏。随其所舍而治之。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 难经曰。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以脉随呼吸而行。故言脉之头也。 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 名曰内实外虚也。 外为阳。内为阴。内经曰。来者为阳。去者为阴。是出以候外。入以候内。疾为有 余。有余则实。迟为不足。不足则虚。来疾去迟者。阳有余而阴不足。故曰内虚外实。 来迟去疾者。阳不足而阴有余。故曰内实外虚。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 云。病患若发热。身体疼。病患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 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 望以观其形证。问以知其所苦。脉以别其表里。病苦发热身疼。邪在表也。当卧不 安。而脉浮数。今病患自卧而脉沉迟者。表邪缓也。是有里脉。而无表证。则知表邪 当愈也。 王三阳云。亦有病与脉相反者。必自卧方瘥。 假令病患云。腹内卒痛。病患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 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腹痛者。里寒也。痛甚。则不能起。而脉沉细。今病患自坐。而脉浮大者。里寒 散也。是有表脉而无里证也。则知里邪当愈。是望证、问病、切脉。三者相参而得之。 可为十全之医。针经曰。知一为上。知二为神。知三神且明矣。 王三阳云。腹痛诸因不同。亦有其脉自浮大者。必自坐方愈。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患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患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 脉下和。处言已愈。 发热烦极。则不能静卧。今向壁静卧。知热已去。 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盖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 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诈病者非善人。以言恐之。使其畏惧则愈。医者意也。此其是欤。 师持脉。病患欠者。无病也。 针经曰。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欠。阴阳不相引则病。阴阳相引则和。 是欠者无病也。 脉之。呻者、病也。 呻为呻吟之声。身有所苦则然也。 言迟者。风也。 风客于中。则经络急。舌强。难运用也。 摇头言者。里痛也。 里有病。欲言则头为之战摇。 行迟者。表强也。 表强者。由筋络引急。而行步不利也。 坐而伏者。短气也。 短气者。里不和也。故坐而喜伏。 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 内经曰。腰者、身之大关节也。腰痛。为大关节不利。故坐不能正。下一脚。以缓 腰中之痛也。 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心痛则不能伸仰。护腹以按其痛。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 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患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至春分之时。伏寒欲发。故云今月 之内。欲有伏气。假令伏气已发。当须脉之。审在何经。得脉微弱者。知邪在少阴。少 阴之脉循喉咙。寒气客之。必发咽痛。肾司开阖。少阴治在下焦。寒邪内甚。则开阖不 治。下焦不约。必成下利。故云虽尔咽痛。复欲下利。 问曰。人病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内经曰。血气者。人之神。恐怖者。血气不足。而神气弱也。脉形似循丝。累累然。 面白脱色者。针经曰。血夺者。色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是知恐怖为血气不足。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其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涩为阴。虽主亡津液。而唇口干燥。以阴为主内。故不饮也。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愧者、羞也。愧则神气怯弱。故脉浮。而面色变改不常也。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 肺 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 之至骨者。肾气也。 菽、豆也。难经曰。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 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 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各随所主之分。