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丹台玉案 书名:丹台玉案 作者:孙文胤 朝代:明 年份:公元1637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 网址:http://www.a-hospital.com/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 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 如有关于《丹台玉案》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http://www.a-hospital.com/w/%E4%B8%B9%E5%8F%B0%E7%8E%89%E6%A1%88 <目录> <篇名>自叙 属性:予世居新都之休邑。弱不好狭。与群儿游。辄岸然自远。先君子异之诫曰。小时了了。 大未 称善。颇有宅相之目。于时苦攻下帷。日课经生业而已。久之二竖为祟。日与地之上池名哲 砥摩。乃探 叩藏。则灵枢内景诸书。次第咸列。仆初翻览。苓术之味。与帖括之苦。略相 当。徐乃渐入甘境。久而揣摩获中。病尽脱矣。因叹人能殚精。皆可证圣。安在农轩业。不 足 然而五运六气之征。五行六腑之变。温凉生克之数。标本奇正之方。亦庶几管窥蠡测。探其 一班矣。或曰。子业已成。盍少试乎。乃行之京口。所投辄治。问膏肓者踵相接也。顾予性 不耐纷。大江南北之冲。邮使星轺之过。日不暇给。心HT 苦之。于是又寓之古吴。古吴人士 闲雅。林水潇散。读书谭道。地与性宜遂寄 庐焉。因以济物之暇。益肆力于仲景元素诸家 之秘旨。精思剧解。汇辑成编。用公同志。昔陶弘景以神农本草。合杂家别录。铨释注名。 尝言江南偏方。不周晓药石。往往纰缪四百余物予乃知东晋士大夫好服五石散。其时风气 凉 愚公善医。先饮食而后丸剂。故秦越人察气观变。名闻诸侯。而不如其长兄中兄。名不出闾 里也。读予是编者。并以斯言赠之。使贵五谷而贱金石。宝真气而陋参 。则枚生七发。人 自有之。亦无所用予书矣。 \x崇祯丁丑孟夏上浣八日孙文胤对薇父书于仁寿堂\x <目录> <篇名>序 属性:余尝谓经济莫论出处。活亿万生灵为大。而活亿万世生灵为弥大。是故良医贤良相。先 王父暨 名噪起。江以南。奇 沉瘵。非两大人末能下手。 民无告。则捐饵疗之。余从帙括暇。亦 不忌箕裘。颇于中探采。以是与术家言。悉知其伎俩。良 毕照。不为庸流蒙。乙丑冬司铎 当湖。士子争以文相质。读易诵诗。 不倦。顾欲访一二异人谋养生事。缺然无闻越岁遇 孙君对薇。与语语辄奇。试技技辄效。察以九窍。参以五脏。处虚实之分。定顺逆之节。 知 临。医独冠海内。对薇卜筑在兹。应出寻常。地灵之验。信然乎。曰否。北固岂人∶对薇。 人不杰。地亦不灵。对薇少而颖敏。治经史。 举不凡。自谓取青紫如拾芥。竟以孱质罹 。 于是弃坟典。乞灵素难。以是捷于国士者。移于国手。真不啻反掌间非仅仅恃北固灵耳。令 伊芳道大行。转盼活亿万生灵不浅。而对薇犹未满志。乃所出手披一集。俱从灵枢黄庭内景叔 和河间以讫东垣丹溪诸篇。细为删订。参以独解。生平伎俩。具在兹编。或诘余曰。人问许 宗胤何不着书。宗曰。人病在心意之巧。而知变脉之深趣。不可言传。孙氏兹编。无宁糟粕 。余答之曰。二十年苦心。九折臂而证之。不可言传者。能以言传。非孙氏不能有是书。昔 葛洪抄金匮方百卷。肘后急要方四卷。亦宁好事。活亿万世生灵。对薇其有遐心耶。先王父 暨先大人。颇称世德。余不敏。谫劳承乏。两作吏。未审活人几许。然一片婆心。宁柔克。 无刚克。宁失出。无失入。以副。 圣明如天之仁。养国家数百季元气。私心尔尔。闾 父老。窃为世德有根。余滋愧焉。 忆孙 胜于处。孙氏其昌于后。余言是券。 \x时 崇祯戊寅仲秋 承德郎知江宁县事苕水通家侍教生杨 卿拜书于雨花之木末亭。\x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一集素难灵枢。仲景河间。丹溪东垣。诸家等书。合为采撰。删其繁杂雷同。摘其精核 简要。一言可当千万言。以便流览。 一质诸贤达。究心于此者。并海内同道诸名公。虚心辄访。不敢概恃臆见。 一分卷为六。卷之内有类。类之中有论。论之次评脉。脉之后主方。苦心详析庶几开卷 一先天脉镜。得之异人秘授。并自胗验。与轩岐叔和有所不同。故另列一帙。 一试之考验所中。兼于朝夕展卷细玩。静悟研思。别有所得。亦不敢尽剿成说。 一是集。经二十年参订考较。非敢草草饰阅。 一自手录。付之誊真。续付剞劂。一一对明查改。当无讹谬。 一外着螽斯秘宝录。专为育嗣种子。深究精微纂已成章。缘未遑续较。以俟它日再镌附 <目录>卷之一 <篇名>先天脉镜叙 属性:夫测意在声气之微。幻矣。即究诘感因。亦臆揣耳。若以三指叩五脏。尤在意揣外。轩 岐暨叔和已发玄妙。而戴氏尚有刊误之辨。盖慎之也余不敏。敢附赘疣。顾所得异人秘授。兼 之胗候验证参考。更与先天有三昧焉。岂云超轶先圣贤。而实有阐先圣贤所未泄者。是亦一画 之系。九畴之衍。奚忍私之。敬公同志。以参所未逮。 \x尊生主人孙文胤谨识\x <目录>卷之一 <篇名>先天脉镜论云 属性:夫脉之胃气者何气也一阳之气升于土中者是也。为先天之气物之所赖以生者此也。而人 不自知 和缓拟之。吾以口中吹出重气拟之。又以软而滑者拟之此亦无可拟之中。而强拟 其略相似者以示人也。 夫诊脉下指之时。须观胃气为主。若此部得其中和。则此部无病。或云独大者病。独小 者病 也。今若以小者配大者。不去凉二部之热。而反来温一部之寒。吾恐如抱薪救火。而反伤其 一部中和之体。可不损人之天年者矣。故当以胃气为主者是也。 夫诊脉法。固以胃气为主。而胃气之取法。前言备之矣。乃指下浑浑缓缓。无形之可碍 者是也。但觉有形。便是六淫阻滞。就可认之为病脉也。须大小缓急不同。乃六淫之体性有不同 耳。自与中和胃气大相悬隔。苟若以邪为无形。则气血以自通畅流行。乃正气而非邪气。何 病之有哉。既言为邪必有形也。但在人察识之力体认之真以何经用何药而不眩。而或二或三 之真见真知。而在阳分者。而用阳分之药。血分者而用血分之药。浮沉不失升降无瘥。轩岐之旨 斯得矣。又云一阳一阴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病。信哉言乎(此论当与后篇病在中不实不坚 夫诊脉之时须要澄心静虑。一毫事务不可杂扰然。又调停息气。初下指必须轻手于皮毛之 间。消息其所以然也。次以按至血脉。消息其所以然。三按至肌肉之分。消息其所以然。四 又按至筋之分。消息其所以然。五又按至骨之分。消息其所以然。此五等消息之方。得其详 也。盖皮毛肺之分。阳中之阳也。其形如此。血脉之分。阳中之阴也。其形如此。肌肉脾之 分。胃气分也。筋乃肝之分。阴中之阳是也。其形如此。骨乃肾之分。阴中之阴是也。其形如此。 夫一部之中五行具焉。五行之中阴阳分焉。阴阳之间胃气存焉。其胃气若桃李木夹中之仁。分之 两片。两片之中有穿一线。其线即胃气也。所赖以生生之机者此也。所赖以为化化之妙者此也。 夫六部须各具五行之性。莫不由阴阳分来。若火邪乃五行之一也。总以一而言之。施运兼备 。即为太极也。有表有里。即为阴阳两仪也。表中有里。里中有表。即为四象也。其土气于 四象无不在。何也。如河图之土五数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得五而成六也。地二生火 。天七成之。