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苏沈良方 书名:苏沈良方 作者:沈括及苏轼撰 朝代:北宋 年份:公元960-1127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苏沈良方》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8%8B%8F%E6%B2%88%E8%89%AF%E6%96%B9 <目录> <篇名>原序 内容:予尝论治病有五难,辨疾、治疾、饮药、处方、别药,此五也,今之视疾者,惟候气口 六脉 行 五 以一二药书,其服饵之节,授之而已;古以治疾者,先知阴阳运历之变故,山林川泽之窍发 。而又视其人老少肥瘠,贵贱居养,性术好恶,忧喜劳逸,顺其所宜,违其所不宜,或药或 火,或刺或砭,或汤或液,矫易其故常,捭摩其性理,捣而索之,投几顺变,间不容发。而 又调其衣服,理其饮食,异其居处,因其情变,或治以天,或治以人,五运六气,冬寒夏暑 ,雨电雹,鬼灵魇蛊,甘苦寒温之节,后先胜负之用,此天理也,盛衰强弱,五脏异禀, 循其所同,察其所偏,不以此形彼,亦不以一人例众人,此人事也。言不能传之于书,亦不 能喻之于口,其精过于承蜩,其察甚于刻棘,目不舍色,耳不舍声,手不释脉,犹惧其差也 ,授药遂去,而希其十全,不亦难哉!此治疾之难二也。古之饮药者,煮炼有节,饮啜有宜 。药有可以久煮,有不可以久煮者,有宜炽火,有宜温火者,此煮炼之节也。宜温宜寒,或 缓或速,或乘饮食喜怒,而饮食喜怒为用者,有违饮食喜怒,而饮食喜怒为敌者,此饮啜之 宜也。而水泉有美恶,操药之人有勤惰,如此而责药之不效者,非药之罪也,此服药之难三 也。 知药 不测 搏漉 鱼以 酸者 以巴 不旋 疾者 妙,而 何哉? 蚊喙坼 步,则 其所宜 固未尝晰也。抑又取之有早晚,藏之有焙KT ,风雨燥湿,动有槁暴,今之处药。或有恶 火者,必日之而后咀。然安知采藏之家,不常烘煜哉,又不能必,此辨药之难五也。此五者, 大概而已。其微至于言不能宣,其详至于书不能载,岂庸庸之人,而可以易言医哉?予治方 最久,有方之良者,辄为疏之,世之为方者,称其治效,尝喜过实,《千金肘后》之类,犹 多溢言。使人不敢复信,予所谓《良方》者,必目睹其验,始着于篇,闻不预也。然人之疾, 如向所谓五难者,方岂能必良哉!一赌其验,即谓之良,殆不异乎刻舟以求遗剑者?予所以 详着其状于方尾,疾有相似者,庶几偶值云尔,篇无次序,随得随注,随以与人,极道贵速, 故不暇 <目录> <篇名>苏沈内翰良方序一 内容:沈公内翰,字存中,博古通今,古君子也,留心医书,非所好也,实有补于后世尔,公 凡所 及 而 得一 其面目乎?余得此方十有余年,恨箧无金帛,而能成就一板,使流传天下后世,疗夫久疾 KT 缠绵之苦者也,岂自言微功有所利也,然此方经验有据,始敢镂行。 \x永嘉金门羽客林灵素序\x <目录> <篇名>苏沈内翰良方序 内容:雅日慕苏沈之书,晚晏方获录册,不知谁之缮写。忆自宋梓来也,观其论草物,疏骨蒸, 其 无 味,使 人身, 然其所 因而灸 而因 者。 君 妇 言 修 为之听而不折于震。布利益生民之政,以挽回酷雪之风,亦其次也。若医术一事,滞者使之 通,卧者使之起,瘠者使之充,昏者使之爽,秘者使之开,忧子者,泰父母反侧之心;痛夫 者,开妻外家颦戚之思,鬼门转其足,生宅复其魂,推展仁民之道,端在于是,此抄老之隐抱 。而沈括则博闻精见,格物游艺,旁通医药,尤所以足成一家之书也夫。 《沈氏良方》,后人益以苏氏之说,遂名之曰《苏沈良方》。非当时合著之书也。余藏旧 刻 兼及 益 氏良方》十卷,《苏沈良方》十五卷,以藏本卷数较之,虽合沈氏,却杂以苏说。若从《苏 沈良方》,则少五卷矣。岂在当时已散佚不全耶?其中误字甚多,几至不可读,为之订正。 然内症外症,妇人小儿,以至杂说,依稀略备,似非不全之本,盖古人以医卜为贱术。作史 者志方书,未必详加考订。即如《刘涓子之鬼遗方论》,宋史作鬼论,脱去遗方二字,则其 他之疏略可知也。此书卷帙,未符宋志,其间分合多寡,不可考矣。内中诸方,间已见之《 博济》、《灵苑》诸书。即其余亦莫不应病,神验异常,至有不可以理测者,岂非龙宫之所 授耶?今为授梓,并补刻《沈氏原叙》一篇,熟读五难,大有裨益。 \x瘦樵程永培跋 <目录>卷第一 <篇名>脉说 内容:脉之难,古今之所病也。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差之毫厘疑似之间,便有死生祸福 之异,此古今所病也。病不可不谒医,而医之明脉者,天下盖一二数。骐骥不时有,天下未 尝徒行;和扁不世出,病者终不徒死,亦因其长而护其短尔。士大夫多秘所患,以求诊,以 验医之能否。使索病于冥漠之中,辨虚实冷热于疑似之间。医不幸而失,终不肯自谓失也。 则巧饰掩非以全其名,至于不救。则曰是固难治也。间有谨愿者,虽或因主人之言,亦复参 以所见。两存而杂治,以故药不效,此世之通患,而莫之悟也。吾平生求医,盖于平时,默 验其工拙,至于有疾而求疗,必先尽告以所患,而后求诊,使医了然知患之所在也。然后求 之诊,虚实冷热先定于中,则脉之疑不能惑也。故虽中医治吾病常愈,吾求疾愈而已,岂以 困医为事哉! <目录>卷第一 <篇名>苍耳说 内容:药至贱而为世要用,未有如苍耳者。他药虽贱,或地有不产。惟此药不为间南北夷夏, 山泽斥卤,泥土沙石,但有地则产。其花叶根实皆可食。食之如菜,亦治病无毒。生熟丸散 无适不可,多食愈善。久乃使人骨髓满,肌理如玉,长生药也。杂疗风痹瘫痪,癃疟疮痒, 不可胜言,尤治瘿金疮,一名鼠粘子,一名羊负菜,诗谓之卷耳,疏谓之 耳,俗谓之道人 头,海南无药,惟此药生舍下,多于茨棘,迁客之幸也。己卯二月望日书。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记菊 内容:菊,黄中之色,香味和正,花叶根实皆长生药也。北方随秋之早晚。大略至菊,有微霜 乃开,独岭南不然,至冬至乃盛发。岭南地暖,百卉造作无时,而菊独开后,考其理,菊性 介,然不与百卉盛衰,须霜降乃发。而岭海常以冬至微霜故也。其天姿高洁如此,宜其通仙 灵也,吾在南海,艺菊九畹,以十一月望,与客泛菊作重九。书此为记。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记海漆 内容:吾谪海南,以五月出陆藤州。自藤至儋,野花夹道。如芍药而小,红鲜可爱,朴 丛生, 土人云∶倒粘子花也。至儋则已结子,如马乳。烂紫可食,味甘美。中有细核,并嚼之,瑟 瑟有声,亦颇苦涩。儿童食之或大便难通,叶皆白,如石苇之状,野人夏秋痢下,食其叶辄 已,取胶以代柿漆,即愈于柿也,余久苦小便白浊,近又大腑滑,百药不瘥。取倒粘子嫩叶, 酒蒸焙燥为末,酒糊丸。吞百余,二腑皆平复。然后知奇药也。因名之曰海漆。而私记之, 以贻好事君子。明年子熟,当取子。研滤晒煮为膏以剂之,不复用糊矣。戊寅十一月一日记 。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记益智花 内容:海南产益智花,实皆长穗,而分为三节。其实熟否。以候岁之丰歉。其下节以候早禾, 其上中亦如之。大吉则实,凶岁皆不实。罕有三节并熟者,其为药也,治止水,而无益于智, 智岂求于药者乎?其得名也,岂以知岁也耶?今日见儋耳圃儒黎子云言候之审矣,聊复记之, 以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记食芋 内容:岷山之下,凶年以蹲鸱为粮。