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幼科折衷 书名:幼科折衷 作者:秦景明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幼科折衷》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5%B9%BC%E7%A7%91%E6%8A%98%E8%A1%B7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一是编之作,因幼科诸书,非偏寒偏热之误,便喜补喜泻之殊,予故僭而折衷之,因命曰《幼科折衷》。 一凡诸病总论,皆采《内经》要旨以为提纲,继之以历代名医可法之语,间或附以己意成篇,亦从本来,非臆说也。 一每论之首,录旧人总括四句,使后学临症时,便识其概,其向缺者予自补之。词虽鄙俚,但便诵习耳。 一论首脉法,皆采王叔和《脉经》要语,本经缺者,则于历代名医诸书,采其可法者,以附录之。其一、二岁未可 论脉,则有三关指脉形,在下卷“脉法”论内。 一论首诸方,大概某病用某药,故止录诸方,为后学设绳墨。其分量重轻,并修合服法,大略不书,欲学人随机应 变,因时制宜,决不可妄执古方,以治今病也。 一凡诸书,有可采句,论中未能尽述,俱补遗于论之首,以便参阅。 一痘疹一书,或坊刻,或家传,种种不一,然多有可采处,予另有《痘疹折衷》一集,兹不编入。 一幼科与大方症,用药原无大异,予有《内科折衷》,亦须兼看。 一此集本为幼学而设,当善藏之,不可轻传外人,反取谤詈。 一论中稍有疑难字眼,悉照海篇直音注解,以便初学人之诵读。 <目录> <篇名>记录十四科 属性:古医十四科,而今亡之矣。自宋元以来,止用十三脉。其十四科者,中有脾胃一科也。今亦终莫之续。 考《医政》,其一为风科,二为伤寒科,三为大方脉科,四为小方脉科,五为妇人胎产科,六为针灸科,七 为眼科,八为咽喉口齿科,九为疮疡科(即是外科),十为正骨科,十一为金镞科,十二为养生科(即今修 养家,导引按摩咽纳是也),十三为祝由科(《经》曰∶“移精变气者,可祝由而已”,即今符祝禳祷,道教是也)。 <目录> <篇名>初生护养 属性:十月婴儿初孕育,肌肤未实阴未足;正当生下未啼时,急以拭去胎液毒;黄连甘草朱蜜佳,免 致斑疮夭死速。五六日间脐未干,纵然炎热休频浴;但将故絮遮其身,下体单寒常露足;见些风日 有何妨,月里频啼才是福。胎毒胎热得以伸,热气随啼无蕴蓄;勿令过爱不置怀,免与新绵重被复 。昧者重绵尚恐寒,乳哺不离犹恐哭。但见微风便是寒,才闻音响时惊愕;做出疾病不可言,所以 富儿多命促。吾尝谙此历验之,故此子孙多易鞠。 凡小儿病,宜先观形症神色,然后察脉,假如肝之为疾则面青,心之为病则面赤,脾之为病则 面黄,肺之为病则面白,肾之为病则面黑。先要分别五脏形症,须看禀受盈亏、胎气虚实,明其标本 而治之,无不可者。 (附∶小儿食物所宜) 鲫鱼 鳗鱼(杀虫) 田鸡 鸭 肚子 肺头 火肉 风鱼 莲肉 芡实 榧子(杀虫) 熟枣 熟栗 圆眼 山药 扁豆 小KT 糕 小儿食物所忌 蜜同瓜 水红菱 白蒲枣 荔枝 硬蚕豆 油腻物 汁淘饭 粽子 鸡(生虫) 面食 糯食 蛋 桃子 古庙凶祠不可入,入之则神惊;狂禽异兽不可戏,戏之则神恐;斗争之处不可近,近之则心偏枯; 枯木大树之下不可息,防久阴之 触入。 〔附方〕 \x稀豆方\x \x三豆汤\x 赤小豆 大黑豆 绿豆 甘草(各一升),以三豆淘净,用水八升,煮豆熟为度,逐日空心, 任意吃豆饮汁七日,永不出。 \x油饮子\x(童子用) 真麻油(一斤) 逐日饮尽,永不出。 以上二方,出扁鹊仓公书。 \x龙凤膏\x 乌鸡卵一个 地龙一条(活而细者方用)以蛋开一小孔,入地龙在内,夹皮纸糊,为饭 KT,蒸熟去蚓,与儿吃之,每岁立春日,食一枚亦可。蚯蚓惟白颈者可用,误用杀人。 小儿初生脐带脱落,取置新瓦上,用炭火四围,烧至烟尽放土地上,用瓦盏之类盖之,存性研为细末 ,预将朱砂透明者,为极细末,水飞过。脐带若有五分重,朱砂用二分五厘;生地黄、当归身,煎浓汁, 一、二蚬壳,调和前两味,抹儿上 间,及乳母乳头上,一日之内,至晚食尽,次日大便遗下秽污浊垢 之物,终身永无疮疹及诸疾,生一子,则得一子,十分妙法也。 <目录> <篇名>入门审候歌 属性:观形察色辨因由,阴弱阳强发硬柔;若是伤寒双足冷,要知有热肚皮求。鼻冷便知是疮疹,耳冷应知 风热症;浑身皆热是伤寒,上热下冷伤热病。 五指梢头冷,惊来不可当;若逢中指热,必定是伤寒;中指独自冷,麻痘症相传;女右男分左,分明 仔细看。 <目录> <篇名>观面部五色 属性:面赤为风热,面青惊可详,心肝形此见,脉症辨温凉。脾怯黄疳积,虚寒 白光。若逢生黑气,肾败命须亡。 小儿三岁以下有病,须看男左女右手虎口三关。从第二指侧看,第一节名风关,第二节名气关,第三节名命关。 辨其纹色,紫者属热,红者属寒,青者惊风,白者疳病,黑者中恶,黄者脾之困也。若现于风关为轻,气关为重,过于 命关则难治矣。 <目录> <篇名>三关脉纹主病歌 属性:紫黑红伤寒,青惊白是疳,黑时因中恶,黄即困脾端。 又∶青色大小曲,人惊并四足;赤色大小曲,水火飞禽扑;紫色大小曲,伤米面鱼肉;黑色大小曲,脾风微作搐。 <目录>上卷 <篇名>急慢惊风 属性:(附∶慢脾) 总括 面红卒然浑身热,唇黑牙关气如绝;目翻搐搦喉有声,此是急惊容易决。 又∶阴虚阳盛病已深,吐余泻后睡扬睛; 神昏搐缓涎流甚,此症分明是慢惊。 脉法 浮数洪紧为急惊,沉迟散缓为慢惊。虎口纹青紫为惊风,情势弯入里者为顺,出外者为逆。 《医学纲目》云∶搐一也,而有晨夕之分,表里之异。身热力大者为急惊,身冷力小者为慢惊。仆地作声,醒时多 沫者为痫;头目仰视者为天吊;角弓反张为 ,而治各不同也。 看手法,风关青黑如悬针,主水惊,易治;气关赤色如悬针,主疳病,兼肺脏积热,犹可治;命关凡有此脉不问五 色,皆是危症。又三关通度如悬针,主慢惊,难治;风关青如鱼刺,易治,乃初惊之候,黑色难治;气关青如鱼刺,主 疳痨、身热,易治;命关青如鱼刺,主虚风邪传脾,难治。三关青是四足惊,赤是水惊,黑是人惊。 惊风有四症八候。四症者,惊、风、痰、热是已。八候者,搐、搦、掣、颤、反、引、窜、视是已。搐者两手伸缩; 搦者十指开合;掣者势若相扑;颤者头偏不正;反者两手仰向后;引者臂若开弓;窜者目直视怒视;视者睛露不活。四 症已具,八候生焉。四症既无,八候安有。 急惊风大叫三两声者心绝,难治。急惊四肢俱软者不治;急惊鼻中出血者为热将散,易治;口中出血,则难治。大 小便秘者易治,尿屎遗者难治;关黑纹直者死。 四肢厥冷,二便不禁,服 胃回阳以治之。治之不效,乃称不治。予曾治而效,不可因其有此症,便说不治也。 《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盖小儿系纯阳之体,为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肺金受制而无以平木,故肝 木常有余,而脾土常不足也。为父母者,或失于保养,抱子当风,近于热地,或辛辣多食,衣衾过浓,邪热郁蒸,积于 心,传于肝,再受人物惊触。未发之时,夜卧不稳,睡中或笑或哭,啮齿咬乳,鼻额有汗,气促痰鸣,忽尔闷绝,目直 上视,口噤不开,手足搐掣,此热甚而然,沉兼面红脉数可辨。