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金匮要略心典 书名:金匮要略心典 作者:尤怡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金匮要略心典》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9%87%91%E5%8C%AE%E8%A6%81%E7%95%A5%E5%BF%83%E5%85%B8 <目录> <篇名>徐序 属性:今之称医宗者。则曰四大家。首仲景。次河间。次东垣。次丹溪。且曰仲景专于伤寒。自有明以来。 莫有易其言者也。然窃尝考神农着本草以后。神圣辈出。立君臣佐使之制。分大小奇偶之宜。于是不 称药而称方。如内经中所载半夏秫米等数方是已。迨商而有伊芳尹汤液之说。大抵汤剂之法。至商而盛。 非自伊芳尹始也。若扁仓诸公。皆长于禁方。而其书又不克传。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远接轩 皇。近兼众氏。当时着书垂教。必非一种。其存者有金匮要略及伤寒论两书。当宋以前。本合为一。 自林亿等校刊。遂分为两焉。夫伤寒乃诸病之一病耳。仲景独着一书者。因伤寒变证多端。误治者众。 故尤加意。其自叙可见矣。且伤寒论中一百十三方。皆自杂病方中检入。而伤寒之方。又无不可以治 杂病。仲景书具在。燎如也。若三家之书。虽各有发明。其去仲景相悬。不可以道里计。四家并称。 已属不伦。况云仲景专于伤寒乎。呜呼。是尚得为读仲景之书者乎。金匮要略。正仲景治杂病之方书 也。其方亦不必尽出仲景。乃历圣相传之经方也。仲景则汇集成书。而以己意出入焉耳。何以明之。 如首卷栝蒌桂枝汤。乃桂枝加栝蒌也。然不曰桂枝加栝蒌汤。而曰栝蒌桂枝汤。则知古方本有此名也。 六卷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即桂枝加龙骨、牡蛎也。乃不别名何汤。而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则知桂枝 汤为古方。而龙骨、牡蛎则仲景所加者也。如此类者。不可胜举。因知古圣治病方法。其可考者。惟 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可与灵素并垂者。苟有心于斯 道。可舍此不讲乎。说者又曰。古方不可以治今病。执仲景之方。以治今之病。鲜效而多害。此则尤 足叹者。仲景之方。犹百钧之弩也。如其中的。一举贯革。如不中的。弓劲矢疾。去的弥远。乃射者 不恨己之不能审的。而恨弓强之不可以命中。不亦异乎。其有审病虽是。药稍加减。又不验者。则古 今之本草殊也。详本草惟神农本经为得药之正性。古方用药。悉本于是。晋唐以后诸人。各以私意加 入。至张洁古辈出而影响根据附。互相辩驳。反失本草之正传。后人遵用不易。所以每投辄拒。古方不 可以治今病。遂为信然。嗟乎。天地犹此天地。人物犹此人物。若人气薄则物性亦薄。岂有人今而药 独古也。故欲用仲景之方者。必先学古穷经。辨症知药。而后可以从事。尤君在泾。博雅之士也。自 少即喜学此艺。凡有施治。悉本仲景。辄得奇中。居恒叹古学之益衰。知斯理之将坠。因取金匮要略。 发挥正义。朝勤夕思。穷微极本。凡十易寒暑而后成。其间条理通达。指归明显。辞不必烦而意已尽。 语不必深而旨已传。虽此书之奥妙不可穷际。而由此以进。虽入仲景之室无难也。尤君与余有同好。属 为叙。余读尤君之书而重有感也。故举平日所尝论说者。识于端。尤君所以注此书之意。亦谓是乎。 \x雍正十年壬子阳月。松陵徐大椿叙。\x <目录> <篇名>自序 属性:金匮要略者。汉张仲景所着。为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其方约而多验。其文简而难通。唐 宋以来。注释阙如。明兴之后。始有起而论之者。迄于今。乃不下数十家。莫不精求深讨。用以发蒙 而解惑。然而性高明者。泛骛远引。以曲逞其说。而其失则为浮。守矩 者。寻行数墨。而畏尽其辞。 而其失则为隘。是隘与浮者。虽所趣不同。而其失则一也。余读仲景书者数矣。心有所得。辄笔诸简 端。以为他日考验学问之地。非敢举以注是书也。日月既深。十已得其七八。而未克遂竟其绪。丙午 秋日。抱病斋居。勉谢人事。因取金匮旧本。重加寻绎。其未经笔记者补之。其记而未尽善者复改之。 覃精研思。务求当于古人之心而后已。而其间深文奥义。有通之而无可通者。则阙之。其系传写之误 者。则拟正之。其或类后人续入者。则删汰之。断自脏腑经络之下。终于妇人杂病。凡二十有二篇。 厘为上中下三卷。仍宋林亿之旧也。集既成。颜曰心典。谓以吾心求古人之心。而得其典要云尔。虽 然。刘氏扰龙。宋人刻楮。力尽心 。要归罔用。余之是注。安知其不仍失之浮。即失之隘也耶。世 有哲人。箴予阙失而赐之教焉。则予之幸也。 \x雍正己酉春日。饮鹤山人尤怡题于北郭之树下小轩。\x <目录>卷上 <篇名>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属性: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 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 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 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 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按、素问云。邪 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肝应木而胜脾土。以是知肝病当传脾也。实脾者。助令气王。使不受邪。所 谓治未病也。设不知而徒治其肝。则肝病未已。脾病复起。岂上工之事哉。肝之病补用酸者。肝不足。 则益之以其本味也。与内经以辛补之之说不同。然肝以阴脏而含生气。以辛补者所以助其 用。补用酸者。所以益其体。言虽异而理各当也。助用苦焦者。千金所谓心王则气感于肝也。益用甘 味之药调之者。越人所谓损其肝者缓其中也。酸入肝以下十五句。疑非仲景原文。类后人谬添注脚。 编书者误收之也。盖仲景治肝补脾之要。在脾实而不受肝邪。非补脾以伤肾。纵火以刑金之谓。果尔。 则是所全者少。而所伤者反多也。且脾得补而肺将自旺。肾受伤必虚及其子。何制金强木之有哉。细 按语意。见肝之病以下九句。是答上工治未病之辞。补用酸三句。乃别出肝虚正治之法。观下文云。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可以见矣。盖脏病惟虚者受之。而实者不受。脏邪惟实则能传。而虚 则不传。故治肝实者。先实脾土。以杜滋蔓之祸。治肝虚者。直补本宫。以防外侮之端。此仲景虚实 并举之要旨也。后人不察肝病缓中之理。谬执甘先入脾之语。遂略酸与焦苦。而独于甘味曲穷其说。以 为是即治肝补脾之要妙。昔贤云。 辞知其所蔽。此之谓耶。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 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 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 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 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 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 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人禀阴阳五行之常。而其生其长。则实由风与气。盖非八风。则无以动荡而协和。非六气。则无以变 易而长养。然有正气。即有客气。有和风。即有邪风。其生物害物。并出一机。如浮舟覆舟。总为一 水。故得其和则为正气。