二得五而成七也。至于三四皆由得五而方成八九也。此土之数。所以于四时无 不在也。其阴阳五行之定位如此。 其脉之有病者何也。惟欲其无太过无不及。各得其性而已。假如部之属木者。于时为春。万 物于此畅茂条达。萌芽甲拆。此部必得软滑而长。如万物之在春者。方得木之体也。外此或 短而涩。燥淫伤也。或平而渗。湿淫伤也。或微而滞。寒淫伤也。或浮而弦。风淫伤也。或 洪而盛。热淫伤也。或尖而数。火淫伤也。至于六淫合伤。五运害制。斯又在人察识之力耳 。木须如此。火土金水何也。如火也于时为夏。万物莫不盛茂。张布施发。此部必得微洪 而大。如万物之在夏也。方得火之体也。外此皆为病矣。金也于时为秋。万物莫不完聚收敛而实 部必得清肃而浮。如万物之在秋也。方得金之体也。外此则皆为病。水也于时为冬。万物莫 不归藏安静潜伏。此部必得沉细而实。如万物之在冬也。方得水之体也。外此太过不及。 皆为病矣。至于土者。惟以和缓安静。且三焦包络之火。非心火之比。游行于天地之间。惟 以滑数流利。前体若此者。乃本来自然之性。以知消息处治之道。但恐智者过之。愚者不及 。难以造斯道之精耳。 前云五行之性如此。亦惟以在经者言耳。而络脉之分布。此又不可不知也。络者与经之 何异 有之。既以察其经矣。又当察其络。察络之方又不易也。又云大干者走经。旁枝者走络。 甚 经。傍发者为络。是以生疮疖于手足。或积块于身旁。必察络而后知其病之所在也。此图略 载以示大端。后当详论。前论备而未详。尚有输孙两手络图。两手须左右不同络脉为病大同 \r右手经络图形\ps48a1.bmp\r \x前头至腹下 后背至足\x \r左手经络图形\ps48a2.bmp\r \x外背 内胸\x \r五脏外发见之图\ps48a3.bmp\r 如病患面青。或好呼。或喜酸。或泣。或怒。数内有一见于外者。知其肝经受病也。余 脏仿此而推之。 \r五脏外应之图\ps48a4.bmp\r 内经曰。上境上者。喉咙及头间事也。下境下者。后腰及足胫间事也。前以候前。后以 。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膀胱。右 寸外以候肺喉。内以候膈。右关内胃外脾。右尺内以命门。外以候三焦。 前图所载。部位络脉若此部此络有病。脉则主此处有病。毫发不差。但审六气。知其作 何 夫六淫之邪。皆阴阳二气推迁。相代太过不及而成。此六邪也。阳中之阴则为风。阳中 之阳 父母。土乃脾胃之分。无所不谈。故难定 位。但脉中有外寒而内热。有外热而内寒。彼此相制而不得其自然。以致病相隐伏于其中。 实不外乎阴阳升降之性也。故用药者。当知升降阴阳为主。 夫治六邪之药佐之。而六淫之邪非外来物也然人之一身。本乎六气而成。十二经络之中 不可 外此六气。相代以为造化之机也。 论六淫之邪浮越起于上。而得按入里便不相似者风也。百病不离乎风。迟滞微虚者寒也 。尖 。如地理之辨星辰。头同而脚异者。 阳邪在表。自得发散之体。如甑上热气。烘烘上升。四图无约束之状也。乃阳气自旺。 本部如此者。当伏以降之。 阴邪在表。自得涩滞之体。如煎银将化。面上有HT 。盖覆不开也。乃阴乘阳也如此当发 之。散之。升之。举之。阴有形而阳无质者此也。 一论人身之中。惟阴阳二气而已。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须在内而根于外 阳之 下。阳须在外而根内阴之上。故曰。阴根阳。阳根阴也。是以脉中。表须属阳。以活动为其 体性。而犹有静顺之阴在内。里须属阴。以静顺为其体性。而犹有活动之阳在中。如此乃 两 得相根据倚也。或表脉惟散尖洪大。里脉惟蹇迟细小。乃阴阳相拒而不相和。各盛于本位。当 以药之气味轻清者收敛表阳。使根于内。又以气味俱浓者。温和里阴使根于外。又或有表涩 下而里冲上者。在外在阳气不升。在内为阴火冲发。此常情多有也。当升表之阳气。降里之 阴火。亦有表蹇涩而里洪数者。亦有阴乘阳。阳乘阴也。 当升发之。当升降之其治法脉法之纲。不过如此。其中或兼五运六气之邪。或有 积聚成痰。此又在人所择药味治之而已。而阴阳之理不能离也。 一论人身中。惟阴血阳气而已。贵乎不可有偏胜也。一有偏胜。皆为病矣。胜轻则病轻 。胜重则病重。至日久则病愈胜。微者愈微。渐至孤阴孤阳。是皆死也。脉若孤阳。死在春夏之 日中脉若在孤阴。死在秋冬之夜半。所谓孤阳不生。孤阴不成。何也。盖阳无阴。则散漫 不能收敛。阳之所倚者阴也。阴无阳则翕聚不能发散。阴之所倚者阳也。观之天傍地。地傍天。 天地自相倚杖。而人则可见矣。 一论阴阳之性。阴之性静。阳之性动。阴之性收。阳之性散。阴之性降。阳之性升。阴 之性沉。阳之性浮。阴之性迟。阳之性数。阴之体平。阳之体尖。阴之性横。阳之性直。阴之性 成。阳之性生。阴之性杀。阳之性长。阴之性内。阳之性外。阴之体弱。阳之体强。阴之体 浊。阳之体清。阴之味咸。阳之味辛。阴之味苦。阳之味甘。阴之气凉。阳之气温。阴之气 寒。阳之气热。阴之体润。阳之体燥。阴之体扁。阳之体圆。阴之体短。阳之体长。阴之体 有形。阳之体有质。此阴阳形质之大道也。 一论阴阳升降之道。其阳上升非在阳分而复上升。乃阴极阳生之道。阳自阴分上升至阳 分耳。 而降地。天晴自下而上升。正此意也。又曰。地气上而为云。天气下而为雨。 一论阳性无不发散。阴性无不收敛。阳性发散。散何物。不过发散乎阴耳。非外有物与 阳发散也。阴性收敛。敛何物。不过收敛乎阳耳。非外又有物与阴收敛也。 或有阳收敛阴发散者。乃阳中之阴收敛。阴中之阳发散耳。而阴阳之性。未尝先也。 一论六淫之邪。性有浮起升散者。有沉平降敛者。所风热火者。其性属阳。本乎天者亲 上其。来必浮起升散。寒湿燥者。其性属阴。本乎地者亲下其来必沉下降敛。但各得其位。受胃 气之所养。升降浮沉得遂其性。则为天地推迁运化之气耳。何病之有哉。一不如此则阳去乘 阴。阴去乘阳。则阴阳不和。各先其职。故性相倚仗者。而变为相形者矣。渐必至于阳微阴 胜。阴微阳胜。感则阴去阳杂独守。阳去阴杂独存。常道值此。大变可立待矣。 一论升降浮沉。在脉中贵在平和。但浮沉若夏冬二时。寒热至此极矣。极则改常。然或 有生者 惟以此。若前寒热浮沉之极。则阴孤阳寡。固不必治。而亦不能治也。 夫治病者。主脉不及。治之宜缓。客邪居之。治之宜急。药性分两不可惑也。 夫三阳之表。有邪当汗。其汗宜急。三阳之里。有邪当下。其下宜缓。三阴之表。有邪 当汗 其汗。阳之里乃表之里有形经络受邪。故宜利小便下大便。阴之表乃里之表也。亦为经络受 病。故宜清形以为汗。阴之里乃里之里也。实为有形经络受邪。故宜大便下之。何也。盖表 乃阳之分也。阳性本浮之客。蹇滞阴邪。故宜发散以顺其阳之性。里乃阴分也。阴性本沉。 降之客。洪数阳邪。故宜利下。以顺遂阴之性也。升降浮沉。治法须异。不过顺阴阳之性 。而利导之耳。外是失之。皆为穿凿。所以智者恶其凿也。 夫治肿毒初得。宜发汗。亦以其所得未深。在无形经络。久则宜下。以其渐进入里也。 在有形经络中矣。其所谓脓成而补者。以其邪热已定。正气已被所伤。故补其气血之不足。非补 邪也。观此杂病皆与伤寒治法同。今人以为不同。是不知阴阳之理也。夫十二经在三阳。外 无不主。内有所受者。受小谷传糟粕也。在三阴。内无所受。外有所主者。皮毛血脉肌肉筋 骨耳。用药主治者。在所当知。夫胞络者。本三焦之配也。今人惟以命门为三焦之配。不知 十 命门为液之祖。较之于吾。则有形质矣。故次三焦之下。胞络为血之母全属阴矣。故此于命 门 定其上中下之位次可也。若经所谓审清浊而知部分欤。 夫结滞积聚。多属阴脉何也。盖阴性收敛。向实归之意。若阳性则主发散冲开。何积聚 之有。