盖心有热而肝有风,风主乎动,火得风,则烟焰起,二 阳相鼓,风火相搏。肝藏魂,心藏神,因热则神魂易动,故发惊也。心主乎神,独不受触,遇有惊则发热,热极生风, 故能成搐,名曰急惊,以宽气饮、三解散去参主之。如暴感此证,未别阴阳虚实,先用五苓散和宽气饮,少加宽热 饮,三药合用,姜汁沸汤调灌即解。大抵治搐之法,以宽气为妙,气顺则搐停,此自然之理。乎尝感慨诸人,每见惊风 搐作,不明标本,混为一症,遽用金石脑麝蜈蚕蛇蝎大寒搜风等剂,投之耗伤真气,其症益甚,多致勿救。殊不知惊生 于心,风生于肝,搐始于气,是为三症。其惊与风,首已详及。所谓搐始于气者,盖因风寒暑湿燥火之气,有一不顺, 便蓄于喉靥间,搏于心肺,传入肝经,其气上不能升,下不能降,使津液郁滞,不得流行,故痰涎壅蔽而作搐也,亦宜 宽气饮治之。 病有相似而实不同,此余素所经验。近有小儿先觉身热,少顷便僵仆不知人事,目睛上视,口唇牵动,状如惊风, 掣跳不止。一医以惊风治之,食顷间屡醒屡搐,故招予视之。予问曰∶两日热否?病家曰∶前日时发热,至傍晚方止, 昨日无恙,不意今午后热,遂成惊风。予曰∶此宿食顽痰胶固于中,荣卫不行,邪正相攻,乃疟疾也。以金石镇惊之药 投之,宁无助火为患乎。命渠且勿服药,恐药毒交攻,病势交剧,至下午少减,以二陈汤加楂麦青皮槟榔葛防服之,至 次日疟作而余症悉退,又服消痰散表之药,四剂而痊愈。 然当知所以受病。如病在惊,惊由痰热得,只可退热化痰,其惊自止;病在风,风由惊作,只可利惊化痰,其风自 散;病在痰涎,急须退热化痰,若也有搐,须用截风散惊,此不治之症也。 东垣云∶小儿泻青有惊,当先补其土,后泻其木,其风木旺症,右关脉洪大,掌中热,腹皮热者是也。今立一方黄 益黄散主之。人参甘草黄 各等分,此三味皆温补脾土,益元气,甘能泻火。《内经》云∶热淫于内,以甘泻之,以酸 收之。白芍药酸寒,能泻火,酸能泻肝木而大补肺金。所补得金木之位,土旺则火虚矣。风木何由而来克土,然后泻邪, 火旺能实其木,木旺故来克土,当于心经中,以甘温补土之源;更于脾土中泻火以甘寒,补金以酸凉,故致脾土中金旺 火衰,则风木自虚也矣。 有伤风后发搐者,口中气出热,呵欠烦闷,手足动摇,此气血未实,不能胜任故也,治当先发散,大青膏主之。 有伤食后发搐者,身温多睡,或呕吐不思乳食,此食滞而气亦因之而滞,故发搐也,当先定搐,加羌活、防风、 兼下泻青丸,后用白饼子下其食,渐用异功散养其气。 有欲出麻痘而发搐者,身温多睡,或呕吐不欲饮食,此乃热乘于心,心火炎上,故目睛上窜。其症耳叶鼻尖手足梢 冷,喷嚏眼涩,睡中惊跳是也,但无痰涎为异耳。治法当平肝木,利小便。平肝木则风自去,利小便则心热除。风热既 退,则痘出而搐愈矣,宜导赤散加白芍、防风、荆芥之类。 有痘后发搐者,此气血虚弱,复感风寒热毒交滞,且不敢发散清利,不治者多矣。 有小儿闻声即掣跳者,乃肝肺不足,魂魄不安,故神有不稳,非谓惊也,可服犀角地黄丸。 又有小儿心气虚怯,神不安定,连并掣跳者,可服四君子汤加辰砂少许服之。 暑风一症,因夏日感冒风热太甚,致面垢唇红,脉沉细数,忽发惊搐,不省人事,治用消暑清心饮、辰砂五苓散及 抱龙丸。 慢惊属阴,阴主乎静而搐缓,故曰慢惊。或得于大病之余,或传误转之后,目慢神昏,手足偏动,口角流涎;或口 气冷缓;或囟门陷下,睡则扬睛;或半开半合,此真阳消耗而阴邪独盛,阴盛生寒,寒为水化,水生肝木,木为风化, 木克脾土,胃为脾之腑,故中有风,螈 渐生,两肩微耸,两手垂下,时复动摇不已也。此症有汗者必不治。故仲景曰∶ 阴不得有汗。盖阴症无汗,有汗者亡阳耳。治法不可一概用药。如吐泻得之,则理中汤加木香以温其中,五苓散以导其 水;如脏寒泄泻得之,则先与术附汤;下积取转得之,则先与调气汤调和脾胃;如外感风寒,则可与桂枝汤、葛根汤, 其他可类推矣。然慢惊虽属阴,视其浅深如何,不可纯用温药及燥烈之剂。惟于平胃气中加截风定搐之剂,如全蝎、僵 蚕、白附、天麻、南星等剂为良方。若吐不止,可投定吐饮;泻不止,宜服六柱散、五苓散;若痰多唇白,四肢如冰, 不醒人事,方可回阳,用固真汤速灌之,以生胃气。胃气既回,投醒脾散,徐徐调理。 慢脾之候,面青额汗,舌卷低头,眼合不开,困睡中摇头吐舌,频呕腥臭,噤口切牙,手足微搐而不收,或身冷, 或身热,其脉沉细。盖由慢惊之后,吐泻损脾,病传已极,总归虚处,惟脾所受,故曰慢脾。若逐风则无风可逐,若疗 惊则无惊可疗,但脾间涎痰虚热往来,其眼合者,脾困气乏,神志昏迷,痰涎壅滞然耳,世所谓难疗者是也。大要生胃 回阳,金液丹、生附四君子汤酌而用之,胃气渐复,仍服醒脾散、异功散之类。诸药不效者,如有太冲脉,则取百会穴 灸之可也。 急惊不治症(口中出血,通关不嚏,间或亦有生者)∶眼睛反转,口中出血,两手摆挑,肚腹搐动,或神缓而摸体 寻衣,或症笃而神昏气促,喷药不下,通关不嚏,心中热痛,忽大叫者,不治。 慢惊不治症∶四肢厥冷,面黯神惨,鸦声鱼口,口生白疮,发直摇头,眼不转睛,头项软,二便不禁,手足一边 牵引者,不治。 慢脾不治同。 补遗 凡遇惊风发搐时,听其自动自止,不可抢紧,使其气得通畅。不然,定有惊瘫之症。 急惊用药,先与截风定搐,次与下热。热去则无风,风去则不搐。伤风伤寒之症,热极不能发搐,但牙关不紧,此 为似搐。 小儿惊风握拳者,此胸中有毒涎耳!须看男左女右。男子握大指于内为顺,叉指者恶症也。其吉凶虽不尽系此,然 亦有验。 〔附方〕 \x宽气饮\x 枳壳(炒) 枳实 人参 甘草 \x三解散\x 人参 防风 天麻 茯神 山栀 白附 大黄 赤芍 黄芩 僵蚕 全蝎 枳壳 甘草 实者加大 黄、藿香,虚者加人参。 \x五苓散\x 白术 猪苓 茯苓 泽泻 肉桂 \x宽热饮\x 玄明粉 枳壳 大黄 甘草 \x黄 益黄散\x 人参 黄 甘草 白芍 陈皮 黄连 白茯苓 \x大青膏\x 白附 青黛 天麻 全蝎 朱砂 乌蛇 麝香 天竺 大青叶 \x泻青丸\x 当归 胆草 川芎 山栀 羌活 防风 大黄 \x白饼子\x 滑石 轻粉 半夏 南星 巴豆(四十粒,去皮尖,水一升,煎水尽为度,研入药内为饼) \x异功散\x 人参 甘草 白术 茯苓 陈皮 木香 \x导赤散\x 生地 木通 甘草 竹叶 \x犀角地黄丸\x 天冬 麦冬 茯苓 茯神 前胡 柴胡 人参 玄参 生地 川芎 天麻 羌活 防风 甘草 \x四君子汤\x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x消暑清心饮\x 藿香 泽泻 白术 茯苓 肉桂 辰砂 \x牛黄抱龙丸\x 西牛黄(二钱) 天竹黄(一两) 琥珀(七钱) 陈胆星(一两) 僵蚕(六十个) 川贝 (一两) 枳壳(一两) 茯神(六钱) 沉香(五钱) 制腰黄(五钱) 麝香(一钱) 飞辰砂(一两) 金箔 (三分) 竹沥丸 去西黄、南星、天虫,名琥珀抱龙丸;余 加制军五钱、蝉衣五十只,生甘草汤丸,名赤抱龙丸。 \x理中汤\x 人参 白术 干姜 炙甘草 \x术附汤\x 白术 附子 甘草 \x调气汤\x 木香 香附 人参 陈皮 藿香 甘草 \x桂枝汤\x 桂枝 芍药 生姜 甘草 大枣 \x葛根汤\x 干葛 麻黄 芍药 桂枝 甘草 \x定吐饮\x 半夏 生姜 薄桂 \x六柱散\x 人参 茯苓 木香 白术 肉果 熟附子 \x固真汤\x 人参 附子 白术 茯苓 山药 黄 肉桂 甘草 \x醒脾散\x 木香 全蝎 白附 天麻 石莲 菖蒲 茯苓 白术 人参 甘草 \x金液丹\x 舶上硫黄十两,研细入罐内, 过用。 \x生附四君子汤\x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生附子(如前药四分中之一) <目录>上卷 <篇名>疳积 属性:总括 五疳五脏五般看,治法详推事不难;若见面黄肌肉瘦,齿焦发竖即为疳。 又曰∶凡养小儿宜戒谨,酒肉油腻偏生病; 生冷硬物凉水浆,不与自无疳癖症。 脉法 脉单细为疳劳,虎口脉纹白为疳。气关青如鱼刺,主疳痨;气关赤色如悬针,主疳病,兼肺脏积热。 《内经》曰∶数食肥,令人内热。数食甘,令人中满,其病因肥甘所致,故名曰疳。若夫小儿乳哺未息,胃气未全, 父母不能调摄,惟务姑息,舐犊之爱,遂令恣食肥甘生冷,积滞胶固,以致身热体瘦,面色萎黄,或肚大青筋,虫痛泻 痢,而诸疳之症作矣。 钱仲阳曰∶诸疳皆脾胃之病,内亡津液而作也。因大病后,或吐泻后,以药下之。脾胃虚弱,内无津液而成。且小 儿病疳,大都庸医之所坏也。小儿身发虚热,皆当根据本脏而补其母,则子自安。假令日中潮热,是心经虚热也。肝为心 之母,宜先补肝,肝实而后泻心。心得母气,则内平而潮热愈矣。医见潮热,妄谓其实,乃以诸冷药利之。利既多矣, 不能禁约,而精液内亡,即成为疳也。 又,钱仲阳曰∶肝疳,一名筋疳,白膜遮睛,或泻血而瘦,用地黄丸;心疳,面黄颊赤,身体壮热,用安神丸;脾 疳,一名肥疳,体黄瘦削,皮肤干燥,面有疮疥,腹大嗜土,用益黄散;肾疳,一名骨疳,肢体削瘦,遍生疮疥,喜卧 湿地,用地黄丸;肺疳,一名气疳,喘嗽气促,口鼻生疮,用益黄散。按仲阳此论皆补其母也,亦当参看。 又,仲阳曰∶凡小儿疳在内,目肿腹胀泻痢青白,体渐瘦弱;疳在外,鼻下赤烂,频纽鼻耳,或肢体生疮。鼻疮以 兰香散敷之。用兰香药二钱,烧存性,用青黛轻粉各五钱为细末,干敷之。又白粉散,用乌侧骨末一匙,白及末二匙, 轻粉一匙,为末和匀,用冷茶洗疮,拭干敷之,此医口外疳疮者。 又有小儿幼小缺乳,与食粥饭太早,耗伤真气,亦能成疳,其病关于五脏。因脾家一脏有积不治,传之余脏,而成 五疳之疾,故有五疳之分焉。 肝疳即风疳,其症摇头揉目,白膜遮睛,面青多泪,头焦发立,遍身疮癣是也,宜服天麻丸。 心疳即惊疳,其症壮热脸红,口舌生疮,五心烦热,盗汗发渴,切牙虚惊是也,宜用茯神丸。 脾疳即食疳,其症身面俱黄,肚大脚细,吐逆中满,水谷不消,泄下酸臭,合面困睡,减食吃泥是也,宜用灵脂丸。 肺疳即气疳,其症咳嗽喘逆,壮热恶寒,皮肤粟生,鼻痒流涕,咽喉不利,颐烂气胀,泄泻频,并毛焦吐血是也, 宜用化 丸。 肾疳即急疳,其症脑热肌削,手足如冰,寒热时来,滑泻肚腹痛,口鼻干渴,齿龈生疮,爪黑面黧,身多疮疥是也, 宜用地黄丸。 大抵疳之为症,头皮光急,毛发焦稀,面黄唇白,身汗口渴,尿白泻酸,肚胀潮热,皆其候也。 蛔虫者,失乳饭早,或食肉太早,以致停蓄积滞,化而为虫,其症皱眉多啼,呕吐清水,腹中作痛,肚胀青筋,唇 口紫黑,肠头湿痒是也,化虫丸主之。 脊疳者,虫蚀脊膂,身热羸黄,积中生热,烦渴下利,拍背如鼓鸣,脊骨如锯齿,或十指生疮,频吃爪甲是也,下 虫丸主之。 脑疳者,脑中素受风热,生下乳哺失常,头皮光急,头疮如饼,头热如火,发直如穗,遍身多汗,腮肿囟高是也。 临产多欲亦然,最易损儿眼,龙胆丸主之。 疳肿胀者,虚中有积,其毒与气并交,故令肚腹紧张,由是脾腹受湿,或冷热不调,虚中不能宣导,故令头面四肢 浮肿是也,褐子丸主之。 疳痨者,潮热往来,五心烦热,手足心及胸前热而发疮,盗汗骨蒸,嗽喘枯悴是也。其症渴而复泻,饮水恶食,肚 硬如石,面色如银,不可治矣,急服黄 汤。 无辜疳者,脑后项边有核如弹,按之转动,软而不疼,其间有虫,如米粉,宜速破而去之,免虫随热气流散,淫食 脏腑,以致肢体痈疮,便利脓血,壮热羸瘦,头露高骨是也。以针刺破膏药贴之,然后服蚵皮丸。 丁奚者,手足极细,项小骨高尻削,体痿腹大脐突,号哭胸陷,或生谷 是也。 哺露者,虚热往来,头骨分开,翻食吐虫,烦渴呕哕,柴骨瘦露是也。其候皆因脾胃久虚,不能消化水谷,以致精 神减损,无以荣其气血,而成此二症也,十全丹主之。 症者,因儿生后周 ,母复有孕,血气所荫,分之两端,是故胚胎渐伤,乳汁成毒,儿吻致疾,敛萃其气,郁伤 其神,令儿面黄腹胀,微微下利,寒热来去,毛发 ,日渐黄瘦,精神不悦,乃是饮母 乳故也。宜速断乳,平胃气, 和血脉可也,服龙胆汤。 〔附方〕 \x安神丸\x 麦门冬 马牙硝 白茯苓 山药 寒水石 甘草 朱砂 片脑 为丸服。 \x益黄散\x 陈皮(一钱) 青皮 诃子皮 甘草(各五分) 丁香(二分) 共为末,水煎服,加人参、白术各一钱服,效。 \x天麻丸\x 青黛 黄连 天麻 芦荟 胆草 防风 川芎 蝉壳 全蝎 麝香 五灵脂 夜明砂 \x茯神丸\x 茯神 芦荟 琥珀 赤茯苓 钩藤 麝香 远志 虾蟆 黄连 菖蒲 \x灵脂丸\x 砂仁 白蔻 麦芽 莪术 青皮 陈皮 使君子肉 虾蟆 五灵指 \x化 丸\x 芜荑 芦荟 青黛 川芎 白芷梢 虾蟆灰 胡黄连 \x地黄丸\x 熟地 赤茯苓 山药 丹皮 山茱萸 使君肉 当归 川芎 川楝子 \x化虫丸\x 芜荑 鹤虱 槟榔 虾蟆 芦荟 \x下虫丸\x 木香 桃仁 芜荑 槟榔 鹤虱 轻粉 虾蟆 使君肉 新苦楝根皮 \x龙胆丸\x 胆草 生麻 防风 赤茯苓 油发 青黛 黄连 芦荟 苦楝根 \x褐子丸\x 卜子 陈皮 青皮 槟榔 黑丑 赤茯苓 莪术 木香 五灵脂 一方用三棱、胡椒、神曲,无黑丑、 赤茯苓、灵脂。 \x黄 汤\x 黄 当归 川芎 芍药 生地 虾蟆 鳖甲 人参 茯苓 陈皮 柴胡 半夏 使君子肉 \x蚵皮丸\x 蟾蜍一个,要腹大不鸣不跳,身多癞者,取粪蛆置桶中,即将虾蟆打杀,放在蛆中,任与之食。一日 一夜,以布袋包蛆,置水流急处,浸一宿,取来瓦上炙为末,入麝香一匙,饭糊为丸,每服二十丸。 \x十全丹\x 陈皮 青皮 莪术 川芎 白蔻 槟榔 芦荟 虾蟆 五灵脂 木香 使君子 \x龙胆汤\x 胆草 钩藤 柴胡 桔梗 芍药 川芎 茯苓 人参 大黄 甘草 <目录>上卷 <篇名>诸吐 属性:(女子呕吐甚者死,以其阴在上故也) 总括 面青唇白冷为真,热吐腥酸头额温;停食作痰呕乳逆,不宜尿湿燥红唇。 脉法 脉浮而迟,气少不语者难治。 《内经》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火。河间曰∶胃膈热甚则为呕,火气炎上之象也。夫吐谓有物无声,哕 谓有声无物,呕者谓有物有声也,前人以吐为属火,此特其一端耳。吐属太阳,多血少气,乃血病;哕属少阳,多气少 血,乃气病;呕属阳明,多血多气,气血俱病也。 冷吐者,片乳不消,多吐而少出,脉息沉微,面白眼慢,气缓神昏,额上有汗。此因风寒入胃,或食生冷,或伤宿 乳,胃虚不纳而出,宜温胃去寒,理中汤、定吐饮。如不虚,以参香饮治之。 热吐者,面赤唇红,吐次少而出多,乳食不消而色黄,遍体热甚,或因暑气在胃,或食热物,精神不悦而多烦渴躁, 宜服香薷饮。 诸吐者,眼胞浮,面微黄,足冷肚热,昼轻夜重。儿大者,脉沉缓。此宿乳滞胃,故吐黄酸水,或有清痰。脉实而 滑,为食积所伤,吐酸 气,或宿食并出。儿小 乳不化,宜三棱散。 伤风嗽吐,有热生风,有风生痰,痰结胸中,肺气不顺,连嗽不止,和痰吐出,此为嗽吐。痰壅而作,乃为实症, 宜去风化痰,先服小柴胡汤。