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针灸大全 书名:针灸大全 作者:徐凤 朝代:明·正统四年 年份:公元1439 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针灸大全》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9%92%88%E7%81%B8%E5%A4%A7%E5%85%A8 <目录>卷之一 <篇名>周身经穴赋 属性:手太阴肺大指侧,少商鱼际兮太渊穴;经渠兮列缺,孔最兮尺泽;侠白共天府为邻、云 门与中府相接。 手阳明兮大肠之经,循商阳、二间、三间而行;历合谷、阳 之 ,过偏历、温溜之滨 ;下 迎香鼻迫。 胃乃足之阳明,厉兑趋乎内庭;过陷谷、冲阳之分,见解 、丰隆之神;下巨虚兮条口 陈,上巨虚兮三里仍;犊鼻引入梁丘、阴市之下、伏兔上贯髀关、气冲之经;归来兮水道,大 巨兮外陵;运天枢兮滑肉、礼太乙兮关门;梁门兮承满,不容兮乳根;乳中之膺窗屋翳,库房 之气户、缺盆;气舍、水突、人迎、大迎;地仓兮巨 续,四白兮承泣分;御颊车于下关,张 头维于额垠。 足太阴兮脾中州,隐白出兮大指头;赴大都兮瞻太白,访公孙兮至商丘;越三阴之交, 而漏 腹哀、食窦兮,接天 而同派;胸乡周荣兮,缀大包而如钩。 迨夫真心为手少阴。少冲出乎小指,少府直乎神门;阴 、通里兮、灵道非远;少海、 青灵兮,极泉何深。 手之太阳,小肠之荥。路从少泽,步前谷、后 之隆;道遵腕骨,观阳谷、养老之崇; 得支 见天容;匪由颧 ,曷造听宫。 足膀胱兮太阳,交背部之二行。穷至阴于通谷之口,寻束骨于京骨之乡;申脉命仆参以 前导 、殷门以相从,承扶、秩边而胞肓;入志室兮肓门、胃仓,开意舍兮振彼阳纲;出魂门兮 膈关,乃噫嘻乎神堂;膏肓兮在四椎之左右,魄户兮附带分而会阳;下、中、次、上之 , 白环中膂之房;膀胱俞兮小肠,大肠俞兮在傍;三焦肾俞兮胃俞接,脾、胆、肝、膈兮心俞 当;厥阴、肺俞之募,风门、大杼之方;天柱竖兮玉枕络却,通天豁兮见彼承光;自五处、 曲差而下,造攒竹、睛明之场。 足少阴兮肾属,涌泉流于然谷;太 、大钟兮水泉缘,照海、复溜兮交信续;从筑宾兮 上阴 门肃;步廊、神封而灵墟存,神藏、 中而俞府足。 手厥阴心包之络,中冲发中指之奇;自劳宫、大陵而往,逐内关、间使而驰;叩 门于 曲泽,酌天泉于天池。 手少阳三焦之脉,在小指次指之端;关冲闻乎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 三阳 息定而角孙近耳,丝竹空而和 倒悬;耳门既辟,夏蚋闻焉。 足少阳兮胆经,穴乃出乎窍阴;溯侠溪兮地五会,过临泣兮 墟平;悬钟兮阳辅、光明 ,外 夫带脉,询至京门;日月丽兮辄筋荣,渊腋泄兮肩井盈;临风池兮脑空鸣,穷窍阴兮完骨明 ;举浮白于天冲,接承灵于正营,目窗兮临泣,阳白兮本神;率谷回兮曲鬓出,悬厘降兮悬 颅承;颔厌兮佳客主人,听会兮童子 迎。 厥阴在足,肝经所终。起大敦于行间,循太冲于中封,蠡沟、中都之会,膝关、曲泉之 宫;袭阴包于五里兮,阴廉乃发;寻羊矢于章门兮,期门可攻。 至若任脉行乎腹与胸,承浆泄兮廉泉通;窥天突与璇玑,捣华盖于紫宫;登玉堂兮膻中 逢, 鸿;石门直兮关元、中极,曲骨横兮会阴乃终。 督脉行乎背部中,兑端接兮 交从。素 在鼻兮,水沟疏通;神庭入发兮,上星 朦 ;囟会 ∶身柱缥于神道兮,灵台穹窿;至阳立下,筋缩脊中;接脊悬枢,命门重重;歌阳关兮舞腰 俞,愿长强兮寿无穷。 <目录>卷之一 <篇名>十二经脉歌 属性:手太阴肺中焦生,下络大肠出贲门,上膈属肺从肺系,系横出腋 中行,肘臂寸口上鱼 际, 肺胀膨膨缺盆痛,两手交瞀为臂厥;所生病者为气咳,喘喝烦心胸满结, 臂之内前廉痛, 小便频数掌中热。气虚肩背痛而寒,气盛亦痛风汗出。欠伸少气不足息,遗矢无度溺变别。 阳明之脉手大肠,次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廉出合谷,两筋歧骨循臂膀,入肘外廉循 外, 肩端前廉柱骨傍,从肩下入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支从缺盆上入颈,斜贯颊前下齿当, 还出人中交左右,上侠鼻孔注迎香。此经血盛气亦盛,是动颈肿并齿痛;所生病者为鼽衄, 目黄口干喉痹生,大指次指难为用,肩 外侧痛相仍。气有余兮脉热肿,虚则寒栗病偏增。 胃足阳明交鼻起,下循鼻外下入齿,还出侠口绕承浆,颐后大迎颊车里,耳前发际至额 颅, 遂由髀关抵膝膑, 跗中指内间同;一支下膝注三里,前出中指外间通;一支别走足跗指, 大指之端经尽矣。此经多气复多血,是动欠伸面颜黑,凄凄恶寒畏见人。忽闻木声心振惕, 登高而歌弃衣走,甚则腹胀仍贲响,凡此诸疾皆 厥。所生病者为狂疟,湿温汗出鼻流血,口 唇裂又喉痹,膝膑疼痛腹胀结,气膺伏兔 外廉,足跗中指俱痛彻。有余消谷溺色黄,不 足身前寒振栗,胃房胀满食不消,气盛身前皆有热。 太阴脾起足大指,上循内侧白肉际,核骨之后内踝前,上 循 胫膝里,股内前廉入腹 中, 食入即吐胃脘痛,更兼身体痛难移,腹胀善噫舌本强,得后与气快然衰;所生病者舌亦痛, 体重不食亦如之。烦心心下仍急痛,泄水溏瘕寒疟随,不卧强立股膝肿,疸发身黄大指痿。 手少阴脉起心中,下膈直与小肠通。支者还从肺系走,直上咽喉系目瞳。直者上肺出腋 下, 渴欲饮水咽干燥,所生胁痛目如金, 臂之内后廉痛,掌中有热向经寻。 手太阳经小肠脉,小指之端起少泽,循手外廉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内侧,上循 外出后 廉, 至目锐 却入耳,复从耳前仍上颊,抵鼻升至目内 ,斜络于颧别络接。此经少气还多血 , 肘臂之外后廉痛,部分犹当细分别。 足经太阳膀胱脉,目内 上悬额尖。支者巅上至耳角,直者从巅脑后悬。络脑还出别下 项, 贯胛侠脊过髀枢,髀外后廉 中合,下贯 内外踝后,京骨之下指外侧。是经血多气少也,是 动头痛不可当,项如拔兮腰似折,髀枢痛彻脊中央, 如结兮 如裂,是为踝厥筋乃伤;所 生疟痔小指废,头囟顶痛目色黄,腰尻 脚痛连背,泪流鼻HT 及癫狂。 足经肾脉属少阴,小指斜透涌泉心,然骨之下内踝后,别入跟中 内侵,出 内廉上股 内, 。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病饥不欲食,喘嗽唾血喉中鸣,坐而欲起面如垢,目视 气不足 ,心悬如饥常惕惕。所生病者为舌干,口热咽痛气贲逼,股内后廉并脊疼,心肠烦痛疸而 ,痿厥嗜卧体怠惰,足下热痛皆肾厥。 手厥阴心主起胸,属包下膈三焦宫。支者循胸出胁下,胁下连腋三寸同。仍上抵腋循 内 ,肘臂挛急腋下肿,甚则胸胁支满结,心中澹澹或大动,善笑目黄面赤色。所生病者为心烦 ,心痛掌热病之则。 手经少阳三焦脉,起自小指次指端,两指歧骨手腕表,上出臂外两骨间,肘后 外循肩 上, 旋 ,是动耳鸣喉肿痹;所生病者汗自出,耳后痛兼目锐 ,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亦如废 。 足脉少阳胆之经,始从两目锐 生,抵头循角下耳后,脑空风池次第行,手少阳前至肩 上, 下加颊车,缺盆合,入胸贯膈络肝经,属胆仍从胁里过,下入气街毛际萦,横入髀厌环跳内 ,直者缺盆下腋膺,过季胁下髀厌内,出膝外廉是阳陵,外辅绝骨踝前过,足跗小指次指分 ;一支别从大指去,三毛之际接肝经。此经多气乃少血,是动口苦善太息,心胁疼痛难转移 ,面尘足热体无泽,所生头痛连锐 ,缺盆肿痛并两腋,马刀侠瘿生两旁,汗出振寒 疟疾 ,胸胁髀膝至 骨,绝骨踝痛及诸节。 厥阴足脉肝所终,大指之端毛际丛,足跗上廉太冲分,踝前一寸入中封;上踝交出太阴 后, 脉 动腰疼俯仰难,男疝女人小腹肿,面尘脱色及咽干。所生病者为胸满,呕吐洞泄小便难,或 时遗溺并狐疝,临证还须仔细看。 <目录>卷之一 <篇名>十二经本一脉歌 属性:中焦肺起脉之宗,出手大指之端冲。大肠即起手次指,上行环口交鼻里。胃经源又下鼻 交, 小肠从手小指起,上斜络颧目内 。膀胱经从目内生,至足小指外侧行。肾脉动于小指下, 起注胸中过腹胯。心包出处又连胸,循手小指次指中。三焦起手次指侧,环走耳前目锐息。 胆家接生目锐傍,走足大指三毛上。足肝就起三毛际,注入肺中循不已。 <目录>卷之一 <篇名>经穴起止歌 属性: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肠商阳迎香二。足胃厉兑头维三,脾部隐白大包四。手心少冲极泉 来, 胆家窍阴童子 ,厥肝大敦期门已。十二经穴始终歌,学人铭于肺腑记。 <目录>卷之一 <篇名>十五脉络歌 属性:人身络脉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数。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手厥阴络名内 关, 足少阳络是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足少阴络为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 阴任之络为屏翳。脾之大络大包是,十五络穴君须记。 <目录>卷之一 <篇名>经脉气血多少歌 属性:多气多血经须记,大肠手经足经胃。少血多气有六经,三焦胆肾心脾肺。多血少气心包 络,膀胱小肠肝所异。 <目录>卷之一 <篇名>禁针穴歌 属性:禁针穴道要先明,脑户囟会及神庭。络却玉枕角孙穴,颅囟承泣随承灵。神道灵台膻中 忌, 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伦。石门针灸应须知,女子终身无妊娠。外有云门并鸠尾 ,缺盆客主人莫深。肩井深时人闷倒,三里急补人还平。 <目录>卷之一 <篇名>禁灸穴歌 属性:禁灸之穴四十五,承光哑门及风府,天柱素 临泣上,睛明攒竹迎香数。禾 颧 丝竹 空, 经渠天府及中冲,阳关阳池地五会。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还阴市,伏兔髀关、委中穴 ,殷门申脉承扶忌。 <目录>卷之一 <篇名>血忌歌 属性:行针须要明血忌,正丑二寅三之未,四申五卯六酉宫,七辰八戌九居已,十亥十一午正 当,腊子更加逢日闭。 <目录>卷之一 <篇名>逐日人神歌 属性:初一十一廿一起,足拇鼻柱手小指。初二十二廿二日,外踝发际外踝位。初三十三二十 三, 初六十六廿六同,手掌胸前又在胸。初七十七二十七,内踝气冲及在膝。初八十八廿八辰, 腕内股内又在阴。初九十九二十九,在尻在膝足胫后。初十二十三十日,腰背内踝足跣觅。 <目录>卷之一 <篇名>九宫尻神歌 属性:尻神所在足根由,坤内外踝圣人留,震宫牙 分明记,巽位还居乳口头,中宫肩骨连尻 骨,面目背从干上游,手膊兑宫难砭灸,艮宫腰项也须休,离宫膝肋针难下,坎肘还连肚脉求。 为医精晓尻神法,万病无干禁忌忧。 \r尻神之图\ph-h1.bmp\r 此乃神农所制。一岁起坤,二岁震,逐年顺飞九宫,周而复始,行年到处,则所生败体 ,切忌针灸。若误犯之,重则丧命,轻则发痈疽之疾也。 <目录>卷之一 <篇名>太乙人神歌 属性:立春艮上起天留,戊寅己丑左足求。春分左胁仓门震,乙卯日见定为仇。立夏戊辰己巳 巽, 秋分仓果西方兑,辛酉还从右胁谋。立冬左足加新洛,戊戌己亥干位收。冬至坎方临叶蛰, 壬子腰尻下窍流。五脏六腑并脐腹,招摇戊己在中州。溃治痈疽当须避,犯其天忌疾难瘳。 <目录>卷之一 <篇名>孙思邈先生针十三鬼穴歌 属性:百邪颠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 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一针人中鬼宫 停, 四针掌后大陵穴,入寸五分为鬼心。五针申脉名鬼路,火针三下七 ,第六却寻大杼上,入 发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床针要温。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九针 间使鬼市上,十针上星名鬼堂。十一阴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针仍 要七 。十三舌头当舌中,此穴须名是鬼封。手足两边相对刺,若逢孤穴只单通。此是先师真 口诀,狂猖恶鬼走无踪。 <目录>卷之一 <篇名>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属性:天星秘诀少人知,此法专分前后施。若是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脾病血气先合 谷, 香港脚 疼肩井先,次寻三里阳陵泉。如是小肠连脐痛,先刺阴陵后涌泉。耳鸣腰痛先五会, 次针耳门三里内。小肠气痛先长强,后刺大敦不要忙。足缓难行先绝骨,次寻条口及冲阳。 牙疼头痛兼喉痹,先刺二间后三里。胸膈痞满先阴交,针到承山饮食喜。肚腹浮肿胀膨膨, 先针水分泻建里。伤寒过经不出汗,期门三里先后看。寒疟面肿及肠鸣,先取合谷后内庭。 冷风湿痹针何处,先取环跳次阳陵。指痛挛急少商好,根据法施之无不灵。此是桑君真口诀, 时常莫作等闲轻。 <目录>卷之一 <篇名>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属性: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 用法 教开彻。至人可传受,匪人莫浪说。 三里足膝下,三寸两筋间。能除心腹痛,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肿满脚胫 。伤寒 羸瘦损,气蛊疾诸般。人过三旬后,针灸眼重观。取穴举足取,去病不为难。 内庭足指内,胃脘属阳明。善疗四肢厥,喜静恶闻声。耳内鸣喉痛,数欠及牙疼。疟疾 不思食,针后便惺惺。 曲池曲肘里,曲骨陷中求。能治肘中痛,偏风半不收。弯弓开不得,臂痪怎梳头。喉闭 促欲死,发热更无休。遍身风疙瘩,针后实时瘳。 合谷在虎口,两指岐骨间。头疼并面肿,疟疾热又寒。体热身汗出,目暗视朦胧。牙疼 并鼻衄,口禁更难言。针入看深浅,令人病自安。 委中曲 里,动脉正中央。腰重不能举,沉沉侠脊梁。风痫及筋转,热病不能当。膝头 难伸屈,针入即安康。 承山在鱼腰, 肠分肉间。善理腰疼痛,痔疾大便难。香港脚足下肿,两足尽寒酸。霍乱 转筋急,穴中刺便安。 太冲足大指,节后三寸中。动脉知生死,能除惊痫风。咽喉肿心胀,两足不能动。七疝 偏坠肿,眼目似云朦。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 昆仑足外踝,后跟微脉寻。膊重腰尻痛,阳踝更连阴。头疼脊背急,暴喘满中心。踏地 行不得,动足即呻吟。若欲求安好,须寻此穴针。 环跳在足髀,侧卧下足舒。上足屈乃得,针能废毒躯。冷风并冷髀,身体似缠拘。腿重 痛甚,屈伸转侧嘘。有病须针灸,此穴最苏危。 阳陵泉膝下,外廉一寸中。膝肿并麻木,起坐腰背重。面肿胸中满,冷痹与偏风。努力 坐不得,起卧似衰翁。针入五分后,神功实不同。 通里腕侧后,掌后一寸中。欲言言不出,懊 在心中。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平声 仍欠数,喉闭气难通。虚则不能食,咳嗽面无容。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列缺腕侧上,盐指手交叉。专疗偏头患,偏风肘木麻。痰涎频壅上,口噤不开牙。若能 明补泻,应手疾如拿。 <目录>卷之一 <篇名>四总穴歌 属性: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目录>卷之一 <篇名>千金十一穴歌 属性: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胸项 如有 千金穴。 <目录>卷之一 <篇名>治病十一证歌 属性:攒竹丝竹主头疼,偏正皆宜向此针。更去大都除泻动,风池又刺三分深。曲池合谷先针 泻,永与除 病不侵。根据此下针无不应,管教随手便安宁。 头风头痛与牙疼,合谷三间两穴寻。更向大都针眼痛,太渊穴内用行针。牙痛三分针吕 细,齿疼根据前指上明。更推大都左之右,交互相迎仔细寻。 听会兼之与听宫,七分针泻耳中聋。耳门又泻三分许,更加七壮灸听宫。大肠经内将针 泻,曲池合谷七分中。医者若能明此理,针下之时便见功。 肩背并和肩膊疼,曲池合谷七分深。未愈尺泽加一寸,更于三间次第行。各入七分于穴 内,少风二府刺心经。穴内浅深根据法用,当时蠲疾两三经。 咽喉以下至于脐,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气痛时胸结硬,伤寒呕哕闷涎随。列缺下针三分 许,三分针泻到风池。二手三间并三里,中冲还刺五分根据。 汗出难来刺腕骨,五分针泻要君知。鱼际经渠并通里,一分针泻汗淋漓。手指三间及 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汗至如若通遍体,有人明此是医师。 