以候脏气。 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 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 脉经曰。冷气在胃中。故令脉不通。下利。不见脉。则冷气客于脾胃。今尺中时一 小见。为脾虚。肾气所乘。脉再举头者。脾为肾所乘也。若尺中之脉。更或减损。为肾 气亦衰。脾复胜之。鬼贼相刑。故云难治。是脾胜不应时也。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 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 火。名曰顺也。 金胜木。水胜火。纵者。言纵任其气。乘其所胜。横者。言其气横逆。反乘所不胜 也。 纵横。与恣纵、恣横、之义通。水为金子。火为木子。子行乘母。其气逆也。母行 乘子。其气顺也。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曰残 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为人病脉。名曰八邪。风、寒、暑、湿。伤于外也。饥、饱、劳、逸。伤于内也。 经脉者荣卫也。荣卫者阴阳也。其为诸经脉作病者。必由风寒暑湿。伤于荣卫。客于阴 阳之中。风则脉浮。寒则脉紧。中暑则脉滑。中湿则脉涩。伤于阴则脉沉。伤于阳则脉 浮。所以谓之残贼者。伤良曰残。害良曰贼。以能害正气也。 唐不岩云。既言内外八邪。所致残贼。后却单举外伤。学人以意得之可也。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 比还送汤。如食顷。病患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 是名灾怪。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灾怪耳。 医以脉证与药相对。而反变异。为其灾可怪。故名灾怪。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 是肝脉也。 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 难经曰。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脉来濡弱而长。故曰弦。 是肝之平脉。肝病得此脉者。为肝气已和也。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纯弦者。为如弦直而不软。是中无胃气。为真脏之脉。内经曰。死肝脉来急。益劲。 如新张弓弦。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 病自得洪大者愈也。 心王于夏。夏则阳外胜。气血淖溢。故其脉来洪大而长也。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者。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 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心脉来盛去衰为平。来微去大。是反本脉。内经曰。大则邪至。小则平。微为正气。 大为邪气。来以候表。来微则知表和。去以候里。去大则知里病。内经曰。心脉来不 盛。去反盛。此为不及。病在中。头小本大者。即前小后大也。小为正气。大为邪 气。则邪气先在里。今复还于表。故名曰覆。不云去而止云来者。是知在表。脉经曰。 在上为表。在下为里。汗者。心之液。上微。为浮之而微。头小。为前小。则表中气 虚。故主汗出。下微。为沉之而微。本大。为后大。沉则在里。大则病进。内经曰。心 为牡脏。小肠为之使。今邪甚下行。格闭小肠。使正气不通。故不得尿。名曰关格。脉 经曰。阳气上出。汗见于头。今关格正气不通。加之头有汗者。则阳气不得下通而上脱 也。其无汗者。虽作关格。然阳未衰。而犹可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 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 难治也。 轻虚浮曰毛。肺之平脉也。缓迟者。脾之脉。脾为肺之母。以子母相生。故云皆愈。 数者。心之脉。火克金。为鬼贼相刑。故剧。肺主皮毛。数则为热。热客皮肤。留而不 去。则为痈疡。经曰。数脉不时。则生恶疮。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 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脉属木。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 金来 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当春时。反见秋脉。为金气乘木。肺来克肝。夺王脉而见。至秋肺王。肝气则绝。故 知至秋死也。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肥人肌肤浓。其脉当沉。瘦人肌肤薄。其脉当浮。今肥人脉反浮。瘦人脉反沉。必 有邪气相干。使脉反常。故当责之。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 命死生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脉经曰。阳生于寸。动于尺。阴生于尺。动于寸。寸脉下不至关者为阳绝。不能下 应于尺也。尺脉上不至关者为阴绝。