若泻久脾虚,土不生金,面白唇燥,干嗽干呕,无痰可去,温补为上,用茯苓浓朴汤、惺 惺散。 伤乳吐者,才饮乳后即吐,或少停而吐,此因乳饮无度,脾气虚弱,不能运化,譬之小器盛物,满则溢也。更当节 乳,投三棱散。 呕家多渴,胃之津液干也,欲饮水以自救,宜少与之,不可多也,多则反吐,谓之水逆,宜五苓散。 有时恶心常吐清水,心胃作痛,得食即暂止,饥则甚者,此胃中有蛔虫也,宜槟榔散。大抵呕吐,第一要节乳,徐 徐用药调治。盖节者樽节之节,无过饱也。如不明此理,动辄断一二日,以致馁甚而胃虚,反致不救者多矣,切须知之。 丹溪曰∶胃中有热,膈中有痰,令人时常呕吐清水,作嗳气吞酸等症,用二陈汤,加姜汁、炒黄连、山栀、苍术、 川芎、香附、砂仁、神曲、山楂。少加木香以行滞气,加姜,水煎服。批∶呕家圣药生姜信矣,然气逆作呕,生姜散之; 痰与水作呕,半夏逐之。生姜治寒证最佳,然热呕不可无乌梅也。 凡病呕吐,切不可下,以其逆之故也,此丹溪之论。而东垣乃云∶吐而大便不通,则利大便,上药在所当禁。二说 相反,要当审其通与不通而治耳。 〔附方〕 \x理中汤\x 见惊风症内。 \x定吐饮\x 见惊风症内。 \x参香饮\x 人参 沉香 丁香 藿香 姜汁 \x香藿饮\x 香藿 扁豆 浓朴 黄连 \x三棱散\x 人参 莪术 三棱 陈皮 枳壳 香附 青皮 益智 神曲 谷芽 半夏 大黄 紫苏 甘草 \x小柴胡汤\x 半夏 黄芩 柴胡 人参 薄菏 甘草 \x茯苓浓朴汤\x 茯苓 浓朴 半夏 甘草 \x惺惺散\x 人参 桔梗 茯苓 白术 防风 川芎 细辛 胆星 天花粉 甘草 \x五苓散\x 见惊风症内。 \x槟榔散\x 黑锡炒成灰,槟榔末各等分,米饮调服,苦楝汤下亦可。 \x和中桔梗汤\x 茯苓(一钱) 半夏(七分) 陈皮(八分) 白术(八分) 生姜(九片) 枳实(八分炒) 浓朴(八分,姜汁炒) 桔梗(八分) \x荆黄散\x 荆芥(二钱) 人参(一钱) 甘草(五分) 大黄(六分) 加槟榔末(一钱) 木香(五分) \x二陈汤\x 茯苓 半夏 陈皮 甘草 白术 <目录>上卷 <篇名>诸泻 属性:总括 脾虚胃弱病根成,水谷如何运化行;清浊相干应吐泻,久传虚泻使风生。 脉法 泄主脉缓时,小结者生,浮大者死。 《内经》曰∶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又曰∶湿胜则濡泄。夫脾胃同湿土之化,主腐熟水谷,胃气和平,饮食入胃, 清气则输于脾土,归于肺金,行于百脉而成营卫。若饮食一伤,起居不时,损其胃气,则上升精华之气反下降而为飧泄 矣!(批∶大凡泻属气虚、火、痰、食积,泻水而腹不满者是湿。饮食入胃不行,完谷不化是气虚;肠鸣泻水,痛一阵, 泻一阵是火;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是痰;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是食积。) 暴泄非阴,久泄非阳。诸书皆以泄泻宜利小便,此乃万古不易之定论。若久泻脾虚,阳气衰弱,伏于阴中,若用 淡渗之药是降之又降,抑其阴而重竭其阳,则阳愈削而精神愈短矣。宜用升阳气药,以羌活独活柴胡升麻防风甘草治之。 大法寒湿之胜,助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病去矣,此东垣治法。 冷泻多是白水,泻密而少,腹痛而鸣,眉皱目慢,面带白色,额上汗多,此为冷泻,用守中汤、益中膏。 热泻大便黄色,如筒吊水,泻过即止,半日复然,心烦口渴小便黄少,食乳必粗,此为热泻,用五苓散及香茹饮。 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故大便不聚,臭如破卵,宜三棱散。 水泻谓之洞泻,乃阴阳不顺,水谷不分,泻黄水而小便少,番次密而无度,此为冷热相激,清浊浑乱。或因乳有热 气,遂以哺之,令儿脾胃不和,水谷交杂而下,以 咀五苓散加薏苡、车前子、半夏水姜煎服,后用香薷饮。妙! 积泻者脾气虚弱,乳食入胃不能运化,积滞日久,又为冷食所伤,传之大肠遂成泄泻。留连不止,诸药无效,盖以 积在脾胃,积既未除何由得愈。宜先去积后止泻,泻止实脾则病除矣。三棱散、香橘饼、参苓白术散。 (批∶燥湿,四苓散加苍术,倍加白术。甚者二术炒为末,水饮调服。气虚用人参、白术、芍药。火宜伐火利小水, 四苓加滑石、黄芩、栀子、木通。痰用海石、青黛、黄芩、神曲为丸服。或用吐,以提其清气。食积宜消导疏涤之,神 曲、大黄、枳实之类。水泻用苍术、浓朴、陈皮、茯苓、猪苓、泽泻、地榆,甘草,冬加干姜。胃不和者用胃苓汤。世 以涩药治泻,病久而虚者可,若初得必变他症,为祸不小。不知泻多因于湿,利小水者为上。) 惊泻者粪青如苔,稠若胶粘,不可便止,但镇心益肝,和脾胃,消乳食,斯为治矣,投三解散、五苓散,水姜仓米 煎服。 疳积 泻,其候面赤,萎黄,肚胀脚弱,头大项小,发稀直竖,肌肉削瘦,不思饮食,昼凉夜热,或腹内有 瘕气 块,泻则颜色不等,其臭异常。其泻有时或一月半月一番,自泻自止,先用当归散加三棱、陈皮煎服,次投三棱散。 俗云∶受肚泻,乃饮食满腹、脾弱运化不及,故积满而泻,泻尽而止,后又如是,宜调脾胃,节饮食为上。 〔附方〕 \x守中汤\x 桔梗 苍术 甘草 姜汁 \x益中汤\x 肉果 丁香 砂仁 诃子 陈皮 青皮 马芹 甘草 \x五苓散\x 见惊风症内。 \x香薷饮\x 见诸吐症内。 \x三棱散\x 莪术 三棱 益智 陈皮 神曲 麦芽 甘草 嗽加半夏。 \x香橘饼\x 木香 陈皮 青皮 浓朴 砂仁 神曲 麦芽 三棱 \x参苓白术散\x 人参 茯苓 白术 砂仁 薏苡 莲肉 扁豆 甘草 桔梗 山药 \x三解散\x 见惊风症内。 \x当归散\x 当归 赤芍 大黄 川芎 麻黄 甘草 \x四苓散\x 泽泻 猪苓(去皮) 白术 茯苓 加木通,水煎服。或为末,白汤调下。 <目录>上卷 <篇名>吐泻 属性:总括 小儿吐泻有多般,不可将来一例看;若见神昏目慢候,慢脾惊搐要提防。 脉法 洪者为热,弦者为痛。微弱渐迟者死,渐大者生。若有宿食留饮,气口脉必弦滑。 《内经》曰∶脾虚则泻,胃虚则吐。又曰∶食滞于胃口者为吐,食滞于大小肠者为泻。又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 钱仲阳曰∶吐乳泻黄,伤热乳也∶吐乳泻青,伤冷乳也,皆当下之。则知虚实寒热皆能成吐泻之症。又有伤风吐泻, 身温、乍凉乍热、多睡气粗,大便黄白色,呕吐乳食不消,更兼咳嗽。先服大青膏发散,后用益黄散和胃。若吐泻身热 多睡,能乳吐痰,饮水不止,大便黄水,此胃虚之症,先用白术散生津止渴,后用大青膏发散风邪。 钱仲阳曰∶小儿初生三日内吐泻,身热不思乳食,大便青白,乳食不消或白色,是伤乳,当下之,然后和胃。夏至 后吐泻身热,或伤热,或伤乳,吐乳不消,泻深黄色,宜香薷散之类。小儿伤食及湿热作吐泻者,须以胃苓汤进,反 觉平安。 凡遇小儿吐泻,惟恐脾虚生风之患。《心鉴》云∶儿分长幼,察病虚实。有吐泻三五日发风者,有一日半日而发 者,大抵女孩以吐为急,男子以泻为迫。若气虚暴泻暴吐,才作便得之。惟有疳泻不成,风候久则终于虚乏不治矣。但 泻宜实脾为主,吐以生胃为本,截风之药略加用之。凡惊药及寒凉之药初不可用。大热药慎勿妄投。 