四肢无力中邪风,眼涩难开百病攻。精神昏倦多不语,风池合谷用针通。两手三间随后 泻,三里兼之与太冲。各入五分于穴内,迎随得法有神功。 风池手足指诸间,右痪偏风左曰瘫。各刺五分随后泻,更灸七壮便身安。三里阴交行气 泻,一寸三分量病看。每穴又加三七壮,自然瘫痪实时安。 疟疾将针刺曲池,经渠合谷共相宜。五分针刺于二穴,疟病缠身方得离。未愈更加三间 刺,五分深刺莫忧疑。又兼气痛增寒热,间使行针莫用迟。 腿膝腰疼痞气攻,髋骨穴内七分穷。更针风市兼三里,一寸三分补泻同。又去阴交泻一 寸,行间仍刺五分中。刚柔进退随呼吸,去疾除 捻指功。 肘膝疼时刺曲池,进针一寸是便宜。左病针右右针左,根据此三分泻气奇。膝痛三分针犊 鼻,三里阴交要七次。但能仔细寻其理,劫病之功在片时。 <目录>卷之一 <篇名>流注指微赋 属性:疾居荣卫,扶救者针。观虚实于瘦肥,辨四时之浅深。是见取穴之法,但分阴阳而溪谷 ;迎风逆顺,须晓气血而升沉。 原夫指微论中,颐义成赋,知本时之气开,说经络之流注。每披文而参其法,篇篇之旨 审存 沉至危笃,刺之勿误。 详夫阴日血引,值阳气流口温针,阳日气引,逢阴血暖牢寒濡。深求诸经十二作数,络脉十 五为周;阴俞六十脏主,阳穴七十腑收。刺阳经者,可卧针而取;夺血络者,先俾指而柔。呼为 迎而吸作补,逆为鬼而从何忧。淹疾延患,着灸之由。躁烦药饵而难极,必取八会;痈肿奇经而 蓄邪,纤犹砭 况夫甲胆乙肝,丁心壬水,生我者号母,我生者名子。春井夏荥乃邪在,秋经冬合乃刺 矣。 痛实痒虚,泻子随母要指。 想夫先贤迅效,无出于针;今人愈疾,岂离于医。徐文伯泻孕于苑内,斯由甚速;范九 思疗咽于江夏,闻见言稀。 大抵古今遗迹,后世皆师。王纂针昧而立康,獭从被出,;秋夫疗鬼而馘效,魂免伤悲 。慨 法,里外之绝,羸盈必别。勿刺大劳,使人气乱而神HT ;慎妄呼吸,防他针昏而闭血。又以 常寻古义,由有藏机,遇高贤真趣,则超然得悟;逢达人示教,则表我秩危。男女气脉行分 时合,度养时刻注穴,穴须根据今,详定疾病之仪,神针法式。广搜《难》、《素》之秘密文 辞,深考诸家之肘亟妙臆。故称泸江流注之指微,以为后学之规则。 <目录>卷之一 <篇名>通玄指要赋 属性:必欲治病,莫如用针。巧运神机之妙,功开圣理之深。外取砭针,能蠲邪而辅正;中含 水火,善回阳而倒阴。 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综。或沟渠溪谷以岐异,或山海丘陵而隙共。斯流派以难暌,在 条纲而有统。理繁而昧,纵补泻有何功,法捷而明,曰迎随而得用。 且如行步难移,太冲最奇。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神门去心性之呆痴。伤风项急,始求于 风府;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耳闭须听会而治也,眼痛则合谷以推之。胸结身黄 ,泻涌泉而即可;脑昏目赤,泻攒竹以便宜。若两肘之拘挛,仗曲池而平扫。牙齿痛吕细堪 治,头项强承浆可保。太白宣导于气冲,阴陵开通于水道。腹膨而胀,夺内庭以休迟;筋转 而疼,泻承山而在早。 大抵脚腕痛,昆仑解围;股膝疼,阴市能医。痫发颠狂兮,凭后 而疗理;疟生寒热兮 ,仗间使以扶持。期门罢胸满血膨而可已,劳宫退胃翻心痛以何疑。 嵇夫大敦,去七疝之偏坠,王公谓此,三里去五劳之羸瘦,华佗言斯。固知腕骨祛黄。 然谷 井除两臂之难任,攒竹疗头疼之不忍。咳嗽寒痰,列缺堪治;眵昏冷泪,临泣尤准。髋骨并 腿痛以祛残,肾俞腰痛而泻泄。以见越人治尸厥于维会,随手而苏;文伯能泻死胎于阴交, 应针而殒。 圣人于是察麻与痛,分实与虚。实则自外而入也,虚则自内而出之。是故济母而裨其不 足, ,跻斯民于寿域。机微已判,彰往古之玄尽。 抑又闻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肩背疼,责肘前之三里。冷痹肾余,取定阳阴之上。连 脐腹 后以安然;腰背疼,在委中而已矣。夫用针之士,于此理苟明者焉。收祛邪之功,而在乎 捻指。 <目录>卷之一 <篇名>灵光赋 属性:黄帝岐伯针灸诀,根据他经里分明说。三阴三阳十二经,更有两经分八脉。灵光典注极幽 深, 。治气上壅足三里,天突宛中治喘痰。心痛手颤针少海,少泽应除心下寒。两足拘挛觅阴市 ,五 跟痛在仆参求,承山筋转并九痔。足掌下去寻涌泉,此法千金莫妄传。此穴多治妇人疾,男 蛊女孕两病痊。百会鸠尾治痢疾,大小肠俞大小便。气海血海疗五淋,中脘下脘治腹坚。伤 寒过经期门应,气刺两乳求太渊。大敦二穴主偏坠,水沟间使治邪颠。吐而定喘补尺泽,地 仓能止口流涎。劳宫医得身劳倦,水肿水分灸即安。五指不伸中渚取,颊车可针牙齿愈。 阴跷阳跷两踝边、香港脚四穴先寻取。阴阳陵泉亦主之,阴跷阳跷与三里,诸穴一般治香港脚, 在腰玄机宜正取。膏肓岂止治百病,灸得玄切病须愈。针灸一穴数病除,学人尤宜加仔细。 悟得明师流注法,头目有病针四肢。针有补泻明呼吸,穴应五行顺四时。悟得人身终造化, 此歌依旧是筌谛。 <目录>卷之一 <篇名>席弘赋 属性:凡欲行针须审穴,要明补泻迎随诀。胸背左右不相同,呼吸阴阳男女别。气刺两乳求太 渊, 谁知天突治喉风,虚喘须寻三里中。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曲池两手不如意, 合谷下针宜子细。心疼手颤少海间,若要除根觅阴市。但患伤寒两耳聋,金门听会疾如风。 五般肘痛寻尺泽,太渊针后却收功。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鸠尾能治五般痫, 若下涌泉人不死。胃中有积刺璇玑,三里功多人不知。阴陵泉治心胸满,针到承山饮食思。 大杼若连长强寻,气滞腰疼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急救。气海专能治五淋,更针三里随呼吸。 期门穴主伤寒患,六日过经犹未汗。但向乳根二肋间,又治妇人生产难。耳内蝉鸣腰欲折, 膝下明存三里穴。若能补泻五会间,且莫逢人容易说。睛明治眼未效时,合谷光明安可缺。 人中治痫功最高,十三鬼穴不须饶。水肿水分兼气海,皮肉随针气自消。冷嗽先宜补合谷, 却须针泻三阴交。牙齿肿痛并咽痹,二间阳 疾怎逃。更有三间肾俞妙,善除肩背消风劳。 若针肩井须三里不刺之时气未调。最是阳陵泉一穴,膝间疼痛用针烧。委中腰痛脚挛急,取 得 目眩针鱼腹,承山昆仑立便消。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冷风冷痹疾难愈,环跳 腰间针与烧。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阳明二日寻风府,呕吐还须上脘疗。妇 人心痛心俞穴,男子 疼三里高。小便不禁关元好,大便闭涩大敦烧。髋骨腿疼三里泻,复 溜气滞便离腰。从来风府最难针,却用功夫度浅深。倘若膀胱气未散,更宜三里穴中寻。若 是七疝小肠痛,照海阴交曲泉针。又是应时求气海,关元同泻效如神。小肠气撮痛连脐,速 泻阴交莫得迟。良久涌泉针取气,此中玄妙少人知。小儿脱肛患多时,先灸百会次鸠尾。久 患伤寒肩背痛,但针中渚得其宜。肩上痛连脐不休,手中三里便须求。下针麻重即须泻,得 气之时不用留。腰连胯痛急必大,便于三里攻其隘,下针一泻三补之,气上攻噎只管在,噎 不住时气海灸,定泻一时立便瘥。补自卯南转针高,泻从卯北莫辞劳。逼针泻气便须吸,若 补随呼气自调。左右捻针寻子午,抽针泻气自迢迢。用针补泻分明说,更用搜穷本与标。咽 喉最急先百会,太冲照海及阴交。学人潜心宜熟读,席弘治病最名高。 <目录>卷之二 <篇名>标幽赋 属性: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夫今人愈疾,岂离于医治。劫病之功,莫妙于针刺。故经云∶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 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正此之谓。 察岁时于天道。 夫人身十二经,三百六十节,以应一岁十二月三百六十日。岁时者,春暖、夏热、秋凉 、冬 故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 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 。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焉。