失其和即为客气。得其正则为和风。失其正即为邪风。其生物有力。则其害 物亦有力。所以中人多死。然风有轻重。病有浅深。约而言之。不越三条。一者邪从经络入脏腑而深。 为内所因。二者邪在四肢九窍皮肤沿流血脉而浅。为外所因。三者病从王法房室金刃虫兽而生。为不 内外因。所谓病之由也。人于此慎养。不令邪风异气干忤经络。则无病。适入经络。未入脏腑。可汗 吐或和解而愈。所谓医治之也。此应前内因一段。若风气外侵四肢。将及九窍。即吐纳导引以行其 气。针灸膏摩以逐其邪。则重滞通快。而闭塞无由。此应前外因一段。更能不犯王法禽兽。则形体不 伤。又虽有房室而不令竭乏。则精神不敝。此应前房室一段。腠理云者。谓凡病纠缠于身。不止经络 血脉。势必充溢腠理。故必慎之使无由入。腠者。三焦与骨节相贯之处。此神气所往来。故曰元真通 会。理者。合皮肤脏腑。内外皆有其理。细而不紊。故曰文理。仲景此论。以风气中人为主。故以经 络入脏腑者。为深为内。自皮肤流血脉者。为浅为外。若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则非客气邪风中人之比。 与经络脏腑。无相干涉者。为不内外因也。(节徐氏) 按、陈无择三因方。以六淫邪气所触为外因。 五脏情志所感为内因。饮食房室跌扑金刃所伤。为不内外因。盖仲景之论。以客气邪风为主。故不从 内伤外感为内外。而以经络脏腑为内外。如徐氏所云是 也。无择合天人表里立论。故以病从外来者为外因。从内生者为内因。其不从邪气情志所生者。为不 内外因。亦最明晰。虽与仲景并传可也。 问曰。病患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 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 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此气色之辨。所谓望而知之者也。鼻头、脾之部。青肝之色。腹中痛者。土受木贼也。冷则阳亡 而寒水助邪。故死。肾者主水。黑、水之色。脾负而肾气胜之。故有水气。色黄者面黄也。其病在脾。 脾病则生饮。故胸上有寒。寒、寒饮也。色白亦面白也。亡血者不华于色。故白。血亡则阳不可更越。 设微赤而非火令之时。其为虚阳上泛无疑。故死。目正圆者阴之绝也。痉为风强病。阴绝阳强。故不 治。痛则血凝泣而不流。故色青。劳则伤肾。故色黑。经云。肾虚者面如漆柴也。风为阳邪。故色赤。 脾病则不运。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经云。水病患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也。 师曰。病患语声寂 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 语声寂寂然喜惊呼者。病在肾肝。为筋髓寒而痛时作也。喑喑然不彻者。病在心肺。则气道塞而 音不彰也。啾啾然细而长者。痛在头中。则声不敢扬。而胸膈气道自如。故虽细而仍长也。此音声之 辨。闻而知之者也。然殊未备。学人一隅三反可矣。 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吐沫。 心中坚者。气实而出入阻。故息则摇肩。咳者气逆而肺失降。则息引胸中上气。肺痿吐沫者。气 伤而布息难。则张口短气。此因病而害于气者也。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则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 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息兼呼吸而言。吸则专言入气也。中焦实。则气之入者。不得下行。故吸微数。数犹促也。下之 则实去气通而愈。若不系实而系虚。则为无根失守之气。顷将自散。故曰不治。或云。中焦实而元气虚 者。既不任受攻下。而又不能自和。故不治。亦通。其实在上焦者。气不得入而辄还。则吸促。促犹短 也。实在下焦者。气欲归而不骤及。则吸远。远犹长也。上下二病。并关脏气。非若中焦之实。可从 下而去者。故曰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气盛而形衰。不能居矣。故亦不治。 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 色脉皆当病。王时。时至而气王。脉乘之而动。而色亦应之。如肝王于春。脉弦而色青。此其常也。 推之四时。无不皆然。若色当青而反白。为非其时而有其色。不特肝病。肺亦当病矣。犯其王气故也。 故曰。色脉皆当病。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 半少阳起。少阳 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 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上之至谓时至。下之至谓气至。盖时有常数而不移。气无定刻而或迁也。冬至之后甲子。谓冬至 后六十日也。盖古造历者。以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为历元。根据此推之。则冬至后六十日。当复得甲 子。而气盈朔虚。每岁递迁。于是至日不必皆值甲子。当以冬至后六十日花甲一周。正当雨水之候为正。 雨水者。冰雪解散而为雨水。天气温和之始也。云少阳起者。阳方起而出地。阳始生者。阳始盛而生 物。非冬至一阳初生之谓也。窃尝论之矣。夏至一阴生。而后有小暑、大暑。冬至一阳生。而后有小 寒、大寒。非阴生而反热。阳生而反寒也。天地之道。否不极则不泰。阴阳之气。剥不极则不复。夏 至六阴尽于地上。而后一阴生于地下。是阴生之时。正阳极之时也。冬至六阳尽于地上。而后一阳生 于地下。是阳生之时。正阴极之时也。阳极而大热。阴极而大寒。自然之道也。则所谓阳始生天得温 和者。其不得与冬至阳生同论也审矣。至未得甲子而天已温。或已得甲子而天反未温。及已得甲子而 天大寒不解。或如盛夏五六月时。则气之有盈有缩。为候之或后或先。而人在气交之中者。往往因之 而病。惟至人为能与时消息而无忤耳。 师曰。病患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前谓关前。后谓关后。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关前脉浮者。以阳居阳。故病在表。关后脉浮者。以 阳居阴。故病在里。然虽在里而系阳脉。则为表之里。而非里之里。故其病不在肠肾。而在腰背膝胫。而及其至。 则必短气而极。所以然者。形伤不去。穷必及气。表病不除。久必归里也。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厥阳独行者。孤阳之气。厥而上行。阳失阴则越。犹夫无妻则荡也。千金方云。阴脉且解。血散 不通。正阳遂厥。阴不往从。此即厥阳独行之旨欤。 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 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实谓血实。气谓气实。实气相搏者。血与气并而俱实也。五脏者。藏而不泻。血气入之。卒不得 还。神去机息。则唇青身冷而死。六腑者。传而不藏。血气入之。乍满乍泻。气还血行。则身和汗出 而愈。经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返则死是也。 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 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脉脱者。邪气乍加。正气被遏。经隧不通。脉绝似脱。非真脱也。盖即暴厥之属。经曰。趺阳脉 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又曰。