不能上应于寸也。内经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此阴阳偏绝。故皆决死。期以月节克之者。谓如阳绝死于春夏。阴绝死于秋冬。 师曰。脉病患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省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 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脉者。人之根本也。脉病患不病。为根本内绝。形虽且强。卒然气绝。则眩晕僵仆 而死。不曰行尸而何。人病脉不病。则根本内固。形虽且羸。止内虚尔。谷神者。谷气 也。谷气既足。自然安矣。内经曰。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 问曰。翕奄沉。名曰关尺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滑何 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 内汗出。阴下湿也。 脉来大而盛。聚而沉。谓之翕奄沉。正如转珠之状也。沉为脏气。故曰纯阴。翕为 腑气。故曰正阳。滑者。阴阳气不为偏胜也。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者。当阳部见阴脉。 则阴偏胜而阳不足也。阳明胃脉。胃中阴多。故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者。当阴部见阳 脉。则阳偏胜而阴不足也。以阳凑阴分。故曰阴实。股与阴。少阴之部也。今阳热凑阴。 必熏发津液。泄达于外。股内汗出。而阴下湿也。 王宇泰云。翕奄沉三字。状得滑字最好。夫翕者、合也。奄者、忽也。当脉气合聚 而盛之时。奄忽之间。即已沉去。是名滑也。仲景恐人误认滑为沉。故下文又曰。滑 者。紧之浮名也。曰沉。曰浮。若异而同。观上文紧者如转索无常也一句。则知浮为 转索无常之浮。非轻手便得有常之名也。沉为翕奄之沉。非重取乃得一定之说也。仲景 下字。具有史笔。不可草草看过。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 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 金匮要略曰。寒令脉急。经曰。诸紧为寒。 王宇泰云。阳舒缓。阴缩急故也。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 高者。暴狂而微。内经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卫为阳气。卫盛而 暴狂者。阴不胜阳也。针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 气盛为狂者。气盛于外也。 王宇泰云。如脉来浮而有力是也。 荣气盛。名曰章。 章者、暴泽而光。荣者、血也。荣华于身者也。荣盛。故身暴光泽也。 张卿子云。此章字。责其暴着也。成注暴泽而光。安得为病脉。 高章相搏。名曰纲。 纲者、身筋急脉直。荣卫俱盛。则筋络满急。 王宇泰云。纲总也。 张卿子云。总满盈也。以荣卫俱盛。正与下损字反。 卫气弱。名曰 。 者、心中气动迫怯。卫出上焦。弱则上虚。而心中气动迫怯也。 荣气弱。名曰卑。 卑者、心中常自羞愧。针经曰。血者、神气也。血弱则神弱。故常自羞愧。 王宇泰云。如按之沉而无力是也。 张卿子云。高者、卫盛于外。卑者、荣弱于内。 卑相搏。名曰损。 损者、五脏六腑之虚 也。卫以护阳。荣以养阴。荣卫俱虚。则五脏六腑。失于滋养。致俱乏气虚 也。 卫气和。名曰缓。 缓者、四肢不能自收。卫气独和。不与荣气相谐。则荣病。内经曰。目受血而能视。 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四肢不收。由荣血病。不能灌养故也。 荣气和。名曰迟。 迟者、身体重。但欲眠也。荣气独和。不与卫气相谐。则卫病。身体重而眠。欲眠 者。卫病而气不敷布也。 迟缓相搏。名曰沉。 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荣气独和于内。卫气独和于外。荣卫 不相和谐。相搏而为病。腰中直者。卫不和于外也。腹内痛者。荣不和于内也。但欲卧 不欲行者。荣卫不营也。 张卿子云。迟缓之脉。多属平和。又以荣卫内外分贴。故缓贴阳。迟贴阴。又以迟 缓二字。与浮躁反。故下曰沉。俗所谓沉静之意。善读书者。会其意可也。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 髓生。 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搏。名曰强也。 缓为胃脉。胃合卫气。卫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卫和气舒。则颜色光 润。声清毛泽矣。迟为脾脉。脾合荣气。荣养骨髓。实肌肉。濡筋络。利关节。荣和 血满。则骨正髓生。肌肉紧硬矣。荣卫调和。二气相抱。而不相戾。荣卫流通。刚柔相 得。是为强壮。 唐不岩云。此释上三句之义。并结高章以下一 脉法。故复提寸口二字。谓高章 失之盛。 卑失之弱。唯荣卫和平。斯脉法迟缓。审能知迟缓之脉。阴阳相抱。刚柔相 搏。断而名之为强。则无误于纲与损二者之患矣。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 疮也。 趺阳之脉。以候脾胃。滑则谷气实。是为胃实。紧则阴气胜。是为脾强。以脾胃一 实一强而相搏击。故令痛也。若一强一弱相搏。则不能作痛。此脾胃两各强实相击。腑 脏自伤而痛。譬若以手把刃而成疮。