是故天温月明,则人血 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滞而卫气沉。月始生,则气血始精 ,卫气始行;月廓满,则气血实,肌肉生;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 天时而调之。若日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名曰重实。月廓 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又曰∶天有五 运,金水木火土也;地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热也。学人必察斯焉。 定形气于予心。 经云∶凡用针者,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 其血 ,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不调者病,相失者死。是故色脉不顺 而莫针,戒之戒之。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经云∶病有沉浮,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外壅,外壅则 邪从 春夏之人,阳气轻浮,肌肉瘦薄,血气未盛,宜刺之浅。秋病在肌肉血脉,冬病在筋骨。秋 冬 二俞,秋刺十二经,冬刺十二合,以配木火土金水。理见子午流注。 不穷经络阴阳,须逢禁刺。 经有十二∶手太阴肺,少阴心,厥阴心包络,太阳小肠,少阳三焦,阳明大肠;足太阴脾,少阴 肾,厥阴肝,太阳膀胱,少阳胆,阳明胃也。络有十五∶肺络列缺,心络通里,心包络内关, 小肠络支正,三焦络外关,大肠络偏历,脾络公孙,肾络大钟,肝络蠡沟,膀胱络飞扬,胆 络光明,胃络丰隆,阴跷络照海,阳跷络申脉脾之大络大包,督脉络长强,任脉络屏翳也。 阴阳者,天之阴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 。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 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言身 。是以春夏之病在阳,秋冬之病在阴,皆视其所在,与施针石也。又言背为阳,阳中之阳, 心也;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 雄相输应也,是以应天之阴阳。学人苟不明此经络、阴阳升降,左右不同 之理,如病在阳明,反攻厥阴,病在太阳,反和太阴,遂致贼邪未除,本气受弊,则有劳无 功,禁刺之犯,岂可免哉。 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脏者,心、肝、脾、肺、肾也。腑者,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也。虚者痒麻也 ,实 则泻脾土。又且本经亦有子母,如心之虚,取少海穴以补之,实则取少府穴以泻之。诸经皆 然,并不离乎五行相生之理矣。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此言平人气象气脉,行于十二经,一周为身,除任督之外,计三百九十三穴。一日一夜 有百 肺脉生自中焦中府穴,出于云门起,至少商穴止。卯时阳明大肠经,自商阳穴至迎香穴。辰 时阳明胃经,自头维至厉兑。巳时太阴脾经,自隐白至大包。午时少阴心经,自极泉至少冲 。未时太阳小肠经,自少泽至听宫。申时太阳膀胱经,自睛明至至阴。酉时少阴肾经,自涌 泉至俞府。戌时心包络,自天池至中冲。亥时少阳三焦经,自关冲至禾 。子时少阳胆经, 自童子 至窍阴。丑时厥阴肝经,自大敦至期门而终。 经有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 十二经者,即手足三阴三阳之正经也。别络者,除十五络,又有横络、丝络、孙络,不 知其纪,散走于三百余支之脉也。 正侧偃伏,气血有六百余候。 此言经络或正或侧,或仰或覆,而气血循行孔穴,一周于身,荣行脉中,三百余候,卫 行脉外,三百余候。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此言经络阴升阳降气血出入之机,男女无以异矣。 要识迎随,须明顺逆。 迎随者,要和荣卫之流注,经脉之往来也。明其阴阳之经,逆顺而取之。迎者,以针头 朝其 知随,令气必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升降上下,源流往来,逆顺之道明矣。 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 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此言三阴三阳,气血多少之不同,取之必记为最要也。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 言用针者,先明正文气血之多少,次观针气之来应也。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轻浮、滑虚、慢迟也。入针之后,值此三者,乃真气之未到也。沉重、涩滞、紧实也。 入针之后,值此三者,是正气之已到也。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 留,住也;疾,速也。此言正气既至,必审寒热而施之。故经云∶刺热须至寒者,必留 针。 穴急扪。 未至也,据虚实而 气。 此言针气之未来也。经云∶虚则推内进搓,以补其气。实则循扪弹怒,以引其气。 气之至,如鱼吞钓饵之浮沉;气未至,如闭处幽堂之深邃。 邃气既至,则针自涩紧,似鱼吞钓,或沉或浮而动。其气不来,针自轻滑,如闭居静室 之中,寂然无所闻也。 气至速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 言下针若得气来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气若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故赋 云∶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候之不至,必死无疑矣。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可应,众穴主持。 昔黄帝制九针者,上应天地,下应阴阳四时。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 针以应天, 长一寸六分,头尖末锐,去泻阳气。二曰员针以应地,长一寸六分,针如卵形,楷磨分肉间, 不 四曰锋针,以应四时,长一寸六分,刃三隅,以发痼疾。五曰铍针,以应五音,长四寸,广 二 身微大,以取暴气。七曰毫针,以应七星,长三寸六分,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 留之而痒,以取痛痹。八曰长针,以应八风,长七寸,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九曰大针, 以应九野,长四寸,其锋微员,尖如挺,以泻机关之水。九针毕矣。此言九针之妙,毫针最 精,能应七星,又为三百六十穴之备也。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 本形,言针也,针本出于金。古人以砭石,今人以针代之。蠲,除也。邪气盛,针能除 之。扶,辅也。正气衰,针能辅也。 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 此言针有长短,犹水之长短也。人之气血凝滞而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水之不通 ,决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针之使周于经络,故言针应水也。 定刺象木,或斜或正。 此言木有斜正,而用针亦有或斜或正之不同,刺阳经者,必斜卧其针,无伤其卫;刺阴 分者,必正立其针,毋伤其荣。故言针应木也。 口藏比火,进阳补羸。 口藏,以针含于口也。