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伤寒指掌 书名:伤寒指掌 作者:吴坤安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伤寒指掌》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4%BC%A4%E5%AF%92%E6%8C%87%E6%8E%8C <目录> <篇名>花序 属性:上古之人。禀天地浑穆之气以生。寿永而无病。中古自轩辕氏尝百草分经络。始知有药。始知有病。岐伯氏通脉 理辨病因。始知有医。圣人惧后世疾痼而不求治。则着灵枢素问内经诸书以垂世。后人宗之。代有名医。各有 着论。随时施治。无非救世之苦心。然而病情多端。其变幻叵测而速于死者。莫如伤寒一症。药一误投。 病不可挽。诸名家述伤寒略而不周。惟张仲景先生定一百一十三方。治分六经。可谓该之。后学误以类伤寒作正 伤寒治。而不分手足。无怪乎病之浅者深。深者危。危者莫救。浙西吴坤安先生。亲炙吴中叶天士薛生白两先生。 深探伤寒之秘旨。应世三十年。凡伤寒一症。在经治经。杜传经之渐。无论虚实。数剂而愈。使病者 不伤元气。易于痊复。仁心妙手。闻之耳熟。先生安于家。不肯轻出。余羁职守。南朔间隔。徒忻慕焉。乃弟友 石。辑先生平日所着书为四卷。名之曰伤寒指掌。北来就正于余。并嘱序。余读其自序。观其门类。及论症用药处方。 分条析理。古今来治伤寒之法。莫能越其范围。知先生得力于仲景者深矣。而前后条辨诸书。胥成渣滓。 余乐为之序以共世也。学人获此卷读之。循序而进。以治伤寒。分六经之法治杂 症。无不应手以尽其妙。岂独治伤寒一症哉。 \x时嘉庆十有二年岁次丁卯中秋太医院院使花映墀拜题\x <目录> <篇名>自序 属性:仆少多疾病。薄弱无能。遂究心于医。以求卫生之道。无如质性鲁愚。医理深奥。会 将仲景伤寒。反复研求。不得其旨。用旁索诸家之书。以求其理。惟准绳汇集诸贤之大成。非操明敏之资。 不能溯流穷源。余皆独抒所见。别开径窦。不无与圣训相悖谬。徒滋心中之蛊惑。迨观方中行之条辨。 喻嘉言之尚论。虽彼此互异。均可谓独出新裁。发明古训。至扫叔和之伪。明仲景之真。不使鱼目溷珠。 乱玉。非嘉言慧眼灵心。谁能及此。更阅柯韵伯之来苏集。王晋三之古方注。尤能得仲景之深心。重开生面。 故其发明方义。两贤如出一揆。至若辨六日传经之妄。辟三方鼎立之谬。改服麻桂于太阳未衄之前。移 系白散于太阴误下之后。千古疑团。一朝打破。又谓。仲景伤寒。已兼六气。六经主病。已该杂症。非专 指伤寒立言。柯氏以前。孰能指出厥旨。金刘河间。叔季人也。扰攘之世。炎火统运。见仲景伤寒。每详于寒 而略于温。特着医书四种。其直格一书。每多发明温热之理。惜杂于正伤寒内。在乎明眼择取。厥后绀珠一书。 亦宗河间之法。但以双解散用代麻黄桂枝等汤。以 治伤寒。则竟以伤寒为温热矣。不知仲景麻黄桂枝等汤。原治伤寒。河间双解通圣等法。原治温热。两 不相侔。不可移易。一经倒施。祸如反掌。嗟乎。寒温之别。判若天洲。寒温之治。反如冰炭。何朦混若此。 赖周禹载薛生白诸先生出。见世之伤寒正病绝少。类症殊多。寒症绝少。热病殊多。恐人误以伤寒正 法施治。乃作温热暑疫全书济世。夫温热暑疫。皆热病也。其云伤寒。自表达里。温热自内发外。温病发 于少阳。热病发于阳明。仲景黄芩汤治少阳温病。白虎汤治阳明热病。并非伤寒之方。此真发前人所未发。 其觉迷救世之功。诚非浅鲜。近又出伤寒第一书。云仲景伤寒。治分九州。此书专主扬州分野。虽其说不足 凭信。然观其用药。远热投凉。以透 解毒为主。亦治温热之良法也。第求其六淫之治。未免寡陋。独 叶天士先生所留治案。每寓伤寒于六气之中。妙法精义。无不毕备。其云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 温热。须究三焦。此即先生分治寒温之大法。明示人不可以足经之药。混治手经之病。只此二语。已得伤寒 之肯綮。奈世人不察。反憾叶案无伤寒。甚矣。伤寒之难明也。仆自矜管窥之见。一割之能。述六经本病 一卷。变病类病一卷。先古法。次新法。古法悉本准绳金鉴选注来苏集之注释。新法则参叶案第一书温热 全书之治焉。书成。非敢出而问世。姑存之。以就有道之政云尔。 \x时嘉庆元年仲秋吉日苕南吴贞坤安氏识。\x <目录>卷一 <篇名>类伤寒辨 属性:凡感四时六淫之邪。而病身热者。今人悉以伤寒名之。是伤寒者。热病之总名也。 其因于寒者。自是正病。若夫因暑因湿。因燥因风。因六淫之兼气。或非时之戾气。发为风温、湿温、 温病、寒疫等症。皆类伤寒耳。病热虽同。所因各异。不可概以伤寒法治之。且伤寒正病绝少。类症尤多。 苟不辨明。未免有毫厘千里之差。准绳独以类症弁诸首。亦以辨症为先务也。用仿其意。首列类症。凡 同伤寒之例而治者十一症。不同者八症。共一十九症。庶临症者得其先务云。 \x冬温 春温 寒疫 热病 湿温 风温 霍乱 痉 湿痹 风湿 中 \x(以上十一症同伤寒施治) \x伤食 痰 香港脚 内痈 虚烦 蓄血 黄耳 赤胸\x(以上八症不同伤寒施治) 自霜降以后。天气寒冷。感之而病者。伤寒也。 霜降以后。当寒不寒。乃更温暖。因而衣被单薄。以致感寒而病者。冬温也。 邵评∶冬温者。冬时受邪而即病者也。症多客寒包火。 春时天道和暖。有人壮热口渴。而不恶寒者。温病也。以辛温药汗之。则坏矣。若天令尚寒。 冰雪未解。感寒而病者。亦伤寒也。 邵评∶春温病有两种。冬受寒邪不即病。至春而伏气发热者。名曰春温。若春令太热。外受时邪而病者。 此感而即发之春温也。辨症之法。伏气春温。初起但热不寒而口渴。此自内而发出于外也。感而即发之 春温。初起微寒。后则但热不寒。此由肺卫而受也。 三月以后。八月以前。天道或有暴寒。感之而病者。时行寒疫也。此寒疫亦伤寒也。不得以正疫治之。 夏至以后。时令炎热。有人壮热烦渴。而不恶寒者。热病也。热病与中暑相似。但热病脉盛。中暑脉虚。 邵评∶热病中暑两病。同在夏天。故必以脉辨之。热病脉盛。大而有力。中暑脉虚。弦而芤细。 夏月有病。头痛谵语。自汗。身不甚热。两胫逆冷。四肢沉重。胸腹满而渴者。湿温也。 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暑。湿热相搏。故发此病。不可发汗。 头痛身热自汗。与伤寒同。而脉尺寸俱浮。身重默默。但欲眠鼻鼾。语言难出。四肢不收者。风温也。不可发汗。 病呕吐而腹痛泄泻。恶寒发热。或吐或利。而发热者。霍乱也。 身热足寒。头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也。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为刚痉。发热汗出。不恶寒者。为柔痉。 邵评∶以有汗无汗。恶寒不恶寒。分别刚柔二痉。刚为寒。柔为风。 太阳病。关节痛而烦。脉沉而细。此名湿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晡剧。