所以经云。阴搏阳别。是名有妊。亦以阴脉成聚。完结之意也是以有妊之妇得阳脉来。便 主落胎。阳化气。阴成形。天地生成之功用也。又云。血旺气衰应有体。正此意也。 夫小儿痘疹。惟其右尺相火。熬煎左尺肾水。以致肾水逆克心火。乃一定之病机也。若 水胜则阴胜。其痘必主气虚不能发起。故以助阳发表之药为主。若火胜则阳胜。其痘必主血虚。 其气之发。无所盖覆。必难成浆。渐至干枯。又以敛表之药为主。愚按风热相兼。惟治热为 主。佐以收药。 风寒热相兼。惟治风为主。佐以温药之论。大概在人消息之耳。 一论人身有十二经络。统之五运六气而已。运气又不可执一也。总之者。唯一阳一阴。 人能自运 矣。学人不肯溯流穷源。而惟限于局方之习。终于局方而已。其不枉人之天年者得乎。 一论人身之胃气。乃先天之气煎以言之矣。但此气在人身少而壮。由此气以渐而成也。 人之 而不使丧耳。亦不能外有所增益也。又云能延年者。如烛在风中则不耐久。移在密室之中则 所差远矣。是以常人惟损之志人固守之。 一论胃气在人之脉固滑而和。本是或有邪淫之来。此脉浑然在中。邪淫日久。此气残伤 。残伤至尽。生气殄矣。所以人须病。而脉犹有胃气者可医。无则不能治也。故胗之时。既是邪 脉。犹当表里之中。寻取胃气也。此脉但可被邪脉伤。终不与邪脉混。故当审察分看。不可 茫茫然无杂别也。人能知此医理。斯过半矣。 一论大肠脉。自外而下降。三焦脉自内而上升。小肠脉。自内而下降。膀胱脉。自外而 上升。故内经云。天阴自上而降。地阳自下而升。是此意也。 详论 一论前载六淫之气来应指下。必有太过不及之形也。倘六脉不实不坚。且散且聚。而症 却在中。此无形而有病也。殊不知人身有六气。有五运。既无六气有余之邪。则必属五运不足之 邪 使毕已之谓欤。邪已遏。正未复。此意也。兼前论看。 一论寒热交争者何也。盖阴外乘阳。阳与阴争(此言寸也)或阳乘阴。阴与阳争。(此言 尺也) 。司治者在表阴邪当升发。以复其阳之性。在里阳邪当降敛。以复其阴之性。阴阳得位。于 寒热何争之有。若夫阳分洪数。或阴分蹇涩。此乃偏胜之脉。惟寒惟热而已。不至于寒热争 也。又有阳去乘阴。阴不能与阳争。是阳独胜也。惟主热而已。或阴去乘阳。阳不能与阴争 。是阴独胜也。亦惟主寒而已。三等理论。在所当知。 一论寒热之客于人身也。寒邪多自皮毛而入筋骨热邪自筋骨而出皮毛。故曰寒自外入。 热自内出如是观之。天阴自上而降地。地阳自下而上升。其理盖可见矣。 一论表脉乃尖之尖者。若稍平来。则似里脉之体。风寒风湿是也。里脉若尖。则反似表 脉。 而不见平润之体。此阳极也。当下之。或微有平润在上。而不见尖数之体。此阴胜也。当升 之。此篇当前论看。 一论人身之筋。过热则纵。过寒则缩。纵则痿缓。缩则疼痛。或有痿疼痛悉备者。因受 湿热。而大筋施长。小筋 短之谓也。 一论人之病出于六淫之邪。实不外乎四时寒热温凉之气。此脉须辨升降浮沉。而以六淫 参之。斯得病情矣。因以用药。无不动也。 一师云。风淫之邪。无晴不有。若风湿风燥、风热、风火、风寒之类。若三者兼来。如 风寒 湿风湿热类也。故前云百病不离乎风。一日问师云。水风在脉何以认。答曰。须与湿相似。 而略有不同。如野马、氤氲之意。以师言度乃浑浑不清之体。 一论凡知病处法。亦有一大理也。心肾二部。上至顶巅。下至足心。若子午上下之中正 也。 肝若天三生木。属左也。肺若地四生金。属右也。脾土虽属于右而实在中多。三焦相火虽属 于左。而亦寄膻中也。一论用药之法。譬若心脏大热。肾脏大寒此乃阴阳各盛本位也。当凉 阳分之热 。温阴分之寒。上呼下HT 者方是。予意以黄连之类凉心桂附之类温肾师云。不可也。黄连固 是而桂附不宜用。恐反助阳火矣。惟以泽泻泻肾之寒。则脉自转平和。 一论药味之甘者上行而发。苦味直行下泄。二味更相平也。辛味横行而散。酸味收而来 敛。 二味更相平也。又若苦能坚软咸能软坚。二味少相反也。须然二味相兼。则以重者论。则轻 者又杂为主矣。 一论脉中有输。有经。有络。有孙。四端纵横错综。方成人形。输者、乃气助行。无有 定 体。若人生之初。可善可恶也。是以偏胜之气而居处于饮食之间。稍得调之。则无有矣。 经脉者。乃此气行来已有着实定体。如人之生。习学已成。善则善。恶则恶。至此病端 。定已可施。医药调养之力也。生死在此分。安危在此判。 络脉者。得之各经受来。若经中元气谷气充盛。不为所因。间有发于络脉。为病之小者 。无关人之生死矣。 孙脉者。则又受之络。为有小节之刺可以治。可以无治。可以外用敷贴而愈矣。其脉之 在人手也 。其行直经也。其行横络也。其行亦横孙也。一横一直。无少差也。譬若天地逆行之序焉。 输脉者。若一输者。输气至于经也。经者。总而经理者也。如寸关尺三部。表里分之两手。 共十二经也。络者。络分四旁也。孙者。又络之分布出也。予曾得大肠风燥。病痔下血。须 不 常见。其根常在。自察其脉。右手得浮弦小涩。挨在输脉之分。久治未愈。师云。此乃热被 寒郁在输而不得达于经也。据脉言。乃寒火之类。故以荆芥苦温之药主之。加以薄荷苏叶又 以贝母行滞气。其荆芥能传送五脏。乃使输脉发行至经。其味苦能降火。湿能散寒。以之主 治。恰是至当。学人宜以此知彼。扩而充之可也。 一凡有人求治于予者。不可因贫富而异其心。当潜心察脉。辨色验症。惟图愈疾为主。 不可 轻易求其了事而已。常闻古人云。得失之中增见识。亦为吾之一小试可也。苟以谩心乘之。 非惟无益。于彼抑且有失已之初心矣。又云。才放肆则就放荡。五谷不熟。不如美草。日流 污下。何能登轩岐之堂。而为当世之司命也。 <目录>卷之一 <篇名>诊脉捷要歌 属性:浮紧弦迟属风寒。升之散之气自完。 弦数浮洪风热认。药用收降病自安。 浮弦小涩如丝线。风燥药宜降润施。 浮而平渗来归指。风湿升散加参主。 小涩无力寒燥伤。温润之药端可与。 洪盛而涩乃燥热。降药润药当急取。 平润革迟为寒湿。升燥之药为第一。 渗润洪数为湿热。苦寒药饵宜用急。 枯涩小涩乃火燥。滋润之药用之可。 数而无力寒火观。甘补温药俱勿少。 数而有力热火功。苦寒之药正相同。 亦有湿盛火俱下。寒火之脉认宜真。 有见表滞里表实。此脉莫把热认之。 分明寒郁热难发。发散寒邪热自驱。 又有表数里无力。阴盛格阳正此期。 温内更加敛表药。阴阳和时脉自如。 积滞之脉自沉伏。流注如珠或结芤。 血积有形按不散。气积按有寻却无。 按滑如苔名痰积。食积惟在右关系。 气口紧盛食积新。关若伏兮食多日。 食不下兮气口滑。食不化兮气口滞。 大凡痛脉多属阴。阳脉即散痛难成。 亦有火热来作痛。外由阴郁故来侵。 <目录>卷之一 <篇名>照脉玄窍诀 属性:夫人身之有五脏六腑。俱静而不能自动。惟脾一脏。时时能动。磨掣水谷。以司变化。 故五脏 六腑之系于脾者。由万物禀育于土也。若脾有病。则不能以养百脉。凡各脏有病。或各腑有 病。亦不能不干累于脾。凡各脏腑有病。内则病气干于脾之脏。外有脉气见于脾之部。故 有诸中。必形诸外。形诸外。则有所据。是以看脾为之关钥。凡诊脉稍有疑难。随将脾部下 指。看是甚体。真切一照。即知病脉见。于某部遂将这部移指去寻。又当体认。十八脉状响 应如神。世莫如此。实玄窍也照法参究。抄录于后。 \r右手表里图形\ps48a5.bmp\r 表三焦手少阳经 表胃脉足阳明经 表大肠手阳明经 里命门(又半表半里心包络厥阴络具右尺) 里脾脉(当作三层看诊足太阴脾经) 里肺脉手太阴肺经 右手经络诀 寸表大肠手阳明经 寸里肺脉手太阴经 关表胃脉足阳明经 关里脾脉足太阴经 尺表三焦手少阳经 尺半表半里心包络厥阴经 尺里命门 \r左手表里图形\ps48a6.bmp\r 表膀胱脉足太阳经 表胆脉足少阳经 表小肠脉手太阳经 寸表小肠手太阳经 寸里心脉手少阴心经 关表胆脉足少阳胆经 关里肝脉足厥阴肝经 尺表膀胱足太阳膀胱经 尺里肾脉足少阴肾经 里心脉手少阴心经 里肝脉足厥阴肝经 里肾脉足少阴肾经 \r详症脉照图\ps48a7.bmp\r 假如。