气之温,如火之温也。羸,瘦也。凡欲下针之时,必效仿真人, 口温针暖,使荣卫相接。进己之阳气,补彼之瘦弱。故言针应火也。 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 循者,用手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也。机扪者,针毕以手扪闭其穴,如用土填塞之义。 故言针应土也。 实应五行而可知。 五行者,金水木火土也。此结上文,针能应五行之理可知矣。 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 言针虽但长一寸六分,能巧运神机之妙,中含水火,回倒阴阳,其理最玄妙也。 或细桢于毫发,同贯多岐。 桢,针之干也。岐,气血往来之路也。言针之干虽如毫发之微小,能贯通诸经血气之道 路也。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平,治也;调,理也。言针能调治脏腑之疾。有寒则温之,有热则清之。虚则补之,实 则泻之。 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 拘挛者,筋脉之拘束也,闭塞者,气血不通也。八邪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也。言疾有 挛闭者,必驱散八风之邪也。 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 寒者,身作颤而发寒也。热者,身作潮而发热也。痛,疼痛也。痹,麻木也。四关者,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太冲 合谷是也。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即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凡用针者,必使患者精神已朝,而后方可入针。既刺之,必使患者精神才定,而后施针 行气 自紧涩,可与根据法察虚实而施之。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 言欲下针之时,必取阴阳气血多少为主,详见上文。 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 下手,亦言用针也。水者,母也。木者,子也。是水能生木也。是故济母裨其不足,夺 子平其有余。此言用针必先认子母相生之义。举水木而不及土金火者,省文也。 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 百会一穴在头,以应乎天;璇玑一穴在胸,以应乎人;涌泉二穴在足掌心,以应乎地, 是谓三才也。 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大包二穴在乳后,为上部。天枢二穴在脐傍,为中部。地机二穴在足 ,为下部。是谓 三部也。 阳跷、阳维并督脉,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 阳跷脉起于足跟中,循外踝,上入风池。阳维脉维持诸阳之会。如腑会太仓之类。督 脉起自 腰、腿在表之疾也。 阴跷、阴维、任、冲、带,去心腹胁肋在里之凝。 阴跷脉,亦起于足跟,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阴维脉,维持诸阴之交,如足太 阴之 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如系带也。言此奇经五脉属阴 ,能治心腹胁肋在里之疾也。 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 二陵者,阴陵,阳陵也。二跷者,阴跷、阳跷也。二交者,阴交、阳交也。续,接续也 。五大者,五体也。言此六穴,递相交接于两手两足并头也。 两间、两商、两井,相根据而列两支。 两间者,二间三间也。两商者,少商商阳也。两井者,天井肩井也。言此六穴,相根据而 分别于手之两支也。 另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此言取量穴法,必以男左女右,中指与大指相屈如环,取内侧纹两角为一寸,各随长短 大小 短,大小肉分,骨节发际之间,量度以取之。 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伸屈者,如取环跳之穴,必须伸下足,屈上足以取之,乃得其穴。平直者,或平卧而取 之,或正坐而取之,或直立而取之。自然安定,如承浆在唇下宛宛中之类也。 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 之间,动脉相应。 阳部者,诸阳之经也。如合谷、三里、阳陵泉等穴,必取侠骨侧指陷中为真也。阴分者 ,诸阴之经也,如箕门、五里、太冲等穴,在屈心之间,必以动脉应指,乃为真穴也。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此言取穴之法,必须点取五穴之中而用一穴,则可为端的矣。若用一经,必须取三经而 正一经之是非也。 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易定。 头部与肩部,则穴繁多,但医者以自意详审大小、肥瘦而分之;督、任二脉、值乎背腹 中行,而有分寸则易定也。 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 标本者,非止一端也,有六经之标本,有天地阴阳之标本,有传病之标本。夫六经之标 本者 兑,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标在背脾俞与舌本也。足少阴 之本在内踝上三寸中,标在背肾俞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中所,标在背 肝 ,标在耳后上角下外 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别阳,标在额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 本 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筋下三寸也。此乃十二之行取也。 经云∶病有标本,刺有逆从浅深之理。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 本相 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从正行 无间。明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夫阴阳标本,逆从之道也。小而言 大 易言而世人识见无能及也。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先病而后逆者,先逆而后病者,先病而后 生寒者,先热而后生病者,此五者俱治其本也。先热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 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 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大小便不利而生病者 ,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 标,后治其本。又云∶得病日为本,传病为标也。浅深者,刺阳经必中荣,须浅而卧针,无 伤于卫也。刺阴分中卫,须深而立针,无损于荣也。此谓阴阳标本,浅深之道也。 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经。 此言用针之法,有住痛移疼之功者,必先以针左行左转,而得九数,复以右行右转而得 六数 隆别走于太阴脾经,此之类也。 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类。 门海者,如章门,气海之类。俞者,五脏六腑之俞也,俱在背部二行中。募者,脏腑之 募。 ,小肠募关元,但三焦、包络,膀胱无募矣。此言五脏六腑之有病,必取此门海俞募之穴而 刺之,最微妙矣。 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 原者,十二经之原也。别,阳别也。交,阴交也。会,八会也。夫十二原者,胆原丘墟 ,肝原 ,肾原太 ,三焦原阳池,包络原大陵。八会者,血会膈俞,气会膻中,脉会太渊,筋会阳 陵泉,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脏会章门,腑会中脘也。此言经络血气凝结不通者,必取此原 别交会之穴而刺之。 更穷四根三结,根据标本而刺无不痊。 根结者,十二经之根结也。《灵枢经》云∶足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也。足少阴根于 涌泉 兑,结于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耳也。手太阳根于少泽,结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 根于关冲,结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结于扶突、偏历也。手三阴之经未载,不 敢强注。又云四根者,耳根、鼻根、乳根、脚根也。三结者,胸结、腹结、便结也。此言能 究根结之理,根据上文标本之法刺之,则疾无不愈也。 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刺无不效。 八法者,奇经八脉也。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 外关 配合,分于五也。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也。主客者,公 孙主内关客 穴,先主后客,而无不效也。详载于后。 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 八脉者,即奇经也,注见上文。八会者气、血、脉、筋、骨、髓、脏、腑之会也,亦注 见前。纪纲者,如纲之有纲也。此言奇经八脉起止,连及八会,本是人身经脉之纲领也。 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一枢要。 十二经、十五络、十二原穴,俱注见前。此言十二原者,乃十二经络出入门户之枢纽也 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 六十六穴者,即子午流注,井荥俞原经合也。阳干注腑三十六穴,阴干注脏三十穴,共成 六十六穴,俱载于后子 流注之中一穴用之,则幽微之理可见矣。 一时取一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 十二经原,注见于前。此言一时之中,当审此日是何经所主,当此之时该取本日此经之 原穴而刺之,则流注之法玄妙始可知矣。 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 此言补泻之法,非但呼吸,而在乎手指之法也。法分十四者,循扪提按,弹捻搓盘, 推内动摇,爪切进退出摄者是也。法则如斯,巧拙在人之活法,备详金针赋内。 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 交正者,如大肠与肺为传送之府,心与小肠为受盛之官,脾与胃为消化之官,肝与胆为 清净 小肠之穴兼之。余仿此。言能识本经之病,又要认交经正经之理,则针之功必速矣。 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 缪刺者,刺络脉也。右痛而刺左,左痛而刺右,此乃交经缪刺之理也。 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 三阳之经,从头下足,故言头有病,必取足穴而刺之。 巨刺与缪刺各异。 巨刺者,刺经脉也。痛在左而右脉病者,则巨刺之,左痛刺右,右痛刺左,中其经也。 缪刺 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右痛未已而左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中其经 ,非络脉也。故络病,其经与经脉缪处,故曰缪刺。此刺法之相同,但一中经,一中络之异 耳。 微针与妙刺相通。 微针者,刺之巧也;妙刺者,针之妙也。言二者之相通。 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 言针入肉分,则以天人地三部而进,必察其得气,则内外虚实而可知矣。又云∶察脉之 三部,则知何经虚,何经实也。 视沉浮而辨脏腑之寒温。 言下针之后,看针气缓急,可决脏腑之寒热也。 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 言欲下针之时,必先令针光耀,看针莫有损坏,次将针含于口内,令针温暖,与荣卫相 接,无相触犯也。 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 此戒用针之士,贵乎专心诚意而自重也。令目无他视,手如握虎,恐有伤也。心无他想 ,如 暮,着意留心,不失其所,此之谓也。 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言欲下针之时,必先以左手大指爪甲于穴上切之,则令其气散,以右手持针,轻轻徐入 ,此乃不痛之因也。 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 空心者,未食之前。此言无刺饥人,其气血未定,则令人恐惧,有怕怯之心,或直立或 侧卧,必有眩晕之咎也。 背目沉掐,坐卧平而少昏。 此言欲下针之时,必令患人勿视所针之处。以手爪甲重切其穴,或卧或坐,而无昏闷之 患也。 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阖。 十干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十变者,逐日临时之变也。备 载于《灵龟八法》之中。 故得时为之开,失时为之阖。苟能明此,则知孔穴之得失也。 论其五行、五脏,察日时之旺衰。 五行、五脏俱注见前。此言病于本日时之下,得五行生者旺,受五行克者衰。知心之病 ,得甲乙之日时者,生旺;遇壬癸之日时者,克衰。余皆仿此。 伏如横弩,应若发机。 此言用针之捷效,如射之发中也。 阴交、阳别而定血晕,阴跷、阳维而下胎衣。 阴交穴有二,一在脐下一寸,一在足内踝上三寸,名三阴之交也。此言二穴能定妇人之 血晕,又言照海、内关二穴,能下产妇之胎衣也。 痹厥偏枯,迎随俾经络接续。 痹厥者,四肢厥冷麻痹也。偏枯者,中风半身不遂偏枯也。言治此证,必须接气通经, 更以迎随之法,使血脉贯通,经络接续也。 漏崩带下,温补使气血根据归。 漏崩带下者,女子之疾也。言有此证,必须温针待暖以补之,使荣卫调和而归根据也。 静以久留,停针待之。 此言下针之后,必须静而久停之。 必准者,取照海治喉中之闭塞;端的处,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 照海等穴,俱载折量法中,故不重录。 大抵疼痛实泻,痒麻虚补。 此言疼痛者热,宜泻之以凉;痒麻者冷,宜补之以暖。 体重节痛而俞居,心下痞满而井主。 俞者,十二经中之俞穴。井者,十二经中之井也。 心胀咽痛,针太冲而必除;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胸满腹痛,刺内关;胁痛肋疼, 针飞虎。 太冲等穴,俱载后图。但飞虎穴即章门穴也。又云是支沟穴,以手于虎口一飞,中指尽 处是穴也。 筋挛骨痛而补魂门,体热劳嗽而泻魄户。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眼痒眼痛,泻光明 于地 而可取 地五者,即地五会也。 由是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离左酉南,月死朔而速冷。 此以月生死为期,午前卯后者,辰、巳二时也。当此之时,太阴月之生也,是故月廓空 无泻 速冷之。将一月而比一日也。