脉浮而濡。额上微汗。不欲去衣被。或四肢浮肿。此风温也。不可大汗。若汗 大出。风去湿不去。但令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太阳中热。 是也。发热恶寒。身重而痛。汗出而渴。脉微弱。以上十一症。同伤寒施治。 头痛发热。与伤寒同。而身不痛。右关短滑。左脉和平者。伤食也。中脘必痞闷。亦有停食兼感寒者。 人迎气口脉俱大。 憎寒发热。恶风自汗。胸满气上冲咽。不得息。与伤寒相似。而头不痛。或时痛时止。 其脉紧而不大者。痰也。痰在上焦。则寸口脉沉滑。或沉伏。痰在中焦。则右关脉滑大。有气郁。则沉 而滑。夹食。则短而滑。凡脉弦滑者。有痰饮。偏弦者主饮。沉弦者。有悬饮内痛。 发热憎寒头痛。肢节痛。呕恶。与伤寒相似。而痛起自脚。脚膝肿痛。两胫肿满。或枯细。大便坚者。香港脚也。 脉浮数发热。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内痈也。胸中隐隐痛。振寒脉数。咽 干不渴。口中咳。时出浊唾腥臭。久而吐脓者。肺痈也。小腹重皮急。按之痛。便数如 淋。久必便脓血。时时汗出。复恶寒。脉滑而数者。肠痈也。胃脘隐隐而痛。手不可近。 胃脉沉细。人迎逆而盛者。胃脘痈也。 烦热与伤寒相似。而脉不浮紧。头不疼。身不痛。不恶寒。或烦时头亦痛。烦止而痛止者。虚烦也。 发热如伤寒。而其人有所从高坠下。 扑损伤。或盛怒叫呼。或强力负荷。无何而病。小便自利。 口不甚渴。按胸胁脐腹间有痛处。或手不可近者。蓄血也。(以上出准绳) 发热恶寒。脊强背直。有似痉状。耳中策策作痛者。黄耳也。此属太阳。风入肾经。以荆防败毒散、 加蝉蜕、黄芩、赤芍、紫荆皮。寒邪重者。以小续命汤、加白附、天虫、天麻。外治法。用苦参磨水滴耳中。 发热恶寒头痛。似伤寒。而胸膈赤肿疼痛者。赤胸也。属少阳风热。以荆防败毒散、加芩、连、栝蒌、 元参、赤芍、升麻、紫荆皮、大便燥实加大黄。外治法。用三棱针刺其血。则肿消痛止矣。(黄耳赤胸出 伤寒奥旨)以上八症。不同伤寒施治。 按伤寒类症虽多。惟温热关于伤寒为尤重。以今之伤寒。大半属于温热也。且 治法与伤寒不侔。伤寒入足经。而温邪兼入手经。伤寒宜表。而温邪忌汗。伤寒药宜辛温。而温邪 药宜辛凉。苟不辨明。必有误治。故兹集特参以温热立论。而以温热之法为兼治焉。凡列于太阳症内。 是伤寒正病。而列于阳明少阳经中。其症都兼温热。盖少阳木火之原。阳明湿热之薮。其风温温热之 邪。自是同气之感。他如霍乱香港脚等症。治法各备本门。 邵评∶此数句。分别伤寒温热之来路不同。治法用药之各异。大宜着眼。 <目录>卷一 <篇名>察舌辨症法 属性: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毕形于舌。故辨症以舌为主。而以 脉症兼参之。此要法也。兹将舌之部位形色。详列于左。实临症者之金鉴焉。 <目录>卷一\察舌辨症法 <篇名>部位 属性:满舌属胃。中心亦属胃。舌尖属心。舌根属肾。两旁属肝胆。四畔属脾。 (又)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 <目录>卷一\察舌辨症法 <篇名>形色 属性:白苔肺经。绛苔心经。黄苔胃经。鲜红胆经。黑苔脾经。紫色肾经。焦紫起刺肝经。青滑肝经。 <目录>卷一\察舌辨症法 <篇名>诊察 属性:白苔肺经。候卫分气分之表邪也。(肺属金故白苔应肺) 肺主卫。主气。主皮毛。风寒先入皮毛。内应乎肺。又太阳主一身之表。故肺家之邪。即可以候太阳 之表。仲景麻黄汤。亦泻肺分之邪也。舌无苔而润。或微白而薄者。风寒也。外症必恶寒发热。而口不渴。 宜温散之。舌苔白而燥刺者。温邪也。 邵评∶风寒在表。故无苔而薄白。 外症必微寒。继即发热不已。此伤在手太阴肺经。宜凉散之。忌足经辛温药。 舌白而粘腻者。湿邪在于气分也。外症必发热头重身痛。而口不渴。宜解肌去湿。如桂枝、秦艽、羌 活、紫苏、二陈、二苓之类。 邵评∶湿邪干犯气分。 肺分虽兼太阳。惟寒邪可用足经辛温药。若风温入肺。症见发热口渴。咳嗽喉 痛。舌苔白燥。或白兼边红。治宜轻清凉解肺经。如栀、豉、桑、杏、蒌皮、象贝、前胡、薄荷、苏子、 黄芩、桔梗之类。 邵评∶风温犯肺之正法。 绛苔心经。候营分血分之温热也。(心属火故绛色应心绛深红色) 心主营。主血。舌苔绛燥。邪已入营中。宜清络中之热。血分之火。忌用气分药。 凡温邪从口鼻吸入。上焦心肺先受。如舌苔先白后红者。邪先入气分。后入营分也。如初起舌即绛色者。 邪不入气分。而入营分也。宜清解营分之热。犀角、鲜生地、(北方无此)丹皮、元参之类。暑邪温疫。 如遇此苔。亦宜泄营解毒。凡白苔邪在气分。宜解表。忌清里。绛苔邪在营分。宜清热。忌发汗。经主气。 络主血。卫主气。营主血。临症最宜辨清。 黄苔胃经。辨阳明里症之热邪也。(阳明燥金从土化故黄色应胃) 邪入手经。以舌之绛白。分心营肺卫矣。邪入足经。又当以舌之黄白。分表里为治也。盖白苔主表。黄苔 主里。太阳主表。阳明主里。故黄苔专主阳明里症而言。 辨症之法。但看舌苔带一分白。病亦带一分表。必纯黄无白。邪方离表而入里。 邵评∶此以舌苔黄白。分邪之在表在里。 如见舌苔白中带黄。或微黄而薄。是邪初入阳明。犹带表症。微兼恶寒。宜凉散 之。如黄而兼燥。外症不恶寒。反恶热。是伤寒外邪。初入阳明之里。或温热内邪。欲出阳明之表。 斯时胃家。热而未实。宜栀豉白虎之类。清之可也。如浓黄燥刺。或边黄中心焦黑起刺。脐腹胀满硬痛。 乃阳明里症也。承气汤下之。 红色胆经 候少阳内发之温邪也。(少阳相火从火化故红色应胆) 少阳以木火为用。温邪内发。必借少阳为出路。乃同气之应也。如淡红嫩红。白中带红。是温邪之 轻者。初起微寒。即发热不已。口渴甚者。是也。宜柴、芩、栀、翘等清解之。如纯红。鲜红起刺。 此胆火炽。而营分热。急宜犀角、翘、丹等清解之。如不解。此温邪伏于少阴。而发于少阳之表也。 症匪轻渺。速宜重加鲜生地、麦冬、元参之类。以滋少阴之水。而少阳之火自解矣。大忌风药。 内伏之温邪。自少阴而从少阳发出。以救阴泄热为要。又风温瘟疫等症。如见舌苔鲜红者。当从手少阴治。 邵评∶从手厥阴心包络施治。即是治心。 黑苔脾经。辨太阴湿土之寒热也。(太阴湿土从湿化易云水就湿故黑苔应脾) 太阴湿土所主。而水就湿。故脾家见症。每每舌现黑色。如舌苔灰黑而滑者。 此寒水侮土。太阴中寒症也。外症腹痛吐利手足指冷。六脉沉细。宜理中汤主之。 邵评∶寒中之太阴脾。自宜温中为定法。 如杂症而现黑滑苔者。必是湿饮伤脾。宜温中和脾逐饮治之。 邵评∶寒湿水饮伤脾。自宜温中逐饮。 如白苔而兼带灰黑色。更兼粘腻浮滑者。此太阴在经之湿邪。是从雨雾中得之。宜解肌渗湿。 如五苓散加羌、防之类。 邵评∶湿入。太阴之表。故可解肌利湿。 如白带黑点。或兼黑纹而粘腻者。亦属太阴气分之湿。宜行湿和脾。如黄中带黑。而浮滑粘腻者。 是太阴湿热内结。宜利湿清热。 若黑而燥刺。是阳经注入太阴之热邪。宜清火解毒。