经脉者。若十二月也。络脉者。若三百六十日也。 孙脉者。若四千三百二十时也。人亦如一小天地。于此则可见矣。 \r输经络孙图\ps48a8.bmp\r <目录>卷之一 <篇名>照脉口诀 属性:脾经见浮脉。其病受在肺。与大肠经(其肺与大肠相表里)见芤脉。其病受在五脏。与六 腑无干。 。见弦脉。其病受在肝。与胆二经。见紧脉。其病受在膀胱一经。见洪脉。其病受在心。 与膀胱肾三经。见微脉。其病受在三焦命门。见沉脉。其病受在肾一经。见缓脉。其病受在 本经之脉也。(若太缓太急其病在胃经)见涩脉其病受在肺与肾。见濡脉。其病受在膀胱一经 。见弱脉。其病受在肾与命门。见迟脉。其病受在大肠一经。 见伏脉。其病受在三道之内。(气道血道津液道女人受在命门)见虚脉。其病受在心胞络 。(其数脉六部未尝缺也) 若诸部俱无犯。成病脉。单在脾经见。又作脾经受病。 <目录>卷之一 <篇名>三焦照六腑 属性:六脏受病处。脉形疑似不明。三焦照之相同。相似即是无差。 <目录>卷之一 <篇名>脾照五脏 属性:五脏受病处。脉形疑似不明。以脾照之相同。相似无差。 脾见浮脉。肺亦有浮脉。即断肺有风。 三焦见浮脉。大肠亦有浮脉。即断大肠有风。 脾见芤脉。五脏相应。与三焦无干。 脾见滑。脯亦滑。 三焦见滑脉。胃亦滑。 脾见实脉。心亦实。 三焦见实脉小肠亦实。 脾见弦脉。肝亦弦。 三焦见弦脉。胆亦弦。 脾见紧脉。肾亦紧。 脾见洪脉心亦洪。 三焦见洪脉。小肠亦洪。 <目录>卷之一 <篇名>十八脉形歌 属性:浮洪濡虚是扁脉。圆脉芤滑实沉迟。 尖脉惟有细一样。长脉数紧并弦微。 缓弱涩伏皆长类。十八脉形细认知。 <目录>卷之一 <篇名>五运体性 属性:圆扁、尖长、乃金水火木之体。金之形圆。水之形扁。火之形尖。木之形长。四者本来 自然 之体。而岂无体耶。各旺四时。中和之体也。乃土之体也。圆形中和。乃圆形内有土体也。 扁形中和。乃扁形之内有土也。而尖长皆然所谓土旺四时无不在也。四者之体固如此。而升 降浮沉。人为四者之性。急为木之性。聚为金之性。渗为水之性。亦道易云本乎天。上者亲 上。本乎地者亲下意同。 其各部中。当认天阳地阴乃天地自然之本体。若地阴居上。而天阳在下。而阴郁阳当。 以散其阴邪。而复其天阳矣。 \r图\ps48a9.bmp\r <目录>卷之一 <篇名>六气合来为邪脉 属性:\r六气合来为邪脉图\ps48a10.bmp\r 以上六脉 下部脐至腿足止 中部胸至脐止 上部首脑至背胸止 论三部脉。先定阴阳与太过不及。 <目录>卷之一 <篇名>左手太过脉 属性:左尺脉浮主肾。其脉上至关部。下不及尺。乃为阳是太过也。主肾虚冷定令人怯弱。腰 脊强。恶寒。足跨疼痛。 左关脉主肝。上至寸口。下不应指。乃为阳太过也。主目暗筋疼多怒。缘肝属木。岂无 根而有枝叶。 左寸脉主心。其脉上至鱼际。下不应指。是阳有余。为太过也。主心怔忡梦多旧事。多 忘。缘心属火。合当离明。不当太过。 <目录>卷之一 <篇名>右手太过脉 属性:右尺部主命门。其脉上至关部。下不及尺。是阳有余。乃太过也。主遗精多梦。思交过 度。经水白浊。脱肛战栗。缘命门主藏精。不合。精液如水流。 右关部主脾。其脉上至寸口。下不守关。阳有余。乃为太过。主面黄。眼泡浮肿。贪睡 懒动。四肢倦怠。缘脾主中央。尺当安宁。不宜动。 右寸脉主肺。上至鱼际。下不及关。是阳有余乃太过主气短身瘦。咳吐稠浓。时如疟状 属金四季多浮如毛。 <目录>卷之一 <篇名>左手不及脉诀 属性:左寸脉主心。其脉下至关上。上不守寸。是阴不及也。主谵语乱言。目内生花。常不识 人。缘心属火。火当炎上。不当消灭。 左关脉主肝。下至尺上。上不守关。是为阴。乃不及也。主怒多口舌。眼赤。目内生翳 障。泪多流滴。 左尺脉至肾。其脉上不及关。下不应指。是为阴乃不及也。主小便频数。腰如带石不可 动侧。呻吟。缘肾属水。当溢满。不合枯少。 <目录>卷之一 <篇名>右手不及脉诀 属性:右寸脉主肺。其脉流下至关。上不及气口。是为阴。乃不及也。主气短。胸胁哽闷。咳 嗽吐痰。身体瘦削。缘肺属金。四季多浮。 右关脉主脾。其脉流下至尺。上不守关。是为阴。乃不及也。主腹痛肠鸣。口舌饮食不 纳。思甜口臭。缘脾主中央。只当安守。 右尺脉主命门。其脉上不应指。下至命门是不及也主小腹阵痛。膀胱偏坠。小便赤少足 膝腿疼女子则血脉不通。五心烦热。黄瘦。缘命门主藏精。合当溢少不可枯少。 凡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阴阳相绝。人何所根据。盖脉太过不 及。皆有疾患而作焉。(脉镜终) <目录>卷之一 <篇名>调摄养生 属性:(计一十六款) 夫治 犹治国。然国有政。所以调其元气。防其残害。抱 者。而不谋夫调之防之者。 鲜不灭裂矣。故录调摄最要者。十有六。以为却病者司南云。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却妄 属性:彼妄想者。名为客尘。而我真神。原不妄行。悠忽八极。神飞杳冥。真元几何。堪此淫 骋。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远色 属性:脂干灯尽。汲频水竭。物理固然。匪云妄说。皓齿蛾眉。是吾勾牒。伐性斧斤。永宜简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贵达 属性:静坐观空。皆为幻景。死生大事。蝶梦泡影。达者视之。千古一瞬。何与天真。日用凛 凛。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调息 属性:身中坎离。即在土釜。不向天边。别寻子午。取彼铅龙。益我永虎。炼气归神。还吾真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除烦 属性:无明为障。莫大烦恼。种种多碍。自性明了。肝木上炎。如焚如燎。矧此沉 。识之宜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节食 属性:五经环列。土位中都病从口入。昔有良谟。过饱脾怯。食多胃浮。不节则嗟是则谁辜。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慎劳 属性:干静故专。坤静故翕。人身二气。惟休乃逸。如彼劳薪燃之犹急。筋骨日瘁。安有余息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酌饮 属性:曲台糟丘。滥肠狂药。无量不乱。至人斯乐溺则精挠。湎则神索知止弗殆。是在自酌。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惩忿 属性:怒气属肝。过并伤肺。冲冠裂 。忽发难制。炎炎隆隆。天君狂吠。克之弗力。胡以息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守口 属性:古人有训。守口如瓶。匪第蓄德。亦以尊生多言耗气。谩语摇心。渊然静嘿。抱寂凝真。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防感 属性:邪气乘虚。风寒袭逆。荣卫稍疏。感辄易入。譬犹劲敌。有间则突。慎之慎之。