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妇人规 书名:妇人规 作者:攻介宾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妇人规》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5%A6%87%E4%BA%BA%E8%A7%84 <目录>上卷\总论类 <篇名>妇人九证 属性:妇人诸病,本与男子无异,而其有异者,则惟经水、胎、产之属,故本门亦止列此九证。曰∶经脉类、 胎孕类、产育类、产后类、带浊类、乳病类、子嗣类、 瘕类、前阴类。凡此九者,乃其最切之病,不得不另 详方论。此外杂证,但与男子相同者,自有各门论治之法,故不以男女分,而资赘于此。 <目录>上卷\总论类 <篇名>论难易 属性:谚云:“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此谓妇人之病不易治也。何也?不知妇人之病,本与男子同;而妇 人之情,则与男子异。盖以妇人幽居多郁,常无所伸;阴性偏拗,每不可解。加之慈恋爱憎,嫉妒忧恚,罔知 义命,每多怨忧。或有怀不能畅遂,或有病不可告人,或信师巫,或畏药饵,故染着坚牢,根深蒂固,而治之 有不易耳。此其情之使然也。然尚有人事之难,如寇宗 引黄帝之论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 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形气相失,色夭不泽,谓之难治。”又曰∶“诊病之 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虚实,以为诊法。”故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此治之大则也。 今富贵之家,居奥室之中,处帷幔之内,复有以绵帕蒙其手者,既不能行望色之神,又不能尽切脉之巧。使脉 有弗合,未免多问,问之觉繁,必谓医学不精,往往并药不信,不知问亦非易,其有善问者,正非医之善者不 能也。望闻问切,欲于四者去其三,吾恐神医不神矣。世之通患,若此最多,此妇人之所以不易也。故凡医 家、病家,皆当以此为意。 <目录>上卷\经脉类 <篇名>经脉之本 属性:《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盖天癸者,言后天 之阴气,阴气足而月事通,是即所谓月经也。正以女体属阴,其气应月。月以三旬而一虚,经以三旬而一至, 月月如期,经常不变,故谓之月经,又谓之月信。夫经者常也,一有不调,则失其常度,而诸病见矣。然经本 阴血,何脏无之?惟脏腑之血,皆归冲脉,而冲为五脏六腑之血海。故经言太冲脉盛,则月事以时下,此可 见冲脉为月经之本也。然血气之化,由于水谷,水谷盛则血气亦盛,水谷衰则血气亦衰。而水谷之海,又在阳 明。考之《痿论》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 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 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是以男精女血,皆由前阴而降。此可见冲脉之血,又总由 阳明水谷之所化。而阳明胃气,又为经脉之本也。故月经之本,所重在冲脉;所重在胃气;所重在心脾生化之 源耳。其他如七情、六淫、饮食、起居之失宜者,无非皆心脾胃气之贼。何者当顾、何者当去?学人于此,当 知所从矣。 <目录>上卷\经脉类 <篇名>经脉诸脏病因 属性:女人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故治妇人之病,当以经血为 先。而血之所主,在古方书皆言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凡伤心、伤脾、伤肝者,均能为经脉之病。又 曰∶肾为阴中之阴,肾主闭藏;肝为阴中之阳,肝主疏泄。二脏俱有相火,其系上属于心,故心火一动,则相 火翕然从之,多致血不静而妄行,此固一说。然相火动而妄行者有之,由火之盛也;若中气脱陷及门户不固而 妄行者亦有之,此由脾肾之虚,不得尽言为火也。再如∶气道逆而不行者有之,由肝之滞也;若精血败而不 行者亦有之,此由真阴之枯竭。其证极多,不得误认为滞也。是固心、脾、肝、肾四脏之病,而独于肺脏多不 言及,不知血之行与不行,无不由气。如《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 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行、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此言由胃达 脾,由脾达肺,而后传布诸经。故血脱者当益气,血滞者当调气。气主于肺,其义可知。是皆诸经之当辨者如 此。然其微甚本末,则犹有当辨者。盖其病之肇端,则 或由思虑,或由郁怒,或以积劳,或以六淫饮食。多起于心、肺、肝、脾四脏,及其甚也,则四脏相移, 必归脾肾。盖阳分日亏,则饮食日减,而脾气、胃气竭矣;阴分日亏,则精血日涸,而冲任肾气竭矣。故 予曰∶阳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此源流之必然,即治疗之要着。故凡治经脉之病,或 其未甚,则宜解初病,而先其所因。若其已剧,则必计所归,而专当顾本。甚至脾、肾大伤,泉源日涸, 由色淡而短少,由短少而断绝,此其枯竭已甚也。昧者无知,由云积血而通之、破 之,祸不旋踵矣。 <目录>上卷\经脉类 <篇名>经不调 属性:经血为水谷之精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凡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 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以灌溉一身。在男子则化而为精,妇人则上为乳汁,下归血海而为经脉。 但使精气无损,情志调和,饮食得宜,则阳生阴长,而百脉充实,又何不调之有?苟不知慎,则七情之伤 为甚,而劳倦次之。又或为欲不谨,强弱相陵(当作凌),以致冲任不守者,亦复不少。此外则外感、内 伤,或医药误谬,但伤营气,无不有以致之。凡人有衰弱多病,不耐寒暑,不胜劳役,虽先天禀弱者常有 之,然以气血方长,而纵情亏损,或精血未满,而早为斫丧,致伤生化之源,则终身受害,此未病之先,所 当深察而调之者也。 若欲调其既病,则惟虚实阴阳四者为要。丹溪曰∶“先期而至者,血热也;后期而至者, 血虚也。”王子亨曰∶“阳太过则先期而至,阴不及则后时而来。”其有乍多乍少、断绝不行、 崩漏不止,皆由阴阳盛衰所致。是固不调之大略也。然先期而至,虽曰有火,若虚而挟火,则所重在虚, 当以养营安血为主。矧亦有无火而先期者,则或补中气,或固命门,皆不宜过用寒凉也。后期而至者, 本属血虚,然亦有血热而燥瘀者,不得不为清补;有血逆而留滞者,不得不为疏利。总之,调经之法,但 欲得其和平,在详察其脉证耳。若形气、脉气俱有余,方可用清、用利。然虚者极多,实者极少,故调 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知斯二者,则尽善矣。若营气本虚而不知培养,则未 有不日枯而竭者。不可不察也。 凡经行之际,大忌寒凉等药,饮食亦然。 初虞世曰∶“经以月至,有常也。其来过与不及,皆谓之病。若荣血亏损,不能滋养百骸,则发落面黄, 羸瘦燥热。燥气盛则金受邪,金受邪则为咳、为嗽、为肺痈、为肺痿必矣。但助胃壮气,则荣血生而经自行。若果怒气 逆,经闭不行,当用行气破血之剂”。 