兼阳明治。如屡清不解。腹 无痞满硬痛之症者。不可妄投承气。是胃中津液干涸。少阴肾水不支。宜大小甘露饮主之。 邵评前半条。阳经热邪注入太阴。而阳明胃热。宜兼阳明治而用清解。后半条。是胃中阴液枯涸。宜滋养而不可下。 如舌苔黑刺。大便秘结。脐腹硬满攻痛。此燥矢为患也。承气汤下之。仍从阳明治。若黑而坚敛。焦刺如荔枝形者。 乃阳亢阴竭。胃汁肾液俱涸也。不治。若诸书但以黑苔为肾气凌心水来克火。百无一治。庸有未验。 邵评∶此系肾阴胃液俱竭。热阳亢极。阴涸而死。故曰不治。不得已用大剂滋阴清热之法。药勿间断。希救万一。 又有以舌之五色分五脏。乃五行之。死法。不足以测伤寒之变。 紫色肾经。察少阴本脏之虚邪也。(少阴君火从火化故紫色应肾) 六经惟肾无实症。故仲景于少阴症中。揭出脉微细。但欲寐。为主病。示正气之虚也。如见舌形紫而干涩。口渴唇 燥。外见少阴症者。此肾阴不足。坎中水亏。宜壮水为主。六味饮一阴煎之类。如兼谵语神昏。又当从手少阴治。微清 痰火。如生地、丹参、茯苓、川贝、菖蒲、钩藤、天竺黄之类。如舌形胖嫩。而色淡红者。外 症必见躁扰不宁。六脉迟微。或动气内发。腹寒畏冷。或初起吐利。手足逆冷。或格阳躁狂。六脉洪数无根。 此肾气大亏。坎中火衰。宜益火之原。人参八味主之。 邵评∶肾阳衰而虚火上逆。治以补火壮水。与上条水亏不同。 如舌形紫燥。唇焦齿黑。二便俱秘。此为阴中兼阳。可兼阳明以治。犀角、地黄、甘露饮之类。 邵评∶肾水亏而阳明热。治以滋水清热。 凡舌形圆大胖嫩。皆属少阴虚症。 不拘伤寒杂证。如见舌色紫如猪肝。枯晦绝无津液者。此肾液已涸。不治。痢疾见此苔。胃阴已竭。必死。 伤寒更衣后。舌苔顿去。而见紫色如猪肝者。此元气下泄。胃阴已绝。不治。如舌苔去。而见淡红有神者佳。 邵评∶此肾胃阴液涸绝舌苔。 焦紫肝经。辨厥阴阳毒之危候也。(厥阴风木从火化故焦紫应肝) 凡舌苔焦紫起刺如杨梅状者。此阳邪热毒已及肝脏。险症也。大便秘者。急以更衣散下之。金汁、人中黄 之类大清大解之。 邵评∶热毒入于厥阴。阴伤阳陷。故危险。 凡舌苔肝胆部位。有红紫点者。肝脏伏毒也。大凶之症。急用犀角尖、人中黄透之解之。此阳毒。谓阳邪热盛 不解。其毒及于厥阴肝脏。非金匮所称阴阳毒也。乃热毒陷入至阴。 青滑肝经。辨厥阴阴毒之危症也。(肝属木故青色应肝) 凡舌苔青滑乃阴寒之象。急宜四逆吴萸辈温之。外症若见面青唇紫囊缩厥逆筋急直视等症者。厥阴败症也。不 治。凡舌苔焦紫如刺。厥阴热毒。难治。青滑厥阴寒邪。吴萸温之即愈。 邵评∶阴寒直中厥阴。阳气虚弱欲脱。故为败症。 <目录>卷一 <篇名>察舌辨症歌 属性:六淫感症有真传。临症先将舌法看。察色分经兼手足。营卫表里辨何难。 邵评∶白苔主表。黄苔主里。足经之邪。分表里治之。白苔主卫。绛苔主营。手经之邪。分心营肺卫治之。 凡诊伤寒。当先察舌之形色。分别足经手经。卫分营分。在表在里。再参脉症施 治。无不获效。若拘定足六经治病。非但无效。且病亦鲜有合六经者。伤寒兼六气言。故曰六淫感症。 邵评∶伤寒邪在足经。故从足六经分表里而施治。温热暑疫。邪入手经。当辨明心营肺卫。从上中下三焦 施治。不可拘定足六经认症也。 白肺绛心黄属胃。红为胆火黑脾经。少阴紫色兼圆浓。焦紫肝阳阴又青。 邵评∶此条统论手经足经。以舌之形色辨之。 此以形色分六经。兼心肺两手经。足六经不言太阳者。以太阳初感。舌未生苔也。故凡临症。见舌无苔而润。 或微白而薄。即是太阳。黄苔阳明。红色少阳。黑苔太阴。紫色少阴。焦紫厥阴阳邪。青滑厥阴阴邪。俱见前。 邵评∶上二条总论舌苔。太阳与肺。同主表。邪尚在表。故舌无苔而或薄白。 表白里黄分汗下。绛营白卫治天渊。次将津液探消息。泽润无伤涩已亏。 此以下辨营卫表里治法。白苔属表。当汗。黄苔属里当下。绛苔营分之热。宜清忌表。白苔卫分之邪。 宜汗忌清。治法天渊。再以舌之燥润。验其津液存亡。不拘何色。但以润泽为津液未伤。燥涩为津液已耗。 热病以存津液为主。故宜深察。 邵评∶伤寒邪从肌表而入。以舌之黄白。分表里而汗下。温暑从口鼻吸入。以舌之绛白。分营卫而用 清解。以舌之润燥。辨其津液之存亡。分际极清。 白为肺卫仍兼气。绛主心营血后看。白内兼黄仍气热。边红中白肺津干。 邵评∶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卫气营血。逐层递进。须认明此四层施治。邪之入先到卫分。 不解。然后入气分。营分不解。然后入血分。白内兼黄。仍属气分之热不可用营分药。白苔边红。此温邪 入肺。灼干肺津。不可辛温过表。清轻凉散为当。 邵评∶此经辨邪入之路。有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之不同。临症时最宜细审。 卫邪可汗宜开肺。气分宜清猛汗难。入营透热羚犀妙。到血惟清地与丹。 邵评∶此条辨邪之在卫。在气。在营。在血。分层治法。 凡舌苔白润而薄。邪在卫分。可汗。开肺即是开太阳。如麻黄、羌活之类。如舌苔白而浓。或兼干。 是邪已到气分。只宜解肌清热。如葛根、防风、连翘、薄荷之类。不可用辛温猛汗也。若寒邪化热。过卫 入营。或温邪吸入。竟入营分。则舌苔红绛 而燥。惟羚、犀为妙品。以能透热于营中也。邪在营分不解。渐入血分。则发热不已。宜清血分之热。 鲜生地、牡丹皮之类。 邵评∶此条以舌苔之黄白红绛。辨卫分营分之表里。界限极清。 白黄气分流连久。尚冀战汗透重关。舌绛仍兼黄白色。透营泄卫两和间。 邵评∶邪在气分。日数虽多。可从战汗而解。若邪入营。则不作战。如初入于营。尚在营卫之间。 犹可透营以达至卫耳。 凡舌苔白中带黄。日数虽多。其邪尚在气分流连。可冀战汗而解。若舌红绛中仍带黄白等色。是邪 在营卫之间。当用犀、羚以透营分之热。荆、防以散卫分之邪。两解以和之可也。 邵评∶此条是透营泄卫之要法。惟荆、防不如薄荷、连翘为稳。 白而薄润风寒重。温散何妨液不干。燥薄白苔津已少。只宜凉解肺家安。 邵评∶风寒在表。舌薄白而润。可从足经用温散药。如燥白尖红。此风热入肺而津亏。当从手 经用轻清凉解。 此辨风寒与风热治法不同。凡风寒初入太阳。则舌无苔。或生苔白润而薄。此 寒邪重。津液不亏。辛温汗之可也。如白苔虽薄而燥。或舌边舌尖带红。此风热之邪。伤于气分。病在 太阴手经。津液已少。不可过汗。只宜清轻凉解肺分。如前胡、苏子、杏仁、连翘、黄芩、薄荷、 桔梗、淡竹叶之类。 苔若纯黄无白色。表邪入里胃家干。更验老黄中断裂。腹中满痛下之安。 邵评∶舌苔纯黄无白。邪入胃经。热而未实。宜白虎等汤。清热凉润。若焦黄断裂。热入胃腑而燥 实。症必腹满坚痛。故可下之。 凡治病。先要辨清营卫表里。上文辨营卫。此论表里。然表证即属卫分。故此专论里症。伤寒由表 达里。故舌苔先白后黄。至纯黄无白。邪已离表入里。即仲景所云胃家实也。然舌苔虽黄。而未至焦 老裂纹起刺。大便虽秘。而未至痞满硬痛。尚属胃家热而未实。宜清不宜攻。必再验其舌形黄浓焦老。 中心裂纹。或起刺。腹中硬满胀痛。方用承气。下之则安。 邵评∶邪入阳明。有在经在腑之分。有已实未实之别。治法有宜清宜下之异。临症切宜详察。 