不复疫疠,知此物之宜人也。《本草》谓芋土芝,云益气 充饥。惠州富此物,人食者不免瘴。吴远游曰,此非芋之罪也。芋当去皮,湿纸包煨之,火 过熟,乃热啖之,则松而腻,能益气充饥。今惠州人,皆和皮水煮,冷啖,坚顽少味,其瘴 固宜。丙子除夜前二日,夜饥甚,远游煨芋两枚见啖。美甚,乃为书此帖。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记王屋山异草 内容:王屋山有异草,制百毒。能于鬼手夺命,故山中人谓此草墓头回蹇葆光托吴远游寄来。 吾闻兵无刃,虫无毒,皆不可任,若阿罗汉永断三毒,此药遂无所施耶。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记元修菜 内容:蜀中有菜,如豌豆而小,食之甚善,耕而覆之,能肥瘠地。性甚热,食之使人呀呷,若 以少酒晒而蒸之,则甚益人,而不为害。眉山巢谷元修,始以其子来黄州。江淮间如识之, 此菜名巢菜,黄州人谓之元修菜。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记苍术 内容:黄州山中,苍术至多。就野入买之,一斤数钱耳。此长生药也。人以其易得,不复贵重, 至以熏蚊子。此亦可以太息。舒州白术,茎叶亦皆相似,特花紫耳,然至难得,三百一两。 其效止于和胃气,去游风,非神仙上药也。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记流水止水 内容:孙思邈《千金方》,人参汤须用流水,用止水即不验。人多疑流水止水无别。予尝见丞 相荆公喜放生,每日就市买活鱼,纵之江中,莫不洋然。惟鳅 入江水辄死,乃知鳅 但可 居止水。则流水与止水果不同,不可不信。又鲫鱼生流水中则背鳞白,生止水中则背鳞黑, 而味恶,此亦一验也。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脏腑 内容:古方言,云母粗服,则着人肝肺不可去。如枇杷狗脊,毛皆不可食,食射入肝肺。世俗 似此之论甚多,皆谬说也。又言人有水喉、食喉、气喉,亦谬也,世传欧希范真五脏图,亦 画三喉,盖当时验之不审。水与食同嚼而吞,岂能口中遂分二喉哉?人但有咽有喉二者而已。 咽则纳饮食,喉则通气。咽则咽入胃脘,次入胃中,又次入广肠,下入大小肠。喉则下通五 脏,为出入息。五脏之含气呼吸,正如冶家鼓 。人之饮食药饵,但自咽入肠胃,何尝至五 脏。凡人肌骨五脏肠胃虽各别,其入腹之物,英精之气,皆能洞达,但滓秽即入二肠。故人 饮食及服药,既入腹,为真气所蒸。英精之气味,以至金石之精者,如细研硫黄朱砂乳石之 类,俱能飞走。融结者皆随真气洞达肌骨,犹如天地之气,贯穿金石土木,曾无留碍,其余 顽石草木,则但气味洞达尔。及其势尽,则滓秽传于大肠,润湿渗入小肠,皆败物不能变化, 惟当退泄耳。凡所谓某物入肝,某物入肾之类,但气味到彼尔,其质岂能到彼哉?此医不可 不知也。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君臣 内容:旧说有∶药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之说。其意以谓药虽众,主病者专在一物,其他则节给 相为用。大略相统制,如此为宜,不必尽然也。所谓君者。主此一方,固无定物也。药性论, 乃以众药之和浓者定为君。其次为臣为佐,有毒者多为使,此谬论也。设若欲攻坚积,则巴 豆辈,岂得不为君也?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汤散丸 内容:汤散丸各有所宜。古方用汤最多,用丸散者殊少。煮散古方无用者,惟近世人为之。大 体欲达五脏四肢者莫如汤,欲留膈胃中者莫如散。久而后散者莫如丸,又无毒者宜汤,小毒 者宜散,大毒者宜用丸。又欲速用汤,稍缓用散,甚缓者用丸,此大概也。近世用汤者全少, 应汤者全用煮散。大率汤剂气势完壮,力与丸散倍蓰。煮散,多者一啜,不过三五钱极矣。 比功效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采药 内容:古方采草药,多用二八月,此殊未当。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识别耳,在 药则未为良时。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欲验之,但取 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 花时采,则根生定,而又未衰,如今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 此其效也。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取;(用芽者亦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采;用实者, 取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以时月。缘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须四月 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正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 同也。如 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 。稻有七月熟者, 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一物同一畦之间,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岭 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殒。诸越则桃李夏实,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 同也。同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 以定月哉?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橘柚 内容:《本草注》。橘皮味苦,柚皮味甘,此误也。柚皮极苦,不可向口。皮甘者乃柑耳。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鹿茸麋茸 内容:按月令,冬至麋角解,夏至鹿角解,阴阳相反如此。今人用麋鹿茸作一种,殆疏也。 又有刺麋鹿血以代茸,云茸亦血耳,此大误也。窃详古人之意。凡含血之物,肉差易长,其 次角难长,最后骨难长,故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坚,惟鹿茸自生至坚,无两月之 久。大者乃重二十余斤,其坚如石。计一夜须生数两,凡骨之顿成。生长神奇,无甚于此。 虽草木之易生者,亦无能及之,此骨之至强者,所以能补骨血,坚阳道,强精髓也,岂可与 血为比哉?