《褚氏遗书·精血篇》曰∶“男子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 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则精不出而内败,小便涩而为淋;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牵痛,愈痛则愈便, 愈便则愈痛。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调。不调则旧血不去, 新血误行,或溃而入骨,或变而为肿,后虽合而难子,合多则沥枯。虚人产众,则血枯杀人。观其精血, 思过半矣。” 《产宝方·序论》曰∶“妇人以血为基本,苟能谨于调护,则血气宣行,其神自清,月水如期, 血凝成孕。若脾、胃虚弱,不能饮食,营卫不足,月经不行,肌肤黄燥,面无光泽,寒热腹痛,难于子息, 或带下崩漏,血不流行,则成瘕证。” 薛立斋曰∶“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为女子不月。’故心、脾平和,则百 骸五脏皆润泽,而经候如常。苟或心、脾受伤,则血无所养,亦无所统,而月经不调矣。是故调经者,当理心、 脾为主。”丹溪先生亦曰∶“先期而至者,血热也;后期而至者,血虚也。”窃谓先期而至者,有因脾 经血燥;有因脾经郁火;有因肝经怒火;有因血分有热;有因劳役动火。过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虚;有 因肝经血虚;有因气虚血弱。主治之法∶脾经血燥者,加味逍遥散;脾经郁滞者,归脾汤;肝经怒火者, 加味小柴胡汤;血分有热者,加味四物汤;劳役动血者,补中益气汤。其过期而至者,若脾经血虚,宜人 参养营汤;肝经血少,宜六味地黄丸;气虚血弱,宜八珍汤。盖血生于脾,故云脾统血。凡血病当用辛 甘之剂,以助其阳气以生阴血,俱属不足也。大凡肝脾血燥,四物汤为 主,肝脾血弱,补中益气汤为主;肝脾郁结,归脾汤为主;肝经怒火,加味逍遥散为主。” \x薛氏\x 加味逍遥散(见《古方八阵·补阵》) 治肝脾 血虚、发热、小水不利。 当归 芍药 白术 茯神 甘草 柴胡(各等分) 丹皮 栀子(各七分) 右加姜,水煎服。 归脾汤(见《古方八阵·补阵》) 治思虑伤脾,不能摄血,致血妄行,或健忘、怔忡、惊悸,盗汗,嗜 卧,少食,或大便不调,心、脾疼痛,疟痢郁结;或因病用药失宜,克伐伤脾,以致变证者,最宜用之。 人参 黄 白术 茯苓 枣仁(各二钱) 远志 当归(各一钱) 木香 炙甘草(各五分) 水二钟,加圆眼肉七枚,煎七分,食远(即食后隔一段时间)服。愚意∶此汤之用木香,特因郁结 疼痛者设,如无痛郁等证,必须除去木香,以避香燥,岂不于气虚血动者为尤善乎?又∶远志味辛气升而散, 凡多汗而躁热者,亦宜酌用。 \x薛氏\x 加味小柴胡汤(见《古方八阵·散阵》) 亦名柴胡栀子散。治乳母肝火发热,致儿为患,及 风热生痰等证。 柴胡(二三钱) 半夏 黄芩(各一二钱) 人参(二三钱) 甘草(五七分) 丹皮(二钱) 栀子(二钱) 上加姜、枣,水煎服。 \x薛氏\x 加味四物汤(见《古方八阵·补阵》) 熟地黄 当归(各三钱) 川芎(一钱) 芍药(二钱) 山栀(二钱) 柴胡(二钱) 丹皮(二钱) 水二钟煎服。 \x东垣\x 补中益气汤(见《古方八阵·补阵》) 治劳倦伤脾,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外感不解, 体倦食少,寒热疟痢,气虚不能摄血等证。 人参 黄 (炒) 白术(炒) 甘草(炙各钱半) 当归(一钱) 陈皮(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上加姜、枣,水煎,空心午前服。 \x《局方》人参养营汤\x(见《古方八阵·补阵》) 治脾、肺俱虚,恶寒发热,肢体瘦倦,食少作泻,口 干,心悸,自汗等证。 人参 黄 当归 白术 炙甘草 桂心 陈皮(各一钱) 熟地 五味 茯苓(各七分) 白芍(钱半) 远 志(五分) 加姜、枣,水煎服。 \x《金匮》六味地黄丸\x(见《古方八阵·补阵》) 即《金匮》肾气丸,亦名地黄丸。治肾水亏损、小便淋 闭,头目眩晕,腰腿酸软,阴虚发热,自汗盗汗,憔悴瘦弱,精神疲困,失血失音,水泛为痰,病为肿胀。壮 水制火之剂也。 熟地黄(八两蒸捣) 山茱萸 山药(炒各四两) 丹皮 泽泻 白茯苓(各三两) 上为细末,和地黄膏,加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滚白汤或淡盐汤任下。此方用水煎 汤即名六味地黄汤。 六味地黄丸并非《金匮》肾气丸,而是宋代钱乙以《金匮》肾气丸为温补肾阳之剂,而于小儿应滋养肾 阴,故于肾气丸去附桂,创制六味地黄丸以补益肾阴。景岳以六味地黄丸出自《金匮》,实误,今正之。 \x《局方》八珍汤\x(见《古方八阵·补阵》) 治气血两虚。调和阴阳。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熟地黄 当归(各三钱) 川芎(一钱) 芍药(二钱) 加姜、枣,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x《局方》四物汤\x(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血虚营弱,一切血病当以此为主。 熟地黄 当归(各三钱) 川芎(一钱) 芍药(二钱) 水二钟煎服。 又曰∶胃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荣出中焦,卫出上焦。卫不足,益之必以辛;荣不足,补之必以甘。甘 辛相合,脾胃健而荣卫生,是以气血俱旺也。或因劳心,虚火妄动,月经错行,宜安心、补血、泻火。此东 垣先生治法也。 又曰∶人之少,有老态,不耐寒暑,不胜劳役,四时迭病,皆因气血方长,而劳心亏损;或精血未满,而 早年斫丧。故其见证,难以名状,若左尺脉虚弱或细数,是左肾之真阴不足也,用六味丸。右尺脉迟软或沉 细而数欲绝,是命门之相火不足也,用八味丸。至于两尺微弱,是阴阳俱虚。用十补丸。此皆滋其化源也,不 可轻用黄柏、知母之类。设或六淫外侵而见证,亦因其 气内虚,而外邪凑集耳,尤当用前药。 \x六味丸\x (即六味地黄丸。见上段)。 \x崔氏\x 八味丸(见《古方八阵·补阵》)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 大便不实,或下元冷惫,脐腹疼痛等证。 熟地黄(八两蒸捣) 山茱萸 山药(炒各四两) 丹皮 泽泻 白茯苓(各三两) 肉桂 制附子 (各一两) 用法同六味丸。 \x十补丸\x(见《古方八阵·热阵》) 治肾脏虚冷,面黑足寒,耳聋膝软,小便不利等证。 附子(炮) 五味(各二两) 山药 山茱萸 丹皮 桂心 鹿茸(制) 茯苓 泽泻(各一两) 熟地(二两) 《古方八阵·热阵》中本方无熟地,今据《证治准绳》补入,合成十味药,符合十补之名。 <目录>上卷\经脉类 <篇名>调经论外备用方 属性:\x《集验》加味八珍汤\x(见《妇人规古方》)补血调经。治妇人思虑过伤,饮食日减,气血两虚,月经不 调,夜梦交感,或出盗汗,寝成劳损。 人参 白术 茯苓 当归 生地(各一钱) 炙甘草 川芎 芍药 软柴胡 黄 (各五分) 香附 (制) 丹皮(各八分) 水钟半,大枣一枚,煎七分,食前服。 \x《集验》调卫养荣汤\x(见《妇人规古方》)退热调经。治妇人室女一切月经不调,或先或后,或绝闭不 通,憎寒壮热,口苦无味,咳嗽躁烦,头眩,渐成劳证者。 当归 生地 麦冬 沙参 陈皮 白术(各一钱) 牡丹皮 地骨皮(各八分) 柴胡梢 桔梗(各五分) 谷芽(一钱) 甘草(四分) 上加莲子、姜、枣,水煎服。痰中见血加侧柏叶;烦躁口干加炒山栀,倍麦门冬;胁下胀疼加青皮、川芎; 胸膈满闷加黄连姜炒、枳实,去麦冬、地骨皮;夜出盗汗加黄连、黄 ,去柴胡、桔梗;大便秘结加桃仁,倍 当归;咳嗽不已加栝蒌仁、阿胶;小水不利加木通、茯苓。 \x《金匮》胶艾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劳伤血气,冲、任亏损,月水过多,淋沥不止。 