舌中心属胃。凡肠中有燥矢。舌心必有黄燥黑燥等苔。然腹无硬满攻痛之状。 亦只须养阴润燥。不可妄用承气攻之。 邵评∶二条论外邪。以舌之黄白分表里。惟舌燥有津亏邪实之不同。须分别施治。 太阴腹满苔粘腻。苍朴、陈苓、湿结开。黄燥若还胸痞闷。泻心小陷二方裁。 邵评∶湿邪结于太阴。症必胸腹满闷。湿阻气机。宜以苦温开之。若痰热湿邪结于心下而痞痛者。 邪滞中宫。宜泻心陷胸。以开痞涤痰。阳明实满。舌苔老黄燥裂。太阴湿满。舌苔白而粘腻。阳明实满。 满及脐下少腹。太阴湿满。满在心下胃口。 邵评∶此数句辨症确切。当熟记之。 湿邪结于太阴。则胸腹满闷。宜苦温以开之。苍朴、二陈、二苓之类。若黄苔而燥。 胸中痞满。此阳邪结于心下。按之痛者。热痰固结也。(小结胸症)小陷胸法。呕恶溺涩者。湿热 内结也。泻心法。 微黄粘腻兼无渴。苦泄休投开泄安。热未伤津黄薄滑。犹堪清热透肌端。 邵评∶舌微黄薄滑。邪在肺卫。结于上焦气分。宜杏、蔻、桔、橘。轻苦微辛。开泄上焦 气分以达邪。不可用陷胸、泻心苦泄之法。 病有外邪未解。而里先结者。如舌苔粘腻微黄。口不渴饮。而胸中满闷是也。此湿邪结于气分。 宜白蔻、橘红、杏仁、郁金、枳壳、桔梗之类。开泄气分。使邪仍从肺分而出。则解矣。不可用泻心苦 泄之法。黄苔虽主里。如苔薄而滑者。是热邪尚在气分。津液未亡。不妨用柴、葛、苓、翘。或栀、豉、 翘、薄之类。轻清泄热透表。邪亦可外达肌分而解也。此两条。舌色似里而实表。不可作里症治。 湿留气分苔粘腻。小溺如淋便快联。湿结中焦因痞满。朴陈温苦泄之痊。 邵评∶舌苔粘腻。湿之证据。当以苔之黄白分寒湿湿热。寒湿用苦温以开泄之。 湿热用苦寒以开泄之。 此以粘腻舌苔。为湿邪之验。白而粘腻者寒湿。黄而粘腻者湿热。更验其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为湿 邪痞满。乃湿邪结于中焦。宜浓朴、苍术、二苓、二陈之类。苦温以开泄之。若舌黄粘腻。痞闷呕恶。 大小便俱不利。此湿热结于中焦。宜泻心之类。苦寒以开泄之。 上焦湿滞身潮热。气分宣通病自痊。湿自外来肌表者。秦艽、苏、桂解肌先。 邵评∶湿滞上焦。宣通气分则愈。以湿邪从外来。上焦气分先受也。非若内生之湿。恒结中焦而痞满也。 凡看舌苔。或白或微黄而粘腻不渴者。总属湿邪。但湿自内出。恒结于中焦。而成痞满。若湿自外来。 上焦气分受之。每见潮热自汗。医者表之不解。清之不应。不知热自湿中来。只要宣通气分。如淡豆豉、茯苓 皮、滑石粉、半夏、猪苓、米仁、广皮、白蔻、黄芩之类。气分湿走。热自止矣。若冒雨雾湿邪。留于 太阴肌分之表。发热自汗不解。口不渴饮。身虽热。不欲去衣被。舌苔灰白粘腻。宜桂枝、秦艽、紫苏、 茯苓皮、二陈、姜皮之类。解肌和表。湿邪自去。 湿热久蒸成内着。浓黄呕吐泻心权。若兼身目金黄色。五苓、栀、柏共茵煎。 邵评∶湿热结于中焦。呕吐痞满。舌苔黄浓。宜泻心开泄中焦。若误治迁延而成黄胆。宜茵陈、五苓、 栀子柏皮等方。 湿热内着。从饮食中得之。嗜酒人多此。苔必浓黄粘腻。痞满不饥。呕吐不纳。惟泻心最效。川连、 干姜、赤苓、半夏、枳实、茵陈、通草之类。湿热内结。若错治必致成疸。宜五苓、加茵陈、栀、柏之类。 邵评∶以上论黄白舌苔。前二条论风寒。后四条论湿症。 舌绛须知营分热。犀、翘、丹、地、解之安。若兼鲜泽纯红色。胞络邪干菖、郁、攒。素有火痰成 内闭。西黄、竺、贝、可加餐。 邵评∶舌红绛。邪入营分也。宜犀、翘、等清透之。舌纯红鲜泽。邪入胞络也。轻用菖蒲、郁金、开之。 重用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芳香开秘。若痰热结秘。加西黄、川贝、天竺黄。清火化痰。 邪入营中。宜泄营透热。故用犀角。以透营分之热邪。翘、丹、鲜地。以清营分之热邪。邪入心胞络。则神 昏内闭。须加川郁金、石菖蒲、以开之。若兼有火痰。必致痰涎内闭。更当加西黄、川贝、天竺黄之类。清火豁痰。 心承胃灼中心绛。清胃清心势必残。君火上炎尖独赤。犀兼导赤泻之安。 邵评∶黄苔而中心绛者。胃火灼心也。宜川连、石膏、以清心胃。舌尖赤而有刺。心火上炎也。宜犀角、川 连、合导赤散。泻小肠火府。 如黄苔而中心绛者。心受胃火蒸灼也。于清胃药中。加清心药。其势必孤矣。如舌尖独赤起刺。心火上炎 之故。犀角合导赤散以泻之。若见边红中燥白。上焦气热血无干。但清膈上无形热。滋腻如投却病难。 邵评∶舌苔边红。中心燥白。乃上焦气分无形之热。其邪不在血分。切勿妄投滋腻血分之药。宜轻 清凉解为治。 凉膈散去芒硝、大黄、加石膏。能清膈上无形客热。其邪不在血分。妄投滋腻。必增病矣。 绛舌上浮粘腻质。暑兼湿浊欲蒸痰。恐防内闭芳香逐。犀、珀、菖蒲、滑、郁、含。 邵评∶舌绛粘腻上浮。暑湿酿蒸。痰浊蒙闭心包也。急用芳香逐秽。宣窍涤痰之法。痰多。可用西 黄、天竺黄之属。 暑蒸湿浊则成痰。暑湿兼秽。恐蒙闭心胞。故用菖蒲、郁金、藉其芳香逐秽。犀角以透营分暑邪。琥珀、 滑石清暑利湿。 白苔绛底因何事。热因湿伏透之难。热毒乘心红点重。黄连、金汁乱狂安。 邵评∶舌苔白底绛者。热被湿遏。不得外透也。用犀角、滑石等药。泄湿透热。湿去则热自解矣。 热因湿邪遏伏。宜泄湿以透热。如犀角、滑石、茯苓皮、猪苓、米仁、茵陈、黄柏之类。 若湿温症。舌现红星点点。此热毒乘心。必神昏谵语。宜苦寒之品治之。狂乱者。非黄连、 金汁不解。如无金汁。以人中黄代之。 邵评∶舌苔有大红点子者。此湿温症热毒乘心也。症必昏谵狂乱。故用黄连清心火。金汁解热毒。 舌绛碎生黄白点。热淫湿 欲生疳。古名狐惑皆同此。杂症伤寒仔细探。 邵评∶舌绛碎而有黄白腐点者。此湿热邪毒。蕴久不宣。蒸腐气血。化为瘀浊。得风木之气。化而成虫也。 狐惑。即牙疳、下疳之古名也。近时惟以疳名之。牙疳。即惑也。蚀咽腐龈。脱牙。穿腮。破唇。 下疳即狐也。蚀烂肛阴。由伤寒余毒。与湿 为害。若胃强能食。可任苦寒重药者。可治。(参金鉴) 邵评∶金鉴以牙疳、下疳分狐惑。与金匮所言似异。 按狐惑。虫症也。上唇有疮。虫食其脏。兼咽烂。名惑。下唇有疮。虫食其肛。兼声哑。名狐。面 色乍白。乍黑。乍赤。恶闻食气。情志嘿嘿。此其候也。(参准绳) 邵评∶此参准绳与金匮之言相同。又云狐惑。虫病也。惑当作蜮。看其上唇内生 疮如粟。唾血。心内懊 而痛。此虫在上。食其五脏。下唇内生疮者。其人不寤。此虫食下部是也。 金匮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舌绛不鲜枯更萎。肾阴已涸救之难。紫而枯晦凋肝肾。红泽而光胃液干。 邵评∶紫绛不鲜。枯晦且痿。为肝肾阴涸而败。药难救治。若淡红光润鲜明者。乃胃津干也。急用甘 凉濡润之药。以救胃阴。舌形紫晦如猪肝色。绝无津液者为枯。舌形敛缩。伸不过齿为萎。此肝肾已败。 不治。若舌色红泽而光。其色鲜明者。属胃阴干涸。犹可滋养胃阴。甘凉纯静之品主之。如鲜生地、鲜石 斛、蔗浆、梨汁之类。 邵评∶以上论红绛舌苔。 黄浓方知邪入里。黑兼燥刺热弥深。屡清不解知何故。火燥津亡急救阴。 邵评∶舌苔黑燥。阳明热极。