宜固吾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去疑 属性:弓影非蛇。蕉梦岂鹿。境因疑生。致此成郁。忽二忽三。茫无定局。涣然冰消。乃慊幽 独。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破拘 属性:神圆则融。脉胶则括。抱此沉忧。天机宜活。潇然散步。洒然独乐。解挛释拘。生意灼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寡交 属性:伐木丁丁。友生是求。值此烦 。艰厥应酬。静处一室。可以优游。何用往还。频如马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自贵 属性:吾性吾命。吾爱吾真。彼苍异我。肩荷匪轻百尔调摄卫生有经。HT 然桎梏。胡不自尊。 <目录>卷之一\调摄养生 <篇名>能断 属性:我有慧剑。倚天耀雪。水可断蛟。陆可 革。况此情缘。何难斩截。一挥立碎。乃为后 以上数款。不假药石。其用较药石犹精。无事饵术。其功视饵术更捷。所谓一帖清凉。 二竖立瘥。抱 者。洵宜置之榻左。永为箴砭焉。 \x尊生主人孙文胤谨识\x <目录>卷之一 <篇名>灵兰秘典篇 属性:(藏象论附脏腑图形并各经补泻。温凉引经)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 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 其数入。其臭臊。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声为呼。其变动为握。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 。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其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 谷黍 忧。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酸胜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 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其声为歌。在变动为 哕。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西方白色入通肺。开窍于 鼻。藏精于肺。故病于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 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其声为笑。在变动为咳。在志为忧。忧伤肺。 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 栗。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帝曰愿闻十二脏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传之官。 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 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 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矣。凡十二官。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而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为天下者其宗大危。 戒之戒之。 \r脏腑正面图\ps48a11.bmp\r \r脏腑背面图\ps48a12.bmp\r \r心脏形图\ps48a13.bmp\r \x心形如未敷莲花重十二两。中看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附脊第五椎。\x 补 枣仁 麦门冬 远志 山药 当归 天竺黄 泻 贝母 玄胡索 黄连 木香 温 藿香 石菖蒲 凉 竹叶 牛黄 朱砂 连翘 犀角 引经 独活 细辛 \r肝藏形图\ps48a14.bmp\r \x用重四斤四两。左三右四。凡七叶。附脊第九椎。\x 补 木瓜 阿胶 薏苡仁 枣仁 泻 青皮 芍药 柴胡 青黛 温 木香 肉桂 吴茱萸 凉 甘菊 车前子 胡黄连 龙胆草 引经 柴胡(本经) 川芎(行上) 青皮(行下) \r脾脏形图\ps48a15.bmp\r \x脾重二斤二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x 补 人参 白术 黄 莲子 芡实 陈皮 扁豆 甘草 山药 苍术 泻 枳实 青皮 石膏 温 丁香 藿香 胡椒 良姜 附子 官桂 吴茱萸 凉 滑石 玄明粉 引经 升麻 白芍药 \r肺脏形图\ps48a16.bmp\r \x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入叶。附脊第三椎。\x 补 人参 黄 五味子 山药 紫菀 百部 茯苓 麦门冬 阿胶 泻 防风 葶苈 桑白皮 枳壳 泽泻 苏子 温 干姜 生姜 款冬花 木香 白豆蔻 凉 沙参 玄参 天门冬 贝母 桔梗 栝蒌仁 枯芩 马兜铃 山栀 人溺 引经 葱白 升麻 白芷 \r肾脏形图\ps48a17.bmp\r \x肾有两枚。形如豇豆。重一斤一两。附脊第十四椎。当胃下两傍。前后与脐平直。\x 补 芡实 地黄 龙骨 虎骨 牡蛎 桑螵蛸 龟板 山药 锁阳 五味子 牛膝 枸杞 杜 仲山茱萸 泻泽泻 知母 温 附子 肉桂 破故纸 鹿茸 沉香 腽肭脐 凉 黄柏 知母 牡丹皮 地骨皮 引经 独活 肉桂 \r胆腑形图\ps48a18.bmp\r \x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藏精汁三合。状如瓶。\x 补 龙胆草 木通 泻 青皮 柴胡 温 半夏 生姜 陈皮 川芎 凉 黄连 竹茹 引经 川芎(上行) 柴胡(本经) 青皮(下行) \r胃腑形图\ps48a19.bmp\r \x食脘。胃重二斤十四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容谷二斗。水一斗 五升。胃下口。即小肠上口。\x 补 白术 莲子 芡实 陈皮 扁豆 黄 山药 半夏 百合 苍术 泻 枳实 朴硝 大黄 温 藿香 浓朴 益智 丁香 吴茱萸 草豆蔻 白豆蔻 肉豆蔻 良姜 干姜 生姜 木香 香附 胡椒 凉 滑石 石膏 石斛 玄明粉 黄连 黄芩 天花粉 山栀 升麻 连翘 葛根 竹 茹知母 引经 升麻 白芷 葛根(上行) 石膏 (行下) \r大肠腑形图\ps48a20.bmp\r \x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当脐右回叠积十六曲。盛谷一斗 。水七升半。