阿胶(炒) 川芎 炙甘草(各一两) 艾叶 当归(各两半) 白芍 熟地(各二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服。一方加地榆、黄 ,即名安胎散。 \x《良方》当归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经水妄行不止,及产后气血虚弱,恶露内停,憎寒发热,宜服 此去之。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炒) 白术(炒) 黄芩(炒各半两) 山茱萸 肉(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日三服。一方无山茱萸。气虚者去芩加桂心一两。 \x四物二连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妇人血虚发热,或口舌生疮,或昼安夜热。 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 胡黄连 川黄连(各一钱) 上作一剂,水煎服。 滑氏 \x补肝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肝肾二经气血亏损,胁胀作痛,或胁胀头晕,寒热发热, 或遍身作痛,经候不调。 熟地 白术(炒各一两) 枣仁(炒) 独活(各四两) 当归 川芎 黄 (炒) 山药 五味子(炒杵) 山茱萸肉 木瓜(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枣水煎服。 \x《良方》益阴肾气丸\x(见《古方八阵·补阵》)治阴虚潮热盗汗,烦热作渴,筋骨疼痛,月经不调等证。 即前六味丸加当归、生地各四两,五味子二两 \x《良方》丹参散\x(见《妇人规古方》)《良方》云∶丹参一味,其治颇类四物汤。能破宿血,补新血, 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下产后恶血,兼治冷热劳,腰脊痛,骨节烦疼。 丹参(酒洗去土晾干切)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经脉不调食前服。冷热劳不拘时服。 \x琥珀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心膈迷闷,肚腹撮痛,月信不通等疾。 乌药(二两) 当归(酒洗) 蓬术(醋制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服。 \x白芷散\x(见《妇人规古方》)固经。治下元虚弱,赤白带下,或经行不止等证。 白芷(一两) 海螵蛸(二枚烧) 胎发(一团 )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x《良方》黄龙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妊娠寒热头疼,嘿嘿不食,胁痛呕痰,及产后经后外感风寒, 热入胞宫,寒热如疟等证。按∶此即小柴胡汤之去半夏也。 柴胡(二钱) 黄芩(炒) 人参 甘草(各一钱) 上用水煎服。 \x《良方》人参汤\x(见《妇人规古方》)补虚调经。治产后诸虚不足,发热盗汗,内热晡热等证。此即参归 汤,亦名团参散。 人参 当归(等分) 上为末,先以猪腰子一枚切片,糯米半合,葱白二茎,入水二钟,煎汁八分,再入药三钱煎服。 \x十全大补汤\x(见《古方八阵·补阵》)温补气血。 治气血俱虚,恶寒发热,自汗盗汗,肢体困倦,眩晕惊 悸,晡热作渴,遗精白浊,二便见血,小便短少,便泄闭结,喘咳下坠等证。 即前八珍汤加黄 、肉桂各一钱。 \x六物煎\x(见《新方八阵·因阵》)治男妇气血俱虚等证。 炙甘草 当归 熟地(或用生地) 川芎(三四分不宜多) 芍药(俱随宜加减) 人参(或有或无,随 虚实用之。气不虚者不必用) 上咀,用水煎服。如脾气稍滞者宜加陈皮、山楂;如胃气虚寒多呕者加干姜炒用,或加丁香;如腹痛兼滞 者加木香、陈皮。 <目录>上卷\经脉类 <篇名>血热经早 属性:凡血热者,多有先期而至,然必察其阴气之虚实。若形色多赤,或紫而浓,或去多,其脉洪滑,其脏气饮 食喜冷畏热,皆火之类也。治血热有火者,宜清化饮主之。若火之甚者,如抽薪饮之类,亦可暂用。但不可以 假火作真火;以虚火作实火也。 \x清化饮\x(见《新方八阵·因阵》)治妇人产后因火发热,及血热妄行,阴亏,诸火不清等证。 芍药 麦冬(各二钱) 丹皮 茯苓 黄芩 生地(各二三钱) 石斛(一钱)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觉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一钱半;热甚而渴或头痛者,加石膏一二三 钱;下热便涩者,加木通一二钱,或黄柏、栀子,皆可随证用之。如兼外邪发热,加柴胡一二钱。 \x抽薪饮\x(见《新方八阵·寒阵》)治诸凡火炽盛而不宜补者。 黄芩 石斛 木通 栀子(炒) 黄柏(各一二钱) 枳壳(钱半) 泽泻(钱半) 细甘草(三分)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内热甚者,冷服更佳。如热在经络肌肤者,加连翘、天花粉以解之;热 在血分大小肠者,加槐蕊、黄连以清之;热在阳明头面或躁烦便实者,加生石膏以降之;热在下焦,小水痛涩 者,加龙胆草、车前以利之;热在阴分,津液不足者,加门冬、生地、芍药之类以滋之;热在肠胃实结者, 加大黄、芒硝以通之。 按上为原方份量,临床时可随证适当增加,以免病重药轻,收不到预期的疗效。其余各方,均按此例, 不分别注释。 大都热则善流而懋期不止者,如续断、地榆、丹参、茜根、栀子之属皆可用。 若微火阴虚而经多早者,治宜滋阴清火,用保阴煎之类主之。 \x保阴煎\x(见《新方八阵·寒阵》)治男妇带、浊、遗、淋,色赤带血,脉滑多热,便血不止,及血崩、血 淋,或经期太早。凡一切阴虚内热动血等证。 生地 熟地 芍药(各二钱) 山药 川续断 黄芩 黄柏(各一钱半) 生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小水多热,或兼怒火动血者,加焦栀子一二钱;如夜热身热,加地骨皮一 钱五分;如肺热多汗者,加麦冬、枣仁;如血热甚者,加黄连一钱五分;如血虚血滞,筋骨肿痛者,加当归二 三钱;如气滞而痛,去熟地加陈皮、青皮、丹皮、香附之属;如血脱血滑及便血久不止者,加地榆一二钱或乌 梅一二个,或百药煎一二钱,文蛤亦可;如少年或血气正盛者,不必用熟地、山药;如肢节筋骨疼痛或肿者, 加秦艽、丹皮各一二钱。 所谓经早者,当以每月大概论;所谓血热者,当以 通身藏象论。勿以素多不调而偶见先期者为早;勿以脉证无火而单以经早者为热。若脉证无火而经早不及 期者,乃其心脾气虚,不能固摄而然。宜大营煎、大补元煎或五福饮加杜仲、五味子之类主之。此辈极多, 若作火治,必误之矣。若一月二三至,或半月或旬日而至者,此血气败乱之证。当因其寒热而调治之,不 得以经早者并论。 \x大营煎\x(见《新方八阵·补阵》)治真阴精血亏损及妇人经迟血少,腰膝筋骨疼痛,或气血虚寒,心腹 疼痛等证。 当归(二三钱或五钱) 熟地(三五七钱) 枸杞(二钱) 炙甘草(一二钱) 杜仲(二钱) 牛膝(一钱半) 肉桂(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寒滞在经,气血不能流通,筋骨疼痛之甚者,必加制附子一二钱方效;如 带浊腹痛者,加故纸一钱炒用;如气虚者,加人参、白术;中气虚寒呕恶者,加炒焦干姜一二钱。 \x大补元煎\x(见《新方八阵·补阵》)治男妇气血大坏,精神失守,危剧等证。此回天赞化,救本培元第 一要方。 人参(补气补阳,以此为主,少则用一、二钱,多则用一、二两。) 山药(炒二钱) 熟地(补精补阴, 以此为主,少则用二、三钱,多则用二、三两。) 