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为尸厥。即脉脱之谓也。厥病入 脏者。深而难出。气竭不复则死。入腑者浅而易通。气行脉出即愈。浸淫疮。疮之浸淫不已。外台所 谓转广有汁。流绕周身者也。 从口流向四肢者。病自内而之外。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病自外而之里。故不可治。李玮西云。 病在外二句。概指诸病而言。即上文百病皆然之意。入里者死。如痹气入腹。香港脚冲心之类。 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 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 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 表。小邪中里。谷 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 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头、项、腰、脊、臂、脚。六者病兼上下。而通谓之阳者。以其在躯壳之外也。咳、上气、喘、 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九者。病兼脏腑。而通谓之阴者。以其在躯壳之里也。在外者有营 病卫病。营卫交病之殊。是一病而有三也。三而六之。合则为十八。故曰阳病十八也。在里者有或虚 或实之异。是一病而有二也。九而二之。合则为十八。故曰阴病十八也。五脏病各有十八。六微病又 各有十八。则皆六淫邪气所生者也。盖邪气之中人者。有风、寒、暑、湿、燥、火之六种。而脏腑之 受邪者。又各有气分、血分、气血并受之三端。六而三之。则为十八病。以十八之数推之。则五脏合 得九十病。六微合得一百八病。至于五劳七伤六极。则起居饮食情志之所生也。妇人三十六病。则经 月产乳带下之疾也。均非六气外淫所致。故曰不在其中。清邪、风露之邪。故居于上。浊邪、水土之 邪。故居于下。大邪漫风。虽大而力散。故中于表小邪、户牖隙 风。虽小而气锐。故中于里。谷 、饮食之属。入于口而伤于胃者也。是故邪气有清浊大小之殊。人 身亦有上下表里之别。莫不各随其类以相从。所谓各有法度也。故风为阳而中于前。寒为阴而中于后。 湿气浊而伤于下。雾气清而伤于上。经脉阴而伤于寒。络脉阳而伤于热。合而言之。无非阳邪亲上。 阴邪亲下。热气归阳。寒气归阴之理。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 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治实证者。以逐邪为急。治虚证者。以养正为急。盖正气不固。则无以御邪而却疾。故虽身体疼 痛。而急当救里。表邪不去。势必入里而增患。故既清便自调。则仍当救表也。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卒病易除。故当先治。痼疾难拔。故宜缓图。且勿使新邪得助旧疾也。读二条。可以知治病缓急 先后之序。 师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 之。必发热也。 所得所恶所不喜。该居处服食而言。如脏气法时论云。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 白。宜食苦。肾色黑。宜食辛。脾色黄。宜食咸。又心病禁温食热衣。脾病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肺 病禁寒饮食寒衣。 肾病禁淬HT 热食温炙衣。宣明五气篇所云。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灵枢五味篇 所云。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之属皆是也。五脏病各有所得而愈者。 谓得其所宜之气之味之处。足以安脏气而却病气也。各随其所不喜为病者。谓得其所禁所恶之气之味 之处。足以忤脏气而助病邪也。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者。谓平素所不喜之物。而反暴思之。由 病邪之气。变其脏气使然。食之则适以助病气而增发热也。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无形之邪。入结于脏。必有所据。水血痰食。皆邪薮也。如渴者。水与热得。而热结在水。故与 猪苓汤利其水。而热亦除。若有食者。食与热得。而热结在食。则宜承气汤下其食。而热亦去。若无 所得。则无形之邪。岂攻法所能去哉。 \x猪苓汤方\x(见后消渴证中) <目录>卷上 <篇名>痉湿病脉证治第二 属性: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成氏曰。千金云。太阳中风。重感寒湿则变痉。太阳病。发热无汗为表实。则不当恶寒。今反恶 寒者。则太阳中风。重感于寒。为痉病也。以其表实有寒。故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为表虚。则 当恶寒。今不恶寒 者。风邪变热。外伤筋脉为痉病也。以其表虚无寒。故曰柔痉。然痉者强也。其病在筋。故必兼有颈 项强急。头热足寒。目赤头摇。口噤背反等证。仲景不言者。以痉字该之也。活人书亦云。痉证发热 恶寒。与伤寒相似。但其脉沉迟弦细。而项背反张为异耳。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太阳脉本浮。今反沉者。风得湿而伏。故为痉。痉脉本紧弦。今反细者。阴气适不足。故难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 出则痉。此原痉病之由。有此三者之异。其为脱液伤津则一也。盖病有太阳风寒不解。重感寒湿而成 痉者。亦有亡血竭气。损伤阴阳。而病变成痉者。经云。气主 之。血主濡之。又云。阳气者。精则 养神。柔则养筋。阴阳既衰。筋脉失其濡养。而强直不柔矣。此痉病标本虚实之异。不可不辨也。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 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痉病不离乎表。故身热恶寒。痉为风强病。而筋脉受之。故口噤、头项强、背反张、脉强直。经 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也。头热足寒。面目赤。头动摇者。风为阳邪。其气上行而又主动也。寒湿 相得者。汗液之湿。与外寒之气。相得不解。而表气以汗而益虚。寒气得湿而转增。则恶寒甚也。其脉 如蛇者。脉伏而曲。如蛇行也。痉脉本直。汗之则风去而湿存。故脉不直而曲也。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此即上文风去湿存之变证。魏氏云。风去不与湿相丽。则湿邪无所依着。必顺其下坠之性。而入 腹作胀矣。风寒外解。而湿下行。所以为欲解也。如是诊之。其脉必浮而不沉。缓而不弦矣。乃其脉 如故。而反加伏弦。知其邪内连太阴。里病转增。而表病不除。乃痉病诸证中之一变也。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紧如弦。即坚直之象。李氏曰。上下行者。自寸至尺。皆见紧直之脉也。脉经亦云。痉病脉坚伏。 直上下行。痉病有灸疮。难治。 有灸疮者。脓血久溃。穴俞不闭。娄全善云。即破伤风之意。盖阴伤而不胜风热。阳伤而不任攻 伐也。故曰难治。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KT KT 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太阳证备者。赵氏谓太阳之脉。自足上行。循背至头项。