麋茸利补阳,鹿茸利补阴。凡用茸无须太嫩,世谓之茄子茸,但真甚难得,而其 实少功,坚者又太老。唯长数寸破之,肌如朽木,茸端如玛瑙红玉最善。又北方沙漠中,有 麋驼尘。强大而色苍,尻黄而无斑,亦鹿之类。角大有文,坚莹如玉,其茸亦可用。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鸡舌香 内容:予集《灵苑方》,论鸡舌香,以为丁香母,盖出《陈氏拾遗》。今细考之,尚为未然。按 《齐民要术》,鸡舌香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即今丁香是也。日华子云,鸡舌香治口 气,所以三省故事,郎官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至今方书 为然。又《古方》五香连翘汤,用鸡舌香,《千金》五香连翘汤,无鸡舌香,却有丁香,此 最为明验,《新补本草》,又出丁香一条,盖不曾深考也。今世所谓鸡舌香者,乳香中得之。 大如山茱萸,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金罂子 内容:金罂子止遗泄,取其温且涩也。世之用金罂者,待其红熟时,取汁熬膏用之,大误也。 红则味甘,熬膏则全断涩味,都失本性。今当取半黄时采干,捣末用之。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地骨皮 内容:枸杞,陕西极边生者高丈余,大可作柱。叶长数寸无刺,根皮如浓朴,甘美异于他处者。 《千金翼》云。甘州者为真,叶浓大者是。大体出河西诸郡,其次江地。闲圩埂上者,实圆 如樱桃,全少核,曝干如饼,极膏润有味。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淡竹 内容:淡竹对苦竹为文。除苦竹外,悉谓之淡竹,不应别有一品谓之淡竹。后人不晓,于本草 别疏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细辛 内容:东南方所用皆杜衡也,又谓之马蹄香。色黄白,拳局而脆,干则圆,非细辛也。细辛出 华山,极细而直,深紫色,味极辛,嚼之习习如生椒。其辛更甚于椒,故《本草》云。细辛 水渍令直,是以杜衡伪之也。襄汉间,又有一种细辛。极细而直,色黄白,乃是鬼督邮,非 细辛也。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甘草 内容:《本草注》引《尔雅》云, 大苦,注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茎青赤,此乃黄药也。 其味极苦,故谓之大苦,非甘草也。甘草枝叶悉如槐,高五六尺。但叶端微尖而糙涩,似有 白毛。实作角,生如相思角。四五角作一本生,熟则角折。子如小扁豆,极坚,齿啮不破。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胡麻 内容:胡麻,直是今油麻,更无他说。予已于《灵苑方》论之。其角有六棱者,有八棱者。中 国谓之麻。今谓之大麻是也。有实为苴麻,无实为 麻,又曰牡麻,张骞始自大宛得麻之种, 亦谓之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赤箭 内容:赤箭,即今天麻也。后人既误出天麻条,遂指赤箭别为一物。既无此物,乃取天麻苗为 之。滋为不然,《本草》明称。采根阴干,安得以苗为根。草药上品。除五芝之外,赤箭为 第一。此神仙补理养生上药,世人惑于天麻之说,遂止用之治风,良可惜哉!或以谓其茎如 箭。既言赤箭,疑当用茎,此犹不然。至如鸢尾牛膝之类,皆谓茎叶有所似。用则用根尔, 何足疑哉?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地菘 内容:地菘,即天名精也。世人既不识天名精,又妄认地菘为火蔹。《本草》又出鹤虱一条, 都成纷乱。今按地菘即天名精也。其叶似松,又似蔓荆,(名精即蔓荆也)故有二名。鹤虱 即其实也。世间有单服火蔹法,乃是服地菘尔,不当服火蔹。火蔹本草名 蔹,即是猪膏莓。 后人不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南烛草木 内容:南烛草木记,传《本草》所说多端。今少有识者为其作青精饭,色黑,乃误用乌臼为之, 全非也,此木类也。又似草类,故谓之南烛草木。今人谓之南天烛者是也。南人多种于庭槛 之间。茎如蒴 。有节高三四尺,庐山有盈丈者。叶微似楝而小,至秋则实赤如丹,南方至 多。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太阴元精 内容:太阴元精,生解州盐泽大卤中,沟渠土内得之。大者如杏叶,小者如鱼鳞,悉皆六角, 端正似刻,正如龟甲。其裙袖,小堕其前则下剡,其后则上剡,正如穿山甲。相掩之处,全 是龟甲,更无异也。色绿而莹彻,叩之则直理而析,莹明如鉴。析处亦六角,如柳叶,火烧 过则悉解。析薄如柳叶,片片相离,白如雪,平洁可爱,此乃禀积阴之气凝结,故皆六角, 今天下所用元精,乃绛州山中所出绛石尔,非元精也。楚州盐城县,古盐仓下土中,又有一 物,六棱如马牙硝,清莹如水晶,润泽可爱,彼方亦名太阴元精,然喜暴润如盐卤之类,惟 解州出者为正。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稷米 内容:稷,乃今之 也。齐晋之人,谓稷皆曰祭,是其土音,无他义也。《本草注》云,又名 糜子。糜子乃黍属。诗云∶维 维 。维糜维芑, 糜芑皆黍属。以色为别,丹黍谓之糜, 糜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苦 内容:苦 ,即本草酸浆也。《新集本草》,又重出苦 一条∶河西番界中,酸浆有盈丈者。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苏合香 内容:今之苏合香,如坚木赤色。又有苏合油,如 胶,今多用之为苏合香。按《刘梦得传信 方》,用苏合香多薄叶,子如金色,按之则少,放之则起,良久不定,如虫动,气烈者佳也。 如此则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薰陆香 内容:薰陆,即乳香也,本名薰陆。以其滴下如乳头者,谓之乳头香。熔塌在地上者,谓之塌 香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山豆根 内容:山豆根极苦。《本草》言味甘者,大误也。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青蒿 内容:蒿之类至多,如青蒿一类。自有两种,有黄色者,有青色者,《本草》谓之青蒿,亦恐 有别也。陕西绥银之间,有青蒿丛,或间有一两株,迥然青色,土人谓之香蒿。茎叶与常蒿 悉同,但常蒿色绿。而此蒿色青翠,一如松桧之色。至深秋,余蒿并黄,此蒿尤青,气颇芬 芳。恐古人所用,以此为胜。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文蛤海蛤魁蛤 内容:按文蛤即吴人所食花蛤也。魁蛤即车螯也。海蛤今不识,其生时,但海岸泥沙中得之。 