经云∶月生一日一 ,二日二 ,至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 四,十七日十三 ,渐退至三十日一 也。月望巳前谓之生,月望巳后谓之死。午前谓之 生,午后谓之死也。 循扪弹弩,留吸母而坚长。 循者,用针之后,以手上下循之,使血气往来也。扪者,出针之后,以手扪闭其穴,使 气不 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嘘短。 爪下者,切而下针也。伸提者,施针轻浮豆许曰提。疾呼子者,实则泻其子,务待寒至 之后,去之速,而嘘且短矣。 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 动退者,以针摇动而退也。如气不行,将针伸提而已。空歇者,撒手而停针也。迎以针 逆而迎之,夺即泻其子也。如心之病,必泻脾胃之子。此言欲泻必施此法也。 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 推内进者,用针推内而入也。搓者,犹如搓线之状,慢慢转针,勿令太紧也。随,以针 顺而随之。济则济其母也,如心之病,必补肝胆之母。此言欲补必用此法也。 慎之,大凡危疾色脉不顺而莫针。 慎之者,戒之也。此言有危笃之疾,必观其形色,而察其脉,若相反者,莫与用针。恐 劳而无功,反获罪也。 寒热风阴,饥饱醉劳而切忌。 此言无针大寒、大热、大风、大阴雨、大饥、大饱、大醉、大劳,凡此之类,决不可用 针,实大忌也。 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 望,每月十五日也。晦,每月三十日也。弦、有上弦、下弦。上弦,或初七或初八。下 弦, 于此哉? 精其心而穷其法,无灸艾而坏其皮。 此言灸也,勉医者宜专心究其穴法,无误于着艾之功,庶免于犯于禁忌,而坏人之皮肉 也。 正其理而求其原,勉投针而失其位。 此言针也,勉学人要明其针道之理,察病之原,则用针不失其所也。 避灸处而和四肢,四十有九;禁刺处而除六俞,二十有二。 禁灸之穴四十五,更和四肢之井,共四十九也。禁针之穴二十二,外除六腑之俞也, 俱载于前。 抑又闻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阙而复苏,太子暴死为厥,越人针维会而再醒。肩井 、 纂针交俞而妖精立出。取肝俞与命门,使瞽士视秋毫之末。刺少阳与交别,俾聋夫听夏蚋之 声。 此引先师用针,有此立效之功,以砺学人用心之诚耳。 且夫去圣逾远,此道渐坠,或不得意而散其学,或愆其能而犯禁忌。愚庸智浅,难契于 玄言。至道渊深,得之者有几,偶述斯言,不敢示诸明达者焉。庶几乎童蒙之心启。 此先师叹圣贤之古远,针道之渐衰。理法幽深,难造其极,复以谦逊之言以结之。吁, 窦太 <目录>卷之三 <篇名>周身折量法 属性:夫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念凤幸遇明师,口传心受,逐部折量。谨按《明堂》、《铜人 》、 记诵,则孔穴了然在目。倘有未具,以俟后之君子更加削正,庶斯道之不朽云。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先论取周身寸法 属性:《千金》云∶尺寸之法,根据古者八寸为尺,八分为寸。仍取本人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节为 一寸。又有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以意消详,巧拙在人。亦有长短不定者,今考定 以男左女右大指与中指相屈如环,取中指中节横纹上下相去长短为一寸,谓之周身寸法为 准则。 \r周身寸屈指量法图\ph-h2.bmp\r \x中指屈其中节,以边两文之尖相去者,量之是为一寸。\x \r周身寸伸指量法图\ph-h3.bmp\r \x中指自上节下之横文,量至中节下之中文,相去之间为一寸。\x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头部中行一十四穴 属性:平眉三寸定发际,大杼三寸亦如是。却来折作尺二寸,发上五分神庭位,庭上五分名上 星 。后顶会后寸半中,强间顶后过寸五。脑户去间寸五分,户后寸半定风府,府下五分哑门中 ,门下五分发际终,更有明堂一穴差。(诸经俱作上星穴,头部中行折量法。)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头部二行左右一十四穴 属性:曲差侠庭寸半量,五处仍侠上星傍。处后承光寸半中,寸半通天络却在。玉枕横纹于脑 户 。《铜人》经中不曾载,《明堂》经载近曲差。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头部三行左右一十二穴 属性:临泣二穴当两目,直入发际五分属。目窗泣后量一寸,正营窗后一寸足。承灵营后寸五 分 《明堂》载,风眩鼻塞不可废也。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侧头部左右二十六穴 属性:脑空上廉为颔厌,脑空之中号悬颅。悬厘脑空下廉取,耳上三寸天冲居。率谷耳上一寸 半, 一寸之中审端的,颅囟耳后青络脉, 脉耳本后边中,鸡足青脉上相逢,完骨耳后四分际, 耳尖后陷是翳风。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面部中行六穴 属性:素 二穴鼻柱头,鼻下人中是水沟。兑端开口唇珠上,龈交唇内齿上求。唇下宛宛承浆 穴,颔下廉泉到结喉。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面部二行左右十穴 属性:眉头有穴名攒竹,面 之畔睛明属。巨 八分侠鼻傍,孔畔五分迎香录。更有禾 侠人中,相去五分左右同。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面部三行左右十穴 属性:面部三行十穴通,眉上一寸阳白宫。目下七分取承泣,四白目下一寸同。地仓四分侠口 吻,大迎曲颔前陷中。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面部四行左右十穴 属性:本神寸半曲差傍,头维本神寸五量。丝竹空居眉后傍,瞳子目 五分详。颧 面颊下廉 取,兑骨端下陷中当。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侧面部左右十四穴 属性:(更二穴) 上关一名客主人,下关之禁久留针。上关耳前开口取,下关耳下合口寻。前门目后量寸 半,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肩膊部左右二十六穴 属性:肩膊之穴二十六,缺盆之上肩井当。天 盆上毖骨际,巨骨肩端上两行。肩之前廉为 会, 天宗之前秉风穴,肩中曲髀曲垣中,肩外俞髀上廉折,肩中俞髀下廉通。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背部中行十二穴 属性:上有大椎下尾 ,分为二十有一椎。古来自有折量法,同身三寸而取俞。七寸八分分上 七, 至 关十六椎下睹。十七至二十俱无,二十一椎名腰俞。下去更有长强穴,请君逐一细寻之。 间中七节长二分,大要十四与平脐。一尺二寸一分四,后有密户宜审思。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背部二行左右四十六穴 属性:中行各开寸五分,第一大杼二风门。肺俞三柱厥阴四,五椎之下是心俞。督俞六椎膈俞 七, 大肠关元俞怎量,十六十七椎两旁。十八椎下小肠俞,十九椎下取膀胱。中膂内俞柱二十, 白环二十一椎量。上 次 中与下,一空二空侠腰踝。此为背部之二行,又有会阳阴尾傍。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背部三行二十八穴 属性:去脊左右各三寸,第二椎下名附分。魄户第三柱下取,膏肓四椎下三分。神堂第五噫嘻 六, 胞肓二穴十九取,秩边二十椎下止。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侧颈部左右十八穴 属性:曲颊之后名天容,缺盆之上寻天牖。完骨之下发际上,天柱之穴天容后。颈上大筋是天 窗, 水突穴在人迎下,气舍又居天突傍。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膺部中行七穴 属性:天突喉下宛宛中,璇玑突下一寸逢。玑下一寸华盖穴,盖下寸六分紫宫。