然无痞满之症。不宜下而宜清。清之不应。肠中燥屎 与热邪固结。土燥水亏。胃液已干。急宜甘寒凉润。以救胃阴。阴回。二便自通不可妄下。 黑燥为阳明之热。腹无痞满硬痛。非承气症。只宜清解。若清之不应。是肠中燥矢与热邪 固结。胃土过燥。肾水不支。胃中阴液已干。宜大小甘露饮。以救胃汁。阴液充溢。阳邪自解。二便自通。 黑滑太阴寒水侮。腹痛吐利理中寻。更兼粘腻形浮胖。伏饮凝痰开逐斟。 邵评∶舌苔黑滑。寒水侵侮脾土。宜理中汤温之。若兼粘腻浮胖。是湿痰寒饮。伏于脾中。宜 温运药以开逐痰湿。 舌苔黑滑。为太阴之寒。所谓寒水侮土。理中症也。若更兼粘腻浮胖。是湿痰寒饮伏于太阴。当用温药 和脾。如二陈、浓朴、姜汁、合五苓之类。开之逐之。痰饮自去。 舌见边黄中黑腻。热蒸脾湿痞难禁。吐呕便秘因伤酒。开泄中焦有泻心。 邵评∶舌苔边黄。中心腻黑。是胃热蒸动脾湿。蕴结中宫。以致痞闷。呕吐。便闭。用泻心汤开泄中焦。 胃热蒸脾湿。则舌黄中带黑腻。中焦痞满。呕吐。小便不利。嗜酒人多此症。 邵评∶此三条论黑苔。 寒湿常乘气分中。风兼二气自从同。舌将黄白形中取。得诀才将脉症通。 邵评∶寒湿风湿二气。只入气分。不入营分。风温之邪。则由气入营。辨其舌苔。黄白者。邪在气分。 红绛者。邪入营分。再以脉症参之。 寒湿二气。都入气分。风兼寒湿。亦入气分。风兼温热。或入气分。或入营分矣。气分之邪。于舌之 黄白取之。营分之邪。于舌之红绛取之。得此要诀。再将脉症兼参。病无遁形。 温邪暑热走营中。兼入太阴气分同。吸受心营并肺卫。暑温挟湿卫营通。 邵评∶温暑二邪。从口鼻吸入。或入心营。或入肺卫。湿邪由肌表而入。常走气分。若湿兼暑邪。 则营卫俱入矣。 温暑二气。常入营分。兼入气分。盖温暑都从口鼻吸入。则上焦先受。故或入心营。或入肺卫。或先卫 后营。惟湿邪常走气分。必暑挟湿。湿挟暑。则三焦营卫通入矣。 邵评∶二条论寒湿温暑之入气入营。 伤寒入里阳明主。热病阳明初便缠。先白后黄寒化热。纯黄少白热蒸然。 邵评∶此热病是伏气所发。初起即从阳明而达于外。与感而即发之温病。自外入内者。自是两种。不可混治。 太阳主表。阳明主里。伤寒由表达里。故在表属太阳。入里即属阳明腑病。热病自内发外。借阳明为出路。 故初起即在阳明。但看舌苔先白后黄者。伤寒由表达里。寒化为热也。若初起纯黄少白。或黄色燥刺。 是热病发于阳明。由里出表。热势蒸然。内盛也。更参外症。初起恶寒发热为伤寒。壮热无寒为热病。 邵评∶伤寒由表入里。先太阳。后阳明。故舌苔先白后黄。见症初起恶寒。热病自里出外。初起即从阳明为出路。 故舌苔纯黄少白。见症壮热不寒。胸腹灼手。以此为辨。最为粗确。 热病无寒惟壮热。黄芩、栀、豉、古今传。恶寒发热伤寒症。发汗散寒表剂先。 邵评∶此条亦伏气所发之热病。切不可辛温发汗。宜用栀、豉、黄芩、等方。清解少阳阳明。若是伤 寒。可用表剂发汗矣。 凡温热之症。不可发汗。如仲景阳明病之栀豉汤。少阳病之黄芩汤。皆可通治。 少阳温病从何断。舌绛须知木火燃。目赤耳聋身热甚。栀翘、犀角、牡丹鲜。 邵评∶舌绛赤。外症耳聋目赤者。是温病从少阳而发出也。当清解木火之郁。与伤寒少阳症之 可用表散不同。故忌汗散。 凡温病热病。初起皆纯热无寒。热病发于阳明。温病发于少阳。当从何法断之。但看舌苔黄燥为阳 明热病。绛赤为少阳温病。温病宜用犀角、栀、翘、鲜地、丹皮、之类。以解木火之郁。大忌汗散。 邵评∶此三条。论温热病由于伏气所发。以舌苔辨之。最精。 若是温邪从上受。窍中吸入肺先传。芩、翘、栀、豉、桑、蒌、杏。气燥加膏肺分宣。邪入心 营同胆治。再加元、麦、郁、菖、鲜。 邵评∶春时温邪从口鼻吸入。受而即发。舌苔白燥者。邪先入肺也。从肺卫气分治之。若舌鲜红而绛。 邪入心营也。治与少阳胆经同法。加入清心开窍之品。 温邪从内发者。以少阳胆经治之。若因天时晴燥太过。其气从口鼻吸入。则上焦心肺受邪。舌苔白燥 边红。治在气分。舌色鲜红。治在营分。营分与少阳胆经同法。亦用犀角、丹皮、鲜生地之类。再加元参、 麦冬、川郁金、鲜菖蒲。以清心开窍也。 邵评∶此即发之温病。分营卫治。与伏气内发不同。临症时最宜细辨。 寒温二气前粗辨。暑湿相循病必缠。湿病已陈粘腻舌。只将暑症再提传。 邵评∶上文论伤寒温病。以下言暑邪湿温。 暑伤气分苔因白。渴饮烦呕咳喘连。身热脉虚胸又满。无形气分热宜宣。蒌皮、贝、杏、通、芩、滑。 (通草滑石)栀、豉、翘心、竹叶、煎。或见咳红荷叶汁。痞加朴、蔻、郁金、川。 邵评∶此条暑伤气分。治从肺卫。 肺气郁。则暑邪逆入营中。故咳红。 暑入心营舌绛红。神呆似寐耳如聋。溺淋汗出原非解。失治邪干心主宫。犀、滑、翘、丹、元、地、觅。 银花、竹叶、石菖、同。欲成内闭多昏昧。再入牛黄即奏功。 邵评∶此条暑入营中。治以清营开泄。 暑热之邪。上蒙清窍。则耳聋。不与少阳同例。忌用柴胡。乘于胞络。则神昏。宜清心开闭。凡邪 在手经。忌足经药。 邵评∶凡温热暑邪。由口鼻吸受。邪在手经。从三焦立法。忌用足经药。此与治伤寒分别处也。 暑湿合邪空窍触。三焦受病势弥漫。脘闷头胀多呕恶。腹痛还防疟痢干。栀、豉、杏仁、芩、半、朴。 银花、滑石、郁、红、安。(郁金橘红) 邵评∶暑湿合邪。由口鼻吸受。三焦俱病。邪初入气分。其势尚轻。故用栀豉轻剂。若传变疟痢 等症。宜随症用药治之。 暑邪挟湿。从口鼻空窍触入。则三焦气分受病。头胀脘闷呕恶。此邪初入见症。 其势尚轻。故只用栀豉等。以清气分。暑热之邪。留于募原则变疟。入于肠胃则成痢。治宜随症加减。 邵评∶此条暑湿合邪。其症尚轻。若邪留膜原为疟邪。入肠腑成痢。脾与胃以膜 相联。故曰膜原。脾胃之交。半表半里也。犹足少阳之半表半里耳。 湿温气分流连久。舌赤中黄燥刺干。咯血毋庸滋腻入。耳聋莫作少阳看。三焦并治通、(草)茹、(竹茹)杏。金汁、 银花、膏、滑、寒。(石膏滑石寒水石)若得疹痧肌内透。再清痰火养阴安。 邵评∶湿温重症。三焦俱病。故舌赤中黄燥刺。耳聋是湿热上蒙清窍。不可作少阳治。咯血是热伤 肺络。不可用滋腻药。宜清三焦气分之邪。若邪从外达。而发疹痧。再清痰火。渐入养阴治之。 凡暑湿合邪。轻则气分微结。重则三焦俱病。清解不应。即属湿温重症。肺气不得宣畅。则酿成脓血。 湿热上蒙清窍。则耳聋无闻。治当急清三焦。气分一松。则疹痧得以外达。再议清火清痰。渐入养阴之品。 邵评∶此条湿温重症。惟恐人见咯血而认阴虚。见耳聋误作少阳施治。故特揭之。苔形粉白四边红。疫入 募原势最雄。急用达原加引药。一兼黄黑下匆匆。 邵评∶舌苔粉白边红。疫邪入于膜原也。用吴又可达原饮治法。若舌变黄燥黑苔。邪入胃腑。用承气 下之。惟达原饮中分三阳加引经药。 凡伤寒初起。苔形粉白而浓。四边红绛者。此瘟疫症也。邪在募原。其势最雄。顷刻传变。诊家不可 轻视。吴又可用达原饮。加引经表药。透之达之。如兼太阳。加羌活。阳明加葛根。少阳加柴胡。如舌变黄 燥色。乃疫邪入胃。加大黄下之。如变黑色。入里尤深。用承气下之。疫势甚者。其舌一日三变。由白变 黄。由黄变黑。当数下之。 邵评∶此条邪由膜原传胃。自表入里。故可用足经药。从吴又可达原饮。与下条邪在手经大异。 又云∶此条由膜原入胃。