杜仲(二钱) 当归(二、三钱,若泄泻者去之) 山茱萸(一钱,如畏酸吞酸者去之) 枸杞(二、三钱) 炙甘草(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元阳不足多寒者,于本方加附子、肉桂、炮姜之类,随宜用之;如气分偏 虚者,加黄 、白术,如胃口多滞者不必用,如血滞者,加川芎去山茱萸;如滑泄者,加五味、故纸之属。 \x五福饮\x(见《新方八阵·补阵》)凡五脏气血亏损者,此能兼治之,足称王道之最。 人参(随宜心) 熟地(随宜肾) 当归(二、三钱,肝) 白术(炒一钱半,肺) 炙甘草(一钱,脾)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或加生姜三五片;凡治气血俱虚等证,以此为主,或宜温者,加姜、附,宜 散者,加升麻、柴、葛,左右逢源,无不可也。 <目录>上卷\经脉类 <篇名>血热论外方 属性:\x《良方》续断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妊娠下血、尿血。 当归 生地黄(各一两) 续断 赤芍药(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用葱白煎汤调下。 \x四物二连汤\x(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x二黄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胎漏下血,或内热虚热,或头痛头晕,或烦躁作渴,或胁肋胀痛等证。 生地 熟地 上为末,每服三钱,煎白术、枳壳汤下。 \x一母丸\x(见《妇人规古方》)一名知母丸。治妊娠血热,顿仆,胎动不安或欲堕产。 知母(炒为末) 上捣枣肉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嚼送。或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汤下或嚼咽之。 \x《良方》当归散\x (见“经论外备用方) \x延年益嗣丹\x(见《妇人规古方》),滋补元气,益精黑发(按∶此方即还元丹也,但制法分量不同,宜参 酌用之) 人参 天门冬(酒浸去心) 麦门冬(同上。各三两) 熟地黄(酒蒸捣) 生地黄(各二两) 白茯苓(酒浸晒 干) 地骨皮(酒浸各五两) 何首乌(鲜者半斤) 上将何首乌去皮、切片,如干者,用米泔水浸软,拈切,外用砂锅入黑羊肉一斤,黑豆三合,量着水, 上用甑箅,箅上放首乌,煮而蒸之,以肉烂为度。锅盖须密,勿令泄气。取起,晒干为末,炼蜜丸梧子 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x奇效四物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肝经虚热,血沸腾而崩久不止。 当归(酒拌) 熟地 白芍 川芎 阿胶(炒) 艾叶(炒) 黄芩 上每服四钱,水煎。 \x子芩散\x(见《妇人规古方》)一名黄芩散。治壮热、崩中下血,是阳乘阴分,故经血泛溢,宜清其北方。 条黄芩(不拘多少,为细末) 上烧秤锤,淬酒,食前调下三四钱。一方有干姜、白芷;一方以木耳、黄芩等分为丸,俱效。 <目录>上卷\经脉类 <篇名>血热经迟 属性:血热者,经期常早,此营血流利及未甚亏者多有之。其有阴火内烁,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此水亏血 少,燥涩而然。治宜清火滋阴,以加味四物汤、加减一阴煎、滋阴八味丸之类主之。 \x加味四物汤\x(见《经不调》) \x加减一阴煎\x(见《新方八阵·补阵》)此治水亏火胜之剂。凡肾水真阴虚损而脉证多阳,虚火发热及阴 虚动血等证;或疟疾伤寒,屡散之后,取汗既多,脉虚气弱而烦渴不止,潮热不退者,此以汗多伤阴,水亏而 然也。皆宜用此汤加减主之。 生地 芍药 麦冬(各二钱) 熟地(三、五钱)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一钱) 水二钟煎服。如烦躁热甚便结者,加石膏二三钱;如小水热涩者加栀子一二钱;如火浮于上者,加泽泻一 二钱,或黄芩一钱;如血燥血少者,加当归一二钱。 \x滋阴八味丸\x(见《新方八阵·寒阵》)治阴虚火盛,下焦湿热等证。此方变丸为汤即名滋阴八味煎。 山药(四两) 丹皮(三两) 白茯苓(三两) 山茱萸(肉四两) 泽 泻(三两) 黄柏(盐水炒三两) 熟地黄(八两蒸捣) 知母(盐水炒三两) 上加炼蜜捣丸梧桐子大,或空心或午前用滚白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目录>上卷\经脉类 <篇名>血寒经迟 属性:凡血寒者,经必后期而至。然血何以寒?亦惟阳气不足,则寒从内生,而生化失期,是即所谓寒也。至若 阴寒由外而入,生冷由内而伤,或至血逆,或为疼痛,是又寒滞之证,非血寒经迟之谓也。当详辨也。 凡阳气不足,血寒经迟者,色多不鲜,或色见沉黑,或涩滞而少。其脉或微、或细、或沉、迟、弦、 涩。其脏色形气必恶寒喜暖。凡此者,皆无火之证。治宜温养血气,以大营煎、理阴煎之类加减主之。 大约寒则多滞,宜加姜、桂、吴茱萸、荜茇之类,甚者须加附子。 \x大营煎\x(见血热经早) \x理阴煎\x(见《新方八阵·热阵》)此理中汤之变方也。凡脾肾中虚等证,宜刚燥者,当用理中、六君之 类;宜温润者,当用理阴、大营之类。欲知调补,当先察此。此方通治真阴虚弱,胀满呕哕,痰饮恶心,吐泻 腹痛,妇人经迟血滞等证。又凡真阴不足,或素多劳倦之辈,因而忽感寒邪,不能疏解,或发热,或头身疼 痛,或面赤舌焦,或虽渴而不喜冷冻饮料,或背、心、肢体畏寒,但脉见无力者,悉是假热之证。若用寒凉攻之, 必死。宜速用此汤,照后加减以温补阴分,托散表邪,连进数服,使阴气渐充,则汗从阴达,而寒邪不攻自 散,此最切于时用者也。神效,不可尽述。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 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 炙甘草(一、二钱) 干姜(炒黄色、一、 二、三钱) 或加桂肉(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八分,热服。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 理阴煎;再加人参,即名六味回阳饮,治命门火衰,阴中无阳等证。若风寒外感,邪未入深,但见发热身痛, 脉数不洪,凡内无火证,素禀不足者,但用此汤加柴胡一钱半或二钱,连进一二服,其效如神。若寒凝阴盛, 而邪有难解者,必加麻黄一、二钱,放心用之。或不用柴胡亦可,恐其清利也。此寒邪初感,温散第一方。惟 仲景独知此义,但仲景之温散,首用麻黄、桂枝二汤。余之温散,即以理阴煎及大温中饮为增减。此虽一从阳 分,一从阴分,其迹若异,然一逐于外,一托于内,而用温则一也。学人当因所宜,酌而用之。若阴胜之时, 外感寒邪,脉细恶寒或背恶寒者,乃太阳少阴证也,加细辛一、二钱,甚者再加附子一、二钱,真神剂也。或 并加柴胡以助之亦可。若阴虚火盛,其有内热,不宜用温,而气血俱虚,邪不能解者,宜去姜、桂,单以三味 加减与之,或只加人参亦可。若脾、肾两虚,水泛为痰,或呕或胀者,于前方加茯苓一钱半,或加白芥子五 分以行之。若泄泻不止及肾泄者,少用当归,或并去之,加山药、扁豆、吴茱萸、破故纸、肉豆蔻、附子之 属。若腰腹有痛,加杜仲、枸杞。若腹有胀滞疼痛,加陈皮、木香、砂仁之属。 <目录>上卷\经脉类 <篇名>血寒论外方 属性:\x五物煎\x(见《新方八阵·因阵》)治妇人血虚凝滞,蓄积不行,小腹痛急,产难经滞,及痘疮血虚寒滞 等证,神效。此即四物汤加肉桂也。 当归(三、五、七钱) 熟地(三、四钱) 芍药(二钱酒炒) 川芎(一钱) 肉桂(一、二、三钱) 水一钟半煎服。兼胃寒或呕恶者,加干姜炮用;水道不利,加泽泻或猪苓;气滞者加香附或丁香、木香、 砂仁、乌药;阴虚疝痛者,加小茴香;血瘀不行,脐下如覆杯,渐成积块者,加桃仁或酒炒红花。痘疮,血虚 寒胜,寒邪在表者,加细辛、麻黄、柴胡、紫苏之属。 \x《秘方》\x乌鸡煎丸(见《妇人规古方》)治妇人百病,血气虚劳,赤白带下。 人参 官桂 地骨皮(各二两) 茯苓(三两) 黄 (蜜炙) 当归(各六两) 生地 熟地 香附(各四两) 上将乌骨白鸡一只,男用雌,女用雄,笼住,将黄 末和炒面丸如芡实,喂鸡二七日,将鸡缚死,干 去毛,并肠杂令净,捶碎其骨,入前药于腹内,缝密,用酒醋各一瓶,煮一宿,取去骨,焙干为末,用前 汁打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盐汤下。 \x增损四物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脾虚不摄,血去不止。 人参 当归 芍药(炒) 川芎 干姜(炒各一两) 甘草(炙四钱) 上每服四钱,水煎服。 \x四神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产后血虚或瘀血腹痛。 当归 川芎 芍药(炒各一钱) 炮姜(五分) 上水煎服。 <目录>上卷\经脉类 <篇名>血虚经乱 属性:凡女人血虚者,或迟或早,经多不调。此当察脏气,审阴阳,详参形证脉色,辨而治之,庶无误也。盖 血虚之候,或色淡,或涩少,或过期不至,或行后反痛,痛则喜暖、喜按,或经后则困惫难支,腰膝如折, 或脉息则微弱弦涩,或饮食素少,或形色薄弱。凡经有不调,而值此不足之证,皆不可妄行克削及寒凉等剂, 再伤脾、肾以伐生气,则惟有日甚矣。 凡肝、脾血虚,微滞微痛者,宜四物汤主之。或加肉桂,或加黄芩,随寒热而用之,自无不可。 \x四物汤\x (见经不调) 三阴亏弱,无热无寒,平脏者,宜小营煎、五福饮、六物煎之类主之。此常人最宜之剂。或八珍汤、十 全大补汤之类,皆宜择用。 三阴亏弱兼阳虚,宜大营煎、理阴煎之类主之。 \x小营煎\x(见《新方八阵·补阵》)治血少阴虚。此性味平和之方也。 当归(二钱) 熟地(二、三钱) 芍药(炒酒二钱) 山药(炒二钱) 枸杞(二钱) 炙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营虚于上而为惊恐、怔忡、不眠、多汗者,加枣仁、茯神各二钱,如营 虚兼寒者,去芍药加生姜;如气滞有痛者,加香附一二钱,引而行之。 \x五福饮\x(见血热经早) \x六物煎\x(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x八珍汤\x(见经不调) \x十全大补汤\x(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x大营煎\x(见血热经早) \x理阴煎\x(见血寒经迟) 忧思过度,心脾受伤者,七福饮、归脾汤之类主之。 \x七福饮\x(见《新方八阵·补阵》)治气血俱虚,而以心脾为甚者。 人参(二钱) 熟地(四、五钱) 当归(二、三钱) 白术(炒二钱) 枣仁(二钱) 远志 (三、五分制用) 炙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x归脾汤\x(见经不调) 脾土不健,饮食减少,宜燥宜温者,温胃饮、理中汤之类主之。 \x温胃饮\x(见《新方八阵·热阵》)治中寒,呕吐吞酸,泄泻,不思饮食,及妇人脏寒,呕恶, 胎气不安等证。 人参(一、二、三钱或一两) 白术(炒一、二钱或一两) 扁豆(二钱炒) 陈皮(一钱或不用) 干姜(炒焦一、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当归(一、二钱。滑泄者勿用)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下寒带浊者,加破故纸一钱,如气滞或兼胸腹痛者,加藿香、丁香、 木香、白豆蔻、砂仁、白芥子之属;如兼外邪及肝、肾之病者,加桂枝、肉桂,甚者加柴胡;如脾气陷 而身热者,加升麻五七分;如水泛为痰而胸腹痞满者,加茯苓一二钱;如脾胃虚极,大呕大吐不能止者, 倍用参术,仍加胡椒二三分许,煎熟,徐徐服之。 仲景 \x理中丸\x(见《古方八阵。热阵》)即名人参理中汤。治太阴即病,自利不渴,阴寒腹痛, 短气咳嗽,霍乱呕吐,饮食难化,胸膈噎塞,或疟疾瘴气瘟疫,中气虚损,久不能愈,或中虚生痰等证。 人参 白术(炒) 干姜(炒) 炙甘草(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蜜丸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 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根据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 一升,日三服。 宾(景岳)按∶上方两数乃汉时权度,今后世所用,惟每味数钱而甘草半之,酌宜可也。 脾土虚陷,不能统摄营气,而为漏为频者,宜五福饮、归脾汤、寿脾煎、秘元煎、或四君子加芎归主之。 \x五福饮\x(见血热经早) \x归脾汤\x(见经不调) \x寿脾煎\x(见《新方八阵·热阵》)一名摄脾煎。治脾虚不能摄血等证。凡忧思、郁怒、积劳及误用 攻伐等药,犯损脾阴,以致中气亏陷,神魂不宁,大便脱血不止,或妇人无火崩淋等证;凡兼呕恶,尤 为危候,速宜用此,单救脾气,则统摄固而血自归源。此归脾汤之变方,其效如神。若犯此证而再用寒 凉,则胃气必脱,无不即毙者。 白术(二、三钱) 当归(二钱) 山药(二钱) 炙甘草(一钱) 枣仁(钱半) 远志(制三五分) 干姜(炮一、二、三钱) 莲肉(去心炒二十粒) 人参(随宜一、二钱急者用一两) 水二钟煎服。如血未止,加乌梅二个,凡畏酸者不可用,或加地榆一钱半亦可。滑脱不禁者,加醋炒文蛤 一钱;下焦虚滑不禁,加鹿角霜二钱为末,搅入药中服之;气虚甚者加炙黄 二三钱。气陷而坠者,加炒升麻 五七分,或白芷亦可。兼溏泄者,加补骨脂一钱炒用。阳虚畏寒者,加制附子一至三钱。去血过多,阴虚气 馁,心跳不宁者,加熟地七八钱或一二两。 \x秘元煎\x(见《新方八阵·固阵》)治遗精带浊等病。此方专主心、脾。 远志(八分炒) 山药(二钱炒) 芡实(二钱炒) 枣仁(炒、捣碎二钱) 白术(炒) 茯苓(各钱半) 炙甘草(一钱) 人参(一、二钱)五味(十四粒,畏酸者去之) 金樱子(去核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此治久遗无火,不痛而滑者乃可用之。如尚有火觉热者,加苦参一二钱。如气 大虚者,加黄 一二三钱。 \x四君子汤\x(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大便不实,体瘦面黄,或胸膈虚痞, 吞酸痰嗽,或脾胃虚弱,善患疟痢等证。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加姜、枣。 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肝虚不能藏血,或多惊惕,或多小腹急痛,宜三阴煎、补肝散之类主之。 \x三阴煎\x(见《新方八阵·补阵》)此治肝、脾虚损,精血不足,及营虚失血等病,故曰三阴。凡 中风血不养筋及疟疾汗多,邪散而寒热犹不能止,是皆少阳厥阴阴虚少血之病,……无火者宜此主之。 当归(二、三钱) 熟地(三、五钱) 炙甘草(一钱) 芍药(酒炒二钱) 枣仁(二钱) 人参(随宜)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如呕恶者,加生姜三五片;汗多烦躁者,加五味子十四粒;汗多气虚者,加黄 一二钱;小腹隐痛,加枸杞二三钱;如有胀闷,加陈皮一钱;如腰膝筋骨无力,加杜仲、牛膝。 \x补肝散\x(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若阴血虚,水不制火,而邪火盛者,或为夜热盗汗,或为烦渴生痰,是即劳损之渐,速宜调治。用一、 二、三、四、五阴等煎,择宜治之,否则恐成血枯也。 \x一阴煎\x(见《新方八阵·补阵》)此治水亏火胜之剂,故曰一阴。