玉堂宫下一寸 六,两乳中间是膻中。中庭膻下仍寸六,四穴各寸六分同。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膺部二行左右十二穴 属性:璇玑之傍二寸所,巨阙之下寻俞府。腑下寸六分 中, 中寸六神藏逢。神下寸六灵墟 穴,墟下寸六到神封。封下寸六步廊是,膺部二行穴尽矣。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膺部三行左右十二穴 属性:俞府之傍二寸寻,穴名气户主胸襟。库房、屋翳、膺窗共,各去一寸六分真。乳中正当 乳之上,乳根乳下六分相。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膺部四行十二穴 属性:气户两旁二寸分,巨骨之下寻云门。云下一寸是中府,周荣穴下六分中。胸乡天 并食 窦,各下一寸六分同。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侧腋部八穴 属性:腋下三寸名渊腋,腋前一寸名辄筋。天池在乳后一寸,大包腋下六寸真。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腹部中行十五穴 属性:腹部中行寻鸠尾,蔽骨之下五分是。巨阙在尾下一寸,尾下二寸上脘记。尾下三寸中脘 名, 脐下寸半气海中,脐下二寸石门里。脐下三寸名关元,脐下四寸中极底。曲骨毛际陷中求, 会阴两阴间是矣。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腹部二行左右二十二穴 属性:幽门寸半巨阙边,下去一寸通谷然。阴都石关及商曲,肓俞中注四满连。气穴大赫并横 骨,各下一寸分明言。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腹部三行左右二十四穴 属性:幽门两旁寸半是,名曰不容根据法取。下有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止。以上各下一寸 当,天枢二穴侠脐傍。枢下一寸外陵是,陵下二寸名大巨。水道在巨下三寸,道下二寸归来 比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腹部四行左右十四穴 属性:期门在腹肝之募,不容穴旁寸半取。日月门下五分求,腹哀穴下一寸所。大横哀下三寸 半,腹结横下三分看。府舍在结下三寸,横下五寸冲门断。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侧胁部左右十二穴 属性:章门脾募季肋端,监骨腰中京门看。带脉胁下一寸八,五枢带下三寸安。五寸三分章门 下,维道有穴真无价。居 合取八寸三,胁堂二骨门腋下。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手太阴肺之经左右十八穴 属性:少商大指端内侧,鱼际本节后散脉。太渊掌后陷中求,经渠寸口陷中得。列缺侧腕上寸 半,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手阳明大肠之经左右二十八穴 属性:商阳盐指内侧边,二间来寻本节前。三间节后陷中取,合谷虎口岐骨间。阳 上侧腕中 是, 曲池曲骨纹头尽,肘 大骨外廉近。大脉中央寻五里,肘上三寸行向里。臂 肘上七寸量 ,两筋两骨陷中取。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手厥阴心包络之经左右十六穴 属性:中指内端是中冲,劳宫横纹在掌中。大陵掌后两筋陷,内关掌后二寸同。掌后三寸名间 使, 门去腕五寸所。曲泽肘腕横纹中,腋下三寸天泉府。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手少阳三焦之经左右二十四穴 属性:无名指外端关冲,指间节前液门中。中渚本节后陷比,阳池手表腕上取。外关腕后二寸 求, 着。天井肘外骨后迁,肘上三寸清冷渊。消泺二穴在肩下,臂外腋斜肘分下。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手少阴心之经左右十八穴 属性:小指内廉端少冲,少府掌内直劳宫,神门掌后兑骨际,去掌五分阴 中。掌后一寸名通 里,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手太阳小肠之经左右十六穴 属性:少泽小指外廉端,前谷侧本节前看。后 节后掌纹尽,腕骨外侧陷中安。阳谷腕侧兑骨 下,养老骨上寻外踝。支正腕后五寸在,少海肘端五分外。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足太阴脾之经左右二十二穴 属性:大指端内侧隐白,本节后陷求大都。太白内侧核骨下,节后一寸公孙乎。商丘内踝微前 高, 箕门一穴在鱼腹,动脉应手越筋间。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足厥阴肝之经左右二十二穴 属性:足大指端名大敦,行间足指外边逢。太冲本节后二寸,踝前一寸号中封。蠡沟踝上五寸 是, 阴廉离气冲二寸,动脉中央下羊矢。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足阳明胃之经左右三十穴 属性:厉兑指端是二指,内庭次指外间取。陷谷去庭二寸间,冲阳去庭五寸止。解 去庭六寸 半, 犊鼻穴在膝膑下,梁丘膝上二寸已。阴市膝上三寸求,伏兔膝上六寸取,髀关穴在伏兔后, 膝根四穴膝前矣。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足少阴肾之经左右二十穴 属性:足掌心中是涌泉,然谷直上内踝前。太 踝后跟骨上,大钟足跟后冲迁。水泉 下一寸 觅, 筑宾内踝上 分,阴谷膝内骨后边。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足少阳胆之经左右二十八穴 属性:第四指端是窍阴,侠溪本节陷中寻。去 一寸地五会,临泣去地寸半真。丘墟外踝前陷 中, 阳关之上二寸外,膝上五寸中渎中。风市垂手中指尽,环跳在砚子骰中。侧卧屈上伸下足 ,取之得法治诸风。 <目录>卷之三\周身折量法 <篇名>足太阳膀胱之经左右三十六穴 属性:小指外侧至阴足,本节后陷中通谷。束骨节后陷中求,骨下肉际寻京骨。阳跷踝下即申 脉, 承山兑 肠下取,承筋在 肠中央。合阳委中下一寸,委中在 纹中张。委阳外廉两筋内, 浮在阳一寸上。殷门 上六寸比,承扶臀下阴冲止。 <目录>卷之四\窦文真公八法流注 <篇名>论经脉有奇经八脉 属性:《难经》云∶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谓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 ,有 ,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 不然。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 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 能复拘也。既不拘于十二经络皆从何起何继,详见下文。 <目录>卷之四\窦文真公八法流注 <篇名>奇经八脉周身交会歌 属性:督脉起自下极 ,并与脊里上风府,过脑额鼻入 交,为阳脉海都纲要。任脉起于中极 底, 脉并少阴之肾经,与任督本于会阴,三脉并起而异行。阳跷起足跟之底,循外踝上入风池。 阴跷内踝循喉嗌,本是阴阳脉别支。诸阴会起阴维脉,发足少阴筑宾 。诸阳会起阳维脉 ,太阳之 金门是。带脉周回季胁间,会于维道足少阳。所谓奇经之八脉维系诸经乃顺常。 <目录>卷之四\窦文真公八法流注 <篇名>八脉交会八穴歌 属性: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 督脉内 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目录>卷之四\窦文真公八法流注 <篇名>八脉配八卦歌 属性:干属公孙艮内关,巽临震位外关还。离居列缺坤照海,后 兑坎申脉间。补泻浮沉分逆 顺,得时呼吸不为难。祖传秘诀神针法,万病如拈立便安。 <目录>卷之四\窦文真公八法流注 <篇名>八穴相配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