自表传里。故可从足经用药。下条疫邪由卫入营。逆传心包。当从三焦立法。 用手经药。与温暑治法相通。二条邪传经络不同。舌苔各别。治法用药大异。读者大宜着眼。 若见鲜红纯绛色。疫传胞络及营中。清邪解毒银、犀妙。菖、郁金、黄温暑通。 邵评∶舌绛鲜红。疫邪自卫入营。逆传胞络。当从三焦立法。用手经药清营开闭。与温暑治法相通。 较上条自表入里。大不同也。 瘟疫一症。治分两途。但看舌苔白而黄。黄而黑者。疫邪由表达里。汗之下之可也。如见舌苔鲜红绛色。 此疫邪入于营分及胞络之间。汗下两禁。惟宜清营解毒。逐秽开闭。如犀角、银花、菖蒲、郁金、西黄、金汁、 人中黄之类。与温热暑症治法相通。 邵评∶此条疫邪由卫入营。从手经用药。与温暑大致相同。 温邪时疫多 疹。临症须知提透宜。疹属肺家风与热。 因胃热发如兹。 邵评∶此条温暑 疹。与伤寒发 不同。疹属肺经风热。 是胃家伏热。时疫 疹。兼有毒瓦斯。均宜提透清解热毒。 疹 色白松肌表。血热如丹犀莫迟。舌白荆、防、翘、薄力。舌红切忌葛升医。 邵评∶白疹邪在气分。舌白淡红。宜松肌达表。从肺清透。红疹邪在营分。舌苔绛赤。宜清营宣透。断不可用柴、 葛足经药。 疹发于气分。其色淡红而白者。舌苔亦白。宜葛根、防风、蝉蜕、荆芥、连翘、薄荷、牛蒡之类。松肌达表。若 见赤 丹疹。邪在营分血分。舌必绛赤。宜犀角、连翘、鲜生地、人中黄、净银花之类。透营解毒。大忌升、葛足经之 药。 邵评∶此二条。 疹在气在营。不可用伤寒法施治也。 凡属正虚苔嫩薄。淡红微白补休迟。浓黄腻白邪中蕴。诊者须知清解宜。 不拘伤寒杂症。正气虚者。其舌苔必娇嫩而薄。或淡红。或微白。皆可投补。若见黄而浓。白而腻。总属内邪未清。 不可遽进补药。 邵评∶此条凭舌苔以验其虚实。分别宜补宜清之总诀。 <目录>卷一 <篇名>察目法 属性:一、两目赤色。火症也。必兼舌燥口渴。六脉洪大有力。宜犀角、连翘等清透之。阳毒三黄石膏汤。 表里兼解之。若目赤颧红。六脉沉细。手足指冷者。此少阴虚火上冒。假热真寒也。六脉洪大。 按之无力者。亦是。 一、两目黄色。此湿热内盛。欲发黄也。必兼小便不利。腹满口渴。脉沉数。轻则茵陈五苓散。 重则茵陈大黄汤。若目黄小便自利。大便黑。小腹硬满而痛。属蓄血。桃仁承气汤下之。若目黄身冷。 口不渴。脉沉细。属阴黄。茵陈理中汤。 邵评∶热瘀下焦。与蓄血下焦。其辨在小便不利为热瘀。小便自利是蓄血。 一、病患目眵多结者。肝胆火盛也。宜清之。 一、病患目睛微定。临时转动者。痰也。宜加味导痰汤。痰去。目珠自然流动矣。 一、病患眼胞上下黑者。痰也。 一、病患目色清白宁静者。多非火症。不可妄用寒凉。 一、病患目不识人。阳明实症可治。少阴虚症难治。 一、凡目昏不知人。或戴眼上视。或目瞪直视。或眼胞陷下。皆属死症。 <目录>卷一 <篇名>六经本病 属性:按伤寒断无日传一经之理。仲景既无明文。其说始于误解经义。素问热论篇云。伤寒一日。巨阳受 之。故头项痛。腰背强。二日阳明受之。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眠。三日少阳受之。故胸胁痛而耳聋。此言三 阳受邪发病之期。有浅深先后之次序。非谓传经之日期也。故下文云。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 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此言病之向愈。大约以七日为期。以七日始行尽本经也。故太阳病至 七日始衰。而头痛少愈。则六日内只在本经。非传至厥阴明矣。 注疏者。以六日为传经已尽。以七日巨阳病衰为再传经释之。致后人皆以日传一经为常例。不知六气之伤人无常。 或入于阳。或入于阴。灵枢云。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以此可知三阳 各自受邪。非必从太阳传入也。则太阳受病一日发。阳明受病二日发。其义显然。故伤寒非必始太阳而终 厥阴。亦非一经止病一日。亦非一经独病相传。大抵今之伤寒。无不兼经而病。即古人所称合病并病之症。 后学不解此旨。而欲拘拘于六经传次。印证今病。宜无一症合其式矣。兹将六经古法述于前。新法续于后。 其各经兼并之症。列于六经正病之下。庶临症者得其把握焉。 <目录>卷一 <篇名>太阳总要述古 属性:\x麻黄汤。桂枝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桂枝加浓朴杏仁汤。葛根汤。五苓散。桂枝 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x <目录>卷一 <篇名>太阳本病述古 属性:发热。恶寒。恶风。头痛。项强。体痛。 凡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头痛。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烦疼、发热恶寒。 此皆太阳经之见症。如无汗而脉浮紧。此营卫俱强而表实也。用麻黄汤以发表。使营卫之邪。从皮毛而出。 则诸症自除矣。如脉浮而弱。汗自出者。此营强卫弱而表虚也。用桂枝汤以解肌。使营卫和。而邪自解矣。 如不汗出而烦躁。此内有伏火。为外寒所郁也。宜大青龙汤。外散表寒。内清里热。则表里俱解矣。 若表不解。咳而微喘。发热不渴者。此心下有水气。不得化汗。干肺而喘咳也。宜小 青龙汤。以行水发汗。喘加杏仁以下气。如小便不利。小腹满。去麻黄。加茯苓以行水。 若身热无汗。口渴而喘者。此外寒束内热也。宜麻杏甘石汤。以解肺分之邪。其喘 立止。如感寒而喘。桂枝加浓朴杏仁汤主之。 如身与骨节俱不疼痛。独头项痛而背强。牵引KT KT 。脉浮。恶风无汗者。此风伤于太阳筋脉也。风能劫液。 其牵引之状。即变痉之端。宜葛根汤主之。以解肌表之风 邪。而生阳明之津液。则筋脉舒。而无牵引之患矣。 如汗后表热未解。脉浮数。烦渴饮水。而小便不利者。此热结膀胱。水停下焦也。五苓散微汗以利之。 如八九日。过经不解。发热恶寒如疟状。一日二三发。其人不呕。非少阳也。小便清 者。无里热也。面有热色者。微邪未解也。身痒者。邪在皮肤中。欲出不得也。宜小汗 之。桂枝麻黄各半汤。若有汗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若不汗妄下。瘀热在里。但头汗出。小便不利。身体发黄。此太阳误治变症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主之。以分解表里。使湿热之邪。一从麻黄发汗而出太阳之表。一从赤小豆连翘根之利小便而出太阳之里。 黄自退矣。 <目录>卷一\太阳本病述古 <篇名>发热 属性:热无休止。曰发热。风寒客于太阳。有即发热者。有至一二日。始发热者。然必兼恶风恶寒。头痛身疼等症。 方为太阳发热。宜汗之。类方注云。太阳发热。寒时亦热。热时亦寒也。金鉴云。翕翕表热。