钱氏不分寒热吐泻,而曰皆当下,恐未妥当,不若伤热者用五苓散以导其逆,伤冷者用理中汤以温其中,自然平复。 〔附方〕 \x胃苓汤\x 苍术 白术 猪苓 泽泻 浓朴 陈皮 茯苓 甘草 加桂少许 \x大青膏\x 见惊风症内。 \x益黄散\x 见疳积症内。 \x五苓散\x 去肉桂,用甘草。 \x理中汤\x 俱见惊风症内。 <目录>上卷 <篇名>霍乱吐泻 属性:总括 病患霍乱事堪惊,吐利交并又转筋;心腹痛疼时眩晕,宜分干湿审三因。 脉法 脉来浮洪者可治,微而迟者难生。 《内经》曰∶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有土郁之发,民病呕吐霍乱注下(湿土霍乱即仲景五苓散、理中汤之类)。 有水土不及,风乃大行,民病霍乱飧泻。体重腹痛筋骨强并(土虚风胜霍乱,即罗谨甫桂苓散、白术散之类)。有热至 则身热霍乱吐下(热霍乱即《活人书》香薷饮之类)。 仲景曰∶邪在上焦则吐,在下焦则泻,邪在中焦则既吐且泻。夫小儿霍乱之候,皆因饮食内有所伤,外有所感,阳 不升,阴不降,乘膈而成,故卒然吐泻并作,挥霍撩乱矣。为病之源有三∶吐者 也,心火炎上之疾也;泻者湿也,湿 土注下之疾也;转筋者风也,木火挠乱之疾也。由夏秋之间,湿热大作,风凉乘之,入于脾胃。三气俱作所以上吐下泻 而转筋也。治法以生姜细切,渍以新汲水,调益元散顿服之可愈,或五苓散、桂苓甘露饮。切勿与谷食米饮,如饮下咽 立死。待泻后饥甚可与稀粥。 霍乱亦有病症不同,有心腹卒痛、吐利寒热、头痛眩晕,先心痛则先吐,先腹痛则先利,心腹并痛则吐利俱作,甚 则转筋入腹则毙。盖阴阳反戾,清浊相干,阳气暴升,阴气顿坠,阴阳痞膈,上下奔趋。治之惟宜温暖,更详其所因而 调之。因风则恶风有汗,因寒则恶寒无汗;湿则重着;暑则热烦,此外因所致。元气不足,郁聚痰饮,痞膈满闷,随其 肠泻而作,此内因所致。其或饱餐恣饮填胀停凝而发,此非内外因也。 小儿夏日多食生冷,因脾虚不能运化,加以外感风寒,则挥霍撩乱,上吐下泻也,令人仓卒,躁扰痛闷,似有鬼神, 然实非鬼神,乃饮食痞膈,上下不通,将欲吐泻,故如是也。(批∶霍乱死者胸中尚有暖气,急以盐填脐内,灸之不计 壮数,此法灸之立苏。) 钱仲阳谓吐乳泻黄是伤热乳,吐乳泻青是伤冷乳,皆当下之。详夫此理,乃迎夺之法也。不若伤热者用五苓散以导 其逆,伤冷者用理中汤以温其中,自然平复。(批∶干霍乱吐、泻不通,最为难治,用软鸡翎蘸清油探喉中即吐,或盐 汤白矾汤灌之亦可。) 《经》云∶湿霍乱死者少,干霍乱死者多。夫干霍乱者,忽然心腹胀满,胸胁刺痛,欲吐不吐,欲利不利,是俗谓 之绞肠痧,最难治,死在须臾,升降不通故也。治法先疏利,或吐提其气,最是良法。更宜刺委中并十指出血妙,委中 在足膝腕内约纹中动脉便是。 〔附方〕 \x益元散\x(即天水散加朱砂)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朱砂 \x桂苓甘露饮\x 即五苓散加滑石 甘草 寒水石 白汤调服。 \x桂苓白术散\x 即甘露饮加滑石。 \x玉露散\x 治口渴身热大小便不利。 寒水石(二两) 石膏(二两) 甘草(三钱) 为细末飞过,麦冬汤下。 \x香薷饮\x 见诸吐症内。 \x丹溪方\x 苍术 浓朴 陈皮 干姜(各一钱半) 滑石(三钱) 白术(二钱) 木通(一钱) 炙甘草 姜 煎服。 <目录>上卷 <篇名>疟疾 属性:(疟母详细当与积聚参看) 总括 面黄发竖疟之因,外感风寒暑湿成;内郁七情饥饿后,故令寒热往来生。 脉法 疟脉因弦,微则为虚,代散则死。 《内经》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又曰∶夏伤于暑,秋必 疟。丹溪曰∶ 疟皆生于风。此前人论疟之大概 也。殊不知风寒暑湿邪自外来,饮食居处邪由内作,岂特夏伤于暑,秋必发疟哉!盖伤之浅者近而暴,伤之深者远而为 , 者久疟也。要知疟之寒热,乃阴阳之二气互相胜负而作也。邪并于巨阳则阴实阳虚,故寒作;邪并于巨阴则阳实 而阴虚故热作,此阴阳相移也。病气舍于皮肤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日行阳、夜行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是 以日作,此受之浅也。其气之舍深,薄于五脏,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终争不得出,故间日作,此受之深也。邪 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争,故休数日乃作,此受之最深也。然疟之状不一,足太阳疟(膀胱经)令人 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 然,热止汗出乃已;足少阳疟(胆经)令人身体解 ,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 见人则惕惕然,热多汗甚;足阳明疟(胃经)令人先淅淅寒,寒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火气乃快;然足太阴疟 (脾经)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喜呕,呕已乃衰;足少阴疟(肾经)令人呕吐甚,热多寒 少,欲闭户而处,其病难矣;足厥阴疟(肝经)令人腰痛,小腹满,小便不利,如癃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 中悒悒,此六经之疟也。肺疟者令人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心疟者令人烦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 热;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脾疟者令人寒, 腹中痛,热则肠鸣,鸣已汗出;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眩眩然,此五脏之疟也。 东垣云∶寒疟属太阴,热疟属阳明,风疟属少阴,温疟属厥阴。又作于子午卯酉日者属少阴,作于寅申巳亥日者属 厥阴,作于辰戌丑未日者属太阴,盖三日一作故耳。而丹溪又有食疟、痰疟、风疟、暑疟、老疟、疟母之名,皆不越乎 五脏六腑经之所主也,但所感不同耳!然因其所挟而立名也。今并及之,以备参考。若夫小儿抱持解脱,不避风寒,又 冒暑湿,致令邪气客于皮肤,痰饮乳食溃于脏腑。初起虽先于消导,然抉胃气为本,后随其得病所由而调理之。如邪疟 及暂发者,可散可截。虚疟及久者,宜补气血,若过服截药,致伤脾胃则必延绵不休。凡热多寒少,无汗者,桂枝麻黄 各半汤。汗多者,柴胡桂枝汤。汗多而渴者,白虎加桂枝汤。小便赤,热多寒少者,小柴胡汤。寒多热少者,用清脾饮、 养胃汤。久不止者,鬼哭散止之。热多汗出,腹痛而渴者,大柴胡汤下之。久疟不愈,肠中结块者,鳖甲饮调之。凡脾 虚而患疟者,不论三阴六经,悉以六君子汤为主,热多加柴胡、山栀、黄芩,甚者加知母、地骨皮、鳖甲。