\x \x下接直肠。为肛门谷道即后阴是也。\x 补 牡蛎 肉豆蔻 诃黎勒 五倍子 龙骨 莲子 粟壳 泻 枳壳 桃仁 麻仁 芒硝 大黄 槟榔 石斛 温 干姜 肉桂 吴茱萸 凉 槐花 条芩 引经 葛根 白芷 升麻(上升) 石膏(下行) \r小肠腑形图\ps48a21.bmp\r \x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叠积十六曲。 容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x 补 牡蛎 石斛 泻 荔枝子 葱白 紫苏 木通 温 小茴香 大茴香 乌药 凉 天花粉 黄芩 引经 本 羌活(行上) 黄柏(行下) \r膀胱腑形图\ps48a22.bmp\r \x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广二寸半。\x 补 橘核 菖蒲 龙骨 续断 益智仁 泻 芒硝 滑石 泽泻 车前子 温 茴香 乌药 凉 生地 甘草梢 黄柏 引经 本 羌活(行上) 黄柏(行下) 十二经络中。惟三焦独无图者。上焦如雾。中焦如沥。下焦如渎。有象无质。即上中下 。三部脏腑空处是也。 补 黄 甘草 益智仁 泻 泽泻 温 附子 凉 石膏 地骨皮 引经 柴胡 川芎(行上) 青皮(行下) 八风宜避(风者发屋折木扬砂起石开发腠里体虚弱病后宜当避之) 从正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内舍于心。外在于脉。其气主为热。(夏至为实风 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弱。(立秋为实风立春为虚风) 从正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内舍于肺。外在皮肤其主气为燥。(秋分为实风春分为虚风)。 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 。(立冬为实风立夏为虚风) 从西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 冬至为实风夏至为虚风) 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立春为实风立 秋为虚风) 从正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主为身湿。(春分为实风秋 分为虚风) 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内舍于胃。外藏于肌肉。其气主体重。(夏至为实风冬 至为虚风)。 此八风。皆从其虚之所袭。乃能病患。故圣人云。风如避矢石焉。 <目录>卷之二 <篇名>伤寒门 属性:大伤寒者。冬月天气严寒。水冰地冻。而成杀厉之气。体弱之人。触犯之者。中则即病 。名曰正伤寒。不即病者。乃寒邪藏于肌肤之间。伏于荣卫之内。至春因温暖之气而发者 名曰温病。至夏因暑热而发者名曰热病。虽曰伤寒。实为热病。凡治伤寒。必先辨明六经。 而后 。而诊之则尺寸俱浮。浮紧有力为伤寒。浮缓无力为伤风。而太阳经症可辨矣。太阳病已。 以次而传经。必传于胃。发于一三日之间。便觉目疼鼻干不得眠。日晡潮热。不恶寒而反恶 热者。乃太阳阳明胃经受病也。而诊之则尺寸俱长。长而微洪者脏病。长而沉数者腑病。而 阳明症可辨矣。阳明病已。以次而传经必传于胆。发于三四日之间。便觉胸胁痛而耳聋。寒 热呕而口为之苦。乃足少阳胆经受病也。而胗之则尺寸俱弦。弦而滑数者病发厥。弦而和者 病欲散。而少阳经病可辨矣。少阳病已。以次而传经必传于脾。发四五日间。便觉腹满或痛 。而咽喉干燥。大便不通。小便如常。或自利。手足温而渴者。为传经腑热。起无头疼发 热。但恶寒自利不渴。手足冷者。为直中阴经。乃是太阴脾经受病也。而胗之则尺寸俱沉。 沉实有力为里实热。沉迟无力为里虚寒。而太阴经症可辨矣。太阴病已。以次而传经必传于 肾。发于五六日间。便觉口燥舌干而渴。手足乍温乍冷。便秘谵语者为热。或泄泻清谷不渴 。手指甲而青者为寒。乃足少阴肾经受病也。而胗之则尺寸俱沉。沉实有力知其热。沉迟 无力别其寒。而少阴经症可辨矣。少阴病已。以次而传经必传于肝。发于六七日间。便觉烦 懑而囊缩。谵语而渴者为热。口吐涎沫小腹痛不渴。身冷如冰者为寒。乃足厥阴肝经受病也 。而胗之则尺寸俱沉。沉实有力是其热。沉迟无力定知寒浮缓者病自愈而厥阴经症可辨矣。 又有两感伤寒者何也。假如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头疼为太阳邪盛于表。口干烦满为少阴邪 盛于里。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身热谵语为阳明邪盛于表。不欲食腹满为太阴邪盛于里。三 日少阳与厥阴俱病。耳聋为少阳邪盛于表。囊缩而厥。为厥阴邪盛于里。若水浆不入。又 不知人者。六日死。以其一脏一腑同受其邪。此两感之所以不救也。然其间亦有轻重之不同 。表重于里者。宜先救其表。而后及于里。里重于表者。宜先救其里。而后及于表。此又 求于一生于万死之中。不得已而施治也。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者。至七八日间。其本经 之邪渐遏。至十二日则精神清爽而自愈。然伤寒传经种种不同。未可执为一定之序。有始于 太阳。以次而传入阴经。而不传少阴者。或太阳不传阳明少阳。而即传少阴者。或不由阳经 而直入阴经者。或始终即在一经。而不传者。或二阳三阳同受而为合病者。或太阳阳明先后 受而为并病者。种种不一详。审而治可也。又有中寒一症。或卒。中天地之寒气。或口得寒 物直中阴经。六脉沉弱无力。身倦手足厥冷。口噤不语。非若伤寒之邪。循经渐深也。然真 正伤寒。与感冒伤寒。及似伤寒。而非伤寒者。何以辨之。盖寒者。冬月严凝。肃杀之气也 。自霜降以后。春分以前。皆属冬。此时感冒而即发者。乃为真正伤寒也。若冬伤于寒不即 病。至春分后而发者。名曰温病。其症发热咳嗽。身痛口渴不恶寒。其脉弦数不紧。右手反 盛于左手。盖怫然在内故也。冬伤于寒春亦不病。到夏至后而发者。名曰热病其脉洪数。其 症热渴。比春更甚。温热二症俱不恶寒而渴。不恶寒则病非外来。渴则热自内达于表间。有 恶寒者。乃冒非时暴寒。非若冬月之甚也。其有不因冬伤于寒。而春自伤于风。夏自伤于暑 者。则自有伤风伤暑之别。而又不可以温热并论矣。或有感于天行时气。而病相同者。谓之 温疫。其症头疼身痛。发寒发热。一家一方长幼传染者是也。或足膝等处忽然红肿。或软弱 发热头疼。谓之香港脚伤寒。或心腹饱闷。呕逆头疼。发热恶寒。右手关脉紧盛。左手三奇和 平。而身不痛者。是伤食也若头痛而身亦痛左右手俱紧盛。谓之夹食伤寒。左手脉来紧盛。 右手洪滑。或寸脉沉伏。身热恶寒。隐隐头痛。喘咳烦闷。胸胁体痛。是夹痰伤寒。头痛发 热恶寒。但右手脉来空虚。左手脉来紧盛。是劳力伤寒。左手脉来紧涩。右手脉沉芤。心胸 胁下小腹有痛处。汗至胫而回。是蓄血伤寒。太阳症则如狂。阳明症则善忘。少阳症则寒热 似疟。此皆类伤寒。而非伤寒也。其余伤寒中杂症颇多。不能枚举。皆诸病门中所有者。但 杂症一兼伤寒。即所谓伤寒杂症。医者以意求之。则不言而自喻矣。 <目录>卷之二\伤寒门 <篇名>立方 属性:\x神仙粥\x 治身热作饱。不思饮食。头疼。