此其所过之部。而为之状者。皆是其证 是也。KT KT 。背强连颈之貌。沉本痉之脉。迟非内寒。乃津液少而营卫之行不利也。伤寒项背强KT KT 。汗 出恶风者。脉必浮数。为邪风盛于表。此证身体强KT KT 然。脉反沉迟者。为风淫于外。而津伤于内。 故用桂枝则同。而一加葛根以助其散。一加栝蒌根兼滋其内。则不同也。 \x栝蒌桂枝汤方\x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无汗而小便反少者。风寒湿甚。与气相持。不得外达。亦并不下行也。不外达。不下行。势必逆 而上冲。为胸满。为口噤不得语。驯至面赤头摇。项背强直。所不待言。故曰欲作刚痉。葛根汤。即桂 枝汤加麻黄、葛根。乃刚痉无汗者之正法也。 按痉病多在太阳、阳明之交。身体强。口噤不得语。皆其验也。故加麻黄以发太阳之邪。加葛根 兼疏阳明之经。而阳明外主肌肉。内主津液。用葛根者。所以通隧谷而逐风湿。加栝蒌者。所以生津 液而濡经脉也。 \x葛根汤方\x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 甘草(炙) 芍药(各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 (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 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 齿。可与大承气汤。 此痉病之属阳明瘀热者。阳明之筋起于足。结于跗。其直者上结于髀。阳明之脉。入齿中。挟口 环唇。其支者。循喉咙。入缺盆下膈。故为是诸证。然无燥实见证。自宜涤热而勿荡实。乃不用调胃 而用大承气者。岂病深热极。非此不能治欤。然曰可与。则犹有斟酌之意。用者慎之。 \x大承气汤方\x 大黄(四两酒洗) 浓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 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亦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 当利其小便。湿为六淫之一。故其感人。亦如风寒之先在太阳。但风寒伤于肌腠。而湿则流入关节。 风脉浮。寒脉紧。而湿脉则沉而细。湿性濡滞。而气重着。故亦名痹。痹者闭也。然中风者。必先有 内风而后召外风。中湿者。亦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故其人平日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由是气化不 速。而湿侵于外。外内合邪。为关节疼烦。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治之者必先逐内湿。而后可以除 外湿。故曰当利其小便。东垣亦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然此为脉沉而小便不利者设耳。若风 寒在表。与湿相搏。脉浮恶风。身重疼痛者。则必以麻黄、白术、薏苡、杏仁、桂枝、附子等。发其 汗为宜矣。详见后条。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湿外盛者。其阳必内郁。湿外盛为身疼。阳内郁则发热。热与湿合。交蒸互郁。则身色如熏黄。 熏黄者。如烟之熏。色黄而晦。湿气沉滞故也。若热黄则黄而明。所谓身黄如橘子色也。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 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寒湿居表。阳气不得外通而但上越。为头汗出。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是宜驱寒湿以通其阳。乃 反下之。则阳更被抑。而哕乃作矣。或上焦之阳不布。而胸中满。或下焦之阳不化。而小便不利。随 其所伤之处而为病也。舌上如苔者。本非胃热。而舌上津液燥聚。如苔之状。实非苔也。盖下后阳气 反陷于下。而寒湿仍聚于上。于是丹田有热而渴欲得饮。胸上有寒而复不能饮。则口舌燥烦。而津液 乃聚耳。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湿病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利小便。苟非湿热蕴积成实。未可遽用下法。额汗出微喘。阳已离而 上行。小便利。下利不止。阴复决而下走。阴阳离决。故死。一作小便不利者死。谓阳上游而阴不下济也。 亦通。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其汗。汗之病不愈者。何 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 俱去也。 风湿虽并为六淫之一。然风无形而湿有形。风气迅而湿气滞。值此雨淫湿胜之时。自有风易却而 湿难除之势。而又发之速而驱之过。宜其风去而湿不与俱去也。故欲湿之去者。但使阳气内蒸而不骤 泄。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而湿邪自无地可容矣。此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之旨欤。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 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寒湿在上。则清阳被郁。身疼头痛。鼻塞者。湿上甚也。发热面黄烦喘者。阳上郁也。而脉大。 则非沉细之比。腹和无病。则非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之比。是其病不在腹中而在头。疗之者宜但治其 头。而毋犯其腹。内药鼻中。如瓜蒂散之属。使黄水出则寒湿去而愈。不必服药以伤其和也。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身烦疼者。湿兼寒而在表也。用麻黄汤以散寒。用白术以除湿。喻氏曰。麻黄得术。则虽发汗。不 至多汗。而术得麻黄。并可以行表里之湿。不可以火攻者。恐湿与热合而反增发热也。 \x麻黄加术汤方\x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炙) 白术(四两)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 微汗。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 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此亦散寒除湿之法。日晡所剧。不必泥定肺与阳明。但以湿无来去。而风有休作。故曰此名风湿。 然虽言风而寒亦在其中。观下文云。汗出当风。又曰久伤取冷。意可知矣。盖痉病非风不成。湿痹无寒不 作。故以麻黄散寒。薏苡除湿。杏仁利气。助通泄之用。甘草补中。予胜湿之权也。 \x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x 麻黄(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 薏苡(半两) 甘草(一两炙)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 汤主之。 风湿在表。法当从汗而解。乃汗不待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 麻黄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驱之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及从腰下如冰。