蒸蒸里热。 俱有自汗症。表热自汗。宜桂枝解肌。里热自汗。宜凉膈承气。不可误治。当审其尿之白赤。舌之润燥为别。 愚按∶表热自汗。畏风恶寒。里热自汗。则不恶风寒。尤当认别。 邵评∶辨表热里热。分汗清下三法为治。 <目录>卷一\太阳本病述古 <篇名>恶寒 属性:此风寒客于营卫。非比寒热之恶寒。虽身大热。亦恶寒也。发热无汗恶寒为表实。 宜麻黄汤。发热有汗恶寒为表虚。宜桂枝汤。 邵评∶以有汗无汗。辨表虚表实。 金鉴云。发热恶寒。发于阳。表也。有汗桂枝。无汗麻黄。无热恶寒。发于阴。里也。有汗 桂枝加附子汤。无汗宜麻黄附子细辛汤。 邵评∶以有热无热。辨发于阴发于阳。 <目录>卷一\太阳本病述古 <篇名>恶风 属性:风邪伤卫则恶风。均属表症。但恶风比恶寒为轻耳。 <目录>卷一\太阳本病述古 <篇名>头痛 属性:头痛虽属三阳。惟太阳独多。故头痛专主表。太阳头痛。必兼恶寒发热。表解自除。 阳明头痛。在额前目鼻等处。无汗为表症。宜葛根汤加白芷、葱白等汗之。若自汗。 不恶寒。反恶热。大便实。小便赤。当以阳明里症治之。承气汤。少阳头痛。在头角耳根。脉弦数。口苦是也。 小柴胡去参。加川芎。有痰。如栝蒌。(参准绳) <目录>卷一\太阳本病述古 <篇名>项强 属性:太阳伤寒。必头痛项强。太阳中风。兼湿成痉。亦项强。 金鉴云。项强。太阳病。项背强。太阳阳明病也。脉浮无汗。从伤寒传来。宜葛根汤。有 汗。从中风传来。宜桂枝加葛根汤。若脉沉而项背强。邪已入胸。宜栝蒌桂枝汤。 <目录>卷一\太阳本病述古 <篇名>体痛 属性:风寒客于太阳而身痛。但拘急耳。中湿。则身痛不能转侧。阴毒身痛。则体势沉重。 宛如被杖。以此别之。太阳身痛。解表自除。风湿身痛。宜桂枝加附子汤。阴症身痛。四逆、真 武辈温之。(参准绳)金鉴云。身痛未汗属表实。宜麻黄汤。汗后身痛属表虚。宜桂枝新加汤。若身 痛尺脉迟。是血少营气不足。虽未经汗。不可发汗。宜建中汤。加归 。以补营血也。风湿身痛。 令人一身尽痛。不能转侧。筋脉牵引。烦疼不宁。宜桂枝附子汤。少阴身痛。则脉沉。四肢逆冷。 宜附子汤。厥阴身痛。厥逆汗出不止。下利清谷。宜四逆汤。 邵评∶身痛有表实、表虚、营虚、血少、风湿各因。若少阴厥阴二经中寒。亦有身痛。临症均须细辨。 <目录>卷一 <篇名>太阳兼经新法 属性:北方地浓天寒。人之禀气亦浓。风寒所感。只在本经留连。故多太阳正病。若大江以南。地势卑。 天气暖。人禀薄。一感外邪。即从太阳而入阳明少阳。或从太阳而入 太阴少阴。总属太阳兼症。不得以太阳正病治之。 太阳阳明。太阳少阳。太阳兼肺。太阳太阴。太阳少阴。 <目录>卷一\太阳兼经新法 <篇名>太阳阳明 属性:凡风寒初感。便见头疼发热。恶风恶寒。腰疼骨痛。脉来浮紧。或浮缓。口不渴。舌润 无苔者。此风寒客于太阳阳明。营卫之间也。因非太阳正病。故项不强耳。治宜辛散。羌、防、芎、 芷、苏叶、朴陈、姜葱之类。温中散寒。则食化而表解矣。若恶寒甚。而寸关脉沉迟者。寒邪重也。 宜麻黄桂枝等。辛温汗之。若饱闷恶食。右关脉短滑者。胃中停食也。兼消导。楂肉、麦芽、 神曲之类。(风寒) 如见舌苔白而燥。或兼微黄。口渴便赤。脉来浮滑者。此太阳感寒。阳明有火也。或 风热之邪客于阳明之表也。均宜凉散。以羌、防、葛根、连翘、黄芩、栀子之类。清热解表。(风热) 如初起恶寒。即发热不已。目赤多眵。舌苔焦刺。口渴多饮。唇皴齿燥。脉来洪滑。此 内有伏火。外感新邪而发。当以阳明为主治。宜凉解之。如犀角、连翘、黄芩、薄荷、栀 子、豆豉、淡竹叶之类。如兼头痛恶寒。可加羌活。以撤太阳之邪。自能得汗而解。若 用风药发表。则液燥火炽。反无汗而加剧矣。(风火) 邵评∶此风火正治法。 <目录>卷一\太阳兼经新法 <篇名>太阳少阳 属性:凡人腠理疏豁。其邪即从太阳而入少阳。盖少阳本属相火。温邪与相火。同气相 招也。如见舌苔白中带红。外症头痛身热。口苦。眼赤。多眵。胁痛。耳鸣。脉浮弦而数。 此木火之邪。当从少阳治。宜柴、芩、连翘、栀子、牛蒡、薄荷、木通等解之。如未解。加鲜 生地、牡丹皮、钩藤、池菊之类清之。(风温) 邵评∶此风温入少阳经正治法。 <目录>卷一\太阳兼经新法 <篇名>太阳兼肺 属性:凡感外邪。头痛恶寒发热。而兼咳嗽者。此伤风之重症。伤寒之轻症也。盖肺主皮毛。太阳主一身 之表。原相联属。但兼咳嗽。则邪外传于肺而解。不致传里。故为轻症。主治以手太阴为主。如寒邪 重。则舌润不渴。宜六安煎。加羌活、苏叶之类。汗之。如寒天兼喘。气口脉闭。加麻黄。(肺受寒邪) 如发热头痛咳嗽。外虽恶寒。而口渴舌燥。此肺有火邪。而太阳感寒也。宜羌活、前 胡、桑、杏、羚羊、薄荷、黄芩、贝母、橘红、桔梗之类。外散寒邪。内清肺火。兼喘者。火为寒 郁。麻、杏、甘、石汤妙。(寒包火) 邵评∶开肺即是开太阳。此寒包火正治法。 <目录>卷一\太阳兼经新法 <篇名>太阳太阴 属性:凡人之胃阳充旺。则风寒之入。只在阳经盘旋。不致直入三阴。若胃阳一亏。则寒中太阳。而太阴脾 经。亦与之同时并受。如发热恶寒。即兼泄泻者是也。必舌润不渴。脉来沉缓。法当温中散寒。宜羌活、 紫苏、浓朴、焦曲、广皮、木香、茯苓、炙草之类。外散寒邪。内和脾胃。俾得微汗利止。身凉而愈。 如感之轻。则寒热泄泻。治法亦同。(伤寒) <目录>卷一\太阳兼经新法 <篇名>太阳少阴 属性:胃阳为三阴之障。阳气一虚。则寒邪即能袭入三阴。然肾气不虚。则少阴不致受邪。若肾气一虚。 则坎中之阳。不足以御阴邪。即从太阳而入于肾。凡见太阳表证。而脉沉细。肩背恶寒。大便不实。小便 清白者。此即太阳与少阴俱病。重症也。法当温里散寒。宜桂枝汤加当归、(酒炒)山药、干姜、 独活、细辛、胡桃之类。温肾逐邪。若目戴眼上视。气促而喘。或角弓发痉。尤为危候。景岳所谓太阳 未解。少阴先溃是也。须大温中饮主之。冀其回阳作汗。庶有生机。(伤寒) <目录>卷一 <篇名>阳明总要述古 属性:\x麻黄汤。桂枝汤。瓜蒂散。栀子豉汤。白虎汤。猪苓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茵陈蒿汤。\x <目录>卷一 <篇名>阳明本病述古 属性:胃实不便。自汗。不眠。头汗出。手足汗。潮热。谵语。狂乱。循衣摸床。渴。 凡身热微恶寒。舌苔白。头额目痛。脉浮洪微滑。无汗而微喘者。此风寒客于阳明营卫而表实也。宜发汗。 麻黄汤主之。如脉浮而迟。汗出。微恶寒者。此风邪客于阳明营卫而表虚也。宜解肌。桂枝汤主之。 此外邪初入阳明之表。即在营卫之间。当同太阳施治。不得以阳明正病治之。以外症犹有微恶寒也。 若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如桂枝症。而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 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宜瓜蒂散吐之。 邵评∶寒抑胸中之阳。病在阳明之表。此即痰饮类伤寒症。 此病机在胸中痞硬。不头痛项强。