冒雨受寒。一时无觅医处。此法取汗。 用带皮老姜。三两捣烂。将热酒泡饮。出汗。轻者即愈。重者可解一时之急。 \x麻黄汤\x 太阳症。头顶痛腰脊强。发热无汗。宜此汤主治而汗之。 麻黄(一两五钱) 桂枝(一两) 甘草(五钱) 杏仁(五十枚) 作一剂。每服用五钱。水煎温服汗出为度。无汗再服。春分后忌之。用此药发汗不出。 脉弱者无阳。及不至足者。为难治。身热不退。脉愈燥者。难治。 \x葛根汤\x 阳明症。目痛鼻干不得眠。身热无汗者。以此汤治之。 葛根(三钱) 芍药(钱半) 桂枝(一钱) 姜三枣二。加黄芩。名葛根解肌汤 白虎汤 治渴而有汗不解者。 知母(二钱) 石膏(五钱) 甘草(六钱) 粳米(小半合)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无汗 大忌。 \x小柴胡汤\x 少阳症。胸肋痛而耳聋。往来寒热。病在半表半里。此汤为主治。 柴胡(二两) 半夏(八钱) 黄芩 甘草 人参(各七钱半)作五服。每服加姜三枣二。但人参一味。亦宜斟酌。若邪气未退。不可 轻用。 \x大柴胡汤\x 治身热谵语。不大便。恶寒。 柴胡(二两) 黄芩(七钱半) 芍药(三钱) 半夏(六钱) 枳实(五钱) 大黄(五钱) 作三服加姜枣。 \x桂枝大黄汤\x 太阴症。肚腹硬满。燥渴咽干。或腹痛。 大便实者为里热。以此汤主之。 桂枝 大黄 甘草 枳实 浓朴 人参 芍药 槟榔 甚者加芒硝 \x附子理中汤\x 腹满自利。不渴者。属里寒。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 附子 \x四逆汤\x 治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 干姜(五钱) 附子(二钱半) 甘草(一两)水煎炖冷 \x大承气汤\x 少阴症。口燥咽干。谵语。五六日不大便手足心并腋下。 痞满。燥实俱 全者。用此汤主之。 大黄 浓朴 枳实 芒硝(各二钱半) \x小承气汤\x 治伤寒传里。有痞满。实而无燥坚者以此汤主之。 大黄(五钱) 浓朴 枳实(各二钱) \x调胃承气汤\x 无痞满。而有燥实坚者。 大黄(四钱) 芒硝(三钱) 甘草(二钱) 枳实(二钱) 浓朴(二钱) 若初起手指甲青。兼 之腹痛。呕吐身如彼杖。脉细沉无力。谓之阴毒。急用四逆汤温之外灸关元。气海。复其阳气 麻附细辛汤 本经身发热。四肢冷。指甲青。腹痛脉虽沉。亦有可汗者。此汤主治。 麻黄(二钱) 附子(三钱) 细辛(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人参(二钱) 黄连(一钱) 芍药(一钱五分) 以其无头疼故名少阴似太阳。假若身不发 热。岂敢轻汗之。 \x桂附汤\x 厥阴症烦满囊拳谵语而渴者当下之三承气汤选用。口吐涎沫小腹痛。不渴者。 当此汤主之。 桂枝(一两) 附子(三钱) 青皮 甘草 柴胡(各四钱) 作三服每服加姜三片。 陶氏冲和汤 两感伤寒。虽不治之症。然所禀有虚实。所感有浅深。若胎元禀得浓者而 所感得浅。间亦可生。如两感阴阳未分。或阳先受病者。以此汤服之。 柴胡 干葛 石膏 黑豆 生地 防风 白芷 川芎 细辛 羌活 甘草 黄芩 \x羌活汤\x 治两感。阴阳已分。 羌活(一钱五分) 独活 防风 防己 黄芩 黄连 苍术(各八分) 白术 甘草 细辛 (各三分) 知母 川芎 生地(各一钱) 煎服未解。再服三四剂。病愈则止。 又方。 阴阳两感。表里未分。用后方主治。 麻黄 升麻 干葛 芍药(各二钱) 甘草(五分) 苏叶 青皮 香附 白芷 川芎 陈 皮(各等分) 每服三钱加姜葱煎服。痞满加枳壳。大抵两感脉从阳可治。从阴难治。 \x九味羌活汤\x 春分后感冒伤寒。宜此汤主之。 羌活 苍术 防风(各一钱半) 甘草 白芷 川芎 生地 黄芩(各一钱) 细辛(四分) 姜三 细辛。加黄 。再不止。加桂枝。芍药。不作汗。加苏叶。渴加知母。石膏。呕逆加姜汁 。有痰去生地。加半夏。肌热。加柴胡。葛根。喘。加杏仁。虚烦。加知母。麦门冬。竹茹 。胸膈饱闷。去生地。加枳壳。桔梗。便秘。加大黄。中寒于经络。加附子。湿土司天。倍 苍术 久雨。加木瓜。苍术。太阳症。倍羌活。加 本。阳明症。加升麻。葛根。少阳症。 加柴胡。半夏。太阴症。加浓朴。枳实。少阴症。加桔梗。知母。黄柏。厥阴症。加柴胡。 倍川芎。此方通治六经伤寒。无有不验。乃四时伤寒之圣药也。 \x回阳急救汤\x 治直中阴经。无热恶寒面惨。手足厥冷。唇紫舌卷。爪甲青黑身重虽于转 侧。不渴卧多蜷足。大便泄利。小便青白。脉细沉微。 附子 干姜 人参 甘草 白术 肉桂 陈皮 呕吐。加半夏。(姜汁拌炒)腹痛甚。加芍药。木香老姜汁。利不止。加陈壁土炒升麻少 许。口吐涎沫。加吴茱萸盐炒。无脉。加五味子。猪胆汁。战栗。加附子。麻黄。小腹绞痛加 青皮。吴茱萸。水一钟半。枣二。生姜自然汁半盏煎。临服入泥浆水澄清。一匙温服。 <目录>卷之二\伤寒门 <篇名>合病 属性:或二阳同病。或三阳同病。不传者。太阳合阳明。升麻葛根汤。阳明合少阳。小柴胡合 升麻葛根汤。或通用九味羌活汤。 <目录>卷之二\伤寒门 <篇名>并病 属性:始初二阳合病。后二阳气盛。一阳气衰。并归一经独重者。阳明并太阳。麻黄汤合升麻 葛根 或通用九味羌活汤。 \x加味理中汤\x 治中寒。即冬时直中真寒一身受邪。难分经络。手足厥冷。或腹痛呕吐。 甚则卒倒昏迷。不省人事。脉迟无力。 干姜 人参 白术 肉桂 甘草 半夏 陈皮 细辛 茯苓 煨姜五片煎熟。再入姜汁 半盏 服。其腹内外。仍用姜炒热。时时熨之。轻则根据本方。重则加熟附子。身甚寒者。加麻黄。 挟气。加木香。呕吐涎沫。加丁香。腹痛。加木香。砂仁。挟食。加草果。枳壳。泻不止。 加升麻。苍术。外灸关元气海。再用葱熨法。 <目录>卷之二\伤寒门 <篇名>温病 属性:此病发于春间。经曰。发热不恶寒。反渴者温病也。分表里治之。表症如天温。升麻葛 根汤。如天寒柴胡桂枝汤。太阳合少阳。败毒散合小柴胡汤。 太阳合阳明。败毒散合升麻葛根汤。阳明合少阳。升麻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半表半里 小柴胡汤。里症大柴汤。重者。一时表里俱发。防风通圣散。表里俱热。大便自利者。柴胡 黄芩汤加木通山栀。 \x竹叶石膏汤\x 治虚烦变杂症。表症已解。邪毒未除热结在内心胸烦满渴甚饮水无度 石膏(五分) 人参(二钱) 甘草(七分) 麦门冬(一钱半) 淡竹叶(十四片) 糯米( 一撮)水煎入姜汁二匙。 \x升麻葛根汤\x 葛根 升麻 芍药 甘草 表热加柴胡。内热加黄芩。有吐衄血。加生姜。牡丹皮。热甚加山栀。黄连。或加连翘 。天 花粉。大便硬。加枳实。大黄。头痛加川芎。身痛。加羌活。痞闷。加枳壳。桔梗。咳嗽。 加枣仁。痰。加半夏发斑加玄参。如老人去芍药。加柴胡。人参 \x人参败毒散\x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桔梗 川芎 赤茯苓 人参 甘草 皮肤疮痒。加蝉蜕。口干舌燥。加黄芩。去人参。加防风。荆芥。名荆防败毒散。 \x小柴胡汤\x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加姜枣 陶氏加陈皮芍药。头疼。加川芎。胸中烦而不呕。去参夏。加栝蒌仁。渴去半夏加知母 花粉。腹痛。去黄芩。加芍药。胁下痞闷加牡蛎。枳实去枣。胁痛。加青皮。心胸闷。加枳 壳桔梗。不效。加枳实。黄连。栝蒌仁。去甘 草。