凡肾水真阴虚损而脉证多阳,虚 火发热及阴虚动血等证,或疟疾、伤寒屡散之后,取汗既多,脉虚气弱而烦渴不止,潮热不退者,此以汗多伤 阴,水亏而然也,皆宜用此,加减主之。 生地(二钱) 熟地(三、五钱) 芍药(二钱) 麦冬(二钱) 甘草(一钱) 牛膝(一钱半) 丹参(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火盛躁烦者,入真 龟胶二三钱化服;如气虚者,间用人参一二钱;如心虚不眠多汗者,加枣仁、当归各一二钱;如汗多烦 躁者,加五味子十粒,或加山药、山茱萸;如见微火者,加女贞子一二钱;如虚火上浮,或吐血,或衄 血不止者,加泽泻一二钱、茜根二钱,或加川续断一二钱以涩之,亦妙。 \x二阴煎\x(见《新方八阵·补阵》)此治心经有热,水不制火之病,故曰二阴。凡惊狂失志,多言多 笑,或疡疹烦热失血等证,宜此主之。 生地(二、三钱) 麦冬(二、三钱) 枣仁(二钱) 生甘草(一钱) 玄参(一钱半) 黄连(或一、二钱) 茯苓(一钱半) 木通(一钱半) 水二钟,加灯草二十根,或竹叶亦可,煎七分,食远服。如痰胜热甚者,加九制胆星一钱,或天花粉 一钱五分。 \x三阴煎\x(见上段) \x四阴煎\x(见《新方八阵·补阵》)此保肺清金之剂,故曰四阴,治阴虚劳损,相火炽盛,津枯 烦渴,咳嗽吐衄多热等证。 生地(二、三钱) 麦冬(二钱) 白芍药(二钱) 百合(二钱) 沙参(二钱) 生甘草(一钱) 茯苓(一钱半)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如夜热盗汗,加地骨皮一二钱;如痰多气盛,加贝母二三钱,阿胶一二钱, 天花粉亦可。如金水不能相滋而干燥喘嗽者,加熟地三五钱。如多汗不眠,神魂不宁,加枣仁二钱;如多汗兼 渴,加北五味十四粒。如热甚者,加黄柏一二钱,盐水炒用,或玄参亦可,但分上下用之。如血燥经迟,枯 涩不至者,加牛膝二钱。如血热吐衄,加茜根二钱。如多火便燥或肺干咳咯者,加天门冬二钱,或加童便亦可。如 火载血上者,去甘草加炒栀子一二钱。 \x五阴煎\x(见《新方八阵·补阵》)凡真阴亏损,脾虚失血等证,或见溏泄未甚者,所重在脾,故曰五 阴。忌用润滑,宜此主之。 熟地(五、七钱或一两) 山药(炒二钱) 扁豆(炒二三钱) 炙甘草(一、二钱) 茯苓(一钱半) 芍药(炒黄二钱) 五味子(廿粒) 人参(随宜用) 白术(炒一、二钱) 水二钟,加莲肉去心二十粒,煎服。 <目录>上卷\经脉类 <篇名>肾虚经乱 属性:妇人因情欲房室,以致经脉不调者,其病皆在肾经。此证最多,所当辨而治之。 凡欲念不遂,沉思积郁,心脾气结,致伤冲任之源,而肾气日消,轻则或早或迟,重则渐成枯闭。此宜 兼治心、脾、肾,以逍遥饮、秘元煎之类主之。 \x逍遥饮\x(见《新方八阵·因阵》)治妇人思郁过度,致伤心脾冲任之源,血气日枯,渐至经脉不 调者。 当归(二、三钱) 芍药(钱半) 熟地(三、五钱) 枣仁(二钱炒) 茯神(钱半) 远志(制三五分) 陈皮(八分) 炙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气虚者,加人参一二钱,如经水过期兼痛滞者,加酒炒香附一二钱。 \x秘元煎\x(见血虚经乱) 若或欲火炽盛,以致真阴日溃者,宜保阴煎、秘元 煎之类主之。 \x保阴煎\x(见血热经早) \x秘元煎\x(见血虚经乱) 若房室纵肆不慎者,必伤冲任之流,而肾气不守,治须扃固命门,宜固阴煎、秘元煎之类主之。 \x固阴煎\x(见《新方八阵·固阵》)治阴虚滑泄,带浊淋遗,及经水因虚不固等证。此方专主肝肾。 人参(随宜) 熟地(三、五钱) 山药(炒二钱) 山茱萸(一钱半) 远志(七分炒) 炙甘草(一、二钱) 五味(十四粒) 菟丝子(炒香二、三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虚滑遗甚者,加金樱子肉二三钱,或醋炒文蛤一钱,或乌梅二个。 如阴虚微热而经血不固者,加续断二钱。如下焦阳气不足而兼腹痛溏泄者,加补骨脂、吴茱萸之类,随 宜用之。如 肝肾血虚,小腹痛而血不归经者,加当归二三钱。如脾虚多湿或兼呕恶者,加白术一二钱。如气陷不固者, 加炒升麻一钱。如兼心虚不眠或多汗者,加枣仁二钱炒用。 \x秘元煎\x(见血虚经乱) 若左肾真阴不足,而经脉不调者,宜左归饮、左归丸、六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x左归饮\x(见《新方八阵·补阵》)此壮水之剂也。凡命门之阴衰阳胜者,宜此方加减主之。此一阴 煎、四阴煎之主方也。 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 山药(二钱) 枸杞(二钱) 炙甘草(一钱) 茯苓(一钱半) 山茱萸(一、二钱。畏酸者少用之)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如肺热而烦者,加麦冬二钱,血滞者,加丹皮二钱;心热而躁者,加玄参二 钱;脾热易饥者,加芍药二钱;肾热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二钱。血热妄动者,加生地二三钱;阴虚不宁者, 加女贞子二钱,上实下虚者,加牛膝二钱以导之;血虚 而燥滞者,加当归二钱。 \x左归丸\x(见《新方八阵·补阵》)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 自汗盗汗,或神不守舍,血不归源,或虚损伤阴,或遗淋不禁,或气虚昏运,或眼花耳聋,或口燥舌干, 或腰酸腿软。凡精髓内亏,津液枯涸等证,俱速宜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而精血自充矣,宜此方主之。 大怀熟(地)(八两) 山药(炒四两) 枸杞(四两) 山茱萸肉(四两)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 精滑者不用) 菟丝子(制四两) 鹿胶(敲碎炒珠四两) 龟胶(切碎炒珠四两无火者不必用)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如真阴失守,虚火炎上者,宜用纯阴至静之剂,于本方去枸杞、鹿胶,加女贞子三两,麦冬三两。如火烁 肺金,干枯多嗽者,加百合三两。如夜热骨蒸,加地骨皮三两。如小水不利不清,加茯苓三两。如大便燥结, 去菟丝,加肉苁蓉三两。如气虚者,加人参三四两。如血虚微滞,加当归四两。如腰膝酸痛,加杜仲三两,盐 水炒用。如脏平无火而肾气不充者,加破故纸三两、去心莲肉、胡桃肉各四两,龟胶不必用。凡五液皆主于 肾,故凡属阴分之药,无不皆能走肾,有谓必须导引者,皆见之不明耳。 \x六味地黄丸\x(见经不调) 若右肾真阳不足,而经有不调者,宜右归饮、右归丸、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x右归饮\x(见《新方八阵·补阵》)此益火之剂也。凡命门之阳衰阴胜者,宜此方加减主之。此方 与大补元煎出入互用,如治阴盛格阳,真寒假热等证,宜加泽泻二钱,煎成用凉水浸冷,服之尤妙。 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 山药(炒二钱) 山茱萸(一钱) 枸杞(二钱) 甘草(炙一、二钱) 杜仲(姜制二钱) 肉桂(一、二钱) 制附子(一、二、三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气虚血脱,或厥或昏或汗或运(同晕),或虚狂或短气者,必大加人参、 白术,随宜用之。如火衰不能生土,为呕哕吞酸者,加炮姜二、三钱;如阳衰中寒,泄泻腹痛,加人参、肉豆 蔻,随宜用之;如小腹多痛者,加吴茱萸五、七分;如淋带不止,加破故纸一钱。如血少血滞,腰膝软痛 者,加当归二、三钱。 \x右归丸\x(见《新方八阵·补阵》)治元阳不足,或先天禀衰,或劳伤过度,以致命门火衰,不能 生土,而为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膨胀,或翻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 痢频作,或小水自遗,虚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节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总之,真阳不足者,必 神疲气怯,或心跳不宁,或四体不收,或眼见邪祟,或阳衰无子等证,俱速宜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 而神气自强矣。此方主之。 大怀熟(地)(八两) 山药(炒四两) 山茱萸(微炒三两) 枸杞(微炒四两) 鹿角胶(炒珠四两) 菟丝子(制四两) 杜仲(姜汤炒四两) 当归(三两便溏勿用) 肉桂(二两渐可加至四两) 制附子(自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 上先将熟地蒸烂捣膏,加炼蜜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滚白汤(刚开的开水)送下,其效尤速。 如阳衰气虚,必加人参以为之主,或二三两,或五六两,随人虚实以为增减,盖人参之功,随阳药则入阳 分,随阴药则入阴分,欲补命门之阳,非加人参不能捷 效。如阳虚精滑,或带浊便溏,加补骨脂酒炒三两;如飧泄肾泄不止,加北五味子三两,肉豆蔻三两,面炒去 油用。如饮食减少或不易化,或呕恶吞酸,皆脾、胃虚寒之证,加干姜三四两,炒黄用;如腹痛不止,加吴茱 萸二两,汤泡半日,炒用。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连皮四两。如阴虚阳痿,加巴戟肉四两、肉苁蓉三两, 或加黄狗外肾一二副,以酒煮烂,捣入之。 \x八味地黄丸\x(即八味丸。见经不调) 若思郁不解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难取效;房室不慎致病者,使非勇于节欲,亦难全恃药饵也。 <目录>上卷\经脉类 <篇名>经期腹痛 属性: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 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 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有滞无滞,于此可察。但实中有 虚,虚中亦有实,此当 于形气禀质兼而辨之。当以察意,言不能悉也。 凡妇人经期有气逆作痛,全滞而不虚者,须顺其气,宜调经饮主之。甚者如排气饮之类亦可用。 \x调经饮\x(见《新方八阵·因阵》)治妇人经脉阻滞,气逆不调,多痛而实者。 当归(三、五钱) 牛膝(二钱) 山楂(一、二钱) 香附(二钱) 青皮 茯苓(各一钱半)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如因不避生冷而寒滞其血者,加肉桂、吴茱萸之类;如兼胀闷者,加浓朴一 钱,或砂仁亦可∶如气滞者,加乌药二钱,或痛在小腹者,加小茴香一钱半。 \x排气饮\x(见《新方八阵·和阵》)治气逆食滞胀痛等证。 陈皮(一钱五分) 木香(七分或一钱) 藿香(一钱五分) 香附(二钱) 枳壳(一钱五分) 泽泻 (二钱) 乌药(二钱) 浓朴(一钱) 水一钟,煎七分,热服。如食滞者,加山楂、麦芽各二钱,如寒滞者,加焦干姜、吴茱萸、肉桂之属; 如气逆之甚者,加白芥子、沉香、青皮、槟榔之属;如呕而兼痛者,加半夏、丁香之属;如痛在小腹者, 加小茴香;如兼疝者,加荔枝核,煨熟捣碎用二三钱。 若血瘀不行,全滞无虚者,但破其血,宜通瘀煎主之。 \x通瘀煎\x(见《新方八阵·因阵》)治妇人气滞血积,经脉不利,痛极拒按,及产后瘀血实痛, 并男妇血逆血厥等证。 归尾(三、五钱) 山楂 香附 红花(新者炒黄各二钱) 乌药(一、二钱) 青皮(钱半) 木香(七分) 泽泻(钱半) 水二钟,煎七分,加酒一、二小钟,食前服。兼寒滞者,加肉桂一钱,或吴茱萸五分;火盛内热,血燥不 行者,加炒栀子一、二钱;微热血虚者,加芍药二钱;血虚涩滞者,加牛膝;血瘀不行者,加桃仁三十粒,去 皮尖用,或加苏木、玄胡索之类;瘀极而大便结燥者,加大黄一、二、三钱,或加芒硝、蓬术(即蓬莪 术)亦可。 若气血俱滞者,宜失笑散主之。 \x失笑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妇人心痛气刺不可忍,及产后儿枕蓄血,恶血上攻疼痛,并治小肠气痛。 五灵脂(净者) 蒲黄(等分俱炒)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用酒煎,热服。一方用好醋一杓熬成膏,再入水一钟,煎至七分,热服。一方 用醋糊和丸龙眼大,每服一丸,以童便和水各半钟,煎七分,温服。按∶此方若用以止痛,蒲黄宜减半,若用 止血,则宜等分,或灵脂减半亦可。 若寒滞于经,或因外寒所逆,或素日不慎寒凉,以致凝结不行,则留聚为痛而无虚者,须去其寒,宜调经 饮加姜、桂、吴茱萸之类主之。或和胃饮亦可酌用。 \x调经饮\x(见上三段) \x和胃饮\x(见《新方八阵·和阵》)治寒湿伤脾,霍乱吐泻,及痰饮水气,胃脘不清,呕恶胀满腹痛等 证。此即平胃散之变方也。凡呕吐等证,多有胃气虚者,一闻苍术之气,亦能动呕,故以干姜代之。 陈皮 浓朴(各一钱半) 干姜(炮一、二钱) 炙甘草(一钱) 水一钟半,煎七分,温服。此方凡藿香、木香、丁香、茯苓、半夏、扁豆、砂仁、泽泻之类,皆可随宜增 用之。若胸腹有滞而兼时气寒热者,加柴胡。 若血热血燥,以致滞涩不行而作痛者,宜加味四物,或用保阴煎去续断加减主之。 薛氏 \x加味四物汤\x(见经不调) \x保阴煎\x(见血热经早) 以上五证,但察其有滞无虚,方是真实,若或兼 虚,弗得任行克伐。 凡妇人经行作痛,挟虚者多,全实者少。即如以可按、拒按,及经前、经后辨虚实,固其大法也。然有气 血本虚,而血未得行者,亦每拒按。故于经前亦常有此证。此以气虚血滞,无力流通而然。但察其形证脉息。 凡涉虚弱不足,而经滞作痛者,惟用决津煎、五物煎加减主之,其效如神。或用四神散之类亦可。 \x决津煎\x(见《新方八阵·因阵》)治妇人血虚经滞,不能流畅而痛极者。当以水济水,若江河一缺, 而积垢皆去,宜此汤随证加减主之。此用补为泻之神剂也。如气虚者,宜少用香附、陈皮之类,甚者不用亦可。 当归(三、五钱或一两) 泽泻(一钱半) 牛膝(二钱) 肉桂(一、二、三钱) 熟地(二、三钱 或五、七钱或不用亦可) 乌药(一钱,如气虚者不用亦可) 水二钟,煎七、八分,食前服。如呕恶者,加焦姜一、二钱。如阴滞不行者,非加附子不可。如气滞而痛 胀者,加香附一、二钱,或木香七、八分。如血滞血涩者,加酒炒红花一、二钱。如小腹不暖而痛者,加吴茱 萸七、八分。如大便结涩者,加肉苁蓉一至三钱,或者以山楂代之。 \x五物煎\x(见血寒论外方) \x四神散\x(见血寒论外方) 若痛在经后者,多由血虚,当用大、小营煎随宜加减主之。或四物、八珍俱可用。然必察其寒热虚实,以 为佐使,自无不效。其有余滞未行者,惟决津煎为妙。 \x大营煎\x(见血热经早) \x小营煎\x(见血虚经乱) \x四物汤\x(见经不调) \x八珍汤\x(见经不调) \x决津煎\x(见上段) 凡妇人但遇经期则必作痛,或食则呕吐,肢体困倦,或兼寒热者,是必素禀气血不足,止宜八珍汤、大 营煎之类。若虚而寒甚者,宜理阴煎渐加培补,久必自愈。有因带浊多而虚痛者,亦宜大、小营煎,随其寒 热,加佐使主之。 \x理阴煎\x(见血寒经迟) 立斋曰∶“前证若风寒伤脾者,六君加炮姜;思虑伤血者,四物加参、术;思虑伤气者,归脾加柴、栀; 郁怒伤血者,归脾、逍遥兼服。” \x六君子汤\x(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久患疟痢,或食饮难化,或呕 吐吞酸,或咳嗽喘促。若虚火等证,须加炮姜,其功尤速。 