皆湿下行之征也。然 非、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哉。 \x防己黄 汤方\x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炙) 白术(七钱半) 黄 (一两一分) 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喘者。加麻黄半两。 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 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瘥。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 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邪在表也。不呕不渴。里无热也。脉浮虚而涩。知其风湿外持。而卫阳 不正。故以桂枝汤去芍药之酸收。加附子之辛温。以振阳气而敌阴邪。若大便坚。小便自利。知其在 表之阳虽弱。而在里之气犹治。则皮中之湿。自可驱之于里。使从水道而出。不必更发其表。以危久 弱之阳矣。故于前方去桂枝之辛散。加白术之苦燥。合附子之大力健行者。于以并走皮中而逐水气。亦 因势利导之法也。 \x桂枝附子汤方\x 桂枝(四两)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x白术附子汤方\x 白术(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 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 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此亦湿胜阳微之证。其治亦不出助阳散湿之法。云得微汗则解者。非正发汗也。阳复而阴自解耳。 夫风湿在表。本当从汗而解。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其正法也。而汗出表虚者。不宜重 发其汗。则有防己黄 实表行湿之法。而白术附子。则又补阳以为行者也。表虚无热者。不可遽发其 阳。则有桂枝附子温经散湿之法。而甘草附子。则兼补中以为散者也。即此数方。而仲景审病之微。用 法之变。盖可见矣。 \x甘草附子汤方\x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 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太阳中 。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 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中 即中暑。暑亦六淫之一。故先伤太阳而为寒热也。然暑、阳邪也。乃其证反身重疼痛。其脉 反弦细而迟者。虽名中 。而实兼湿邪也。小便已。洒洒毛耸者。太阳主表。内合膀胱。便已而气馁也。 手足逆冷者。阳内聚而不外达。故小有劳。即气出而身热也。口开前板齿燥者。热盛于内。而气淫于外 也。盖暑虽阳邪。而气恒与湿相合。阳求阴之义也。暑因湿入。而暑反居湿之中。阴包阳之象也。治 之者一如分解风湿之法。辛以散湿。寒以凉暑可矣。若发汗则徒伤其表。温针则更益其热。下之则热且内陷。变证 随出。皆非正治暑湿之法也。 太阳中热者。 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中热亦即中暑。 即暑之气也。恶寒者。热气入则皮肤缓。腠理开。开则洒然寒。与伤寒恶寒者 不同。发热汗出而渴。表里热炽。胃阴待涸。求救于水。故与白虎加人参以清热生阴。为中暑而无湿 者之法也。 \x白虎加人参汤方\x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中 。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暑之中人也。阴虚而多火者。暑即寓于火之中。为汗出而烦渴。阳虚而多湿者。暑即伏于湿之内。 为身热而疼重。故暑病恒以湿为病。而治湿即所以治暑。瓜蒂苦寒。能吐能下。去身面四肢水气。水 去而暑无所根据。将不治而自解矣。此治中暑兼湿者之法也。 \x瓜蒂汤方\x 瓜蒂(二十个) 上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目录>卷上 <篇名>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属性: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 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 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淅然者。 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二十日、或一 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百脉一宗者。分之则为百脉。合之则为一宗。悉致其病。则无之非病矣。然详其证。意欲食矣。而 复不能食。常默然静矣。而又躁不得卧。饮食或有时美矣。而复有不用闻食臭时。如有寒如有热矣。而 又不见为寒。不见为热。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矣。而又身形如和。全是恍惚去来。不可为凭之 象。惟口苦、小便赤、脉微数。则其常也。所以者何。热邪散漫。未统于经。其气游走无定。故其病 亦去来无定。而病之所以为热者。则征于脉。见于口与便。有不可掩然者矣。夫膀胱者。太阳之府。 其脉上至巅顶。而外行皮肤。溺时头痛者。太阳乍虚。而热气乘之也。淅然快然。则降序矣。夫乍虚 之气。溺已即复。而热淫之气。得阴乃解。故其甚者。必六十日之久。诸阴尽集。而后邪退而愈。其 次四十日。又其次二十日。热瘥减者。愈瘥速也。此病多于伤寒热病前后见之。其未病而预见者。热 气先动也。其病后四五日。或二十日。或一月见者。遗热不去也。各随其证以治。具如下文。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人之有百脉。犹地之有众水也。众水朝宗于海。百脉朝宗于肺。故百脉不可治。而可治其肺。百 合味甘平微苦。色白入肺。治邪气。补虚清热。故诸方悉以之为主。而随证加药治之。用知母者。以 发汗伤津液故也。 \x百合知母汤方\x 百合(七枚擘) 知母(三两)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别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 煎知母取一升。后合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百合病。下之后者。百合滑石代赭汤主之。 百合病不可下而下之。必伤其里。乃复以滑石、代赭者。盖欲因下药之势。而抑之使下。导之使出。 亦在下者引而竭之之意也。 \x百合滑石代赭汤方\x 百合(七枚擘) 滑石(三两碎绵裹) 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碎绵裹) 上先煎百合如前法。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 分温再服。 百合病。吐之后者。百合鸡子汤主之。 本草鸡子安五脏。治热疾。吐后脏气伤而病不去。用之不特安内。亦且攘外也。 \x百合鸡子汤方\x 百合(七枚擘) 鸡子黄(一枚) 上先煎百合如前法。了。