余症虽似桂枝。非太阳中风可知。胸中为阳明之表。寒邪结而不散。 胃阳抑而不升。故成痞象。惟用酸苦涌泄之味越之。则胃阳得升。胸寒自散。里之表和。表之表自解矣。 此邪不在营卫而在胸中。故不用汗法。而用吐法。 若二三日后。外症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鼻干不眠。内症咽干口苦。烦渴饮水。心中懊 。胸满而喘。舌苔白刺。或兼微黄。脉象洪滑。此阳明内热欲出之表。为阳明半表半里之症。斯时汗 下两忌。惟宜吐法。以越胸中之邪。栀子豉汤主之。呕加半夏。腹满加枳实。身黄加黄柏、茵陈。如大热 汗出。大烦大渴。脉洪大浮滑。不恶寒。反恶热。舌苔黄燥者。宜白虎汤主之。胃火一清。则津液生而 烦渴解。汗止身凉矣。 若发热脉浮。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使热从下泄。诸症自除矣。 以上三症。俱阳明内热欲出之表症。分三焦主治。热在上焦。栀子豉汤越之。热在中焦。白虎汤清之。 热在下焦。猪苓汤利之。 若潮热自汗。不恶寒。反恶热。六七日不大便。腹胀满。绕脐痛。烦躁谵语。喘冒不得 卧。腹中转矢气。或自利纯清水。咽燥口渴。舌苔燥黄起刺。脉沉实滑数者。阳明实热里症。地道不通。 燥矢为患也。其脉沉实滑数。心下痛满坚硬及脐腹者。大承气汤急下之。如大便不甚坚燥。腹满硬痛不甚 者。小承气汤微和之。如大便燥硬而证未剧。心下不甚胀满者。调胃承气汤。润燥以和之。若恶寒未罢。 腹未坚满。屎未燥硬。脉弱不实。均不可用承气。 邵评∶若恶寒未罢。腹未坚满。屎未燥硬。脉弱不实。均不可妄用承气。 如身热发黄。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此为郁热在里。茵陈蒿汤主之。 邵评∶阳明郁热发黄。阳黄也。便实者。茵陈蒿汤。便溏。茵陈五苓散。 <目录>卷一\阳明本病述古 <篇名>胃实不便 属性:大便难。大便硬。燥矢。悉属里症。宜承气下之。然必候其舌苔黄浓焦刺。腹中硬满 胀痛。方可议下。 邵评∶用下须有真凭实据。 按承气症。后人以熟地、归、芍养阴之品。用代大黄。芒硝等药者非。盖伤寒热病。 每每不得大便。若腹中无痞满硬痛之状者。非承气症。外虽有潮热谵语自汗等症。亦只宜清火润燥养阴。 听其自然。不可攻下。所谓下不嫌迟也。必腹中痞满实而胀痛者。方是承气的症。斯时燥矢积垒胃底。 阳土亢极。肾水欲涸。若不急下。则地道不通而死。故以芒硝软坚。朴实推送。大黄达下。则燥矢得下。肠胃 通和而解。所谓土郁夺之也。养阴之品。惟宜施于汗后余热未退。二便虽秘。绝无硬满之苦者。此法方 为切当。附记于此。以俟临症者审察焉。 邵评∶辨津枯。热结与燥实。治法大异。最宜着眼。 <目录>卷一\阳明本病述古 <篇名>自汗 属性:卫气者。护卫皮肤腠理也。邪气干之。则卫气不能外固。而津液走泄。 然汗出矣。风与暑湿之邪。 皆令自汗。寒邪伤于营卫。则肤腠闭密。故无汗。及邪传里为热。则营卫通。腠理开。亦令汗自出矣。 邵评∶寒邪在表则无汗。风暑湿邪及邪传里。俱有自汗。 若汗出恶风。及微恶寒者。皆表未解。而为阳明表症。宜解肌。桂枝汤。至于漏不止 而恶风。及发汗后反恶寒者。此属表虚。宜温之。玉屏风加附子。 邵评∶表邪与阳虚自汗异治。 若身热汗出。不恶风寒者。此为表解。属里。为阳明本病。大热烦渴。白虎症。便硬谵语。承气症。 邵评∶自汗属阳明。有经热腑实之不同。 似阳明症 一曰柔痉。发热汗出。不恶寒。似阳明。而身反张为异。一曰风温。汗出身热。似阳明。 而脉浮身重多眠为异。(以上参准绳) 邵评∶柔痉与风温二症。俱有自汗。似属阳明。察其见症非阳明。恐人误认。故特揭出。 伤寒奥旨云。伤风则恶风自汗。伤湿则身重自汗。中暑则脉虚烦渴自汗。湿温则妄言自汗。风温则鼾 眠自汗。柔痉则搐搦自汗。阳明则潮热自汗。劳倦则身倦自汗。亡阳则漏不止自汗。 邵评∶自汗各有因。当分因施治。 <目录>卷一\阳明本病述古 <篇名>不眠 属性:有承气症。脉弦长。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微热。喘冒不得卧者。燥屎也。 邵评∶燥屎内结不眠。必兼有腹胀硬之症。宜以小承气汤加川连清下之。有栀豉汤症。发热汗出。不恶 寒。反恶热。咽燥口苦而喘。烦躁不眠者。内热欲出也。 又有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 。亦栀子豉汤。或竹叶石膏汤。 <目录>卷一\阳明本病述古 <篇名>头汗出 属性:发黄头汗出者。热不得外越而上泄也。背强恶寒。头汗出者。寒湿客搏经络也。 下血谵语。头汗出者。热入血室也。虚烦懊 。头汗出者。邪客胸中。热气蒸于上也。水结胸。头汗出者。 水气停蓄。不得外行也。往来寒热。头汗出者。火邪熏灼上炎也。皆当分门施治。 邵评∶少阳木火上炎而头汗。亦屡见之。 关格症。不得尿。头无汗者生。有汗者死。湿家误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不利者死。(以上参准绳) 邵评∶微喘额汗。阳从上脱。小便不利。阴已下竭。阴阳离决。安得不死。 按阳明热不得越。上蒸于首而头汗出者。不恶寒而恶热。寒湿客抟于经。而头汗出者。必恶风恶寒。(参金鉴) 邵评∶此辨寒热湿邪在表在里之法。语最简当。 <目录>卷一\阳明本病述古 <篇名>手足汗 属性:胃主四肢。为热聚于胃。其津液旁达于手足也。阳明病。手足汗。潮热谵语。便硬者可下。若阳明胃 土中寒。脾不约束。津液横溢四肢。犹如阴盛霪雨滂沱。故汗出而冷也。阳虚失运。中寒不化。故不能食。而小 便不利也。大便必先硬后溏。今虽便硬。手足汗出。非阳明实热者比。不可攻。攻之必作固瘕。宜浓朴甘 草生姜半夏人参汤。(以上合参准绳金鉴) 固瘕。硬屎下后。即泻清水也。 <目录>卷一\阳明本病述古 <篇名>潮热 属性:属阳明里症。阳明旺于申酉。故潮热发于午后。如潮信之按时。故名潮热。阳明病。潮热谵语。 大便硬者。可与承气。不硬不可与。若阳明病。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利。 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 <目录>卷一\阳明本病述古 <篇名>谵语 属性:谵语谵语。皆胃中热甚。心为热冒。则神识昏乱。而语言谬妄也。诸症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愈。 邵评∶谵语为胃热。有虚热实热之不同须。分别治之。谵语气短为气虚。正虚不能胜邪。故死。 阳明胃实。则潮热谵语。汗出脉滑疾。胃中有燥屎也。宜下之。他如发汗后。下利后。下血后。俱有谵语。 悉属 虚。(参准绳)金鉴云。心气实热而神有余。则发为谵语。谵语为实。故声长而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