人参 白术(炒) 茯苓(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陈皮 半夏(各一钱五分) 加姜、枣,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x四物汤\x(见经不调) \x归脾汤\x(见经不调) \x《元戎》逍遥散\x(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肝、脾血虚,及郁怒伤肝,少血目暗,发热胁痛等证。 当归 芍药 白术 茯神 甘草 柴胡(各等分) 上姜水煎服。 <目录>上卷\经脉类 <篇名>经痛论外方 属性:\x温经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寒气客于血室,以致血气凝滞,脐腹作痛,其脉沉紧。 人参 牛膝(酒炒) 甘草(炒各一钱) 当归 川芎 芍药 牡丹皮 蓬术(醋炒) 桂心(各五分) 上水煎服。 \x良方交加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经脉不调, 腹中撮痛,或结聚 瘕,产后中风。 生地(一斤取汁) 生姜(十二两取汁) 上以地黄汁炒姜渣,姜汁炒地黄渣,干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服。加芍药、玄胡、当归、蒲黄、 桂心各一两,没药、红花各五钱,尤效。 \x醋附丸\x(见《妇人规古方》)治元脏虚冷,月候不调,腹中急痛,赤白带下,浑身寒热,胎气 壅滞不固。 香附米(半斤醋煮、焙干为末) 上以醋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 \x牛膝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月水不利,脐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气攻胸膈。 当归(酒浸) 牛膝(酒炒) 赤芍药 桂心 桃仁(去皮尖) 玄胡索(炒) 牡丹皮(各一两) 木香(三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或每服五七钱,水煎服。 \x姜黄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瘀血凝滞,肚腹刺痛,或腹胀发热等证。 姜黄 当归(酒拌各二钱) 蓬术(醋炒) 红花 桂心 川芎 玄胡索(炒) 丹皮(各五分) 上水酒各半煎服。 \x当归没药丸\x(见《妇人规古方》)治血瘀作痛,及血风筋挛骨痹,手足麻木疼痛。 当归 五灵脂(炒各一两) 没药(五钱) 上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x玄胡当归散\x(见《妇人规古方》)亦名延胡索散。治血积小腹疼痛,或因气逆,月经不行,肚腹作痛。 当归 赤芍药 刘寄奴 没药 枳壳(面炒) 玄胡索(炒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 \x琥珀丸\x(见《妇人规古方》)治妇人或老或少、或产前产后百病,及疗三十六种诸病,七疝八瘕, 心腹刺痛,卒中瘫痪,半身不遂,八风十二痹,手足酸疼,乳中结核、结毒,怀胎惊动,伤犯不安,死胎不 下,并治。 琥珀 朱砂(各另研) 沉香 阿胶(炒珠) 附子(制) 川芎 肉桂 五味子 石斛(各五钱) 牛膝(酒浸) 当归 肉苁蓉(酒洗晒) 人参 熟地 续断 木香 没药(各一两) 一方有牛黄 珍珠 乳香 玄 胡(各一两共二十一味) 上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食前午后温酒化开服。凡服法,或姜汤、或米汤、或酒、或灯草 汤,或随证用引皆可下。若伤寒中风,角弓反张,用麻黄汤随证改汤引送下。孕妇临月,宜一日一服,至产顺 利,不觉疼痛。凡妇人服至五服、十服之后,日倍饮食,其功言不尽述,服者当自觉也。 <目录>上卷\经脉类 <篇名>崩淋经漏不止 属性: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盖乱则或前或后,漏则不时妄行。由漏而淋,由淋而崩,总因血病,而但以其 微甚耳。《阴阳别论》曰∶“阴虚阳搏谓之崩。”《百病始生篇》曰∶“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 溢。”故凡阳搏必属阴虚,络伤必致血溢。知斯二者,而崩淋之义及治疗之法,思过半矣。惟是阴虚之说, 则但伤营气,无匪阴虚,而五脏之阴,皆能受病,故神伤则血无所主,病在心也;气伤则血无所从,病在肺 也;意伤则不能统血、摄血,病在脾也;魂伤则不能蓄血、藏血,病在肝也;志伤则不能固闭真阴,病在肾 也。所以五脏皆有阴虚,五脏皆有阳搏。故病阴虚者,单以脏气受伤,血因之而失守也。病阳搏者,兼以火居 阴分,血得热而妄行也。凡治此之法,宜审脏气,宜察阴阳。无火者求其脏而培之、补之;有火者察其经而 清之、养之。此不易之良法也。然有火者不得不清,但元气既虚,极多假热,设或不明真假,而误用寒凉, 必复伤脾胃,生气日见殆矣。先贤有云∶凡下血证,须用四君子辈以收功。又云∶若大吐血后,毋以脉诊, 当急用独参汤救 之。厥旨深矣,故凡见血脱等证,必当用甘药,先补脾胃以益生发之气。盖甘能生血,甘能养营。但使脾胃气 强,则阳生阴长,而血自归经矣。故曰∶脾统血。 <目录>上卷\经脉类 <篇名>治崩淋经漏之法 属性:若阴虚血热妄行者,宜保阴煎、加减一阴煎。 \x保阴煎\x(见血热经早) \x加减一阴煎\x(见血热经迟) 若火盛迫血妄行而无虚证者,宜徙薪饮、黄芩散加续断、丹参。 \x徙薪饮\x(见《新方八阵·寒阵》)治三焦凡火,一切内热,渐觉而未甚者,先宜清以此剂,其甚 者,宜抽薪饮。 陈皮(八分) 黄芩(二钱) 麦冬 芍药 黄柏 茯苓 牡丹皮(各一钱半)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多郁气逆伤肝,胁肋疼痛,或致动血者,加青皮、栀子。 \x黄芩散即子芩散\x(见血热论外方) 若血热兼滑者,宜保阴煎、槐榆散、生地黄汤。 \x保阴煎\x(见血热经早) \x槐榆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血崩及肠风下血。 槐花 地榆(等分炒焦) 上二味,用酒煎饮之。 \x生地黄汤\x(见《古方八阵·固阵》)治热痢便血,崩淋不止。 生地黄(五钱) 地榆(七钱半) 炙甘草(二钱半) 上 咀,用水二钟,煎一钟,分空心日晚二服。 若肝经怒火动血者,加味四物汤。 \x加味四物汤\x(见经不调) 若肝经怒火动血,逆气未散者,化肝煎或保阴煎加减主之。 \x化肝煎\x(见《新方八阵·寒阵》)治怒气伤肝,因而气逆动血,致为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证。 青皮 陈皮(各二钱) 芍药(二钱) 丹皮 栀子(炒) 泽泻(各钱半如血见下部者以甘草代之) 土贝母(二、三钱)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食远温服。如大便下血者,加地榆;小便下血者,加木通各一钱五分。如兼寒 热,加柴胡一钱。如火盛,加黄芩一、二钱。如胁腹胀痛,加白芥子一钱。胀滞多者,勿用芍药。 \x保阴煎\x(见血热经早) 若血有滞逆而妄行者,四物汤、丹参散。 \x四物汤\x(见经不调) \x丹参散\x(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若营气不足,血不能调而妄行者,五福饮、四物 汤、四君子汤、八珍汤,择宜用之。 \x五福饮\x(见血热经早) \x四物汤\x(见经不调) \x四君子汤\x(见血虚经乱) \x八珍汤\x(见经不调) 若脾气虚陷不能收摄而脱血者,寿脾煎、归脾汤、四君子汤加芎、归。再甚者,举元煎。 \x寿脾煎\x(见血虚经乱) \x归脾汤\x(见经不调) \x四君子汤\x(见血虚经乱) \x举元煎\x(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