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按了应作再)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此则百合病正治之法也。盖肺主行身之阳。肾主行身之阴。百合色白入肺。而清气中之热。地黄 色黑入肾。而除血中之热。气血既治。百脉俱清。虽有邪气。亦必自下。服后大便如漆。则热除之验 也。外台云。大盒饭出黑沫。 \x百合地黄汤方\x 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 上先煎百合如前法。了。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温分再服。中病勿更服。大盒饭如漆。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病久不解而变成渴。邪热留聚在肺也。单用百合渍水外洗者。以皮毛为肺之合。其气相通故也。洗 已食煮饼。按外台云。洗身讫。食白汤饼。今 也。本草粳米、小麦。并除热止渴。勿以咸豉者。 恐咸味耗水而增渴也。 \x百合洗方\x 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咸豉也。 百合病。渴不瘥者。栝蒌牡蛎散主之。 病变成渴。与百合洗方而不瘥者。热盛而津伤也。栝蒌根苦寒。生津止渴。牡蛎咸寒。引热下行。 不使上烁也。 \x栝蒌牡蛎散方\x 栝蒌根 牡蛎(熬等分) 上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病变发热者。邪聚于里而见于外也。滑石甘寒。能除六腑之热。得微利。则里热除而表热自退。 \x百合滑石散方\x 百合(一两炙) 滑石(三两) 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 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病见于阴。甚必及阳。病见于阳。穷必归阴。以法救之者。养其阳以救阴之偏。则阴以平而阳不 伤。补其阴以救阳之过。则阳以和而阴不敝。内经用阴和阳。用阳和阴之道也。若见阳之病而攻其阴。 则并伤其阴矣。乃复发汗。是重伤其阳也。故为逆。见阴之病而攻其阳。则并伤其阳矣。乃复下之。是 重竭其阴也。故亦为逆。以百合为邪少虚多之证。故不可直攻其病。亦不可误攻其无病如此。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 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 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狐惑、虫病。即巢氏所谓 病也。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其躁扰之象。有似伤寒少阴 热证。而实为 之乱其心也。不欲饮食。恶闻食臭。有似伤寒阳明实证。而实为虫之扰其胃也。其面 目乍赤、乍黑、乍白者。虫之上下聚散无时。故其色更改不一。甚者脉亦大小无定也。盖虽虫病。而 能使人惑乱而狐疑。故名曰狐惑。徐氏曰。蚀于喉为惑。谓热淫于上。如惑乱之气感而生 。蚀于阴 为狐。谓热淫于下。柔害而幽隐。如狐性之阴也。亦通。蚀于上部。即蚀于喉之谓。故声嗄。蚀于下 部。即蚀于阴之谓。阴内属于肝。而咽门为肝胆之候。(出千金)病自下而冲上。则咽干也。至生虫 之由。则赵氏所谓湿热停久。蒸腐气血而成瘀浊。于是风化所腐而成虫者当矣。甘草泻心。不特使中 气运而湿热自化。抑亦苦辛杂用。足胜杀虫之任。其苦参、雄黄。则皆清燥杀虫之品。洗之熏之。就 其近而治之耳。 \x甘草泻心汤方\x 甘草(四两炙)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半夏(半升)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x苦参汤方\x 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 \x雄黄熏法\x 雄黄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 黑。若 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脉数微烦。默默但欲卧。热盛于里也。无热汗出。病不在表也。三四日目赤如鸠眼者。肝脏血中 之热。随经上注于目也。经热如此。脏热可知。其为蓄热不去。将成痈肿无疑。至七八日目四 黑。赤 色极而变黑。则痈尤甚矣。夫肝与胃。互为胜负者也。肝方有热。势必以其热侵及于胃。而肝既成痈。 胃即以其热并之于肝。故曰若能食者。知脓已成也。且脓成则毒化。毒化则不特胃和而肝亦和矣。赤 豆、当归。乃排脓血除湿热之良剂也。 再按此一条。注家有目为狐惑病者。有目为阴阳毒者。要之。亦是湿热蕴毒之病。其不腐而为虫 者。则积而为痈。不发于身面者。则发于肠脏。亦病机自然之势也。仲景意谓与狐惑阴阳毒。同源而 异流者。故特论列于此欤。 \x赤豆当归散方\x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十两)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主之。 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阳毒非必极热。阴毒非必极寒。邪在阳者为阳毒。邪在阴者为阴毒也。 而此所谓阴阳者。亦非脏腑气血之谓。但以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其邪着而在表者谓之 阳。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不唾脓血。其邪隐而在表之里者谓之阴耳。故皆得用辛温升散之 品。以发其蕴蓄不解之邪。而亦并用甘润咸寒之味。以安其邪气经扰之阴。五日邪气尚浅。发之犹易。 故可治。七日邪气已深。发之则难。故不可治。其蜀椒、雄黄二物。阳毒用之者。以阳从阳。欲其速 散也。阴毒去之者。恐阴邪不可劫。而阴气反受损也。 \x升麻鳖甲汤方\x 升麻 当归 甘草(各二两) 蜀椒(炒去汗一两) 鳖甲(手指大一片炙) 雄黄(半两研)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肘后、千金方阳毒用升麻汤。无鳖甲有 桂。阴毒用甘草汤。无雄黄。 <目录>卷上 <篇名>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属性: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瘥。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 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疟者少阳之邪。弦者少阳之脉。有是邪。则有是脉也。然疟之舍。固在半表半里之间。而疟之气。 则有偏多偏少之异。故其病有热多者。有寒多者。有里多而可下者。有表多而可汗、可吐者。有风从 热出。而不可以药散者。当各随其脉而施治也。徐氏曰。脉大者为阳。小者为阴。紧虽寒脉。小紧则 内入而为阴矣。阴不可从表散。故曰下之愈。迟既为寒。温之无疑。弦紧不沉。为寒脉而非阴脉。非 阴故可发汗针灸也。疟脉概弦。而忽浮大。知邪在高分。高者引而越之。故可吐。喻氏曰。仲景既云 弦数者多热矣。而复申一义云。弦数者风发。见多热不已。必至于极热。热极则生风。风生则肝木侮 土而传其热于胃。坐耗津液。此非可徒求之药。须以饮食消息。止其炽热。即梨汁、蔗浆。生津止渴 之属。正内经风淫于内。治以甘寒之旨也。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十五日愈。设不瘥。当月尽解。如其不瘥。当云何。师曰。此结为 瘕。名 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天气十五日一更。