大者如棋子,细者如油麻粒,或黄或赤相杂,盖非一类。乃诸蛤之房,为海水 砺光莹,都 非旧质。蛤之属其类至多,房之坚久莹洁者皆可用。不必指一物,故通谓之海蛤耳。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漏芦 内容:今方家所用漏芦,乃飞廉也。飞廉一名漏芦,苗似苦芙,根似牛蒡,绵头者是也,采时 用根。今闽中所用漏芦,茎如油麻,高六七寸。秋深枯黑如漆,时用苗。《本草》自有一条, 正谓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赭魁 内容:《本草》所谓赭魁,皆未详审。今赭魁南中极多,肤黑肌赤,似何首乌。切破,其中赤 白理如槟榔,有赤汁如赭。南人以染皮制靴,闽岭人谓之余粮。《本草禹余粮注》中所引, 乃此物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龙芮 内容:石龙芮,今有两种。水生者叶光而末圆,地生者其叶毛而末锐。入药用水生者,陆生者 亦谓 <目录>卷第一 <篇名>论麻子 内容:麻子,海东来者最大如莲实。出柘萝岛,其次上郡北地所出。大如大豆,亦善,其余皆 下材。用时去壳,其法取麻子帛包,沸汤中浸,候汤冷,乃取悬井中,勿令着水。明日日中 曝干,就新瓦上,轻 ,其壳悉解,簸扬取肉,粒粒皆完。 <目录>卷第一 <篇名>灸二十二种骨蒸法 内容:崔丞相灸劳法,《外台秘要》、《崔相家传方》及《王宝臣经验方》,悉编载,然皆差误 毗陵郡有石刻最详。余取诸本参校,成此一书,比古方极为委曲。依此治人,未尝不验, 一灸而愈。予在宜城,久病虚羸,用此而愈。 <目录>卷第一 <篇名>唐中书侍郎崔知悌序 内容:夫含灵受气,禀之于五行。摄生乖理,降之以六疾。若《歧黄广记》,《蔚有旧经》。攻 灸兼行,显著斯术。骨蒸病者,亦名传尸,亦谓 ,亦称复连,亦曰无辜。丈夫以癖气为 根,妇人以血气为本。无问长少,多染此病。婴孺之流,传注更苦。其为状也,发干而耸, 或聚或分,或腹中有块,或脑后两边有小结,多者乃至五六。或夜卧盗汗,梦与鬼交。虽目 视分明,而四肢无力,且上气食少,渐就沉羸。纵延日时,终于 尽。余昔忝洛州司马,尝 三十日灸活一十三人,前后瘥者数逾二百。至于狸骨獭肝,徒闻曩说,金牙铜鼻,罕见其能, 未若此方。扶危拯急,非止单攻骨蒸。又别疗气疗风,或瘴或劳,或邪或癖,或患状既广。 灸活者不可具述,略陈梗概。又恐传受讹谬,以误将来。今故具图形状,庶令览者易悉,使 所在流布。颇用家藏,未暇外请名医,傍求上药,还魂返魄,何难之有?遇斯疾可不务乎。 <目录>卷第一 <篇名>取穴法 内容:先定穴,令患人平身立正,取一细绳KT 之,勿令展缩,顺脚底贴肉坚踏之。男左女 右,其绳前头与大拇指端齐,后头令当脚根中心,向后引绳,循脚肚贴肉直上,至曲 中大 横纹截断。又令患人解发分两边,令见头缝,自囟门平分至脑后,乃平身正坐,取向所截绳 一头,令与鼻端齐,引绳向上,正循头缝,至脑后贴肉垂下。循脊骨,引绳向下至绳尽处。 当脊骨,以墨点记之。(墨点不是灸处)又取一绳子,令患人合口,将绳子按于口上,两头 至吻,却拘起绳子中心,至鼻柱根下止。如此便齐两吻截断,将此绳展令直,于前来脊骨上 墨点处。横量取平,勿令高下,绳子先中折,当中以墨记之,却展开绳子横量,以绳子上墨 点,正压脊骨上墨点为正。两头取中,勿令高下,于绳子两头,以白圈记,白圈是灸穴也。 以上是第一次点二穴。 次二穴,令其人平身正坐,稍缩臂膊。取一绳绕项,向前双垂,与鸠尾齐。鸠尾是心岐 骨,人有无心岐骨者。至从胸前两岐头下量取一寸,即是鸠尾也。即双截断,却背翻绳头向 项后,以绳子中停取心正,令当喉咙结骨上。其绳两头夹项双垂,循脊骨以墨点记之。(墨 点不是灸处)又取一绳子,令其人合口。横量齐两吻截断,还于脊骨上墨点横量如法。绳子 两头,以白圈记之,白圈是灸穴处。 以上是第二次点穴。通前共四穴。同时灸,日别各七壮。至第二穴,壮累灸至一百,或 一百五十壮为妙。候灸疮欲瘥,又依后法灸二穴。 又次二穴,以第二次量口吻绳子。于第二次双绳头尽处,墨点上。当脊骨,直上下竖点, 令 以上是第三次点两穴,谓之四花穴。灸两穴各百壮,三次共六穴。各取离日量度,度讫, 即下火。唯须三月三日艾最佳。病瘥百日内,忌饮食房室,安心静处将息。若一月后觉未瘥, 复初穴上再灸。 一胞蒸(小便赤黄) 二玉房蒸(男遗尿失精,女月漏不调) 三脑蒸(头眩热闷) 四 髓蒸(觉髓沸热) 五骨蒸(齿黑) 六筋蒸(甲焦) 七血蒸(发焦) 八脉蒸(急缓不 调) 九肝蒸(或时眼前昏暗) 十心蒸(舌焦或疮或时胸满) 十一脾蒸(唇焦坼或口 疮) 十二肺蒸(口干生疮) 十三肾蒸(耳干焦) 十四膀胱蒸(右耳焦) 十五胆蒸(眼 目失光) 十六胃蒸(舌下痛) 十七小肠蒸(下沥不禁) 十八大肠蒸(右鼻孔痛) 十 九二焦蒸(乍寒乍热) 二十肉蒸(别人觉热自觉冷寒) 二十一皮蒸(皮生粟起) 二十 二气蒸(遍身壮热不自安息) <目录>卷第一 <篇名>用尺寸取穴法 内容:凡孔穴尺寸,皆随人身形大小,须男左女右。量手指中一节,两横纹中心,为一寸中。 <目录>卷第一 <篇名>艾炷大小法 内容:凡艾炷,须令脚跟足三分。若不足三分,恐覆孔穴。不备穴中经脉,火气不行,即不能 抽邪 <目录>卷第一 <篇名>取艾法 内容:端午日,日未出,于艾中以意求其似人者。辄拮之以灸,殊有效。幼时见一书云尔,忘 其为何书也。艾未有真似人者,于明暗间。苟以意命之而已,万法皆妄。无一真者,此何疑 耶? <目录>卷第一 <篇名>用火法 内容:黄帝曰∶松柏柿桑枣榆柳竹等依火用灸,必害肌血,慎不可用。凡取火者,宜敲石取火。 或水晶镜子于日得者,太阳火为妙。天阴,则以槐木取火亦良,灸后宜服治劳地黄丸。 <目录>卷第一 <篇名>具方 内容:生地黄汁 青蒿汁 薄荷汁 童便 好酒(以上各二升煎成膏入) 柴胡(去头) 鳖 甲(醋炙) 秦艽(各一两) 朱砂 麝香(各半两研) 上五味为末,入前膏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酒下,切忌生冷毒物。 <目录>卷第二 <篇名>论风病 内容:王游元龙言∶《钱子飞治大风方》极验。尝以施人。一日梦人自云,天使以此病患。君 违天怒,若施不已,君当得此病。药不能救,子飞惧,遂不施。仆以为天之所病不可疗耶, 则药不应服有效。药有效者,则是天不能病。当是病之祟,畏是药而假天以禁人尔。晋侯之 病为二竖子。飞赤丸亦先见于梦,盖有或使之者。子飞不察,为鬼所胁。若予则不然,苟病 者得愈。愿代其苦,家有此方,能下腹中秽恶。在黄州试之,病良已,后当常以施人。 <目录>卷第二 <篇名>治风气四神丹 内容:熟干地黄 元参 当归 羌活(各等分) 上捣为末,蜜和丸,梧桐子大,空心酒服,丸数随宜。《列仙传》有山图者,入山采药 折足,仙人教服此四物而愈。因久服,遂度世。顷余以问名医康师孟。师孟大异之云,医家 用此多矣。然未有专用此四物如此方者,师孟遂名之曰四神丹。洛下公卿士庶争饵之,百病 皆愈。药性中和,可常服。大略补虚益血,治风气,亦可名草还丹。己卯十一月,东坡居士 儋耳书 <目录>卷第二 <篇名>四味天麻煎方 内容:世传四味五两天麻煎方。盖古方,本以四时加减,但传药料耳。春肝旺多风,故倍天麻; 夏伏阴,故倍乌头;秋多利下,故倍地榆;冬伏阳,故倍元参。当去皮生用,治之方,捣乌 头无复毒。此常服不独去病。乃保真延年,与仲景八味丸并驱矣。 <目录>卷第二 <篇名>木香散 内容:治偏风瘫痪,香港脚等疾。 