茯苓。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咳嗽。去参枣。生姜。加五味子。炮干姜 。呕。加姜汁竹茹。虚烦。加竹叶。粳米。鼻衄。加生地。茅花。痰盛加栝蒌仁桔梗。枳实 。喘。加桑白皮。乌梅。热盛错语不眠加山栀。黄连。黄柏。少阳阳明合病。口燥目疼。加 芍药干葛。坏症。加鳖甲。自汗恶热。谵语烦渴。去半夏。合白虎汤。自汗恶风腹痛。或寒 多热少。脉弱去黄芩。合桂枝汤。血虚发夜热。合四物汤。去川芎加麦门冬。知母。黄柏。脉 弦 。小腹痛。昼明夜昏。妄见。或寒热不定似疟。合四物汤。加牡丹皮。男子加生地。妇人 加当归红花。瘥后发热。本方和之。脉浮。加苍术苏叶。脉实。加大黄枳实。寒热似 疟。而里未实者。加桂以温血。表热而里又燥渴。粪硬者。加大黄以清血。如无耳聋胁痛。 只则身热发渴谵语。大便实者。加大黄。 \x大柴胡汤\x 柴胡 黄芩 芍药 枳壳 半夏 大黄 姜枣 昏乱谵语。加黄连。山栀。痞满。加枳壳。桔梗。浓朴口燥渴。舌苔黄。加栝蒌仁。夏 月热病烦躁。脉洪大。加知母。麦门冬。石膏。发斑。加生地。玄参。牡丹皮。发黄。加茵陈。 黄柏。鼻衄。加犀角。大便不通。加芒硝。 \x防风通圣散\x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麻黄 薄荷 连翘 芒硝 石膏 黄芩 桔梗 滑石 甘草 荆芥 白术 山栀 加姜三片 凡杂症。耳目口臭。唇舌咽喉。风热风痰等疾。外科痈疽疮疖。小儿惊疳积热诸风。无 所不治。如自利。去芒硝。自汗。去麻黄。 \x清热解毒汤\x 热病发于夏。脉细小无力。足冷。如得汗。而燥盛者死。如下痢腹痛者。 黄芩 知母 升麻 葛根(各一钱) 石膏 人参 白芍(各一钱半) 羌活(二钱) 黄连 (酒制三分) 生地(酒制五分) 生甘草(七分) 姜三片 胸痞闷。加枳实。半夏。各一钱。姜汁四五匙。去生地。脾胃不实。加白术。表症在太 \x九味羌活汤\x 汗后烦渴。脉洪大。背恶寒者。白虎加参汤。益元散。里症。大柴胡汤。重者 。一时盛发双解散。或防风通圣散。 \x白虎加参汤\x(即化斑汤) 石膏 知母 粳米 甘草 山栀 麦门冬 人参 五味子 天花粉 黄连 姜枣 乌梅 心烦。加竹叶。竹茹。小便短少。加滑石。背恶寒渴。加茯苓。去山栀。呕。加姜汁 炒半夏。头微疼。眼眶疼。加葛根。去山栀。 \x益元散\x (一名六一散一名天水散)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为末。每服三钱。入蜜少许。沸汤调服。热者。冷水调服。伤寒热不解。加苍术末三钱。葱 豉汤。连进数服。汗出为度。汗吐下后余热。以此解之。虚烦不眠。加辰砂少许。一切风热 上壅。咽喉不利。加青黛。薄荷少许。蜜丸噙化。产后腹痛自痢。用补脾。补血药下。或加 五灵脂。能行血。止痢泻甚。加肉豆蔻少许。一切痰热吐逆。及胃热惊痫颠狂加黄连少许。 姜汁蒸饼为丸。 <目录>卷之二\伤寒门 <篇名>瘟疫 属性:有瘟疫。寒疫。此天地不正之气。多感于房劳辛苦之人。从口鼻而入。当随时令参运气而施 治。不可大汗大下。当从乎中。而用阳明少阳二经药。初看未见端的。先以其败毒散加薄荷 治之。看归何经。再随经施治。见阳明经者。用升麻葛根汤。见少阳症者。用小柴胡加防风 羌活。少阳阳明兼见者柴葛二汤合服。寒热往来而大便泄者。小柴胡合五苓。寒多去芩。留 桂。大便秘。小柴胡加大黄。小便秘。小柴胡。合四苓。发黄。再加茵陈。作渴。小柴加石 膏。知母。发狂不识人。大柴胡。加当归。如大便泄者。三黄石膏汤。若入太阴经无热症见 者。用理中汤。此症必腹痛而泻。痛止仍用小柴胡。若入少阴厥阴经。用阴症伤寒。传经治 之。如春夏染者参看温热病二条。秋时染者多身热咳嗽。金沸草散。若渴白虎汤加苍术。若 热蓄发疸。茵陈五苓散。若痢疾。人参败毒散。加陈仓米炒。倘燥太过。用润燥散。冬时染者 。多身热头疼咽干。人参败毒散。或甘桔汤。加玄参。发斑者。阳毒升麻汤通用。加减调中 汤。预防四时疫气。用藿香正气散。四时外感发热恶寒。用香苏散。四时感冒风寒。鼻塞头 疼。痰涎呕逆。用参苏饮。又有大头伤寒。天行时。病初觉寒热身痛。次则头面红肿疙瘩。 甚则咽喉堵塞害人最速。多发于冬温之后。脉浮在表。用普济消毒散。或荆防败毒散。脉沉 在里。羌活。黄连。黄芩。俱酒炒。大黄酒蒸。鼠粘为主。连两目鼻面肿者。阳明也。加干 葛。升麻。石膏。赤芍药。发耳前并头角。少阳也。加柴胡。栝蒌仁。发脑后颈下肿起。太 阳也。加防风。荆芥。水煎时时呷。邪气甚者。通大便。加芒硝。遇凶荒劳役。宜普济消毒 散。(即普济散) \x普济消毒散\x 专治大头伤寒。 黄芩 黄连(各一钱) 鼠相子 蓝板根 连翘 马屁勃(各一钱) 陈皮 生甘草 桔梗 玄参 柴胡(各一钱) 升麻 僵蚕(各五分) 人参(三钱) 为末。白汤调服。时时呷之。留一半蜜丸噙化。或加防风薄荷。当归川芎。水煎服。大 便硬 。加大黄。若非便秘。忌用降下之剂。肿不消者。砭去血。可用通关散。倍羊踯躅。及藜 芦少许搐鼻以泄其毒久不愈。欲作脓者。内服托里消毒散。 \x疏风清热饮\x 治虾蟆瘟遍身如虾蟆之皮皆属于风热。 羌活 防风 荆芥 黄芩 甘草(各二三钱) 煎服。 又方 侧柏叶自然汁。调蚯蚓泥敷之。 又方 丁香尖。南星醋磨敷之。 \x三黄石膏汤\x 黄芩 黄连 黄柏 山栀(各二钱) 麻黄(钱半自汗者去之) 石膏(五钱) 香豉(三钱) 水煎加辰砂服。 又方 治时疫寒热。将黑豆二合炒香。甘草二寸炙黄。切碎。用水煎时时呷之。 \x理中汤\x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 大便涩者。用散。利者用丸。寒甚腹痛。四肢冷。加附子脐下动气。欲作奔豚。去术 。加肉桂。吐多。去术。加半夏。姜汁制。下多。还用术。悸。加茯苓。渴。倍白术。腹痛里虚 。倍人参。寒。倍干姜。 吐不止。去甘草。加姜汁。吐蛔。去甘草。加乌梅。饥逆。加丁香柿蒂。哕逆。加木香 。霍乱转筋。加石膏。寒湿发黄。加茵陈。脾弱泻不止。溺不利。 倍参术。合五苓散。内虚腹痛。合小建中汤。陶氏加肉桂。陈皮茯苓姜枣临服入 陈壁土炒一匙。自利肚腹痛。加木香磨。姜汁。腹痛甚。去白术。或阴结症。本方加大黄利 \x金沸草散\x 金沸草 荆芥 麻黄 甘草 赤芍 半夏 前胡 姜枣 \x润燥汤\x 生地 山栀 升麻 柴胡 石膏 生姜 自汗加桂枝。无汗。加苏叶。干葛。虚烦。加麦门冬。渴。加天花粉。咳嗽。加杏仁 \x阳毒升麻汤\x 升麻 犀角 射干 黄芩 人参 甘草 \x加减调中汤\x 芍药 茯苓 白术 麦门冬 生地 陈皮 桔梗 乌梅 痰。加贝母。热甚。加黄芩。 \x藿香正气散\x 此方治内伤脾胃。外感风寒。若病在太阳。头疼发热。骨节痛。不可用。 藿香 紫苏 白芷 大腹皮 茯苓 浓朴 白术 陈皮 桔梗 半夏曲 甘草 姜枣 一方去白术加香附米。 \x香苏散\x 香附 紫苏 陈皮 甘草 葱姜 头目痛。加川芎白芷。热甚。加柴胡。 \x参苏饮\x 人参 半夏 茯苓 陈皮 枳壳 桔梗 前胡 干葛 甘草 紫苏 后人去人参。以川芎代人参。柴胡代前胡。芎苏饮。 若寒天气促。咳嗽。加麻黄杏仁。金沸草。若温天咳嗽。加桑白皮。杏仁。如有热痰。 加黄芩。栝蒌仁。周身骨节疼。加羌活。妇人胎前产后。加川芎。当归。芍药。 又秘方 人中黄五钱。苍术。羌活。各三钱。煎服立愈。 \x小陷胸汤\x 胸膈迷闷。乃邪热结于上焦。而生痰也。 半夏(六钱) 黄连(三钱) 栝蒌(一个) 连皮肉取四分之一作一服水二钟。先煮栝蒌至一钟半。下余药煎至一钟温