人之气亦十五日一更。气更则邪当解也。否则三十日天人之气再更。而邪自不 能留矣。设更不愈。其邪必假血根据痰。结为 瘕。僻处胁下。将成负固不服之势。故宜急治。鳖甲煎 丸。行气逐血之药颇多。而不嫌其峻。一日三服。不嫌其急。所谓乘其未集而击之也。 \x鳖甲煎丸方\x 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即射干)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 大黄 桂枝 石韦(去毛) 浓朴 紫葳(即凌霄) 阿胶(各三分) 芍药 牡丹(去心) 虫(各五分) 半夏(一分) 葶苈 人参(各一分) 瞿麦(二分) 蜂窠(四分炙) 赤硝 (十二分) 蜣 (六分熬) 桃仁(二分去皮尖研)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 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升。浸灰。俟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 烂加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千金方用鳖甲十二片。又有 海藻三分。大戟一分。无鼠妇、赤硝二味。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 内藏于心。外 舍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肌肉。 此与内经论瘅疟文大同。夫阴气虚者。阳气必发。发则足以伤气而耗神。故少气烦冤也。四肢者。诸 阳之本。阳盛则手足热也。欲呕者。热干胃也。邪气内藏于心者。瘅为阳邪。心为阳脏。以阳从阳。故 邪外舍分肉。而其气则内通心脏也。消烁肌肉者。肌肉为阴。阳极则阴消也。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此与内经论温疟文不同。内经言其因。此详其脉与证也。瘅疟、温疟。俱无寒但热。俱呕。而其 因不同。瘅疟者。肺素有热。而加外感。为表寒里热之证。缘阴气内虚。不能与阳相争。故不作寒也。 温疟者。邪气内藏肾中。至春夏而始发。为伏气外出之证。寒蓄久而变热。故亦不作寒也。脉如平者。 病非乍感。故脉如其平时也。骨节烦疼时呕者。热从肾出。外舍于其合。而上并于阳明也。白虎甘寒除 热。桂枝则因其势而达之耳。 \x白虎加桂枝汤方\x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甘草(二两炙) 粳米(二合) 桂枝(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 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 疟多寒者。非真寒也。阳气为痰饮所遏。不得外出肌表。而但内伏心间。心、牡藏也。故名牡疟。 蜀漆能吐疟痰。痰去则阳伸而寒愈。取云母、龙骨者。以蜀漆上越之猛。恐并动心中之神与气也。 \x蜀漆散方\x 蜀漆(洗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 \x附外台秘要三方\x \x牡蛎汤\x 牡蛎 麻黄(各四两)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 勿更服。 按、此系宋孙奇等所附。盖亦蜀漆散之意。而外攻之力较猛矣。赵氏云。牡蛎软坚消结。麻黄非 独散寒。且可发越阳气。使通于外。结散阳通。其病自愈。 \x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x 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 \x柴胡桂姜汤\x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 愈。 赵氏曰。此与牡疟相类而实非。牡疟邪客心下。此风寒湿痹于肌表。肌表既痹。阳气不得通于外。 遂郁伏于营血之中。阳气化热。血滞成瘀。着于其处。遇卫气行阳二十五度及之。则病作。其邪之入 营者。既无外出之势。而营之素痹者。亦不出而与阳争。故少热或无热也。是用柴胡为君。发其郁伏 之阳。黄芩为佐。清其半里之热。桂枝、干姜。所以通肌表之痹。栝蒌根、牡蛎。除留热。消瘀血。 甘草和诸药。调阴阳也。得汗则痹邪散。血热行。而病愈矣。 <目录>卷上 <篇名>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属性: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风彻于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闭于一处。故但臂不遂。以此见风重而痹轻。风动而痹着也。风从 虚入。故脉微。风发而成热。故脉数。曰中风使然者。谓痹病亦是风病。但以在阳者则为风。而在阴 者则为痹耳。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 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 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 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寒虚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为风寒初感之诊也。浮为血虚者。气行脉外而血行脉中。脉浮者 沉不足。为血虚也。血虚则无以充灌皮肤。而络脉空虚。并无以捍御外气。而贼邪不泻。由是或左或 右。随其空处而留着矣。邪气反缓。正气即急者。受邪之处。筋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独治而 急。缓者为急者所引。则口目为僻。而肢体不遂。是以左 者邪反在右。右 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 右。则有邪正缓急之殊。而为表为里。亦有经络脏腑之别。经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小 者为孙。是则络浅而经深。络小而经大。故络邪病于肌肤。而经邪病连筋骨。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脏。 则邪递深矣。盖神藏于脏。而通于腑。腑病则神窒于内。故不识人。诸阴皆连舌本。脏气厥不至舌下。 则机息于上。故舌难言。而涎自出也。 \x侯氏黑散\x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 白术 防风(各十分) 桔梗(八分) 黄芩(五分) 细辛 干姜 人参 茯苓 当归 川芎 牡蛎 矾石 桂枝(各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 六十日止。即药积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此方亦孙奇等所附。而去风除热。补虚下痰之法具备。以为中风之病。莫不由是数者所致云尔。 学人得其意。毋泥其迹可也。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迟者行之不及。缓者至而无力。不及为寒。而无力为虚也。沉而缓者为营不足。浮而缓者为卫中 风。卫在表而营在里也。经不足而风入之。血为风动。则身痒而瘾疹。心不足而风中之。阳用不布。 则胸满而短气。经行肌中。而心处胸间也。 \x风引汤\x 除热瘫痫。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风引。