羌活(一两) 麻黄(去节水煮少时去沫二两) 防风(三分) 木香 槟榔 附子(炮 去皮) 白术 川乌头(炮去皮) 草豆蔻(和皮用) 陈橘皮 牛膝(酒浸一宿) 杏仁 (生去皮尖) 当归(酒浸一宿) 人参 茯苓 甘草(炙) 川芎 官桂(不得见火各半 两) 上十八味,锉如麻豆,每服一两,水一碗,姜七片。煎至一盏,去滓,得七分温服。大 肠不通,加大黄末,每服一钱。以老少加减。如久不通,加至三五钱不害。心腹胀,加葶苈 并滑石末,每服各一钱,滑石汤送下。如上膈壅滞痰嗽气急,加半夏升麻天门冬知母末,各 二钱同煎。其药滓两合为一服,用水一碗半。煎至一盏,服此药。福唐陈氏者,鬻以自给, 郡人极神之。人未有得其方者,一日为其亲戚攘得与予。予作官处,即合以施人。如法煮服, 以 <目录>卷第二 <篇名>左经丸 内容:治筋骨诸疾。手足不随不能行步运动。 草乌(肉白者生去皮脐) 木鳖子(去壳别研) 白胶香 五灵脂(各三两半) 当归 (一两) 上为末,用黑豆去皮,生杵粉一斤,醋煮糊为丸,如鸡实大。每服一丸,酒磨下。筋骨 疾,但不曾针灸伤筋络者,四五丸必效。予邻里胡生者,一女子腕软不能行立已数年,生因 游净因佛寺,与僧言。有一僧云能治,出囊中丸十枚,以四枚与生曰∶服此可瘥。生如其言 与服,女子遂能立。生再求药于院,僧曰非有爱也,欲留以自备。必欲之,须合一料。生与 钱一千,辞不受。止留百钱,后数日得药,并余钱悉归之。同院僧佐其理药,乃剽得此方。 予至嘉兴,有一里巷儿,年十余岁,两足不能行。以一丸分三服服之,尽四五丸遂能行。自 此大为人所知,其效甚着。此药能通营卫,导经络,专治心肾肝三经。服后小便少淋沥,乃 其验也。 <目录>卷第二 <篇名>烧肝散 内容:治三十六种风。二十四般冷,五劳七伤,一切痢疾,脾胃久虚,不思饮食,四肢无力, 起止甚难,小便赤涩,累年口疮,久医不瘥,但依此法服之必愈。 茵陈 犀角 石斛 柴胡 芍药 白术(以上各半两) 干姜 防风 桔梗 紫参 人 参胡椒 官桂(去皮) 白芜荑 吴茱萸(以上各一两) 上共十五味同为末,以羊肝一具。如无,即 猪肝代之,分作三分,净去血脉脂膜,细 切,用末五钱,葱白一茎,细切相和。以湿纸三五重裹之,掘地坑,内以火,烧令香熟,早 晨生姜汤嚼下,大 冷劳,不过三服见效。庐州刁参军,病泄痢日久,黑瘦如墨,万法不瘥。 服此一二服,下墨汁遂安。 <目录>卷第二 <篇名>丸 内容:(头尾全者) 桃仁(生) 白附子 阿魏 桂心 白芷 安息香(用胡桃穣研各 一两) 没药(三分,以前八物用童便五升,无灰酒二升,银器内熬令浓) 乳香(三分) 当 归北漏芦 牛膝 芍药 地骨皮(去土) 威灵仙 羌活(各一两) 上为丸,如弹丸大,空心暖酒化下一丸。胡楚望博士,病风疰,手足指节皆如桃李痛不 可忍,服悉愈。 <目录>卷第二 <篇名>乌荆丸 内容:川乌(一两炮去皮) 荆芥穗(一两) 上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或熟水下。有疾食空时,日三四服,无疾早晨一 服。少府郭监丞,少病风,搴搐,颐颔宽 不收,手承颔然后能食,服此六七服即瘥,遂长 服之。已五十余年,年七十余,强健,须发无白者,此药疗肠风下血尤妙。累有人得效,予 所目见,下血人服此而瘥者,一岁之内已数人。 <目录>卷第二 <篇名>天麻煎丸 内容:治风气不顺,骨痛,或生赤点隐疹。日久不治,则加冷痹。筋骨缓弱,沉香 天麻煎丸。(出《博济》) 五灵脂 附子 白术 赤小豆(各一两) 天麻(半两) 干蝎(炒) 羌活 防风(各 一两) 上先以沉香二两,酒一升,煎为膏。无犯铁器,入药捣千下,为丸梧桐子大,空腹,荆 芥汤或荆芥酒下二十丸,过五日加至三十丸。秋夏宜荆芥汤,春冬宜荆芥酒。春末夏初喜生 赤根白头疮,服之瘥。 <目录>卷第二 <篇名>服威灵仙法 内容:服威灵仙有二法。(别有一帖云∶以甚威灵仙杂牛膝服之,视气虚实,加减牛膝,牛膝 以酒浸焙干。二物皆为末丸散,皆可丸以酒煮面糊) 其一净洗阴干,捣罗为末。杂酒浸牛膝末,或蜜丸,或为散。酒调。牛膝之多少,视已 气之虚实而增减之。此眉山一亲,患香港脚至重,依此服半年,遂永除。其一法,取药粗细得 中,寸截之。七寸作一帖,每岁作三百六十帖,置床头,五更初,面东细嚼一帖,候津液满 口咽下。此牢山一僧,年百余岁,上下山如飞,云得此药方。二法皆以得真为要。真者有五 验∶一味极苦;二色深黑;三折之脆而不韧;四折之微尘,如胡黄连状;五断处有黑白晕, 谓之鸲鹆眼。无此五验,则 本根之细者耳。又须忌茶。(别有一帖云但忌茶常服此药,以 皂角槐芽为茶,取极嫩者汤中略煮一沸。但取出布裹,压干入焙,以软熟火焙干,取饮茶 无异) 以槐芽皂角至嫩者,依造草茶作。或取《外台秘要》,代茶饮子方,常合服乃可。 <目录>卷第二 <篇名>煮肝散 内容:紫菀 桔梗 苍术 芍药(各等分) 上末,每服四钱,羊肝半具,大竹刀切,勿犯水,勿令血散,入盐醋葱姜酒同煮熟。空 腹食前,日三服。谷熟尉宋钧,伤寒,病瘥后,双足但有骨,不能立,服此见其肉生。一两 月间,乃复如旧。 <目录>卷第二 <篇名>乌头煎丸 内容:治风毒,气攻眼,久成内外瘴,痛楚, 肉赤脉等,病十年者皆可疗。 黑豆(二两小者) 川乌头(一两去皮) 青橘皮(半两去白,同乌头黑豆为末,以水 一升,三合浸一宿,缓火煎成膏子) 甘菊花(一两) 牛膝 枸杞 川芎 荆芥穗 羌活 地 龙(去 上将前青皮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茶酒任下,蜜汤亦得。先君因失少女, 感伤哭泣忽目瞑不见物,治之逾月复明,因盛怒呵一罪人。目复瞑,逾年得此。服不尽一剂, 目 羌活 防风(酒浸一宿) 黄 木贼 附子(炮) 蝉壳 甘草 蛇蜕(一条青竹炙) 荆芥穗 甘菊花 白蒺藜(去角) 旋复花 石决明(泥裹烧通赤另研) 上等分,除附子蛇蜕决明,皆锉碎。新瓦上烙令燥,为散,每二钱,第二米泔煎熟调下。 空心日午夜卧各一服。予少感目疾,逾年人有以此方见遗,未暇为之。有中表兄许复常,苦 目昏,后已都瘥。问其所以瘥之由,云服此药,遂合服。未尽一剂而瘥,自是与人,莫不验。 <目录>卷第二 <篇名>通关散 内容:治诸中风伤寒。 旌德乌头(四两破皮旌德有芦头肌白者) 本 防风 当归 白芷 天南星 川芎 干 姜雄黄(细研) 桂(以上各半两并生勿近火) 上为末,煨葱酒下一字,或半钱。瘫痪加牛黄麝香,小儿减半,薄荷酒下。此散予目见 医数人,今聊记其一二。曾在江南,见市门有卧者。问之,乃客贩,因病偏风。医之,遂至 病困,为邸家所委。时伯氏为邑,使人舁到令舍,调药饮之。又与十服,数日伯氏出。市有 一人,扶倚床而呼曰∶昔日卧者,今能扶榻而行矣。药尽,愿少继之。伯氏又与十服,服讫 能起。又一吏病疮,而挛,逾岁月卧矣。伯氏与散二钱匕,为八服。吏谬以为一服,服已, 僵眩呕吐,几困将殆。数日疮挛悉,除大瘥。中风挛弛,治之须先去痰,去已,乃用续命汤 辈汗之,未乃用此为宜。盖风病多挟热,若未发散,便投乌头辈。或不相当也,更消息治之, 必 <目录>卷第二 <篇名>辰砂散 内容:治风邪诸痫,狂言妄走,精神恍惚,思虑迷乱,乍歌乍哭,饮食失常,疾发仆地,吐沫 戴目,魂魄不守,医禁无验。 辰砂(一两须光明有墙壁者) 酸枣仁(微炒) 乳香(光莹者各半两) 上量所患人饮酒几何。先令恣饮沉醉,但勿令至吐。静室中服药讫,便安置床枕令睡。 以前药都为一服,温酒一盏调之。顿服令尽,如素饮酒少人。但随量取醉,病浅入一两日, 深者三五日,睡不觉。令家人潜伺之,觉即神魂定矣。慎不可惊触使觉,及他物惊动。一为 惊寤,更不可治。