岂非自贻其害乎。 张卿子云。玩后趺阳脉数条。一云大而紧。当即下利。又云紧而浮。膈气乃下。又 曰趺阳脉滑则为哕。责虚取实。此为医咎。皆本虚寒。故此亦脾胃之为实为强。非真实 真强也。如不剂量邪正。以实持之。以强击之。误于攻削。乃自取伤耳。故重叹之。即 此为医咎同意。痛字。惜之也。 王宇泰云。此则敦阜太过之脉也。 王三阳云。胃中有食。脾中有寒。皆有余也。是以相搏。若脾气自强。胃中虽实。自 然消谷。岂能病乎。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经曰。浮为虚。内经曰。大则病进。浮则为正气虚。大则为邪气实。在尺则邪气关 闭下焦。里气不得下通。故不得小便。在寸。则邪气格拒上焦。使食不得入。故吐逆。 丹溪云。浮大之脉属阳。见于寸者。阳气偏盛。阴不得配之也。为格主吐逆。此无 阴则呕。见于尺者。阴血不足。阳往乘之也。为关主不得小便。此东垣滋肾之意。 趺阳 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伏则胃气伏而不宣。中焦关格。正气壅塞。故吐逆而水谷不化。涩则脾气涩而 不布。邪气拒于上焦。故食不得入。 张卿子云。玩二条。脉浮而大。脉伏而涩。正相反。皆名关格。皆为吐逆。一则言 不得小便。一则言食不得入。浮者见病于下。伏者见病于上。趺阳寸口。上下正别。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瘾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 痂癞者。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醒臭。内经曰。脉风成厉。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 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卫为阳。荣为阴。弱者、卫气微。阳气不足也。迟者、荣中寒。经中客邪也。荣客 寒邪。搏而发热也。阳气内微。心内虽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缓迟弱迟虽止一字之异。却千里之隔。 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大为虚。紧为寒。胃中虚寒。当即下利。下利脉当微小。反紧者。邪胜也。故云难 治。 经曰。下利脉大者。为未止。 王损庵云。大为实。大为虚。上下纷纷。更易不一者。只要识得虚者正气虚。实者 邪气实之义。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 也。 弱者、阳气不足。阳能消谷。阳气不足。则不能消化谷食。缓者、胃气有余。则胃 中有未消谷物也。故使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金匮要略曰。中焦未和。 不能消谷。故令噫。 张卿子云。胃气有余。即经云陈气二字。不必指定未消谷物说。下文噫而吞酸。 气填膈上。又曰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正是治之以兰。除陈气之证。 趺 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 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浮为胃气虚。紧为脾中寒。胃虚则满。脾寒则痛。虚寒相搏。肠鸣而转。转则膈中 之气。因而下泄也。若少阴脉不出。则虚寒之气。至于下焦。结于少阴。而聚于阴器。 不得发泄。使阴肿大而虚也。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足。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 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 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人养三焦者血也。护三焦者气也。荣卫俱损。不能相将而行。三焦无所根据仰。身体 为之顽痹而不仁。内经曰。荣气虚而不仁。针经曰。卫气不行。则为不仁。荣为血。血 不足。则烦疼。荣属心。荣弱心虚。则口难言。卫为阳。阳微则恶寒。卫为气。气虚则 数欠。三焦因荣卫不足。无所根据仰。其气不能归其部。金匮要略曰。上焦竭。善噫。上 焦受中焦气。中焦未和。不能消谷。故令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以上焦在膈上物 未化之分也。不归者。不至也。上焦之气。不至其部。则物未能传化。故噫而酢吞。中 焦在胃之中。主腐熟水谷。水谷化则思食。中焦之气不归其部。则水谷不化。故云不能 消谷引食。下焦在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溲、小便也。下焦不归其部。不能约制溲便。 故遗溲。 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沉为实者。沉主里也。数消谷者。数为热也。紧为肝脉。见于脾部。木来克土。为 鬼 贼相刑。故云难治。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 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卫为气。面色黄者。卫气衰也。荣为血。面色青者。荣血衰也。荣行脉中为根。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