少 小惊痫 日数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香港脚宜风引汤。 此下热清热之剂。孙奇以为中风多从热起。故特附于此欤。中有姜、桂、石、脂、龙、蛎者。盖 以涩驭泄。以热监寒也。然亦猛剂。用者审之。 \x防己地黄汤\x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防己 甘草(各一分) 桂枝 防风(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绞取汁。生地黄二斤。 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药汁。更绞 地黄汁和。分再服。 狂走谵语。身热脉大者。属阳明也。此无寒热。其脉浮者。乃血虚生热。邪并于阳而然。桂枝、防 风、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轻清。归之于阳。以散其邪。用生地黄之甘寒。熟蒸使归于阴。以 养血除热。盖药生则散表。熟则补衰。此煎煮法。亦表里法也。(赵氏) \x头风摩散\x 大附子(一枚) 盐(等分) 上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摩疾上。令药力行。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痛。 黄汗出。故曰历节。 此为肝肾先虚。而心阳复郁。为历节黄汗之本也。心气化液为汗。汗出入水中。水寒之气。从汗 孔入侵心脏。外水内火。郁为湿热。汗液则黄。浸淫筋骨。历节乃痛。历节者。遇节皆痛也。盖非肝 肾先虚。则虽得水气。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湿内侵。则肝肾虽虚。未必便成历节。仲景欲举其标。而 先究其本。以为历节多从虚得之也。 按、后水气篇中云。黄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合观二条。知历节、黄汗。 为同源异流之病。其瘀郁上焦者。则为黄汗。其并伤筋骨者。则为历节也。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 即疼痛如掣。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趺阳脉浮者风也。脉滑者谷气盛也。汗生于谷。而风性善泄。故汗自出。风血相搏者。少阴血虚 而风复扰之。为疼痛如掣也。趺阳少阴二条合看。知阳明谷气盛者。风入必与汗偕出。少阴血不足者。 风入遂着而成病也。盛人脉涩小短气者。形盛于外。而气歉于内也。自汗出。湿复胜也。缘酒客湿本 内积。而汗出当风。则湿复外郁。内外相召。流入关节。故历节痛不可屈伸也。合三条观之。汗出入 水者。热为湿郁也。风血相搏者。血为风动也。饮酒汗出当风者。风湿相合也。历节病因。有是三者 不同。其为从虚所得则一也。 诸肢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诸肢节疼痛。即历节也。身体 羸。脚肿如脱。形气不足。而湿热下甚也。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湿热且从下而上冲矣。与香港脚冲心之候颇同。桂枝、麻黄、防风。散湿于表。芍药、知母、甘草。除 热于中。白术、附子。驱湿于下。而用生姜最多。以止呕降逆。为湿热外伤肢节。而复上冲心胃之治 法也。 \x桂枝芍药知母汤方\x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 麻黄(各二两) 附子(二枚炮) 白术 知母 防风(各 四两) 生姜(五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营气不 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 便为历节也。 此亦内伤肝肾。而由于滋味不节者也。枯泄相搏。即筋骨并伤之谓。曰断泄者。言其生气不续。而 精神时越也。营不通因而卫不行者。病在阴而及于阳也。不通不行。非壅而实。盖即营卫涸流之意。 四属、四肢也。营卫者。水谷之气。三焦受气于水谷。而四肢禀气于三焦。故营卫微。则三焦无气而 四属失养也。由是精微不化于上。而身体羸瘦。阴浊独注于下。而足肿胫冷黄汗出。此病类似历节黄 汗。而实非水湿为病。所谓肝肾虽虚。未必便成历节者是也。而虚病不能发热。历节则未有不热者。故 曰假令发热。便为历节。后水气篇中又云。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盖即黄汗历 节而又致其辨也。详见本文。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此治寒湿历节之正法也。寒湿之邪。非麻黄、乌头不能去。而病在筋节。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 汗而散者。故以黄 之补。白芍之收。甘草之缓。牵制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如卫 监钟邓入蜀。 使其成功 而不及于乱。乃制方之要妙也。 \x乌头汤\x 亦治香港脚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 芍药 黄 甘草(各三两炙) 乌头(五枚 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x矾石汤\x 治香港脚冲心。 矾石(二两) 上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 香港脚之病。湿伤于下。而气冲于上。矾石味酸涩性燥。能却水收湿解毒。毒解湿收。上冲自止。 \x附方\x \x古今录验续命汤\x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黄 桂枝 甘草 干姜 石膏 当归 人参(各三两) 杏仁(四十粒) 川芎(一两五钱)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 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痱者废也。精神不持。筋骨不用。非特邪气之扰。亦真气之衰也。麻黄、桂枝所以散邪。人参、 当归所以养正。石膏合杏仁助散邪之力。甘草合干姜为复气之需。乃攻补兼行之法也。 \x千金三黄汤\x 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麻黄(五分) 独活(四分) 细辛 黄 (各二分) 黄芩(三分)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出。二服大汗出。心热加大黄二分。腹满加 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x近效术附汤\x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白术(一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上三味 。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x崔氏八味丸\x 治香港脚上入少腹不仁。 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 附子(各 一两炮)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肾之脉。起于足而入于腹。肾气不治。湿 寒之气。随经上入。聚于少腹。为之不仁。是非驱湿散寒之剂所可治者。须以肾气丸补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