上枢正肃吴公,少时病心,服一剂,三日方寤,遂瘥。 <目录>卷第二 <篇名>治诸风上攻头痛方 内容:地龙谷精草为末,同乳香。火饼上燃,以纸筒笼烟。鼻闻之即瘥。 <目录>卷第二 <篇名>侧子散 内容:治筋脉抽掣,疼痛不止。 侧子(炮裂去皮脐) 赤箭 漏芦 芎 酸枣仁(微炒) 海桐皮(各一两) 桂心 五 加皮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不计时候,服此药,尤治目赤痛。屡用每验,盖攻治肝 风。凡目赤皆主于风。予于《四生散论》之甚详,此方主疗,亦四生散之类也。 <目录>卷第二 <篇名>四生散 内容:治肾脏风 治眼 治癣 白附子(下注脚生疮用黑附子) 肾形沙苑蒺藜 羌活 上等分,皆生为末,每服二钱,盐酒调下,空腹。猪肾中煨服尤善。予为河北察访使时, 病赤目四十余日。黑睛旁黯赤成疮,昼夜痛楚,百疗不瘥。郎官邱革相见,问予病目如此, 曾耳中痒否。若耳中痒,即是肾家风。有四生散疗肾风,每作二三服即瘥。闾里号为圣散子, 予传其方,合服之。午时一服,临卧一服,目反大痛。至二鼓时,乃能眠。及觉,目赤稍散 。不复痛矣,更进三四服,遂平安如常。是时孙和甫学士,帅镇阳,闻予说大喜曰∶吾知所 以自治目矣,向久病目。尝见吕吉甫参政云,顷目病,久不瘥,因服透水丹乃瘥。如其言, 修合透水丹一剂。试服了二三十服,目遂愈。乃知透水丹亦疗肾风耳,此可记尔。 恫目人更当记一事。予在河北病目时,曾治浴具。洛州守闾君绶见访云∶目赤不可浴, 将躯体中热并集头目,目必甚。又转运判官李长卿亦云然。予不信,卒浴。浴毕,目赤遂大 作,行数程到巨鹿。陈彦升学士,以病目废于家,问其目病之因。云顷年病目赤,饮酒归过。 同舍林亿邀同太学浴。彦升旧知赤目不可浴。坚拒之不得。 俯一浴,浴已几失明。后治之 十余年竟不瘥,此亦以为戒也。又予之门人徐某,构病癣,久不瘥,服四生散,数日都除。 <目录>卷第二 <篇名>论圣散子 内容:昔予览《千金方》,三建散云,于病无所不治,而孙思邈特为着论。以谓此方用药,节 度不近人情,至于救急,其验特异,乃知神物用灵。不拘常制,至理开惑,智不能知。今予 得圣散子,殆此类也。自古论伤寒为急,表里虚实,日数证候。应汗应下之类,差之毫厘。 辄至不救,而用圣散子者。一切不问阴阳二感,或男子女人相易,状至危笃,速饮数剂。而 汗出气通,饮食渐进,神宇完复,更不用诸药。连服取瘥,其余轻者。心额微汗,正尔无恙。 药性小热,而阳毒发狂之类。入口便觉清凉,此药殆不以常理而诘也。若时疾流行,不问老 少良贱,平旦辄煮一釜,各饮一盏,则时气不入。平居无事,空腹一服,则饮食快美,百疾 不生,真济世卫家之宝也。其方不知所从出,而故人巢君谷,世宝之,以治此疾,百不失一, 既得之。谪居黄州,连岁大疫,所全活者不可胜数。巢甚秘之,此方指松江水为誓盟,不得 传人。予窃隘之,以传蕲水庞君安时。庞以医闻于世,又善着书,故以授之,且使巢君名与 此方同不朽也。 <目录>卷第二 <篇名>圣散子启 内容:圣散子主疾,功效非一。去年春,杭州民病,得此药,全活不可胜数。所用皆中下品药。 略计每千钱即得千服,所济已及千人。由此积之,其利甚薄。凡人欲施惠,而力能自办者。 犹有所止,若合众力,则人有善利,其行可久。今募信士,就楞严院修制。自立春后起,施 至来年春夏之交。有入名者,径以施送本院。昔薄拘罗尊者,以诃黎勒施一病比邱,故获报 身。常无众疾,施无多寡。随力助缘,疾病必相扶持。功德岂有限量,仁者恻隐,当崇善因 (吴郡陆广秀才施此方并药,得之于智藏主禅月大师宝择乃乡僧也,其陆广见在京施方 并蕊,在麦 巷住出此方) <目录>卷第二 <篇名>圣散子方 内容:草豆蔻(去皮面裹炮十个) 木猪苓(去皮) 石菖蒲 高良姜 独活(去芦头) 附 子(炮制去皮脐) 麻黄(去根) 浓朴(去皮姜汁炙) 本(去穣土炒) 芍药 枳壳 (去穣麸炒) 柴胡 泽泻 白术 细辛 防风(去芦头) 藿香 半夏(姜汁制各半两) 甘 草(一两炙) 茯苓( 上锉碎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钟半,煮取八分,去滓热服。余滓两服合为一服, 重煎,空心服。 <目录>卷第二 <篇名>解伤寒小柴胡汤 内容:柴胡(二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分) 半夏(汤洗一两半) 大 枣(十二枚破) 上锉如麻豆大,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再煎取九合,温服三合,日三服,此古 法也。今可作粗散,每服三钱,枣三枚,姜五片,水一盏半。煎至八分,温服,气实疾势盛 者,加至四五钱不妨,并去滓。此《张仲景方》。予以今秤量,改其分剂。孙兆更名黄龙汤, 近岁此药大行。患伤寒,不问阴阳表里,皆令服之。此甚误也。此药,《伤寒论》虽主数十 证,大要其间有五证最的当,服之必愈。一者身热,心中逆或呕吐者可服,伤寒此证最多, 正当服小柴胡汤。若因渴饮水而呕者不可服,身体不温热者不可服。仍当识此;二者寒者, 寒热往来者可服;三者发潮热可服;四者心烦胁下满,或渴或不渴,皆可服;五者伤寒已瘥 后,更发热者可服。此五证。但有一证,更勿疑便可服,服之必瘥。若有三两证以上,更的 当也。其余证候,须仔细详方论及脉候,相当方可用,不可一概轻用。世人但知小柴胡治伤 寒,不问何证便服之。不徒无效,兼有所害,缘此药差寒故也。唯此五证,的不蹉跌,决效 无疑。此伤寒中最要药也。家家有本,但恐用之不审详。今备论于此,使人了然易晓。本方 更有加减法,虽不在此五证内,用之亦属效。今亦载于此,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加人 参合前成一两,栝蒌根一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分,此一证最有验,常时腹痛 亦疗;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一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一两;若 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分,温覆微汗愈;若咳,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 两,干姜半两。元 二年时行,无少长皆咳,服此皆愈。常时止壅痰实,只依本方,食后卧 时服甚妙。赤白痢尤效,痢药中无如此妙。盖痢多因伏暑,此药极解暑毒。凡伤暑之人,审 是暑 。不问是何候状,连进数服即解。 <目录>卷第二 <篇名>麻黄丸 内容:(兼治破伤风及一切风) 治伤寒。解表止头痛。 麻黄(六两去节,沸汤炮,去黄水,焙干) 乌头(水浸三日,频换水,去皮日干炮去 脐) 天南星(别捣) 甘草(一两炙) 麝香(一分) 半夏(汤洗七遍) 石膏(泥裹 火烧通赤研以上各四两) 白芷(三两) 龙脑(半两只用樟木龙脑但要发散,不用南番龙 脑) 上为末。水煮天南星为丸,如小弹子大。每服一丸,葱茶或酒嚼下。薄荷茶亦得,连二 三服。此本予家白龙丸,已编入《灵苑》。后又加麻黄作六两。寒水石石膏为衣,治伤寒至 佳,小小伤风服之立瘥。解表药中,此尤神速。 <目录>卷第二 <篇名>治暑 内容:逡巡闷绝不救者。 道上热土 大蒜 上略等多少,烂研,冷水和,去滓饮之,即瘥。此方,在徐州沛县城门上。