寒多加干姜、 肉桂。有汗加黄 、浮麦。无汗加苍术、葛根。元气下陷及肝木乘脾并加升麻、柴胡为善。若用青皮、常山、草果之类, 正气益虚,邪气益深而变症百端矣。 有小儿疟疾,变作虚浮,外肾肿大,或食伤脾胃,以致浮肿。夫浮者脾之外应也,宜大腹皮汤、草果饮治之。然后 以实脾补剂进之可也。若乳母七情六欲不调及饮食不节,或寒热似疟,肝火炽盛,致儿为患者,又当治其乳母斯无误矣。 有阴虚症,每日午后恶寒发热,似乎疟者,至晚亦得汗而解,若作疟治,而用常山、草果等药,误矣!且阴虚脉虚 濡而数,疟脉弦数为辨耳。有癖痞而为寒热似疟者,亦不可作疟治也。 (批∶久疟则元气虚损,若误服清脾饮,多致不起,慎之。截疟饮亦不宜服。疟后食少无力,面黄身弱,以四君子 汤加二陈汤、姜汁炒黄连、枳实。若草果常山性猛善驱逐,病患稍虚者勿用。) 疟脉弦数肾胃虚,外感内伤共有之,归芎人参鳖甲饮,半朴槟青甘草施。二术乌梅姜黑豆,桃枝煎酒露饮之。寒多 加桂因寒盛,热多柴苓酒炒宜。渴加知母天花粉,元气不足升麻提。夜发升麻加桔梗,久疟常山草果随。截法常山苍浓 朴,陈皮黄连槟榔果,七味乌梅酒水煎,何首茯苓三四两,二三陈朴不须言,十分甘草煎宿露,药饮空心疟遇仙。 〔附方〕 \x桂枝麻黄各半汤\x 桂枝 白芍 麻黄 甘草 杏仁 生姜 大枣 \x柴胡桂枝汤\x 柴胡 桂枝 黄芩 半夏 人参 甘草 \x白虎加桂枝汤\x 石膏 知母 桂枝 甘草 \x小柴胡汤\x 见诸吐症内(去薄荷)。 \x清脾饮\x(初起者宜服) 苍术 半夏 草果 青皮 黄芩 柴胡 浓朴 陈皮 茯苓 枳壳 紫苏 甘草 \x养胃汤\x(病虚者宜服) 藿香 苍术 浓朴 半夏 陈皮 草果 茯苓 人参 甘草 \x鬼哭散\x 大腹皮 常山 茯苓 鳖甲 \x大柴胡汤\x 柴胡 黄芩 半夏 芍药 枳实 甘草 大黄(酒制) \x鳖甲饮\x(李自才用何首乌红白各半,酒煎服)白术 陈皮 草果 川芎 芍药 槟榔 黄芩 浓朴 鳖甲 甘草 \x六君子汤\x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x大腹皮汤\x 枳壳 苍术 槟榔 甘草 三棱 蓬术 大腹皮 \x草果饮\x 浓朴 青皮 草果 藿香 半夏 丁香 甘草 干姜 神曲 <目录>上卷 <篇名>痢疾 属性:(附∶脱肛) 总括 痢名滞下古来言,赤白肠中痛可怜;补涩浓肠须缓用,治之当以痢为先。 脉法 《内经》曰∶肠癖下血,身热则死,寒则生。肠癖下白沫,脉沉则生,浮则死。 《内经》曰∶溲而便脓血,知气行而血止也。又曰∶少阳在泉,火淫所胜,民病注泄赤白。钱仲阳曰∶泻痢黄赤黑 皆热也。泻痢青白,米谷不化皆冷也。丹溪曰∶赤痢属血,自小肠来;白痢属气,自大肠来,皆属湿热之气。如夏秋之 间,溽暑时行,此湿热之气,生于外感者也。恣饮酒酪生冷,耽嗜肉食肥甘,此湿热之气,生于内伤者也。内外交感乃 成痢疾。若诸书概以赤为热、白为寒则误矣。其有白痢得卒热而愈者,亦原素禀虚弱,肠胃虚寒耳。然有手足指冷,时 欲饮热为验也。其有赤白兼下者,气血俱病也。下如豆汁色者,湿胜也。如五色之相染,五脏俱受病也。纯血者,热毒 入深也。鱼脑色者,脾虚不运,陈积脱滑下凝也。如鼻涕冻胶者,脏腑虚脱滑也。如白脓者,虚坐弩圊而出,气受热邪 瘀结也。如屋漏水,尘腐色者,元气惫弱之甚也。后重里急,至圊而不能便下,窘迫痛甚,大肠经气滞不通,湿热内甚 也。后重里急,初病元气未虚,里急甚者下之,下后余积未清,不可骤补,宜化滞清热荡涤之,直候积尽,方可调补气 血。今人不问新久,便行止涩,为害不浅。善治者辨明寒热虚实气血之症,而行汗下清温补涩之法可也。 丹溪曰∶泻属脾而痢属肾,先水泻而后脓血者,此脾传肾,贼邪难愈。先脓血而后水泻者,此肾传脾,微邪易愈。 凡久痢用温药止之,然须以陈皮为佐,恐涩则常作痛也。夏秋之间,忽有暴寒,折于暴热无所发散,客于皮肤之中, 发于外则为疟,发于内则为痢,内外俱发则为疟痢耳。 有初病挟外感者,发热恶寒身首俱痛,此为表症,宜以微汗而解,则痢自止。不止者以柴苓汤和之,不可遽下遽止 也。 初得而腹痛窘迫者,此肺金之气郁于大肠之间,实者必推荡之。此通因通用之法,宜大承气汤或谓胃承气汤以下之。 下后不止者,以河间芍药汤和之。 下痢赤积,身热腹痛,里急后重者,宜芍药汤调天水散;下痢白积腹痛,里急后重者,用芍药、黄连汤调天水散; 血痢久不止者,宜煎四物汤下黄连阿胶丸。有下黑积中常有紫黑色而又痛甚者,此属死血症,宜桃仁承气汤下之。如受 痛既久,气血俱伤,故缠绵而赤白兼下,脾胃气陷或经年者,名休息痢,宜阿胶梅连丸。有积毒之气上冲而呕恶者,清 解为主,人参败毒散。有胃气虚寒而呕恶者,温补为主,附子理中汤。噤口者因脾胃湿热之毒,熏蒸清道而上,以致胃 口闭塞,而成不食之症。亦有脾胃虚而不能食者,亦有误服痢药致药毒犯胃而不食者,亦有服温涩药太早邪气闭遏胃 口而不食者。或用石莲肉以通心气,败毒散以散毒邪,山药以补脾胃。果能开胃口而进饮食乎!其毒瓦斯上冲者,宜丹溪 方,以人参、黄连二味呷之,得一口下咽便好。一方加石莲肉。其脾胃虚者,用仁斋法以参苓白术散加石菖蒲末、陈粳 米汤调下。此方有莲肉、山药,胸次一开自然能食。有时疫作痢,传染相似,宜推明运气之胜负以治之。所谓胜负者, 不越六气之变也。四时疫痢,宜首用败毒散加陈皮、陈仓米,名仓廪汤,随所胜之气加减用之。 (批∶河间曰∶行血则便脓血自愈,和气则后重自除。) 《病机要》曰∶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身重则宜除湿,脉弦则宜去风。 痢属湿热与食积,芩连白芍皆入此。木香枳壳佐槟榔,主方便用甘草炙。腹痛当归缩砂仁,后重生芍炒滑石。红入 桃仁芎与归,白增炒滑茯苓术。初起欲下倍大黄,食积山楂加枳实。如力倦气少恶食,此为挟虚症,宜用白术归身尾, 甚者加人参、陈皮补之,虚回而痢自止。 腹痛因肺金之气郁在大肠,实则可下,虚则桔梗发之。有积毒之气上冲而呕恶者,清解为主,人参败毒散。有胃气 虚寒而呕恶者,温补为主,附子理中汤。 夫痢虽有赤白之分,总是暑而成,初下皆宜利之,而以川黄连为君,川连能去心经伏热,亦去脾经湿热。条芩去大 肠经热,主治下痢脓血。白芍和脾血而治腹痛,川归益血止痛,槟榔治滞气而除后重,木香、枳壳行滞宽中,山楂、麦 芽消导食积,或加大黄芒硝,小水不利或加滑石木通,皆治痢之通剂也。白痢湿热伤气分,用白术益脾气,陈皮理滞气, 茯苓滑石渗湿热之气。久则胃弱气虚,必以四君子加黄芩为主剂。赤痢湿热伤血分,用归芎养血、地榆凉血、桃仁活血 中之滞。久亦胃弱气虚,必以四物加阿胶为主剂。如赤白相兼,气血俱伤用四君子、陈皮以理气,四物、桃仁以理血。 小便赤涩者,小肠经湿热胜也,用木通、泽泻、栀子以利之。大便燥涩者,大肠经湿热甚也,用苍术、槐花、条芩以清 之。又有久痢后重不除,此大肠下坠、气虚下陷也,用升麻、参、 以提其气,活血行气之剂断不可用。亦有寒痢者, 用理中及姜桂之类,如诸剂调理,日久不愈,此属虚寒脱滑,可于温寒补虚中,复加龙骨、赤石脂、栗壳、乌梅、诃子、 肉果收涩之药而自愈矣。 