板书捣之, 不知何人所施也。 <目录>卷第二 <篇名>治暑伤肌肤 内容:多疮烂,或因搔成疮者。林才中尝暑中卧病,肌肤多疮烂汁出。 有一乳姥曰,此易瘥。取干壁土揉细末,敷之,随手即瘥。 <目录>卷第二 <篇名>治瘴木香丸 内容:鸡心槟榔 陈橘皮(去白各二两) 青木香 人参 浓朴 官桂(去无味者) 大附子 羌 活京三棱 独活 干姜(炮) 甘草(炙) 芎 川大黄(切微炒) 芍药(各五钱) 牵 牛子(一 上十五味为末,瓷器盛之,密封。临服,用牵牛末(二两)药末一两,同研令匀,蜜丸, 如桐子大。心腹胀满,一切风劳冷气,脐下刺痛,口吐清水白沫,醋心。 癖气块,男子肾 脏风毒。攻刺四体,及阳毒香港脚。目昏头痛,心间呕逆,及两胁坚满不消。卧时橘皮汤下三 十丸。以利为度,此后每夜二十丸。女人血痢,下血,刺痛,积年血块。胃口逆,手足心烦 热,不思饮食。姜汤下三十丸。取利,每夜更服二十丸。小儿五岁以上,疳气腹胀气喘,空 心温汤下五七丸。小者减丸数服。凡胸腹饱闷不消,脾泄不止。临卧温酒下取利。食毒,痈 疽发背,山岚瘴气,才觉头痛,背膊拘紧,便宜服之。快利为度,尝服可以不染瘴疾。凡瘴 疾,皆因脾胃实热所致。常以凉药解膈上壅热,并以此药通利弥善。此丸本治岚瘴,及温疟 大效。李校理敦裕常为传,刻石于大庾岭,蒙效者不可胜数。子伯氏任闽中,常拥兵捕山寇。 过漳浦,军人皆感疟。用此治之,应时患愈。予在江南,时值岁发疟。以此药济人,其效如 神,皆以得快利为度。又记,凡久疟服药讫,乃灸气海百壮。又灸中脘三十壮,尤善。 <目录>卷第二 <篇名>枳壳汤 内容:治伤寒痞气,胸满欲死。 桔梗 枳壳(炙去穣各一两) 上锉如米豆大,用水一升半,煎减半。去滓,分二服。伤寒下早,则气上膨胸。世俗即 谓之结胸,多更用巴豆粉、霜腻粉下之。下之十有八七死,此盖泻其下焦。下焦虚,则气愈 上攻胸膈,多致不救。凡胸胀病,只可泻膈。若按之坚硬而痛,此是结胸。胸有水,须用大 黄甘遂辈下之, 胸丸之类是也。若按之不甚硬,亦不痛,此名痞气。上虚气热鼓胀,只可 用黄芩黄连大黄之类化之。尝有人患胸胀已危困,作结胸痞气皆不瘥。文大夫以此汤饮之, 下黄水一升许,遂瘥。予得此法,用之如神。若是痞气,莫不应手而瘥。凡伤寒胸胀,勿问 结胸痞气,但先投此药。若不瘥,然后别下药。缘此汤但行气下膈耳,无他损。又《西晋崔 行功方》,伤寒或下或不下,心中结满,胸胁痞塞,气急厥逆欲绝,心胸高起,手足不得近, 二三日辄死。用泻心大小 胸汤皆不瘥,此当是下后虚逆气已不理。而毒复上攻,气毒相搏, 结于胸 人参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干姜(炮一两半) 枳实(十六片麸炒或炙) 茯苓 (二两) 上为末,蜜丸,如弹大。一丸不效再服。予时用此,神速。下喉气即接续,复与之。不 过五六弹丸,胸中豁然矣。用药之速,未尝见此。渴者更加栝蒌二两,下痢者加牡蛎二两。 予以告领军韩康伯,右卫毛仲祖,光禄王道预,台郎顾君苗,著作殷仲堪。并悉用之,咸叹 其应速。于时枳实乃为贵,缘此病由毒攻于内,多类少阴。泄利之后,理应痞结,虽已泄利, 毒尚未除。毒与气争,凝结于胸。时或不利,而毒已入胃。胃中不通,毒必上冲。或气先不 理,或上焦痰实,共相冲结,复成此患。大抵毒之与气,相干不宣,关津壅遏,途径不通, 故泻心疗满而不疗气,虽复服之,其瘥莫由,疗毒理结,莫过理中丸,解毒通气,痞自消释 ,然干姜性热,故减其分。茯苓通津,栝蒌除渴。牡蛎止痢,谨审其宜,无不得矣。家人黄 珍者,得病如上。其弟扶就叔尚书乞药。余曰,可与理中丸,坐中数客皆疑不可,予自决与, 于箱中取一弹丸与之,竺法大调余曰,此人不活,君微有缘矣。与时合暝许比至,三筹扶又 来,便叩头自搏,四座愕然,谓其更剧,叔问何如,扶答∶向药一服便觉大佳,更复乞耳, 予谓竺,向答曰上人不忧作缘,但恐夜更来乞,失人眠耳,果尔如何。余复与数弹丸,明日 便愈,遂至今用之。护军司法刘元宝外家病,亦如此。叔复与之一服,如鸡子一丸便瘥。叔知 故文武,遂多蒙救济,伤寒难疗,故详记焉。此行功自叙也。余以此丸,与枳壳汤兼服,理 无不验,理中丸所用枳实。只是枳壳,古人只谓之枳实,后人方别出枳壳一条。 <目录>卷第二 <篇名>栀子汤 内容:栀子(二两) 附子(炮一两) 上每服三钱,水一大盏,薤白三寸,同煎至五分,温服,泗州有人病岁余,百方不愈, 服此二服顿愈。 <目录>卷第二 <篇名>五积方 内容:(余家旧方《博济》亦载小有不同) 苍术(二十两) 桔梗(十两) 陈皮(六两) 白芷(三两) 甘草(三两) 当归 (二两) 川芎(一两半) 芍药 白茯苓 半夏(汤匕洗各一两) 麻黄(春夏二两,秋 冬三两) 干姜(春夏一两半,秋冬二两) 肉桂(春夏三两,秋冬四两) 浓朴(二两姜 汁炙) 枳壳(麸炒去瓤四两, 上前十二味为粗末,分作六服。大锅内缓火炒令微赤,香熟。即不可过焦。取出,以净 纸藉板床上, 令冷。入后三物和之和气。每服三钱,加姜枣,煎至六分,去滓服。伤寒手 足逆冷,虚汗不止,脉沉细,面青呕逆,加顺元散一钱,同煎热服。产妇陈疏难产,经三两 日不生,胎死腹中,或产母气乏委顿,产道干涩,加顺元散。水七分,酒三分,煎进两服, 气血内和即产。胎死者不日当下,其顺元散多量产母虚实。伤寒发热胁内寒者,加葱三寸, 豉七粒同煎。相继两三服,当以汗解。 <目录>卷第二 <篇名>顺元散 内容:乌头(二两) 附子(炮) 天南星(各一两炮) 木香(半两) 上予叔祖钱氏,时得此方。卖干民家,故吴中至今谓之沈氏五积散。大抵此散能温里外, 但内外感寒,脉迟细沉伏,手足冷,毛发 栗。伤寒里证之类,大啜三两杯。当手足温,或 汗乃愈。今世名医,多用此散治气,极效。和一切气,通血络,无出此药。人病脾疟,用紫 金丸逐下,乃服此散,数服多愈。 <目录>卷第二 <篇名>紫金丹 内容:硫黄针沙并三钱,铁粉五钱,腻粉十五钱。四味炒为末,粟米饭丸,如弹子大。乳香汤 下一丸,气实服一丸半至二丸。 <目录>卷第二 <篇名>七枣散 内容:治脾寒疟疾。 川乌头大者一个,炮良久。移一处再炮,凡七处炮满,去皮脐,为细末,都作一服。用 大枣七个,生姜十片,葱白七寸,水一碗,同煎至一盏。疾发前,先食枣,次温服,只一服 瘥。元 二年,两浙疟疾盛作。常州李使君,举家病疟甚久。万端医禁不效,常时至效。万 服亦不止,过客传此方。一家服之,皆一服瘥。又《长兴贾耘老传》一方,与此方同。只乌 头不炮,却用沸汤泡。以物盖之,候温更泡。满十四遍,去皮,切焙干,依上法作一服。耘 老云,施此药三十年,治千余人,皆一服瘥。 <目录>卷第二 <篇名>葱熨法 内容:治气虚阳脱。体冷无脉,气息欲绝,不省人。及伤寒阴厥,百药不效者。 葱以索缠,如盏许大。切去根及叶,惟存白。长二寸许,如大饼 。先以火胁一面令通 热,又勿令灼人。乃以热处搭病患脐,连脐下,其上以熨斗满贮火熨之。令葱饼中热气,郁 入肌肉中。须预作三四饼,一饼坏不可熨,又易一饼。良久,病患当渐醒,手足温,有汗即 瘥。更服四逆汤辈,温其体,万万无忧,予伯兄忽病伤寒,暝寂不知人八日,四体坚冷如石, 药 <目录>卷第二 <篇名>金液丹 内容:(《出博济方》) 硫黄十两,精莹者。研碎入罐子,及八分为度,无大满,石龙芮两握,又云狗蹄草(一 握),水鉴草两握。稻田中生,一茎四花,如田字,亦名水田草,独茎生,以黄土一掬,同 捣为泥。只用益母草井泥捣亦得。 上固济药罐子,约浓半寸。置平地,以瓦片覆罐口。四面炭五斤拥定,以熟火一斤,自 上燃之。候罐子九分赤,已缝有碧焰,急退火,以润灰三斗。覆至冷,剖罐取药。削去沉底 滓浊,准前再 。通五 为足,药如熟鸡卵气。(急用可三 止)取并罐,埋润地一夜。又 以水煮半日,取药。柳木槌研细,滴水候扬之无滓,更研令干。每药一两,用蒸饼一两,汤 释化,同捣丸之,暴干。金液丹旧方,主病甚多,大体治气羸。凡久疾虚困,久吐利不瘥, 老人脏秘,伤寒脉微阴厥之类,皆气羸所致,服此多瘥。大人数十丸至百丸,小儿以意裁度 多少,皆粥饮下。羸甚者化灌之,小儿久吐利垂困,药乳皆不入。委顿待尽者,并与数十丸。 往往自死得生,少与即无益。予亲见小儿吐利极,已气绝,弃之在地。知其不救,试谩与服 之,复活者数人。 <目录>卷第四 <篇名>服茯苓说 内容:茯苓自是仙家上药,但其中有赤筋脉。若不能去,服久不利人眼,或使人眼小。当削去 皮,切为方寸块,银石器中清水煮。以酥软解散为度,入细布袋中。以冷水揉摆,如作葛粉 状,澄取粉。而筋脉留布袋中,弃去不用。其粉以蜜和如湿香状,蒸过食之尤佳。胡麻但取 纯黑脂麻,九蒸九暴,入水烂研,滤取白汁,银石器中,熬如作杏酪,汤更入。去皮核烂研 枣,内与茯苓粉一处,搜和食之,尤有奇效。 <目录>卷第四 <篇名>服茯苓赋 内容:(并引) 予少而多病,夏则脾不胜食,秋则肺不胜寒。治肺则病脾,治脾则病肺。平居服药,殆 不复能愈。年三十有二,官于宛邱。或怜而受之以道士服气法,行之期年,疾良愈。盖自是 始有意养生之说,晚读《抱朴子书》。言服气与草木之药,皆不能致长生。古神仙真人皆服 金丹,以为草木之性。埋之则腐,煮之则烂。烧之则焦,不能自生,而况能生人乎?予既 没世俗,意金丹不可得也。则试求之草本之类,寒暑不能棱,岁月不能败,惟松柏为然。古 书言松脂流入地下为茯苓,茯苓千岁,举则为琥珀。虽非金玉,而能自完也,亦久矣。于是 求之名山,屑而治之,去其脉络,而取其精华。庶几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因为之 赋以道之。 春而荣,夏而茂。憔悴乎风霜之前,摧折乎冰雪之后。阅寒暑以同化,委粪壤而兼朽。 兹固百草之微细,与众木之凡陋。虽或效骨骼于刀几,尽性命于杵臼。解急难于俄顷,破奇 邪于邂逅,然皆受命浅狭。与时变迁,朝菌无日,蟪蛄无年。苟自救之不暇,矧他人之足延。 乃欲撷根茎之微末,假臭味以登仙。是犹托疲牛于千里,驾鸣鸠以登天。则亦辛勤于涧谷之 底,槁死于峰崖之巅,顾桑榆之窃叹。意神仙之不然者矣。若夫南涧之松,拔地千尺,皮浓 犀兕,根坚铁石,须发不改,苍然独立,流膏脂于黄泉,乘阴阳而固结,像鸟兽之蹲伏,类 龟蛇之闭蛰,外黝黑似鳞皴,中结白而纯密。上霍莽之不犯,下蝼蚁之莫贼,经历千岁,化 为琥珀,受雨露以弥坚,与日月而终毕,故能安魂魄而定心志。却五味与谷粒,追赤松于上 古。以百岁为一息,颜如处子,绿发方目,神止气定,浮游自得。然后乘天地之正,御六气 之辨,以游夫无穷,又何求而何食? <目录>卷第四 <篇名>木香散 内容:治脏腑冷极及久冷伤惫,口疮下泄,谷米不化,饮食无味,肌肉瘦悴,心多嗔恚,妇人 产 <目录>卷第四 <篇名>木香散 内容:木香 破故纸 高良姜 砂仁 浓朴(姜汁炙各三分) 赤芍药 陈橘红 肉桂 白术 (各半 上为散。每服三钱,不经水猪肝四两许,去筋膜,批为薄片,重重掺药。置一鼎中,入 浆水一碗,醋一茶脚许,盖覆。煮肝熟,入盐一钱,葱白三茎细切,生姜弹子许捶碎,同煮 水欲尽。空心,为一服冷食之。初服微泻不妨,此是逐下冷气。少时自止,经年冷利滑泻。 只是一服,渴即饮粥汤下。忌生冷油腻物。如不能食冷物,即添少浆水暖服。《张简夫职方》, 尝久泻。忽有人召食,以疾辞不往。主人曰∶“吾有良药,一服可瘥”。煮药而召之。简至, 先 恶其烦。只用浆水煮猪肝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粥饮下,其效亦同。若暴泻利, 只是一服。唯热痢热泻不治。予家极宝此药,可大惊异,非余药可比。 <目录>卷第四 <篇名>砂煎丸 内容:治一切积滞,化气消食。补益真气。产后逐败血,补虚损至善。 砂(一两拣通明无石者,别研令如粉) 舶上茴香(一两略炒) 当归(一两无灰酒 浸一宿,去芦了,薄切片子焙) 金铃子(三两洗过切破,四两无灰酒浸一宿,候软以刀子 削下瓤,去皮核不用) 肉苁蓉(一两无灰酒浸一宿,薄切作片子干) 穿心巴戟(一两 无灰酒浸一宿,去心用) 天雄(一两无灰酒煮,五七百沸候软刮去皮) 槟榔(一两) 木 香沉香 黑附子(各 上细末。以无灰酒,煮白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日午温酒下。此方 家家有。予家妇尝病蓐中下痢,日久甚困笃,百方不瘥。士人李潜善医曰∶“蓐中下痢,与 他痢不同。常痢可用苦涩药止之,蓐中痢生于血不足。投涩药则血愈不行,痢当更甚。为予 作砂法”。云此药果能治产后痢。先以桂小丸下之,次投 砂丸。日九十丸,痢顿减半, 次日遂愈。 砂丸,产后虽无疾,亦宜服之,能养血去积滞。桂丸方,今附于后。 砂(研) 肉桂 甘遂 丁香 木香 芫花(醋炒焦) 巴豆(去心皮不去油) 上各等分捣。治面糊为丸,小绿豆大。每服二丸三丸,温水下,加减更量虚实。潜名医 也,云此丸取积最胜,不以久近皆能化。 <目录>卷第四 <篇名>黑神丸 内容:漆(六两半生半用,重汤煮一半日令香) 神曲(四两) 茴香(四两) 木香 椒红 丁 香(各 上丸如弹丸大。取茴香末十二两,铺盖阴地,阴干。候外干,并茴香收器中,极干乃去 茴香。肾余育肠,膀胱 癖,七疝下坠。五膈血崩,产后诸血,漏下赤白,并丸分四服,死 胎一丸,皆无灰酒下。难产,炒葵子四十九枚,捣碎酒煎下一丸。诸疾不过三服。元气十服, 膈气症癖五服,血瘕三丸当瘥。予族子妇,病腹中有大块如痞。每发,痛不可堪。时子妇已 贵京下,善医者悉尝服其药,莫愈。陈应之曰∶此血瘕也。投黑神丸尽三丸,痞气消尽,终 身不复作。 <目录>卷第四 <篇名>神保丸 内容:(出《灵苑》) 木香(一分) 胡椒(一分)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 干蝎(一枚) 上汤释蒸饼。丸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丸,心膈痛柿蒂汤下,或灯心同柿蒂汤下; 腹痛柿蒂煨姜汤下;血痛炒姜醋小便下;小便不通,灯心汤下;血痢脏毒楮叶汤下。肺气甚 者,白矾蚌粉各三分,黄丹一分,同研为散。煎桑白皮糯米饮,调下三丸,若小喘,止用桑 皮糯米饮下;肾气胁下痛,茴香酒下;大便不通,蜜汤调槟榔末一钱同下;气噎,木香汤下; 宿食不消,茶酒浆饮任下。予三十年前客金陵,医人王琪传此方。琪云∶诸气,惟膀胱气胁 下痛最难治,独此丸辄能去之。熙宁中,予病项筋痛。诸医皆以为风,治之数月不瘥,乃流 入背膂,久之右注胁,挛痛甚苦,忆琪语,方向已编入《灵苑》,取读之,有此一验,乃合 服之,一投而瘥,后再发,又一投而瘥。 <目录>卷第四 <篇名>小建中汤 内容:治腹中切痛。 桂(削) 生姜(切各三分) 甘草(炙半两) 大枣(十二枚擘) 白芍(一两半) 胶饴(二 上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内饴更上火微煮,令饴化。温服三合,日三服。尝有人 患心腹病不可忍,累用良医治之皆不效。灸十余处亦不差,士人陈承善医,投一药遂定。问 之,乃小建中汤也。此药偏治腹中虚寒,补血,尤主腹痛,常人见其药性温平,未必信之。 古人补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