〔附方〕 \x柴苓汤\x 柴胡 茯苓 半夏 黄芩 白术 泽泻 人参 枳实 甘草 \x大承气汤\x 大黄 浓朴 枳实 芒硝 \x调胃承气汤\x 芒硝 大黄 甘草 \x河间芍药汤\x 木香 芍药 黄芩 黄连 大黄 槟榔 桂枝 归尾 甘草 \x天水散\x 滑石(六两,水飞) 甘草一两(为末) \x芍药黄连汤\x 黄连 当归 芍药 甘草 \x四物汤\x 熟地 当归 芍药 川芎 \x黄连阿胶丸\x 黄连 阿胶 茯苓 \x桃仁承气汤\x 大黄 桂枝 芒硝 桃仁 甘草 \x阿胶梅连丸\x 阿胶 赤茯苓 乌梅 白芍 黄柏 黄连 干姜 当归 \x人参败毒汤\x 柴胡 桔梗 人参 羌活 独活 川芎 茯苓 枳壳 前胡 甘草 \x理中汤\x 见惊风症,加附子。 \x又方\x 赤芍(三钱) 山楂肉(三钱) 甘草(一钱半) 木香(七分) 槟榔(一钱) \x人参白术散\x 人参 白术 茯苓 桔梗 黄连 藿香 苡仁 砂仁 山药 扁豆 甘草 一说治腹痛,老姜、细茶各三钱煎服。 \x奇方\x 红菱四支连壳打碎,老姜三钱,加酒一钟炖熟,和红糖服即止。 治痢久不愈者用白萝卜取汁一钟,蜜一钟共煎滚,调匀服立止。 \x又奇方\x 落帚叶煎汤,连叶服,即愈。 又旱莲汁和酒饮,立愈。 又王瓜藤灰酒下,即愈。 又服八灰散,即止。 \x八灰散\x 棕灰 发灰 莲蓬 艾 当归头 松皮 侧柏 椿根皮 \x又奇方\x 王瓜藤(连茎叶经霜者),晒干作灰,出火毒,以香油调,纳脐中即愈。 \x又金华散\x 专治红白痢,久不愈者,服之神效。椿根白皮二两,用臭者去粗皮,向东南取松花三钱、地榆二钱、 干荷叶二钱,贴水阴干,用其中段,为细末,每服三分。红痢蜜调,白痢黑糖调,红白蜜糖调,后加温汤少许,空心服。 忌面食荤腥油腻物。 <目录>上卷\痢疾 <篇名>附∶脱肛 属性:(总括 肛门露出久难收,再感风伤事可忧;况是先传脾胃弱,更详冷热易为瘳。) 夫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肛者,大肠之魄门是也。 巢氏曰∶实热则为大便闭结,虚寒则肛门脱出。有因痢久,里急后重,努力肛开,为外风所吹。或伏暑作泻,肠滑 不禁。或禀赋怯弱,易于感冷,亦令大肠虚脱。凡小儿所患泻病,皆因暑湿风热,乘脾胃虚而得。盖风属木,肝木胜则 制土,土主脾胃,虚而受制。又湿喜伤脾,因虚受湿,不能分别清浊,水谷交杂则为洞泻。洞泻既久,大肠亦虚。大肠 乃手阳明燥金,土虚不能生金,金气既虚则传送之道亦虚。或又为风冷所袭,致肛门脱而不收。法当补脾温胃,宜补中 益气汤倍加木香、白芍、粟壳、砂仁、地榆之类,外用伏龙肝敷之及蓖麻膏贴囟门使引上,令其自收,如收尽仍以水洗 去其膏。及有湿热积滞于大肠,未经疏荡亦成此疾,宜芍药汤少加大黄以泻其积滞之气,痢止而肛不复脱矣,外宜蟠龙 散敷之。大凡手足指热者属热,指寒者属虚,亦是一看法。 久痢不止,将核桃壳烧灰存性为末,看大小,酒服之。或用山楂为末,红者白糖拌,白者红糖拌亦妙。 大抵治痢疾,一二日元气未虚,治宜疏通积滞,此通因通用之法。三四日后不可疏通,恐元气虚也,当清热解毒、 调养脾胃为主。 〔附方〕 \x补中益气汤\x 白术 当归 人参 陈皮 柴胡 升麻 黄 甘草 \x伏龙肝\x(治阴症) 伏龙肝(一两) 鳖头骨(一钱半) 百药煎(二钱) 共焙为末,用一钱至三钱,煎紫苏汤待温洗, 和清油调敷患处,先用荆芥、生葱、五倍子末,煎水候温浴之,轻与擦干,然后敷药。 \x芍药汤\x 白芍 泽泻 薄桂 甘草 \x蟠龙散\x 干地龙(蟠如钱样者佳,一两) 风化朴硝(二钱) \x净方\x 香附 荆芥 皂角 煎水净。 \x又方\x 五倍末 朴硝 大腹皮 煎水净,以赤石脂末之掺芭蕉叶,托上亦好。 <目录>上卷 <篇名>咳嗽 属性:(附∶龟胸龟背) 总括 咳嗽虽然分冷热,连声因肺感风寒;眼浮痰盛喉中响,戏水多因汗未干。 脉法 关上脉微为咳,浮缓为伤风,脉紧为寒嗽,浮直者生,浮软者死。 《内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盖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听从其合也。五脏之咳久乃 移于六腑。 又《病机要》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生痰也。咳嗽谓有声有痰,因伤 肺气动于脾湿,故咳而嗽也。 《经》又云∶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大抵素秋之气宜清而肃,今反动之则气上冲而为咳嗽,甚则动于脾湿而为痰也。 夫肺居至高之上,主持诸气,属金而畏火者也。清虚高洁覆盖五脏,干金之象,外主皮毛,司腠理开合,护卫一身,如 天之覆物体之至轻清者也。或外因六淫之邪相侵,内因七情之气相忤,则肺金受伤,而清纯之气扰乱妄动为火为痰,咳 嗽之病从兹作矣。 小儿日内咳嗽痰壅,睡中不宁,亦因产后感风而得,但不可过用发散之剂,先解表,后服惺惺散。 小儿汗出未干,遽尔戏水,亦至伤风咳嗽。外症眼胞微浮,额陷痰鸣,亦宜疏风化痰、解利邪热,小柴胡汤可也。 钱仲阳曰∶嗽者肺感微寒,八九月间肺气正旺,若面赤身热,其病为实,宜葶苈丸下之。久嗽不宜下。若在冬月, 则伤风嗽,宜麻黄汤汗之。面赤饮水咳嗽吐脓痰,咽喉不利者,以甘桔汤清之。先咳后喘,面肿身热肺气盛也,以泻白 散平之。嗽而吐痰涎乳者,以白饼子下之。 洁古云∶嗽而两胁痛者属肝经,用小柴胡汤。咳而呕苦水者属胆经,用黄芩半夏生姜汤。咳而喉中如梗者属心经, 用甘桔汤。咳而失气者属小肠,用芍药甘草汤。咳而右胁痛者属脾经,用升麻汤。咳而呕大虫者属胃经,用乌梅丸。咳 而喘息吐血者属肺经,用麻黄汤。咳而遗尿者属膀胱经,用茯苓甘草汤。咳而腹满不欲食,面肿气逆者,属三焦,用异 功散。若咳嗽流涕,外邪伤肺也,先用参苏饮。喘嗽面赤,心火刑肺也,用人参平肺散及六味地黄丸。嗽而吐青绿水, 肝木乘脾也,用异功散加柴胡、桔梗。咳而吐痰乳,脾肺气伤也,用六君子汤加桔梗。若嗽吐脓痰者,热蕴于肺而成肺 痈也,用桔梗汤。嗽而涕吐带血,甚则血溢,宜清金降火,此火乘肺也。凡风邪外伤,法当先表散而后实腠理。其用下 药,非邪传于内,及胃有实热者不宜轻用。面色白,脉短涩者,肺之本症也,易治。面色赤,脉洪数者,火刑金也,难 治。 <目录>上卷\咳嗽 <篇名>附∶龟胸龟背 属性:龟胸之候因风痰停饮,聚积心胸,再感风热,肺为诸脏之华盖,居于膈上,水气泛溢,则肺为之浮,日久凝而为痰, 停滞心胸,兼以风痰内发,其外症唇红面赤,咳嗽喘促,致胸高如覆掌,名曰龟胸。其乳母多食五辛亦能成此疾。先服 宽气饮入姜汁葱汤调服;次清肺饮、如意膏为治。如服药后目睛直视,痰涎上壅,兼以发搐则难治矣。 龟背者,初生婴孩或未满半周,客风吹脊传入髓,故感此症,钱仲阳虽有龟尿点背之言,然终成痼疾者多矣。 批∶丹溪曰∶咳嗽遇冬而发者,寒包热也,解表热自除。有咳至极时呕吐乳食与痰出尽方定,此名风痰壅盛,肝 木 克脾土,宜以南星、半夏、陈皮、天麻、白附子、僵蚕之类。风寒嗽者,鼻塞声重畏寒。火嗽者有声,痰少面赤。痨嗽 者盗汗,夜多寒热。肺胀嗽者,动嗽则喘满气急。痰嗽者,动便有痰声,痰出嗽止。 咳分春夏与秋冬,痰痨火食及寒风。俱用二陈来作主,生姜五片最先锋。春杏芍芩柴五味,夏苓支柏五味攻。秋添 苍芩五味杏,桂枝苏叶细辛冬。痨用四物紫菀杏,五味人参及款冬。嗽久除嗽加粟壳,干嗽之时难奏功。上夜属阴加四 物,黄柏知母五味宗。五更嗽发属食积,神曲山楂枳实从。嗽得出时加半夏,不出去半贝母逢。 〔附方〕 \x小柴胡汤\x 见诸吐症内。 \x葶苈丸\x(肺实气喘用) 葶苈子(隔纸略炒) 防己 黑豆(炒) 杏仁面(炒去皮尖) 捣膏一两为末,取 蒸枣肉捣和为丸,麻子大,每服五六丸,姜汤下。 \x麻黄汤\x(冬用) 桂枝 杏仁 麻黄 甘草 \x甘桔汤\x(咽喉热痛用) 桔梗 甘草 \x泻白散\x(肺有热、气喘用 )地骨皮 桑白皮 甘草 \x白饼子\x(下痰用) 见惊风症内。 \x黄芩半夏生姜汤\x 黄芩 芍药 半夏 生姜 甘草 \x芍药甘草汤\x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葛根 升麻 \x升麻汤\x 升麻 芍药 葛根 甘草 \x乌梅丸\x 蜀椒 细辛 附子(制) 桂枝 人参 当归 黄柏 干姜 \x茯苓甘草汤\x 茯苓(二钱) 甘草(一钱) 桂枝(二钱半) 生姜(五片) \x异功散\x 见惊风症内。 \x参苏饮\x 紫苏 前胡 陈皮 半夏 干葛 茯苓 枳壳 桔梗 人参 甘草 \x人参平肺散\x \x六味地黄丸\x 熟地 丹皮 茯苓 山药 泽泻 山茱萸 \x六君子汤\x 见疟疾症内。 \x宽气饮\x 见惊风症内。 \x清肺饮\x 人参 柴胡 杏仁 桔梗 赤芍 荆芥 枳壳 桑皮 五味 麻黄 旋复花 \x如意膏\x 半夏 南星 俱姜制,蜜丸,用姜蜜送下。 <目录>上卷 <篇名>伤积 属性:(附∶伤食) 总括 头痛身热腹微胀,足冷神昏只爱眠;因食所伤脾气弱,下宜迟缓表为先。 脉法 右手气口脉大于人迎一二倍为伤食,宿食不消,则右关脉沉而滑,虎口脉纹而黄色为脾家有积,小儿脉沉者 为乳不消。 《内经》曰∶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小儿所患积症皆因乳哺不节,过食生冷坚硬之物,脾胃不能克化,停积中脘, 外为风寒所伤,或因夜卧失盖,致头疼面黄身热,眼胞微肿,腹痛膨胀,足冷肚热,喜睡神昏,不思饮食,或呕或哕, 口噫酸气,大便酸臭,此皆为积所伤。有食饱伤脾,脾气稍虚,拘留难化,停而不去,遂成其积,积败为痢。 仁斋曰∶小儿有积,面目黄肿,肚热胀满,覆睡多困,叫啼不食或大肠闭涩,小便如油,或便利不噤,粪白而酸臭, 皆积症也,然有乳积、食积、气积、惊积,须当辨明。吐乳、泻乳,其气酸臭,此由啼叫未已,以乳与儿,停积不化, 是为乳积。肚皮带热,渴泻或呕,此由饮食无度,多餐过饱,饱后即睡得之,是为食积。腹痛叫啼,痢如 渤,此 因触忤其气,营卫不和,淹涎日久得之,是为气积。有时时泻下清水,如生草汁,是受惊而后有积,烦闷啾唧,常似生 嗔,名为惊积,因受病日久而积成之。或额上有汗,喘息烦渴,潮热往来,肚腹有热,睡中觉腹内有物跳动者是也。然 积有虚有实,虚则浑身微热,不思饮食,昏昧神缓,抱起如睡;实则吐热粪闭,囟肿喉塞,痰壅涎鸣,热毒发疮,推此 可见矣。其伤乳伤食而身热者,惟肚腹之热为甚。人知伤积足冷肚热,粪酸极臭,而夜间有热,伤积之明验,人所不知 也。其或变症,面黑,泻黑,久泻未已,肚腹胀满,气出粗大,手心生疮,瘦弱柔软,皆不可疗。小儿消积多用青皮, 然青皮最能发汗,有汗者切勿多与之。小儿诸疾皆乳食无度,过于伤饱,以致不能克化,留而成积。初得之时,不问乳 积、食积、气积,进以消积丸,其惊以辰砂膏或青龙丸,量轻重而疏导之,仍以调气和脾胃取愈。盖脾胃已伤,又以药 伤之,使营运之气减削,食愈难消,故致深剧。《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常毒 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瓜菜食养之,物必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凡人以胃气为本,惟治病亦然。 小儿脾胃有虚有实,虚则呕吐不食之症,实则痞满内实之症。虚者益之,实者损之,欲得其平则可矣。胃虚用木香丁皮 浓朴肉豆蔻之类,胃实用桔梗枳壳柴胡大黄等剂。若夫胃中停寒则停,姜官桂丁香,又不可缺,贵在酌量。但以大小分 剂与之,夫是谓之平。盖心者脾之母,进食不止于和脾,益火能生土,当以心药入于脾胃中,庶几得之,古人进食方剂 多用益智者此也。 <目录>上卷\伤积 <篇名>附∶伤食 属性:凡小儿饮食停滞中焦不化而发热者必恶食也,或暖气作酸,或恶闻食味,或欲吐不吐,或吐之不尽,或恶心,或气 短痞闷,或胃口作疼,或心下痞满、按之则痛,此皆停食之候也。若感寒邪者,则左手人迎(左关)气口(右关)俱大。 外症头痛恶寒拘急,中脘痞满、或吐或呕或痛者,以藿香正气散或人参养胃汤,或木香砂仁之类。若肉食不化,必加棠 子(即山楂肉)末;面食不化者加神曲、麦芽;生冷肉食不化者加草果、砂仁、枳实、青皮主之。如食在胃口上,未 入于胃,乃可吐之,不吐则消导之,待食下胃变化糟粕,外症已解乃可下其食也,宜三黄枳实丸。热多者大柴胡汤,如 无外感,但只伤食者方可下之。凡治夹食伤寒不可先攻其食,且先发散寒邪,次可消导之也。 〔附方〕 \x消积丸\x 白术 陈皮 青皮 益智 神曲 三棱 丁香 茴香 \x辰砂膏\x 硼砂 辰砂 真珠 全蝎 马牙硝(各一钱) 麝香(一匙) \x青龙丸\x 青黛 茯神 芦荟 南星 麝香 轻粉 全蝎 朱砂为衣,薄荷汤下。 \x藿香正气散\x 藿香 浓朴 白芷 半夏 桔梗 茯苓 紫苏 白术 陈皮 大腹皮 甘草 \x人参养胃汤\x 人参 半夏 陈皮 茯苓 苍术 浓朴 藿香 肉果 \x三黄枳实丸\x 枳实 黄连 大黄 陈皮 白术 黄芩 草豆蔻 \x大柴胡汤\x 见疟疾症内。 <目录>上卷 <篇名>伤寒 属性:总括 伤寒之候有多般,一概推详便觉难;面目俱红时喷涕,气粗身热是伤寒。 脉法,《难经》曰∶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浮涩而紧为伤寒。 伤寒伤风何以判,寒脉紧涩风浮缓。伤寒恶寒风恶风,伤风自汗寒无汗。阳属膀胱并胃胆,阴居脾肾更连肝。浮长 弦细沉微缓,脉症先将表里看。 凡论脉息,若早晨小,至晚反大,病为未愈;若早晨大,至晚反小,病欲愈。所谓大则病进,小则病退也。 《内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日传二经病名两感,两感于寒者则不免于死矣。第大人与 小儿病原治法虽相去不远,然用药不可太热,盖小儿系纯阳之体。仲景云∶春气融和,夏气炎热,秋气清凉,冬气凛冽, 此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冬受 寒毒之气,其实时而病者,头疼身疼肌热恶寒,此为正伤寒。(自批∶伤寒一日在太阳,腰脊头痛不可当;二日阳明胃 家热,目痛鼻干眠不得;三日少阳传胆经,胸胁疼痛耳聋鸣;四日太阴脾受病,腹满咽干传里应;五日少阴肾家病,口 燥舌干烦渴定;六日厥阴肝经尽,舌卷囊缩传里症。)其不实时病者,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致春夏阳气发生,则寒毒于 阳气相搏于荣卫之间,其病与冬时即病无异。但至春而发名曰瘟病,至夏而发名曰热病。阳热未盛,寒为所制,故病为 温。阳热已盛,寒不能制,故病为热,此均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